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二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 3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6 4 8岁。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 (TC)≥ 5 7mmol/L〕患者 13例 ,混合型高脂血症〔TC≥ 5 7mmol/L、甘油三酯 (TG)≥ 1 7mmol/L〕患者 2 3例 ,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肝肾疾病 ,所有患者治疗前2个月均未进行降脂治疗。   0 2 .观察方法 :本组对象试验前均于早晨空腹 (禁食 12h以上 )采静脉血化验 ,包括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相似文献   

2.
1 对象和方法在 10 2例符合WHO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标准的患者中 ,男性 6 6例 ,女性 36例 ,平均年龄 (6 4.9± 10 .2 )岁。5 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19例 ,平均年龄 (6 2 .2± 10 .2 )岁。AMI发病后2 4h内、对照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前 1周内在患者空腹 12h卧位采清晨静脉血 ,测定血脂有关项目 ,包括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C(HDL C)。以上各指标异常临界值判定依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进行 ,TG/HDL C比值以对照组的 x±s为异常临界值 (…  相似文献   

3.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统计 32 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将 133例 6 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 (DM组 ) 6 5例和单纯冠心病组 (CHD组 ) 6 8例。全部病例均行CAG和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及餐后 2h血糖、胰岛素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美国心脏病学会 (AHA)中狭窄的机能分类分为 6段进行评分 ,99%~ 10 0 % :5分 ;90 % :4分 ;75 % :3分 ;5 0 % :2分 ;2 5 % :1分 ;0 % :0分。分别将左冠状动…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老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临床诊断可疑为老年女性冠心病 (CHD) 6 0岁以上女性 16 1例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分为两组 ,CHD组 :97例 ,年龄 6 2~ 71岁 ,平均 6 6 .5 7岁 ;对照组 :CAG正常者 ,6 4例 ,年龄 6 1~ 6 9岁 ,平均年龄 6 5 .17岁。对二组患者进行CHD危险因素调查 ,包括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血糖水平测定 ,吸烟史 (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 )、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的调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血脂联合指标 (TC/HDL C、(TC HDL C) /…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式,比较氟伐他汀40-80mg/d,(A组33例)和普伐他汀20-40mg/d(B组35例)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12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服药12周后,血清TC、LDL-C、TC/HDL-C水平与O周时比较分别降低18.4%,24.7%和11.7%;B组分别降低21.0%、31.5%和27.5%。A组和B组服药12周时降低T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4%和82%。  相似文献   

6.
已证明Graves甲亢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TNG)伴甲亢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为区别这种升高是由于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引起还是自身免疫性炎症过程所致,进行了如下研究。对象和方法 15例Graves病(GD),9例TNG患者,血清游离T4(FT4),总T3(TT3)升高,促甲状腺素(TSH)<0.01mUL,服用甲亢平30mgd,共6周,渐减量。10例甲状腺癌(TC)患者根治后服用甲状腺素。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GD和TNG患者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12周,24周分别抽血,TC患者仅抽一次血,测定FT4,TT3,TS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资料与方法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 2 6例。糖尿病依据 1999年WHO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控制在 7.0mmol L以下 ,餐后 2h血糖在 10 .0mmol L以下 ,年龄 6 0~ 78(6 8.8±5 .3)岁 ,男性 2 0例 ,女性 6例。排除肝肾疾病。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 10mg睡前服 ,治疗 8周。已服用调脂药物的患者停用原调脂药物 1周 ,治疗前后降糖药物不变。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分别检测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型及安全性生化指标。清晨空腹采血分…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与冠心病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卫峰  陈颍  宁光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763-764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Ⅱ型糖尿病之高血糖状态等对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 :2 48例 (总组 )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人 ,其中造影阳性 16 5例 (CHD组 ) ,阴性 83例 (非CHD组 )。从总组中随机抽取 5 8例为抽样组。2 .临床及生化测定 :所有患者测空腹静脉血浆糖 (FPG) ;抽样组测身高、体重 ,行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 (IRT) ,并测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h)、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h)、载脂蛋白A1(…  相似文献   

