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及其周围结构与腰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为腹腔镜前路腰椎间盘入路的选择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对36具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与测量,并分析各测量值在性别、年龄间的差异。结果:CCIV的平均高度为(2.02±1.42)cm,其夹角为(77.08±20.98)°,其高度越大,夹角越小。左髂静脉较恒定的位于髂间三角左侧内面;左髂总静脉(LCIV)比右髂总静脉更斜行地汇入下腔静脉。各测量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IV变异较大,LCIV较恒定的位于髂间三角左侧内面。腹腔镜腰椎间盘手术时应注意两者的特点,并应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术前评估,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髂总静脉隔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68具成人尸体观察测量了髂总静脉间隔,左、右髂总静脉隔.结果:髂总静脉间隔出现率为96.55%(66例),左髂总静脉隔出现率为71.05%(38例),其横径男5.36±0.88(1.00~14.02)mm;女4.18±1.30(0.62~9.32)mm.右髂总静脉隔无1例存在.文内对髂总静脉隔的存在与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态学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时 ,发现其右侧髂总动脉分支穿髂总静脉隧洞的异常 (附图 ) ,现报道如下 :右侧髂总静脉在走行于腰大肌表面的部位出现一隧洞 ,洞口为一卵圆形裂孔。该裂孔长轴为 1.5cm ,与静脉平行 ,短轴为 0 .7cm ;近侧端距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 5 .5cm ,远侧端距右侧髂内静脉与髂外静脉汇合处4 .3cm。右侧髂总动脉在距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 4 .1cm的部位发出一动脉 ,穿过该隧洞进入腰大肌 ,上行并分支于腰大肌。该动脉直径为 0 .5cm ,距隧洞近侧端 0 6cm ,远侧端 0 .4cm。进一步解剖显示 ,该动脉沿腰大肌上行与第…  相似文献   

4.
在解剖一具中年男性尸体过程中,发现1例右髂内、髂外静脉不汇合成右髂总静脉而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异常标本(图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在78具成年尸体上详细观察了髂总动脉的分支。髂总动脉外侧支的出现率为30.76%,多起于髂总动脉远侧1/3段(43.33%),始端外径为2.38±0.06(0.90~4.20)mm.起自髂总动脉的髂腰动脉的出现率为10.26%,也多起于髂总动脉远侧1/3段,其始端外径为3.03±0.14(2.50~3.80)mm。记录了此两支动脉的走行和分布,并讨论了它们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临床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6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5.0±3.8mm,最长距离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6侧尸体,共112侧的髂总动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其中成人46例,(男23例,女23例)儿童10例。以了解髂总动脉的长度、始端外径、输尿管越过髂动脉的情况,并对髂总动脉的外侧支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为更准确地描述髂总动脉和分支的位置,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受压迫情况,以及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2月在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下肢静脉CT造影(CTV)的263例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CTV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44例、女119例,年龄18~88(61.9±11.9)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18~45、46~55、56~65、66~75和≥76岁组。在CTV矢状位重建图像上,分别测量左髂总静脉受压点及受压点近心端、远心端各1 cm处的前后径D1、D2、D3,并计算左侧髂总静脉狭窄率(Dsr)。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左侧Dsr。依据左侧Dsr值将狭窄程度分为Dsr<25%、25%≤Dsr<50%、Dsr≥50%,评估不同狭窄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263例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Dsr为22.0%(13.5%,31.8%),其中Dsr≥50% 21例(8.0%),25%≤Dsr<50% 77例(29.3%),Dsr﹤25% 165例(62.7%)。男性18~45、46~55、56~65、66~75、≥76岁组Dsr分别为34.6%±16.7%、25.8%±14.8%、20.0%±11.6%、16.6%±10.9%、17.2%(13.8%,21.1%),女性分别为24.6%(21.7%,41.8%)、24.4%(19.9%,33.0%)、27.6%±18.2%、22.7%±18.6%、16.9%±13.5%。总体女性患者Dsr大于男性患者(Z=-2.165, P<0.05)。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比较,仅56~65岁组女性患者Dsr大于男性患者(t=-2.199, P<0.05),其余各年龄组Dsr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比较:Dsr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8, P<0.01);两两比较显示,18~45岁组的Dsr明显大于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组间D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间D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2, P>0.05)。男性、女性及总体Dsr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男性=-0.305、r女性=-0.244、r总体=-0.272, P<0.01)。左侧髂总静脉狭窄程度与不同年龄组间存在线性趋势关系,且为负相关(χ2=13.215, R=-0.225, P值均<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狭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年轻男性患者Dsr最大。对左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检查左髂总静脉受压情况,狭窄率≥50%时应同时行左侧髂总静脉血管腔内治疗,解除左侧髂总静脉压迫情况。  相似文献   

