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我校是卫生类职业教育学校,应培养卫生类职业技术人才,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
高惠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079-1080
目的使见习期护理人员见习期满能够独立工作,满足岗位要求。方法对见习期护士采取阶段性考核、见习期结束考核和测评相结合。阶段性考核是由护理部制定考核评分表,内容包括平时技术操作、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轮转科室要完成的护理病历、专科护理操作、专科疾病护理等。见习期满考核有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及综合素质测评。结果见习期护士的带教、考核对今后的工作有直接影响,也是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结论强化护理技能培训、考核是保证见习期满护士尽快独立适应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见习阶段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开始,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培养医学院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情操是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医学院校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加强见习期间的职业素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对医生的职责有正确的认识,学会与病人进行积极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卫生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分支,建设一支能适应卫生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当前国家给予卫生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卫生职业教育的强劲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6.
医药卫生类职业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属性,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根据一定卫生职业岗位(群)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培养临床、企业生产与社区卫生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强调根据卫生职业岗位进行卫生服务能力培养[1].重庆市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乡镇经济欠发达的直辖市.  相似文献   

7.
以临床见习期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教学为例,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PBL教学课程的核心设计要点是: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专业3方面;课程内容要包括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组织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可以典型的PBL教学步骤为基础。所提出的PBL教学课程的设计要素具有通用性,有助于教师设计并实施有关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PBL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师是中职教育的教学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完成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新大纲的显著特点是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在中等职业教育诸多环节中,实践性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过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开始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师队伍依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最新颁布的《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在关于职业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中指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推进管理人才、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队伍。高职医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教育,尤其高职护理毕业生今后的服务对象是病人,  相似文献   

10.
临床见习期是医学生最初接触临床的时期,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素质。为了培养合格的儿科专业医生,在小儿传染病的见习过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儿童时期传染病特点、逐步培养临床思维方式、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强化消毒隔离意识等多方面对教学进行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雷小丽  刘蓉  朱燕华 《当代医学》2014,(18):119-120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在针对见习期护士的培训中判断本科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提高见习期护士针对这些因素的识别及应急能力,最大可能的避免护理安全不良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障患儿及医护人员的安全,达到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方法针对急诊儿科的工作和见习期护士的特点,进行可行性的风险管理强化培训,培训见习期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通过针对急诊儿科见习期护士的风险管理强化培训,提高了她们的识别,评判和抵御现有及潜在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把风险管理应用在急诊儿科见习期护士培训中,寻找出急诊儿科隐藏的护理风险,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护士及服务对象的安全,为患儿提供最佳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在近年的见习教学中,抓住妇产科临床思维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见习生更积极主动参与临床见习。结论见习期间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不断强化,是见习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磊 《农垦医学》2010,32(4):380-382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与教学已经开始紧密相连,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运用基础理论去结合临床,为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如何在较短的临床见习期间很好地完成带教工作,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每位带教老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培养卫生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目前多数医学职业院校虽强调职业能力培养,但多分散于各课程的单项技能操作,往往忽略了与职业准入要求相适应的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导致医学职业教育水平缺乏高度。以职业准入目标为导向,改革医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转变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岗位综合能力,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16.
行动导向型教学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主动学习,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教育理论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如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适应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则成为每一所职业学校(机构)和每一名职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思考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结合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特点,在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基本职业素养培养,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及职业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8.
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验,认为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主要是行业协会的职责。职业院校应在办学中找准角色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包括职业教育的目的、师资、实验设备、课程、学生等方面,中等医学教育属于职业教育,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发展中等医学教育、对加强中等卫校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说:“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指能生产物质财富和能从事某一项专业的工作(这里是指护士、医士、教师等工作)。“主义”即目的或宗旨。按陶行知的说法,职业教育应以培养生  相似文献   

20.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受20世纪末招生及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从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就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学生的就业率(前提是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2000年开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如何处理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培训的关系成为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