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混合换药对难治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肉芽组织中TGF-β_1及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混合换药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美学满意度;PRP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比较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_1)及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为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6±4.6)d短于对照组的(32.7±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美容满意度为91.2%(31/34)高于对照组的67.6%(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治疗前两组肉芽组织中TGF-β1及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_1及EGF表达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混合换药能够提高难治性皮肤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美学外观,其可能同上调肉芽组织中TGF-β_1及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SD大鼠糖尿病创面与正常创面中TGF-β1、TGF-β3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常创面与糖尿病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TGF-β3不同时段表达水平的差异,探求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实验性正常创面及糖尿病创面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时段(3天、7天、11天)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创伤后3天、7天和11天,正常创面模型组TGF-β1表达分别为(25.56±6.86)、(24.79±5.62)和(28.57±6.39),TGF-β3表达分别为(39.69±5.46)、(23.20±2.45)、(13.69±3.63)。而糖尿病溃疡模型组TGF-β1表达分别为(7.10±3.74)、(9.47±1.72)和(7.87±2.53),TGF-β3表达分别为(14.99±1.87)、(18.72±5.01)和(8.68±3.39)。糖尿病性创面肉芽组织中各时段(3天、7天和11天)TGF-β1及TGF-β3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创面组(P<0.05)。结论:SD大鼠糖尿病创面TGF-β1及TGF-β3的低水平表达,可能是创面愈合迟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个体化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创面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足50只),分为传统组和VSD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清创、游离皮移植术治疗,其中VSD组采用VSD治疗,传统组根据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血清PCT、血浆FN、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PCT、FN和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VSD组的创面面积低于传统组(P0.05),创面肉芽组织增长率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14天后,VSD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缺损创面治疗9~28天后均愈合,但VSD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VSD个体化技术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的降低血清PCT、升高血浆中FN及肉芽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后,创面组织中TGF-β_1及其Ⅱ型受体(typeⅡof TGF-β-receptor,TβRⅡ)表达的变化,分析VSD加快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n=40)。采用相同基础治疗的同时,VSD组创面给予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用油纱换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足部溃疡面积以及Wagn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创基准备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时取创面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TGF-β_1、TβRⅡ表达阳性指数。结果 VSD组患者经1~3次VSD治疗后行植皮术,平均2次;对照组患者经1~6次换药后行植皮术,平均4次。VSD组患者创基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6,P=0.036;t=–12.831,P=0.041)。两组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治疗前VSD组TGF-β_1、TβRⅡ表达阳性指数分别为5.3±2.4、14.0±2.6,对照组分别为4.4±2.3、14.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7,P=0.263;t=1.231,P=0.409)。治疗7 d后,VSD组TGF-β_1、TβRⅡ表达阳性指数分别为34.3±2.9、41.7±3.7,对照组分别为5.8±2.0、18.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15,P=0.003;t=23.725,P=0.002)。结论 VSD可提高糖尿病足创面组织中TGF-β_1、TβRⅡ的表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精氨酸干预组(C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D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然后喂养8周后给予深Ⅱ度烫伤,于伤后0、1、3、7、14、21 d时相点对创面愈合面积、组织形态学改变、创面组织糖含量、羟脯氨酸(OHP)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应用精氨酸后,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OHP含量、组织释放TGF-β1能力均增加,创面愈合明显加快(P﹤0.05~0.01). 结论 L-精氨酸可通过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及增加TGF-β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竭生肌膏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修复作用以及对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后两组分别给予血竭生肌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外涂创面,每日1次,共4周。结果:4周后,中药治疗组创面愈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创面基本愈合。模型组VEGF的表达为0.07367±0.010690,低于西药治疗组(0.07467±0.014264)和中药治疗组(0.07567±0.006532),且中药治疗组溃疡创面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P0.01)。模型组PCNA的表达为0.08067±0.008262,低于西药治疗组(0.11583±0.010553)和中药治疗组(0.12167±0.009668),且中药治疗组溃疡创面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P0.01)。结论:血竭生肌膏通过提高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VE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同时促进创面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十宝散对家兔的软组织损伤模型中创面肉芽组织b-F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外用制剂促进软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全层皮肤切割伤造模,用8%硫化钠脱去术野皮肤,常规消毒,硫苯妥钠30mg/kg腹腔内麻醉。剪开皮肤,钝性剥离以暴露腓肠肌,在距肌腱止点1/3处用手术刀做不完全锐性切割,做一长0.8cm,宽0.4cm的切口,压迫止血。治疗组外敷十宝散并包扎,清洁换药组常规清洁换药,空白组仅换敷料。收集不同时期的肉芽组织,高倍镜下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用SABC法检测创面中b-FGF及TGF-β1蛋白表达,在400倍光镜下观察,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在同一取材的条件下,3组b-FGF蛋白表达在创伤后6d存在差异(P〈0.05),TGF-β1蛋白表达在创伤后10、14d存在差异(P〈0.05)。同时,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在同一时期取材时间的条件下存在组间不同,在不同取材时间的条件下存在组内差异。结论:本实验证明中药十宝散能够通过刺激创面内细胞产生内源性生长因子,进而促进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烧伤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电烧伤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电烧伤组(56只).