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君娥  陈红宇  王虹 《护理学报》2004,11(10):49-50
护理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是推动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环节之。该评价所涉及的数据类别多、数量大,单纯依靠人工进行数据处理.易出差错、费时、费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这此问题,笔者根据工作要求,结合Excel 工作表格的结构原理,设计出集数据录入、公式编辑、数据计算、统计与分析、共享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应用软件系统,对医院护理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实行微机信息化管理,顺应了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整体护理的实施要求护士能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依据人的基本需要为服务对象提供身心整体护理。为确保对护士的工作质量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我院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加强了护理部、护士长查房制度,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现谈谈我们的体会。1护理查房方法11护理部查房护理部查房包括日常查房和定期查房两种。日常查房由护理部按工作计划和具体情况对科护理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定期查房包括每月一次由病房护土长参加的按照“质量控制”评分标准对各科进行查房和评比并将结论登记存档。1.2病房护士…  相似文献   

3.
特、一级护理质量的量化控制与持续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一级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和持续改进特、一级护理质量一直是护理管理者重视的课题。90年代质量管理迎来新的飞跃,即全面质量管理(TQMS)和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它们强调监督照顾的全过程,不断改进结果。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护理部将特、一级护理质量进行微机量化处理,结合JCAHO 10步流程图,完成特、一级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经过3年的摸索逐步完善并建立了一套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微机日常办公的基础上,经软件开发,形成一整套护理管理系统。包括五十子系统,共十一个项目,1.护理日常办公子系统:医嘱处理、住院病人费用结算、护士交班记录;2护理工作登统计子系统:护士工作量登统计。护理人员考勤、日、月报统计。3护理计划子系统:责任制护理计划、常见重症护理计划。4.护理质量管理子系统: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护理技术水平指标。护理管理质量指标。5.门诊收费结算子系统。此软件将整个护理管理内容进行了广泛开发。  相似文献   

5.
刘玮琳 《现代护理》1997,3(6):36-37
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高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我院护理部与有关科研部门开发研制了“护理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这一系统做简单介绍。1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介绍“护理管理系统”是一种数据输入、储存、修改、统计、综合查询、量化计算及如仰输出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管理系统。它分为技术档案管理干系统、科研管理干系统、培训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及维护子系统。1.1技术管理干系统主要任务是:建立、组织补充、查询及打印输出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护理质量信息化管理是指将护理质量评分标准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将护士长、科护士长、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部各项检查及护理工作报表等数据输入计算机,使信息得到准确、及时的储存,利用计算机将储存的信息进行运算、统计、分析后,  相似文献   

7.
医院护理管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护理质量的评价10.2评价的组织工作10.2.1评价的组织机构我国医院内护理部下设护理工作检查组,有的是常设机构,有的是临时组成。一般由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领导,各科或病房护士长参加,分片或分项参加检查评价。评价组多采用在科室自查的基础上互查、互评。有时为某种需要(如评选先进单位),则由医院成立评审组。护理工作评价组织常常是医院全面评价组织的一个部分。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领导部门也经常组成各医院联合评价组织,对各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在国外,有的国家(例如美国)建立医院联合鉴定委员会,定期对各医院…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核心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阶段逐步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我院的护理水平,我院于1996年6月份有内、外科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为探索系统化整体护理评价模式,确保护理效果。我们对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科室进行了整体护理质量评价,其评价评价过程如下:1评价人员与方法1.1评价人员护理部正、副主任,内、外科科护士长,内、外科护士长,内、外科高年资护士各一名。将评价人员分为两组,每组4人,一组评价内科,另一组评价…  相似文献   

