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急诊患儿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和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22例,其中细菌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176例、病毒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268例、支原体感染患儿(支原体感染组)7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PCT和hs-CRP的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病毒感染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97、0.913,灵敏度分别为76.8%、85.6%、92.3%,特异度分别为88.7%、72.3%、83.4%,PCT、hs-CRP单独诊断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截断值分别为0.62ng/mL、8.23mg/L。结论血清PCT和hs-CRP水平检测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为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观察1 238例临床确诊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结合NAP、hs-CRP及PC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NAP阳性积分、hs-CRP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血清NAP阳性积分与PCT水平均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的PCT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支原体感染组的hs-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P、hs-CRP及PCT能有效诊断、鉴别儿童呼吸道感染感染性疾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1例(细菌感染患者61例,病毒感染患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科取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和hs-CRP检测,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血常规WBC计数和hs-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WBC和hs-CRP平均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WBC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中WBC和hs-CRP双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单hs-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血常规WBC计数对小儿感染性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较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89例小儿作出诊断,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40例)、细菌感染组(51例)、病毒感染组(49例)和自身免疫疾病组(49例)。比较各组入院时、入院后1周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白细胞(WBC)计数值。结果入院时血清PCT水平细菌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和自身免疫疾病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组、自身免疫疾病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细菌感染组与自身免疫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1周,血清PCT水平细菌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和自身免疫疾病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组、自身免疫疾病组高于病毒感染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细菌感染组与自身免疫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对鉴别细菌感染优于血WBC计数及血清CRP,是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16例,其中细菌性感染55例(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61例(病毒感染组),另选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治疗前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住院的137例患儿分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非感染3组,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PCT≥0.5ng/ml、CRP≥5.2mg/L为阳性,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78.18%,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为7.50%,非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52%,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两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29.09%,与PCT比较,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早期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CRP,动态检测PCT可判断疗效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100例发热性疾病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4例和病毒感染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结果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的血清PCT水平和PA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应用血清PCT检测或血清PA检测(P0.05),且血清PCT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血清PA检测(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上升和血清PA水平的下降可提示有细菌感染性发热的发生,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细菌感染性发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34-736
分析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将接受治疗的1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划分为A组(细菌感染,41例)、B组(病毒感染,54例)及C组(支原体感染,33例),并选择46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儿童的血WBC,hs-CRP和PCT水平,探究上述指标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A组WBC、hs-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WBC、hs-CRP及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与对照组(P0.05),B组除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血WBC、hs-CRP、PCT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C组WBC及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但B、C组hs-CRP、PCT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WBC、hs-CRP和PCT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有显著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降钙素原水平(PCT)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3~8 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0 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80 例细菌感染患儿纳入细菌感染组,70 例病毒感染患儿纳入病毒感染组,另随机选取50 例同期于该院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三组血液样本,检测三组样本血清SAA 及PCT 水平,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血清SAA 及PCT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7.383,11.169,均P ﹤ 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血清SAA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3.795,10.247,均P ﹤ 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 水平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5.005,18.146,均P ﹤ 0.05);三组血清SAA 及PCT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06,26.092,均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SAA 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273,6.318,均P< 0.05)。细菌感染组PCT 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χ2=14.268,19.042,均P 值﹤ 0.05)。由ROC 曲线图可知,细菌感染组SAA及PCT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 及0.824,病毒感染组SAA 及PCT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 及0.551。SAA 对病毒感染的诊断特异度较高,PCT 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度较高,SAA 与PCT 联合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2.18%,特异度为88.03%;SAA 与PCT 联合诊断病毒感染的敏感度为80.14%,特异度为86.52%。结论 SAA 诊断病毒感染的敏感度较高,PCT 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较高,SAA 与PCT 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 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130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患儿782例纳入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523例纳入病毒感染组,同期483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 CRP 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 WBC 数量。结果细菌感染组 CRP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血清 CRP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细菌感染组 WBC 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 WBC 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联合检测 CRP 及 WBC 计数对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鉴别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在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者77例(细菌组),病毒感染患者25例(病毒组),另选同期10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均显著地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的血清PCT、CRP和WBC水平均显著地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血清CRP和WBC(P〈0.05),并且血清CR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均显著地大于wBC(P〈0.05)。【结论】血清PCT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122例患儿(细菌性感染67例,病毒性感染55例),检测所有患儿PCT,hs-CRP和WBC的浓度水平,并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7.26±2.24 ng/ml,15.45±8.37 mg/L和(13.57±2.39)×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91±0.56 ng/ml,5.27±3.85 mg/L和(9.79±3.65)×109/L;对照组分别为0.76±0.45 ng/ml,2.45±1.35 mg/L和(6.77±2.35)×109/L;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15±0.86 ng/ml,6.21±3.57 mg/L和(9.35±4.56)×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64±0.48 ng/ml,3.68±2.94 mg/L和(8.48±4.73)×109/L.治疗前三组间PCT,hs-CRP和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6.56,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与hs-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5.83,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23,P均<0.01),但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hs-CRP,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7-4.21,P均>0.05).②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P<0.05),局部与严重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hs-CRP,WBC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0.85,P均>0.05),且局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P>0.05),严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8.57,P<0.05),且PCT与hs-CRP,WBC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5.37,9.00,P<0.05,0.01).③对于诊断细菌感染以0.5 ng/ml为临界值,PCT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92.6%;以2 ng/ml为临界值,灵敏度为55.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RP、TNF-α、PCT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感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单纯发作组,分别纳入患者39例、26例和15例,对三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显著高于单纯发作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单纯发作组(P<0 05),而病毒感染组和单纯发作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中,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单纯发作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单纯发作组与病毒感染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D4+细胞比例和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单纯发作组(P<0.05),单纯发作组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的CD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单纯发作组和细菌感染组(P<0.05),单纯发作组与细菌感染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时,CRP、TNF-α水平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反应较敏感,而PCT水平则对病毒感染无显著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呈现免疫反应增强,而合并病毒感染患者则呈现免疫反应抑制,临床医生应根据这些指标进行鉴别诊断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上尿路感染患者45例、下尿路感染患者40例及无尿路感染的健康查体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CRP及血、尿白细胞(WBC)水平,同时根据培养鉴定结果将尿路感染患者再次分为细菌及真菌感染组,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上、下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T诊断敏感度为90.59%、特异度为93.33%。结论:血清PCT、CRP 可作为诊断及定位尿路感染的有效指标,但PCT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IL-6、SAA、hs-CRP、PCT联合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其合并细菌、病毒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9年12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49例,感染组分为单纯MPP组161例、合并病毒感染组64例、合并细菌感染组94例,随机选取同期淄博市第一医院健康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索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哮喘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哮喘及哮喘合并感染者采用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自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及单纯哮喘患者(P<0.01)。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中PCT和PCR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和单纯性哮喘组(P<0.01)。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PCT轻度增加,与单纯性哮喘组比较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诊断价值不明显。以PC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87.5%(49/56),以CRP≥10m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71.1℅。结论血清学PCT、CRP指标能早期正确鉴别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9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PCT及CRP,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以PCT>0.5ng/mL、CRP>8.0mg/L为阈值,PCT及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9.3%和84.0%(二者比较,P>0.0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高于CRP的78.8%(P<0.05);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3%);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依次为:PCT与CRP大于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8%。结论 PCT及CRP适宜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同时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旭  郑利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459-1460,146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血清Hcy、hs-CRP、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AMI组;SAP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P组、UAP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两两之间均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AMI组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