于伤后6h和1、3、7、14、21、28 d,每时相点处死8只电烧伤组大鼠,留取创面肌肉组织和血清样本.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创面VEGF蛋白的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VEGF的表达定位,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对MVD值与VEGF表达强度行相关性分析.取未经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大鼠腿部腹侧肌肉组织及血清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两比较LSD-t检验. 结果 (1)电烧伤组大鼠伤后6h及1d,创面组织肌纤维断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明显;伤后3d有新生血管生成;7d时肉芽组织及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多.(2)电烧伤组大鼠伤后6h及1、14 d,血清VEGF含量分别为(43±11)、(44±11)、(74±27)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5±9)pg/mL(t值为4.001~5.724,P值均小于0.01).(3)与正常对照组肌肉组织VEGF蛋白表达量(0.21±0.09)比较,电烧伤组各时相点大鼠创面组织VEGF蛋白表达量均升高,伤后7d达峰值,为0.63±0.13(t =4.965,P<0.05).(4)电烧伤组早期炎性细胞VEGF表达强阳性,后期以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为主.(5)电烧伤组伤后3、7、14、21、28 d,创面组织MVD值和VEGF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s=0.834,P<0.01). 结论 电烧伤后不同阶段,VEGF在大鼠创面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各不相同,其改变与伤后体液渗出及创面愈合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与创面愈合进程相关的组织基因表达,探讨采用负压创面治疗(nage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的50例DFU患者随机分成NPWT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局部湿敷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0 d均取创面肉芽行组织活检,利用RT-PCR检测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 1, 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的mRNA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10 d,NPWT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TGF-β1和TIMP-1 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增加,IL-1β、TNF-α、MMP-1和MMP-9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的mRNA表达,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NPWT可能通过影响生长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来促进DFU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氘水(Deuterium-depleted water,DDW)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保护作用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保护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配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背部皮肤全层切除建立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低氘水组(DDW)、富血小板血浆组(PRP)和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DDW+PRP)。空白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背部皮肤全层切除建模。各组大鼠分别于治疗后3d、7d、14d检测随机血糖,创面愈合率。胰腺组织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创面组织TGF-β_1表达情况。结果:DDW组、DDW+PRP组干预14d后随机血糖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W组、PRP组、DDW+PRP组在干预7d、14d后创面愈合率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W+PRP组在干预14d时创面愈合率高于DDW组、P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组织学观察随干预时间延长,DDW组、DDW+PRP组较前相比,胰岛细胞在形态、数量、排列方式、染色颗粒分布情况均有明显改观。DDW+PRP组干预后7d、14d后TGF-β_1含量高于DDW组、P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W组、PR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低氘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具有一定保护和修复作用。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提高创面组织中TGF-β_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TGF-β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益肾胶囊组、氯沙坦组,每组各10只。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益肾胶囊组每只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d-1),氯沙坦组每只灌胃氯沙坦钾片(30m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蒸馏水。测定各组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取肾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SOCS3、TGF-β1、MCP-1表达水平。结果:实验12周末,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SOCS3、TGF-β1、MCP-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Ccr较模型组升高(P<0.05),而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SOCS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TGF-β1、MCP-1的表达受到抑制(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上调SOCS3在肾组织的表达,抑制了TGF-β1、MCP-1的表达,从而减轻了DN大鼠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眼眶静脉放血结合刀割法制备严重创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创面修复过程中创面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研究健脾益气法促进严重创伤大鼠软组织修复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健康成年大鼠,采用眼眶静脉放血结合刀割法制备严重创伤软组织损伤模型,然后将存活大鼠(33只)随机分为健脾益气组、活血化瘀组、模型组.各组大鼠均在第3、7、14天取部分创面及少许周围的正常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bFGF和EGF表达.结果:造模后3、7、14 d,健脾益气组、活血化瘀组大鼠创面组织中bFGF和EGF表达均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的含量明显增强.与活血化瘀组相比较,造模后3、7 d,健脾益气组大鼠创面组织中bFGF和EGF含量较高(P<0.05);但造模后14 d,两组大鼠创面组织中bFGF和EGF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具有增强严重创伤软组织损伤创面组织中bFGF和EGF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黄合剂对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血管生成及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180只雄性SD大鼠用于瘘管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高锰酸钾组、参黄合剂组等6组,每组30只。分别于术后第l、7、14 d从各组取出10只大鼠处死取标本,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形态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术后1 d、7 d和14 d空白对照组镜下毛细血管及凋亡细胞无明显变化:其余各组术后1 d可见凋亡细胞、毛细血管及大量渗出液及炎性细胞,术后7 d、14 d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细胞、渗出液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在术后第7 d时参黄合剂组VEGF mRNA(13.64±3.19)开始增加,凋亡指数(1.92±0.15)开始下降,均达到高速增长期;第14 d参黄合剂组VEGF mRNA(18.48±3.18)继续上升、凋亡指数(1.48±0.16)继续下降,速度放缓。治疗7 d时,参黄合剂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 mRNA及凋亡指数与空白对照组VEGF mRNA(7.37±1.32)、凋亡指数(2.42±0.16),生理盐水组VEGF mRNA(7.76±1.05)、凋亡指数(2.53±0.17)及高锰酸钾组VEGF mRNA(10.53±1.24)、凋亡指数(2.16±0.