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女性血清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变化规律及其与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02例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更年期门诊的40~65岁健康中国汉族女性早卵泡期或绝经后任意时期空腹血清E2和FSH水平,并采用双光能X线DXA测定其腰椎、总髋部、股骨近端BMD,分析血清E2和FSH与BMD的关系。结果低骨量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E2与BMD变化呈正相关(r=0.017~0.42,P<0.05);FSH与BMD变化呈负相关(r=-0.012~-0.94,P<0.05)。绝经后低骨量组FSH高于正常组,而E2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E2和FSH水平与绝经前后妇女的BMD有关,绝经后FSH与BMD进一步丢失有关,而低水平雌激素可能不再是继续影响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皮雌二醇凝胶对手术绝经妇女的凝血功能、血脂、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绝经、自然绝经1~5年内以及生育年龄妇女各15例,采外周静脉血检测,并分离出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手术绝经组共有13例使用经皮雌二醇凝胶治疗3个月,用药前后采外周静脉血检测,并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和"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评估围绝经症状和生存质量。结果:手术绝经和自然绝经妇女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生育年龄组,FSH水平显著高于生育年龄组(P<0.01),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生育年龄组(P<0.05)。手术绝经组用经皮雌二醇凝胶治疗3个月后,血清E2水平从(8.38±9.49)pg/ml升至(27.23±24.11)pg/ml(P<0.05),改良Kupperman评分从(19.46±6.70)降至(14.46±4.46)、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从(37.31±8.92)降至(23.77±9.69)(P均<0.01);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从用药前(24.85±1.77)s升至(28.31±3.43)s(P<0.05);甘油三酯水平从(2.56±0.90)mmol/L降至(1.78±0.96)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从(2.99±0.72)mmol/L降至(2.73±0.58)mmol/L(P均<0.05),T淋巴细胞凋亡率从用药前(14.89±2.28)%降至(13.96±2.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雌激素治疗(ET)显著升高了手术绝经妇女血清E2水平,显著改善了围绝经期症状和生存质量,并且凝血功能和脂代谢也有一定的改善。经皮ET有降低手术绝经妇女T淋巴细胞凋亡的趋势,提示低剂量ET可能有保护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绝经过渡期妇女性激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老年妇女性激素和胰岛素敏感性与月经状态的关系。方法:年龄40~70岁妇女166例,分为5组:月经规律组、绝经过渡期早期组、绝经过渡期晚期组、绝经早期组和绝经中晚期组。分别测定雌二醇(E2)、雌酮(E1)、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并计算游离睾酮(FT)及胰岛素作用指数(IAI)。结果:(1)T和FT在绝经过渡期早期组较其他各组有显著升高(P<0.05),在绝经中晚期组较绝经过渡期有显著降低(P<0.05)。E1/E2从绝经过渡期早期即上升,至绝经中晚期显著升高(P<0.05)。FSH从绝经过渡期早期组即显著升高。SHBG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各组之间FBG和IAI无显著性差异。INS在绝经过渡期早期组显著升高,与绝经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T与E1、FBG和INS正相关,与年龄、FSH和IAI负相关,与E2不相关。结论:妇女在绝经过渡期早期,T、FT显著升高;INS显著升高,但FBG和IAI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自由基、血脂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及其与自由基、血脂的关系 ,探讨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上升与性激素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调查对象为 4 0岁以上的妇女 ,按月经情况分为 3组 ,第 1组为月经正常者 ,第 2组为月经紊乱者 ,第 3组为绝经者 ,分别测定血清中雌二醇 (E2 )、卵泡刺激素 (FSH)、催乳激素 (PRL)、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血清E2 、FSH水平 2、3组与 1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和P <0 .0 0 1) ,第 3组受检者血脂升高 ,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 (ApoB)明显高于第 1组 (P <0 .0 1) ,同时血清SOD、MDA含量两组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性激素紊乱 ,至绝经后更为明显 ,同时伴有血脂紊乱和抗氧化能力降低 ,可能是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以50岁为标准将其分为50岁组34例和50岁组46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进行化疗,并检测卵巢激素水平,主要包括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后3个月及化疗后6个月的卵泡刺激激素(FSH)和雌二醇(E2)。结果化疗6个月后检测血清FSH和E2,年龄50岁以下的患者有2.4%处于绝经期水平,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有73.9%处于绝经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对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一般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经过化疗后出现1年以上的闭经情况,并且血清FSH和E2值显示为绝经期水平,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即可考虑为已绝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双侧卵巢切除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进行单、双侧卵巢切除术的围绝经期患者90例,其中单侧45例,双侧45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FSH、LH、E2水平、骨密度变化及其绝经相关症状。