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临床上,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往往在术中才能最终明确随着纤维结肠镜设备、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在以往对一些老年结直肠梗阻患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尝试对部分临床肠梗阻的患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探讨结肠镜能否明确肠梗阻发生的部位和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2005年45例结直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45例中右半结肠梗阻8例,左半结肠梗阻28例,直肠肿瘤并梗阻9例。【结果】右半结肠肿瘤并梗阻8例中行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7例,短路1例,左半结肠直肠肿瘤并梗阻37例中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0例,Hartmans手术4例,Dixons术8例,Miles术3例,乙状结肠永久性:双腔造瘘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瘘4例,均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应争取实行一期切除吻合,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应盲目进行,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消化科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经鼻插入型小肠减压管行小肠造影,以出院最终诊断的结果为标准。根据造影结果统计梗阻部位、范围、程度、影像学表现。比较小肠造影与出院诊断结果,通过诊断一致性评分进行诊断效能评估。【结果】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3.8%(75/80),其中肠粘连、肠套叠诊断符合率均为100%,肠肿瘤符合率88.9%(16/18),肠结石符合率90.9%(10/11),肠内疝符合率80%(8/10)。32例(40%)患者诊断为多发性肠梗阻,16例(20.0%)为单发性梗阻,47例(58.75%)为不完全性肠梗阻。51例(63.75%)影像学显示为肠部粘连、肠道狭窄;0~0.3分低一致性评分共7例(8.75%),0.8~1.0分高一致性评分共53例(6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肠造影对肠梗阻能够明确梗阻的具体部位、范围,判断梗阻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51例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对梗阻病因诊断准确46例(90.2%);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49例(96.1%);诊断绞窄性肠梗阻9例(100%)。结论:CT检查可判断肠梗阻,确定肠梗阻的原因、部位以及性质,是肠梗阻检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51例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对梗阻病因诊断准确46例(90.2%);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49例(96.1%);诊断绞窄性肠梗阻9例(100%)。结论:CT检查可判断肠梗阻,确定肠梗阻的原因、部位以及性质.是肠梗阻检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腹部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近年来514例肠梗阻病例,其中46例经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1.6岁,对x线腹部平片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梗阻是否存在、梗阻部位、病因的推断、梗阻程度的判断及有无绞窄性梗阻。结果46例经手术证实病例中,机械性梗阻45例(含绞窄性梗阻12例),误诊3例。其中小肠梗阻23例,结肠梗阻21例,2例伴有肠穿孔:结论x线腹部平片与CT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方法,CT检查对梗阻病因、部位、类型的判断有其明显优势,尤其是绞窄性梗阻时肠系膜的变化有其较明显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镜在低位肠梗阻诊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结肠镜检查并治疗低位肠梗阻32例.结果 32例低住肠梗阻得到明确诊断,并对2例乙状结肠扭转行复位治疗,1例直肠狭窄作气囊扩张,放置支架.结论 结肠镜应用于低位肠梗阻,可明确肠梗阻部位及性质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疑似急性肠梗阻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DR和CT检查。以手术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81例患儿中,肠梗阻患儿58例,CT和DR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1.38%和87.93%,特异度分别为86.96和82.61%,准确率分别为90.12%和86.42%,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63和0.679,Mc Nemar检验结果显示,2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58例肠梗阻患儿中,粘连性梗阻19例,肠套叠16例,先天性肠梗阻11例,嵌顿疝5例,坏死性肠炎3例以及肠扭转4例,CT和DR对肠梗阻病因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1.38%和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58例肠梗阻患儿中,小肠低位梗阻48例(82.76%),小肠高位梗阻6例(10.34%),结肠梗阻4例(6.90%)。CT和DR对梗阻部位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4.83%和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对小儿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与DR检查相当,但对梗阻病因和部位判断较DR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与最终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6排螺旋CT判断急性肠梗阻部位和病因的准确度。结果:16排螺旋CT对于急性肠梗阻位置和梗阻原因的符合率分别为93.33%和91.67%,与最终结果相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16排螺旋CT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较为准确的判断出肠梗阻部位和病因,有利于早日制定治疗计划,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云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诊断确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片与1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资料,比较16排螺旋CT与X线片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16排螺旋CT判断急性肠梗阻部位与病因的准确性。结果 16排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92%、88.89%、95.95%,X线片检查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1.54%、66.67%、79.73%,前者均高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31、13.27、11.44,P0.05);16排螺旋CT肠梗阻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2.31%,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77%。结论 16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判断梗阻部位及病因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4~7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术后早期可发生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肠梗阻应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肠绞窄趋势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低位胆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低位胆道梗阻病例的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并与病理结果及 CT 诊断结果比较,分析超声造影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符合率。【结果】53例中有25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例,其中超声造影确诊24例,敏感性为92.3%;CT 检查38例,其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例18例,CT 确诊9例,敏感性为50%;超声造影与 CT 检查对低位胆道梗阻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对低位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低位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在老年肠梗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行DSCT扫描,D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5例手术患者中,DS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3.3%,原发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为100%,42例经临床保守治疗缓解,6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DSCT对老...  相似文献   

14.