9.
中国淡水鱼油制剂治疗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淡水鱼油对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和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试验方法 ,将 90例高血脂症患者分两组进行观察 , 组 (治疗组 ) 4 6例 ,给予淡水鱼油乳化剂10~ 15 ml tid, 组 (对照组 ) 4 4例 ,给予 Vit E 15 0 mg/ d,均服药 4~ 8周 ,服药前及服药后 4~ 8周测定血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载脂蛋白 AI、B( apo AI、B)、脂蛋白 ( a)〔 L p( a)〕、血栓素 B2 ( Tx B2 )、6-酮 -前列腺素 F1α( 6-酮 -PGF1α)以及血浆和红细胞二十碳五烯酸 (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 DHA)。结果 : 组 EPA、DHA、6-酮 - PGF1α显著升高 (均 P<0 .0 1) ,Lp( a)、TC、TG和 L DL- C显著降低 ( P<0 .0 5~ 0 .0 1) ,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淡水鱼油对高血脂症和冠心病的防治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方法 :2 0只新西兰雄性兔随机分为两组 :正常对照组 (10只 )及高胆固醇血症组 (10只 )。4周后取出每只兔的降主动脉 ,5 mm宽的动脉环放置于含有 2 5 ml Kreb液的组织—器官水浴系统中。分别测量游离血管对乙酰胆碱 (10 - 1 0 ~ 10 - 5mol/ L )和腺苷 (10 - 1 0 ~ 10 - 4 mol/ L )的舒张反应变化 (% )。  结果 :两组血胆固醇水平有显著差异 (正常对照组 0 .78± 0 .2 9mmol/ L ,高胆固醇血症组 2 5 .6 7± 2 .86 mmol/ L ,P<0 .0 1) ;高胆固醇血症组血管对乙酰胆碱舒张反应〔最大 (5 8.2± 6 .1) %〕与正常对照组〔最大 (10 3.2± 6 .9) %〕比较明显减弱 (P<0 .0 1) ;高胆固醇血症组血管对腺苷舒张反应〔最大 (4 5 .2± 13.0 ) %〕也较正常对照组〔最大 (10 3.2± 9.9) %〕减弱 (P<0 .0 1)。两组动脉组织学检查无动脉硬化的改变。  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高胆固醇血症时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1.
高脂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高脂餐后血清甘油三酯(TG)代谢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75例血清总胆固醇(TG)正常的受试在禁食12h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分别采集餐前及餐后2、4、5、7h静脉血标本,用以测定血清TG浓度以及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餐前及餐后4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餐后2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疾病 高胆固醇血症。目  的 评估无心肌梗死史的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普伐他汀治疗能否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和冠心病死亡。设  计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病人资料  6 5 9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年龄 45~ 6 4岁 ,基础血LDL -C >2 5 2mg/dL ,降脂饮食 4周后仍 >15 5mg/dL。入选前均无心肌梗死史 ,5 %有心绞痛史。双盲法随机分组。治疗方案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普伐他汀 40mg或安慰剂 ,每晚 1次。随  访  5年 ,平均 4 9年。结  果 ①普伐他汀组血TC降低 2 0 % ,LDL -C降低 2 6 % ,HDL -…  相似文献   