9.
实施星级护士评选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星级护士的评选,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自2005年1月起开展星级护士评选,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环节考核等方式对护士进行评估.每半年评选1次,按护士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几个方面评选优质服务星、工作质量星、护理安全星、理论水平星、技术能手星、辛苦星。最高取得“五星”。满意度是根据客户服务部自2004年1月起每月对每位住院病人和门诊输液病人进行病人满意率调查结果;自2005年1月起以科室、护理部每月的差错登记为依据进行差错发生率统计;技术水平以2005年1月和2005年7月全院技术操作竞赛静脉输液和心肺复苏按比例产生11名护士定星;工作质量用来评价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护理质量,满分100分,按科室20%护士产生。结果截至2006年1月,两个阶段共评选出五星级护士6名、四星护士11名,三星护士14名,二星护士24名,1星护士31名,通过星级护士评选,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大为提高.特别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明显提高.满意率由2004年度的95.1%上升2005年度的98.9%,提高3.8%;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由2004年发生3起降低到2005年发生1起,技术操作合格率由2004年度的90%提高到96%。结论行之有效的星级护士评选能够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徐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675-8676
本文就如何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品牌进行探讨如下。 1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措施 1.1健全护理制度按照护理工作标准,护理部制定护理管理、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指导性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各科室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完善和补充,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1.
医嘱微机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97年 8月在实现医院微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 ,对病房医嘱微机化管理进行了开发。护理部协助北京瑞达电子公司和本院微机中心 ,共同完成了病房医嘱管理子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护理部成员在医嘱微机化管理中的主要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主要做法1 1 提出设想 ,确定程序开发目标。由于编程序人员为非正式医疗护理专业人员 ,所以一切栏目的开发需由护理部在对医嘱完成分类归纳后提出设想 ,和设计人员共同讨论确立开发目标。两年来 ,共探索改进完成了护理处置项目 650余条 ,在医嘱录入模块中共设开放窗口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信息系统,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保障。方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信息系统包括科室护理质量小组监控、科室护士长护理质量监控、科室护理质量月小结、院级护理质量小组监控、值班护士长护理质量监控、护理部护理质量监控、护理质量监控数据月统计、护理部护理质量月讲评及护理质量监控组管理维护9个模块。结果应用该信息系统后护理质量提高(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运用新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护理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护理质量,而且关系到医院的评等上级。为使护理部资料管理更系统化、科学化,10年来,我们把护理部资料作为科技档案管理,确保了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便于资料的再开发利用。1资料分类根据来源不同,可以把所有资料分成4类。1.1护理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1.1.1护理行政管理的资料包括护理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五年规化、年计划、季计划、月安排、周重点、各种总结(包括季度、年半、年度)。各种记录如护土长例会记录、参加办公会记录、行政查房记录、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全院护士长对护理部质量管理的认可程度,持续改进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41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65.85%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最佳频率为每季度1次;41.46%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最佳方式是按项目检查,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检查;73.17%的护士长得知护理部要检查的消息后告知护士做好相应的准备;65.85%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只能够反映一部分的病房护理质量;85.37%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的质量检查能够促进病房改进护理质量;53.66%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反馈的最佳形式是书面形式反馈;56.10%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与奖金挂钩对工作有促进作用;46.34%的护士长对目前护理质量管理满意。结论:护理部质量检查应采取每季度安排1次,按项目检查,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检查;护理部的质量检查得到了护士长的普遍认可;质量反馈应以提升护理质量为目的,采取护士长易于接受的方式,应以书面反馈为主结合个别反馈的方式,慎用公示的方式;全面提高护理部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评估能力,提高质量检查效能。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中护理质量管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笔报道根据整体护理质量要求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采取护理部现场检查,护理病历抽查,问卷调查,护士长检查,小组自查等方法,取得一定成效。增强了全员质量管理意识,规范了护士按护理程序进行工作的行为,病人满意度我护理效果达到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PICC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赵冰玲  高颖 《护理学报》2009,16(23):29-32
目的评价PICC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质量,为护理管理者明确PICC应用的护理薄弱环节、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应用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按住院楼层不同分为第1组、第2组各50例。自行设计PICC护理质量评价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分4部分:护士服务风貌、护士PICC基础护理水平、护士PICC应急护理能力、患者PICC的应用效应。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根据调查内容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合、确定等级因素集合、建立评判矩阵,进行复合运算后,把每个评估项目的等级分累加得出K值,作为最终总护理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结果第1组等级分累加K值=4.130分,第2组等级分累加K值=4.094分,两组PICC护理质量评价等级均介于较好和很好之间;但第1组K值〉第2组,表明PICC总的护理质量第1组强于第2组。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有效检测不同组别PICC护理质量;可以把难以定量甚至是无法定量的指标,通过隶属度给予量化,并且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评价PICC护理质量;有利于管理者对被评价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利于管理者抓住护士群体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从而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对优化护理队伍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岗位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目标分层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5个层级,即N0、N1、N2、N3、N4级,根据护理部制定2013年护士岗位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分层培训。将2012年1~6月培训前与2013年1~6月培训后N0和N1级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层培训后,季度理论考试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教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加强了护士的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及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笔者对1997~2002年59起护理差错的发生按不同时段分布进行统计,对差错高发时段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以达到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技术水平 ,我院从 2 0 0 1年 5月开始实施星级服务。一年来 ,此项活动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为医院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考评内容与方法1 1 考评内容 主要考评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1 2 考评方法 护士长在了解住院患者对本科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的评价后 ,予以评分填写护士工作反馈表。每月医师和护士长根据本科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评分。护士长收集资料后妥善保存 ,并于当月底在科内公开评分、统计并上报护理部…  相似文献   

20.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特图 ,是找出影响质量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1] 。自 2 0 0 1年始 ,我们用排列图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抓住了影响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 ,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收集和整理由护士长和教学护士组成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按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 ,2 0 0 1年上半年 ,手术室发现护理缺陷 32起 ,统计导致缺陷的原因和出现频数 ,并按各因素出现数据大小顺次排列 ,计算频数、频率、累计次数、累计百分数(附表 )。附表  2 0 0 1年上半年手术室护理缺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