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改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法的改进。方法将576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262例,常规组314例。两组均抽吸0.9%生理盐水3ml,摇晃溶解备用,消毒皮肤后再抽吸长效青霉素,常规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改进组在抽吸药液前后吸生理盐水0.5-1ml。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1次注射的成功率。结果改进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实施肌内注射法抽吸药液前后吸生理盐水0.5-1ml,能提高注射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岑靖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87-1388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方法.方法 将200例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患者分成2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常规法进行注射,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注射效果.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法明显提高了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胰岛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方法:64例糖尿患者分别用两种注射胰岛素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运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胰岛素比传统皮下注射法更能精确充分地注入胰岛素,可明显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彭志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353-3354
苄星青霉素临用前加注射用水后呈混悬液,采用传统方法注射此药,经常发生针头堵塞,导致一次注射失败,这不仅浪费了药物和医用耗材,加大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易引起操作污染,加重了护理人员操作时的心理压力[1].我院对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良,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宁波市北仑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60例梅毒孕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4.2±3.8)岁.根据门诊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3.6±4.0)岁;对照组年龄(24.6±3.8)岁.所有病例均分臀部两侧肌内注射240万u苄星青霉素.  相似文献   

5.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肌注)在门诊注射室很常用,尤其多见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梅毒、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笔者发现,有部分患者在肌注苄星青霉素推注药液时阻力很大,有针头阻塞现象,需更换针头再次注射,给患者增加痛苦,也可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我们采取了改良措施预防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时的针头堵塞,现将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肌内注射缩宫素寻找一种可减轻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两组患者肌内注射缩宫素时分别采用原液和加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对两组患者注射后疼痛反应和局部反应进行观察。结果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缩宫素比用缩宫素原液肌内注射时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缩宫素肌内注射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安全可靠,不影响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药液的浪费。方法将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56人,随机选择200针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针次。对照组采用振荡摇匀式溶解药物,常规“四快法”注射:实验组采用静止式溶解药物。更换针头,“三快一匀法”注射。结果实验组一次注射成功率96%,观察组77%;实验组疼痛程度及药液残留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止式溶解药物,更换针头,“三快一匀法”注射苄星青霉素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了患者注射时的恐惧心理,给药剂量更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诺和针头用于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扁平疣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扁平疣患者114例,均给予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按注射针头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针头组(试验组)57例和注射器原针头组(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的感知评分、拔针后药液外流情况、注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91.23%(52/57),高于对照组的64.91%(37/57,P<0.05)。试验组治疗周期、疼痛感知评分及药液外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注射成功率为98.25%(56/57),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P<0.05)。结论:诺和针头应用于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扁平疣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能有效缩短疗程,减轻疼痛,注射成功率高,药液外流发生情况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长效青霉素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护人员、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组织损伤及患者的疼痛感觉,防止皮肤组织潜在感染的危险,节约成本从技术上防止医用材料的浪费。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重庆西郊医院门诊治疗注射长效青霉素50例患者的118人次长效青霉素注射采用了传统常规注射方法与排堵深部肌内注射法的对比观察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排堵深部肌内注射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方法,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两组一次性成功率相对比为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排堵深部肌肉法射长效青霉素使针梗早期阻塞的药物颗粒迅速移位,从而使阻塞的针梗在短时间内实现再通,缩短药物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减少混悬液的凝固机会提高了一次性注射成功的机会。克服了常规注射法需多次注射的缺点,减轻组织损伤及患者的疼痛感觉,防止皮肤组织潜在感染的危险。增加护理人员注射信心,并且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及组织损伤,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防止患者的投诉。取得满意效果,从技术上防止了医用材料的浪费。值得在注射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留置气泡技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0例需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皮下注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综合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该技术安全可行,能有效控制无效腔,可减少局部渗出,减少药物浪费,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还可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皮下瘀斑及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位与注射部位对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的影响。