粘连性肠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CT征象及诊断。方法: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证实的54例粘连性肠梗阻的CT征象。结果:CT检查发现粘连索条和腹腔束带46例。粘连段肠管改变54例,包括肠管皱缩42例,梗阻部位鸟嘴征15例,肠袢粘连成团5例。移行区炎症4例,恶性肿瘤腹腔转移恶性粘连4例。肠绞窄征象5例。结论:CT能明确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及其原因,并有效提示肠绞窄。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 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肠梗阻患者的X线平片和MS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44例行手术治疗,9例行保守治疗。结果:X线平片和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的病例分别为84.9%和100%。4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38例手术结果与MSCT表现相符,包括:肠道肿瘤15例,粘连性肠梗阻15例,肠扭转4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脐疝2例,回盲部憩室炎1例。结论:对肠梗阻的诊断MS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其对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和病变区血供情况的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晓强  陈红  邓晓军 《华西医学》2009,(6):1410-1412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8年间65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切口感染6例,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结论:结直肠癌致肠梗阻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胎儿期肠梗阻MRI表现,结合生后手术史及病理学诊断,探讨MRI对胎儿期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胎儿期肠梗阻病例26例,胎龄为孕23~35 w,均先行胎儿超声检查后再行胎儿MRI平扫。采用2D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ast imaging employ steady acquisition,2D FIESTA)、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 echo,SSFSE)序列、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序列T1WI(fast inversion recovery motion insensitive T1WI,FIRM T1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根据梗阻部位、梗阻区肠管信号改变、梗阻远端肠道充盈情况、肠系膜血管异常等进行影像学诊断,并观察继发改变如腹水、羊水增多等,随访出生情况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MRI诊断的正确率及漏诊率,探讨MRI各序列在胎儿肠梗阻诊断中的优势。结果 26例肠梗阻胎儿中:十二指肠/空肠狭窄或闭锁16例,其中4例伴十二指肠和空肠旋转不良;胎粪性小肠梗阻4例,其中2例继发肠扭转致肠缺血坏死;肛门闭锁4例;结肠狭窄或闭锁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所有胎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羊水增多,部分病例伴腹水、心包积液及睾丸鞘膜积液;2例为单脐动脉。MRI诊断正确率为92.3%(24/26),误诊率为7.7%(2/26)。MRI能清楚显示胎儿肠梗阻部位,观测肠管扩张的程度。SSFSE序列可显示系膜血管受累,FIRM T1WI序列有助于结肠梗阻的诊断,DWI序列可提示梗阻肠管缺血和出血的改变。结论胎儿期肠梗阻MRI图像有特征性改变,可以判断受累肠管的发生部位、梗阻程度和合并症等,对产前诊断和出生后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璇 《中国康复》1999,14(3):158-159,161
本院10年间住院的老年人肠梗阻585例,其中大肠癌导致肠梗阻65例占11.1%,对老年人癌性梗阻,老年群体特点,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内科并存病,诊断要点,治疗选择,环境因素影响,合理的检查手段及手术时机的等进行全面临床分析。结果提示:对老年人肠道疾病,尤其出现肠道梗阻症状时,首先应考虑淡大肠癌,一旦确诊应积极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瘤负荷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为放,化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对急性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处理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URS)术诊治急性输尿管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解除急性梗阻159例,有效率93.5%(159/170),结石性梗阻149例,取石碎石率85.9%(128/149);非结石性梗阻21例,包括狭窄、瓣膜、息肉、乳糜、血块、肿瘤等,视必要经病理检查并做相应处理。活检16例,放置引流管132例。结论输尿管镜技术对于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意义,快速、高效、安全,对合并持续肾绞痛及其他情况需急诊处理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 分析 1995~ 2 0 0 3年间 5 3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5 3例患者中Ⅰ期切除吻合 4 7例 (88 6 8% ) ,其中右半结肠 8例。横结肠 4例 ,左半结肠 12例 ,乙状结肠 2 3例。 4例Ⅰ期肿瘤切除 ,结肠造瘘 ,Ⅱ期肠吻合术。 2例行永久性结肠双腔造口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2 % (7/5 3) ,围手术期病死率 1 9% (1/5 3)。结论 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 ,及时诊断 ,做好围术期处理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