11.
左髂总静脉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左髂总静脉(LCIV)受压部位及相邻节段的结构特征,以探讨LCIV受压段的血管重塑及力学特性.方法:解剖80例成年尸体(男42例,女38例),观测LCIV受压段及相邻节段外径、右髂总动脉(RCIA)与LCIV的相交角度以及右髂总静脉(RCIV)相应部位的外径;随机选择18例标本采用 Masson染色,观测受压段及其近侧、远侧段以及对侧相应部位的平滑肌(SM)、弹力纤维(EF)、胶原纤维(CF)等组织成分的变化.结果:受压段静脉管壁塌陷、菲薄.与对侧相应部位及受压处近侧和远侧段相比,受压处管径扩大(P<0.01);与RCIV比较,LCIV各节段SM相对含量降低,而CF和EF相对含量增加(P<0.05);与相邻节段相比,除近侧段的EF以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LCIV的受压,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导血管重塑,管壁弹性成分改建以及粘连结构的出现.(2)上述形态改变进一步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从而加剧组织学的改变.(3)这一系列变化可能是导致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和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跖袖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只足的跖袖的构成特点进行应用解剖学观测及力学分析。结果:跖袖的构成复杂,其中收肌、展肌是维持前足横弓及籽骨系统动力平衡的关键因素,跖袖的动力平衡失调,特别是展肌与收肌通过籽骨系统导致的平衡失调是外翻形成的核心机制,在外翻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结论:展肌与收肌移位吻合矫正外翻的新术式恢复了跖袖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前足横弓,恢复了前足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14.
腰椎棘突间区的解剖学参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52具成人完整福尔马林固定标本T12-S1。段脊柱的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长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测量数据用SPm115。软件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数据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棘突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L1~2为7.61mm(女,7.75),L5~S1为4.03mm(女,6.49)。棘突顶距、棘突长度中段较大,上段和下段较小。棘突顶距,T12~L1为54.63mm(女,54.63),至L2-3,增大为60.18mm(女,53.64)又逐渐变小,至L4~5,减小为45.07mm(女,49.40)。棘突长度,L3最大,25.45mm(女性L4最大18.71mm),L1和L5分别为21.63mm(女,17.08)和21.41mm(女,17.44)。相邻上-棘突下缘厚度普遍大于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差值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3.28,75%位数为5.13。棘突顶距与身长呈中低度正相关。相邻椎间隙指标呈中高度正相关。女性较男性棘突较短、薄、矮。结论:该研究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指掌侧总动脉及其分支是否对指掌侧总神经形成卡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60侧手,在手掌部解剖,观测指掌侧总动脉的出现率、记录指掌侧总动脉分支出现的数量、分支对指掌侧总神经骑跨的数量、指掌侧总动脉对指掌侧总神经骑跨的数量,及指掌侧总神经被骑跨处的形态学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侧手指掌侧总神经在与指掌侧总动脉及其分支骑跨处有5例发现压痕的形态学改变,占指掌侧总动脉及其分支数量的10.3‰。统计结果为样本P=1.47%,样本标准误Sp=0.65%,卡压率:(1.47±0.65)%,95%的可信区间为(0.20%-2.74%)。结论:指掌侧总动脉可以造成指掌侧总神经的卡压,是导致指掌侧总神经卡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During regular dissection of the retroperitoneal region, three uncommon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the internal iliac veins were found on dissected specimens: in the first case, the internal iliac veins converge forming a common trunk draining into the left external iliac vein. In the other two cases, the internal iliac vein crosses the median plane and flows into the contralateral common iliac vein. These anomalies result from a persistence of the embryonic inferior branch of the cardinal vein and are important to be known for they may be undetected or may not appear in imaging. These data have implications for both pelvic surgeons and anatomists who manipulated this anatomical area.  相似文献   

17.
副神经的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有关的手术准确定位副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2具(24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副神经的行程、毗邻、体表标志、分支分布、与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结果:副神经进入胸锁乳突肌后,75%肌支为两支,25%为1支。副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点距耳大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点上方(1.24±0.51)cm,距锁骨中点(10.72±1.67)cm,距胸锁关节(12.46±1.19)cm。副神经在颈后三角内位置表浅,副神经进入斜方肌点距锁骨中点(4.95±1.62)cm,沿途发出支配斜方肌的分支。结论:副神经有较为恒定的标志,上述测量的副神经体表定位有助于在有关手术中可以有效地保护或快速寻找副神经。  相似文献   

18.
腰椎后外侧部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后外侧入路摘除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减少血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局部解剖研究,解剖观测椎间孔前缘以后的腰动脉各级分支的起源、走行、外径及与出口神经的关系。结果:腰动脉从椎间孔前缘向外后内发出分支。在椎间孔外区,后支主干及其分支与出口腰神经前支的关系密切,血管呈“树叉”状从外侧将神经包绕。结论:紧贴腰椎峡部外缘,将后支血管及其分支推向外侧,是显露腰神经前支与极外侧型突出椎间盘的最安全、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肾静脉以下段下腔静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涉及下腔静脉肾静脉以下段的手术提供该段下腔静脉及属支的解剖学数据。方法 :对 42例成人尸体标本下腔静脉的肾静脉以下段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 :该段下腔静脉长 (1 3 .0 3± 1 .76)cm ,宽 (2 .34± 0 .33)cm。静脉属支为 (8.74± 2 .0 2 )支 ,其中前壁有 66 .3 % ,上段有 66 .3 %。右睾丸 (卵巢 )静脉 83 .3 %开口于前壁 ,距左肾静脉开口上缘平面 (3 .56± 0 .85)cm。未见有腰升静脉 ,2 8.6 %例数的腰静脉与奇静脉或半奇静脉相连。腰静脉不成对且与腰动脉数目不相等 ,有 63 .8%的腰动脉有腰静脉伴行。结论 :下腔静脉肾静脉以下段的属支多而复杂 ,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该段下腔静脉的上段及后壁。右睾丸 (卵巢 )静脉位置较稳定 ,可作为临床标志。传统概念的腰升静脉并不存在 ,有关腰静脉的传统描述与实际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