结果单侧组后3、6个月FSH、LH升高,E2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3、6、12个月FSH、LH升高,E2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骨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术后3、6、12个月,双侧组患者的绝经相关症状均显著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卵巢切除与单侧卵巢切除术比较,妇女术后体内激素水平急骤改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严重,应该尽可能的保存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胆固醇代谢与绝经的关联和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杭州市拱墅区963例40~60岁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其月经史及其他临床资料,填写改良Kupperman更年期症状量表(mKMI),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收集参与者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职业状态、收入、居住地等社会人口资料。研究不同绝经状态女性胆固醇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LDL-C升高的发生率,并分析年龄、绝经状态、FSH、E_2、社会人口等因素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结果963例参与者平均年龄(51.0±5.6)岁,其中绝经前期302例(31.4%),围绝经期197例(20.5%),绝经后期464例(48.2%),绝经后参与者的平均绝经年龄(49.9±3.8)岁。在所有参与者中,绝经前期mKMI总分(6.36±6.43)显著低于围绝经期(10.30±7.88)和绝经后期(10.35±7.97)(P0.001)。绝经前后平均TC、LDL-C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FSH、LH水平呈上升趋势,E_2水平呈下降趋势(P0.001)。所有参与者中高胆固醇血症比例为13.3%,LDL-C升高比例为15.0%,从绝经前期过渡到围绝经期、绝经后期的过程中,高胆固醇血症及LDL-C升高的发生率显著上升(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FSH≥40IU/L是发生高胆固醇血症和LDL-C升高的危险因素(OR=2.821,95%CI=1.429~5.569,P=0.003;OR=2.587,95%CI=1.356~4.937,P=0.004),调整FSH水平后,年龄、绝经状态、E_2水平、社会人口因素与发生高胆固醇血症和LDL-C升高均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相比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平均TC、LDL-C上升,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增加,FSH水平升高可能是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内在机制,降低FSH水平可作为绝经激素补充治疗的目标和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子宫和/或单侧附件切除术对受术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子宫和/或单侧附件切除手术后对受术者性激素的影响及其恢复途径。方法:138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5组:Ⅰ组行单纯次全子宫切除术,Ⅱ组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Ⅲ组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加一侧附件切除术,Ⅳ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加一侧附件切除术,Ⅴ组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各组于术前、术后1周、3月、1年后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手术前、后FSH、LH、E2、P、T、PRL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各组E2水平均降低,PRL水平上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SH、LH、P、T未见明显差异。术后3月,各组E2水平均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各组PRL水平较术后1周下降,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P<0.05)。Ⅰ、Ⅱ、Ⅲ、Ⅳ组FSH水平均较术后1周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Ⅴ组未见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1年后,各组E2水平继续上升,接近或达到术前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Ⅳ组FSH水平继续上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Ⅴ组术后3月就已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和/或单侧附件切除术后,近期对内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E2、PRL最敏感,E2水平明显下降,PRL显著上升,以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在人宫颈阴道上皮细胞(hECE)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患者45例,年龄34~67岁,按其月经状况分为3组:(1)正常月经组18例;(2)围绝经组14例;(3)绝经组1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ECE中AQP2蛋白的分布,分析不同生育时期hECE中AQP2表达的变化及与E2、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hECE中存在AQP2蛋白,主要定位于鳞状上皮的中层和副基底层细胞膜上,hECE中的AQP2蛋白量以正常月经组最高,围绝经组次之,绝经组最低,3组有显著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宫颈阴道黏膜AQP2蛋白表达下降。宫颈阴道上皮AQP2蛋白表达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393,P<0.05),与FSH呈负相关(r=-0.466,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6,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调节中AQP2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通道蛋白。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宫颈阴道上皮中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血清抑制素(INH)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卵泡刺激素(FSH)、黄 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一种改良的INH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育龄妇 女正常月经周期中及绝经后妇女血清INH含量的变化进行监测;同时测定血清FSH、L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