13.
血脂康和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调脂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2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测定血脂。结果(1)服药后4周TC分别降低了207%和225%(P值均<0001);血脂康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用与辛伐他汀相似,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282%和33%(P值均<001);(2)血脂康明显降低174%的血清TG水平(P<005);(3)服血脂康和辛伐他汀4周后,载脂蛋白(Apo)A1却分别增加了127%和136%(P值均<001);ApoB水平均下降了8%左右(P<005);分别使脂蛋白(a)[Lp(a)]水平降低了313%(P<001)和278%(P<005);(4)除了治疗8周后Lp(a)水平进一步下降外,两种药物治疗8周后的调脂作用与4周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脂康能显著降低Ⅱa和Ⅱb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和LDLC,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等;血脂康降低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4.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组 :甲减患者 2 0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 5 6± 5 8)岁 ,均以测定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 (TSH)而确诊为原发性甲减。同时选择 2 5例年龄相配的正常女性作对照。所有病例组及对照组均除外影响脂代谢的疾病和因素。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甲状腺片 60 12 0mg d替代治疗。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 ,用RIA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治疗前TT3、TT4、FT3、FT4、TSH ,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用酶…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患者中 ,辛伐他汀不同剂量调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确诊为CHD的 114例患者 ,随机 (计算机数字表 )、开放分为辛伐他汀 2 0mg组 (n =5 8)和 10mg组 (n =5 6 ) ,年龄 40~ 86岁 ,平均年龄(6 0 .7± 9.7)岁。均为每晚服药 1次。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 6、12、2 4周空腹采静脉血清 ,以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以及肝、肾功能等。结果  (1)用药第 6周始 ,两组TC和LDL C均比用药前明显下降 ,且一直保持到用药 2 4周末 (P均 <0 .0 5 )。 (2 )第 6、12、2 4周的TC、LDL C水平 ,在 2 0mg组比 10mg组明显低 (P <0 .0 5 )。 (3) 2 4周TC达标率 ,2 0mg组明显高于 10mg组(78.2 %比 5 2 .9% ,P <0 .0 5 )。 (4 )两组间谷丙转氨酶 (ALT)升高等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2 0mg辛伐他汀能够安全而且更有效地降低TC和LDL C水平 ,使更多的CHD患者的血清胆固醇达到理想标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旨在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观察其达标率 ,并与辛伐他汀比较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入选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94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服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商品名立普妥 )每片 10mg ;B组服辛伐他汀 (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商品名舒降之 )每片5~ 10mg ,均晚上 8时顿服。服药期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基本不变。饮食控制 2周 ,服药前和之后 4、8周测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按Friedewald公…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我们通过对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 (LDL C)、全血比粘度 (BV)、红细胞压积 (PCV)、血浆粘度 (PV)和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的测定 ,探讨其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变化 ,为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 :(1)对照组 :3 0名 ,全部为健康者 ,无高血压、心、肝、肾或内分泌疾病。 (2 )糖尿病组 :3 0例 ,全部符合 1985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3 )糖尿病足组 :5 2例 ,全部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病例…  相似文献   

18.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sVCAM-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的影响。  方法  10 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安慰剂组 ) ,B组 (辛伐他汀组 ) ,C组 (普伐他汀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常规酶法分别测定 3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 4、6周和 8周后血清sVCAM 1含量及总胆固醇 (TC)水平。  结果  ①B组和C组患者服药 4、6周及 8周后血清sVCAM 1含量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1)。②B组和C组患者服药 4、6周及 8周后血清sVCAM 1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同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P <0 0 1)。③B组和C组患者服药 4、6周及 8周后血浆TC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1,P <0 0 1)。④B组和C组患者血清sVCAM 1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不仅降低CHD患者血浆TC含量 ,而且降低血清中sV CAM 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雌 孕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的长期作用。方法  193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分为A组 (高胆固醇血症组 ) 6 3例、B组 (无高胆固醇血症组 ) 6 0例和C组 (对照组 ) 70例 ,A、B组均给予倍美力 (天然结合型雌激素 ) 0 .6 2 5mg d +安宫黄体酮 2mg d治疗 ,连续 3年监测血清性激素、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结果A组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分别下降 12 .1% (P <0 .0 1)、15 .7% (P <0 .0 1) ,B组LDL C下降 4 .5 % (P <0 .0 5 ) ,A、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均明显升高 ,分别为 15 .1% (P <0 .0 1)、2 5 .8% (P <0 .0 1) ,均在第 3个月就出现明显改变 ,并在服药期间可保持疗效 ,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B组TC有下降趋势 ,各组甘油三酯 (TG)均有增高趋势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A、B组血清 17 β雌二醇 (17 βE2 )和孕酮于第 3个月显著升高 ,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则于第 6个月明显下降 ,并在服药期间可保持疗效 ,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绝经后妇女HRT能改善血清TC、TG、LDL水平 ,并在服药期间可保持疗效 ,对具有高胆固醇血症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人至四旬,自减半”、“痰瘀同源”理论,组方复方降脂散,对3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并与绞股蓝总甙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药1月,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动脉硬化指数(TC-HDL-ch/HDL-ch)、全血粘度低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服药前比较有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有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TC及TC-HDL-ch/HDL-ch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意义。服药期间无明显毒、副作用。由此可见,复方降脂散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由此所致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意义,故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