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参黄合剂组创面VEGF mRNA及凋亡指数与空白对照组VEGF mRNA(9.46±1.25)、凋亡指数(2.15±0.14),生理盐水组VEGF mRNA(9.47±1.73)、凋亡指数(2.22±0.15)及高锰酸钾组VEGF mRNA(14.65±1.45)、凋亡指数(1.76±0.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黄合剂促进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调节了VEGF mRNA的表达,加速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 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核心蛋白聚糖(DCN)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6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 d和45 d CNP模型组各20只.CNP模型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GF-β1、DCN的含量.结果 ①45 d、30 d CNP模型组大鼠TGF-β1表达水平[(140.78 ±37.94)、(106.28 ±30.63) 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42-±4.24)ng/L,P<0.05];且45 d CNP模型组高于30 d CNP模型组(P<0.05);②45 d、30 d模型组DCN表达水平[(947.06±114.28)、(722.96±110.66)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3.97±15.34) ng/L,P<0.05];且45 d CNP模型组高于30 d CNP模型组(P<0.05);③TGF-β1、DCN在CNP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DCN可能参与CNP发病过程,在前列腺纤维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葡萄糖25mmol/L)条件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糖培养基体外培养未转染及分别用pcDNA3空载体、人反义TIMP-1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RMC24h,将细胞分为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及反义组,并设正常培养条件下的RMC作为正常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RMC TIMP-1、VEGF及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胞质中TIMP-1、VEGF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各组RMC胞质中VEGF的表达。结果:高糖培养条件下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RMC大鼠TIMP-1、VEGF及TGF-β1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此两组间相应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义组大鼠TIMP-1、VEGF mRNA表达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P<0.01),而TGF-β1 mRNA表达则无变化。Western印迹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VEGF荧光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反义组荧光则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弱。结论:高糖可促进RMC TIMP-1、VEGF及TGF-β1表达增加。在高糖条件下,TIMP-1可能位于VEGF上游,促进其表达;而TGF-β1表达并不受TIMP-1调控,高糖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上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对外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模型大鼠外阴皮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突变型p53(mt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28只外阴LSIL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n=14)及对照组(n=14)。治疗组予以聚焦超声辐照,对照组予超声假辐照(治疗仪无功率输出)。4周后取模型大鼠外阴皮肤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VEGF及mtp53表达。结果聚焦超声辐照/假照后4周治疗组92.86%(13/14)外阴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生理结构,对照组71.43%(10/14)进展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治疗组大鼠外阴皮肤中HIF-1α、VEGF及mtp53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聚焦超声可通过降低HIF-1α、VEGF及mtp53表达,改善局部组织微环境而安全、有效治疗大鼠外阴LS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4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意义。方法:将6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30dCNP模型组和45dCNP模型组,每组20只。CNP模型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立CNP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查TGF-β1、Smad4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两个CNP模型组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且45dCNP模型组高于30dCNP模型组(P<0.05)。两个模型组Smad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且45dCNP模型组低于30dCNP模型组(P<0.05)。TGF-β1、Smad4在CNP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GF-β1、Smad4可能参与CNP发病过程,前列腺纤维化可能是导致临床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剂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贝复剂为西药阳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的技术手段分别检测各组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GF-βRI)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组TGF-βRI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益气化瘀方组创面TGF-βRI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与TGF-βRI的表达量可能无直接关系,益气化瘀中药可能通过增加TGF-β1与其受体的结合量,间接促进TGF-β1发挥其生物学活性,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分组:UUO组、治疗组(UUO+EGB)、对照组(假手术组)。治疗组给予EGB200mg·kg^-1.d^-1灌胃,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7d、10d、14d的肾组织TGF-β1表达量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及测定肾功能、血TGF-β1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UUO组相比,治疗组的肾组织TGF-β1表达及血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均较UUO组减轻,并且血TGF-β变化与病理轻重相平行。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减轻UUO术后肾组织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bacterial prostatitis,CN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GF-β1、CTGF的表达情况,对CNP及其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做出初步的探讨。方法将45只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CNP模型组、CNP+盐酸青藤碱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查TGF-β1、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1)所建大鼠模型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符合CNP的特点;(2)CNP模型组TGF-β1、CTGF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CNP+盐酸青藤碱治疗组TGF-β1、CTGF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4)CNP模型组大鼠TGF-β1、CTGF表达比较呈显著正相关(r=0.99,P〈0.01)。结论TGF-β1、CTGF可能参与了CNP及其纤维化发病过程。青藤碱可能是临床治疗CNP的一种新的选择,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纤维化有预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