方法将360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0例。研究组采取坐位臀中肌注射,对照组取卧位臀大肌注射。比较2组注射的疼病程度和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臀中肌注射长效青霉素既可减轻患者疼痛,又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且可减少神经受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溶媒在肌内注射绒促性素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受的疼痛程度,指导临床选择产生疼痛程度较小的溶媒,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236例肌内注射HCG患者采用自身对照,隔次注射法,分别用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做溶媒稀释HCG进行肌内注射后,采用口诉言词分级法(VRS)记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溶媒稀释HCG进行肌内注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做溶媒稀释HCG进行肌内注射,能明显减轻患者肌内注射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对静脉留置针滴注夫西地酸钠引起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夫西地酸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外敷组和对照组各50例,外敷组采用烧伤膏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无采用任何措施。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时间。结果外敷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病人输注时的疼痛症状减轻,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烧伤膏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医护人员创口接触梅毒患者体液后的应急处理及其相应后果,总结可疑梅毒感染后的紧急处置措施。方法观察并总结60例医护人员工作中不慎创伤并接触梅毒患者体液后的紧急处置措施及其后果。结果感染后无处理组8例,2例感染;安尔碘消毒处理组10例有1例感染;24h内,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1次组28例无感染;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3次组27例无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创口接触梅毒患者体液后,可感染梅毒,但及时创口消毒、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可预防感染,从观察结果看,24h内肌内注射1次长效青霉素即可达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减轻儿科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的疼痛。方法 通过循证方法寻找减轻肌内注射导致疼痛的最佳证据,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A族链球菌感染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360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调查组、第l轮证据应用组和第2轮证据应用组。基线调查组120例,男69例,女51例;第l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第2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3组患儿年龄均在5~15岁之间。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证据应用前后护士最佳证据的执行情况、证据应用前后患儿疼痛评分及硬结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 对最终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共提取10条证据,制定出9个临床审查指标,运用证据前后对比,证据应用后患儿疼痛评分由8.42分下降为4.26分,注射30 min后疼痛评分由4.53分下降为2.18分,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发生率由75.8%(91/120)下降为32.5%(3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一系列药物及非药物措施能减轻儿童程序性疼痛;Buzzy小蜜蜂装置(冷+振动+分散注意力)可以减轻肌内注射青霉素疼痛;正确的苄星青霉素配置方法、注射手法、注射部位、注射速度可以减轻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臀部不同部位肌内注射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肌内注射患者100例,将同体左侧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两个部位作为肌内注射部位,份2d进行肌内注射,每天采用不同肌内注射部位,比较2d疼痛发生情况。结果选择臀中肌及臀小肌为肌内注射的疼痛程度与选择臀大肌为肌内注射的疼痛程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期肌内注射的患者,选择臀中肌及臀小肌为注射部位,可以减轻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陈艳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55-1056
目的:探讨减轻青霉素皮内试验操作引起的疼痛方法,达到无痛或微痛,防治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方法:将5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头斜面与前臂掌侧下段腕上一横指处横行的皮肤纹理平行,呈45度角进入皮内1/2针头斜面后,再平行进入2mm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结果:通过疼痛评定和发生的阳性率结果,发现两种青霉素皮内试验方法存在着明显差异(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方法损伤皮肤范围小,机械损伤强度小,疼痛程度低,成功率高于传统法,试验结果阳性率低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18.
罗灏  刘君 《安徽医药》2014,(6):1077-1079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在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康复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曲安奈德+庆大霉素联合膝关节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腔内注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VAS疼痛评估、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中位频率和平均频率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腔内注射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治疗早期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有效提高股四头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效青霉素又称苄星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抗菌作用,常用于梅毒的治疗,以及医务人员被梅毒患者针刺伤后的预防治疗。长效青霉素混悬液属非均相溶液,受粒子形状、大小、分布不均的影响,特别是粒子表面带电,引起絮凝等现象,造成粒子表面黏度较大,导致阻塞针头,容易发生注射失败,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材料浪费,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导致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为了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减少医患纠纷,对2009年在我院妇科住院合并梅毒需要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采用改进方法即更换注射器针头的方法注射长效青霉素,避免了针头的阻塞,大大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科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28-232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肌内注射方法用于臀大肌肌内注射的药液回渗漏率。方法:将400例接受臀大肌肌内注射的患者按注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200例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改良组200例采用Z型肌内注射法,观察两组药液回渗漏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改良组药液回渗漏率分别为12.5%和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Z型肌内注射法可以预防并减少药液回渗漏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