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赵会英  马圣宇  杨云 《安徽医药》2019,40(6):658-660
目的 探讨硫辛酸合用甲钴胺在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MM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血液科住院的52例MMP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取甲钴胺治疗,治疗组(26例)采取甲钴胺合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及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与甲钴胺合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以头晕/眩晕为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住院的以头晕/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病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稳定血管斑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中静滴,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DHI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显著升高,DHI评分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治疗以头晕/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头晕/眩晕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便通片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明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4片/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便通片,3片/次,2次/d;两组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和胃泌素(GAS)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慢性便秘生活质量自评(PAC-QOL)量表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CRP和GAS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便通片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能促使胃肠功能改善明显,并有效减弱炎性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4.
吴杰  肖安岭  顾金凤  吴雨燕 《安徽医药》2020,41(10):1215-1217
目的 应用CT检查评估托珠单抗治疗重症、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重型21例、危重型3例)NC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例仅行基础性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1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入托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与出院时CT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CT半定量评估为(11.00±1.9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CT半定量评估为(4.08±2.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和出院时CT半定量评估差值为(6.92±2.4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33±5.91)d,对照组为(17.50±5.9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珠单抗对重型和危重型NCP患者的治疗有初步效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左甲状腺素钠引起患者肝损伤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关于左甲状腺素致患者肝损伤的报道,从患者的基本状况、原发疾病、服用剂量、肝损出现时间、肝损类型和伴随症状、对策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文献11篇,其中国内报道2篇、国外报道9篇;共涉及患者11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50~70岁患者占比较高(占54.55%);除1例因先天垂体发育不全外,其余原发疾病为不同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起始剂量多为25、50 μg/d(占72.73%),近半数患者(占45.46%)用药过程中增加剂量;多数患者(占54.55%)肝损伤发生在用药7~60 d;肝损伤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混合型、胆汁淤积型分别占36.37%、27.28%、18.19%,患者多伴有发热、疲劳、厌食等症状;多数患者(占90.91%)在肝损伤发生后更换药品,换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时应加强用药监测,减少肝损伤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注射用氯诺昔康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和特点,为临床更加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汇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10个区县关于注射用氯诺昔康的ADR报告,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ADR发生时间、用药方法、使用剂量与ADR累及系统等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共收集注射用氯诺昔康ADR病例103例,符合要求病例88例:患者平均年龄48岁,多为中老年患者;男性55例(占62.5%),女性33例(占37.5%);出现ADR最长用药时间为14 d,最短用药时间为5 min内;有75例首次用药即发生ADR,占85.23%;累及系统分为9种类型,其中以皮肤和胃肠道损害多见;合理使用剂量以8 mg/次、1次/d居多,占64.77%;超说明书用药中,有25例为16 mg/次,1次/d,占28.41%;有5例24 mg/次,1次/d,占5.68%,有1例32 mg/次,2次/d,占1.14%。结论:ADR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用法用量及超说明书用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在应用氯诺昔康时应格外注意。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应做好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加强用药监护,确保注射用氯诺昔康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片与雷公藤多苷片分别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就诊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3次/d,同时给予口服来氟米特片20 mg,1次/d。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1次/周,同时给予口服来氟米特20 mg,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疼痛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ESR和R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8.82%和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片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来氟米特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34例青年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就诊时间、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资料。结果 34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腹部CT、钡剂灌肠及肠镜可以协助诊断,且肿瘤多位于直肠,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占48%,预后差。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对有消化道症状、家族性息肉病史及肠癌家族史的青年人,行必要的结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安庆市石化医院收治的6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30例采用sPCNL治疗,32例采用mPCNL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sPCNL组手术时间(113.2±49.8)min,mPCNL组手术时间(108.2±41.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NL、mPCNL两组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7%(26/30)、87.5%(2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2.15±1.10)、(1.20±1.2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6.7%(5/30)、15.6%(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3.3%(1/30)、3.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0.3±0.9)、(9.2±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CNL与mPCNL均为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mPCNL创伤更小,出血量少,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西地那非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15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5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服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和症状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舒张压(d DBP)、日间收缩压(d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24 h收缩压(24 h SBP)、夜间舒张压(n DBP)和夜间收缩压(n SBP)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24 h动态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比索洛尔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华彩红  陈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2):2606-2610
目的 探讨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联合羧甲司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疗的1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1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羧甲司坦片,2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1粒/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气、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2(IL-3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蛋白(HMGB1)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91%vs 87.91%,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8、IL-32、TNF-α、HMGB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9%vs 10.99%,P<0.05)。结论 羧甲司坦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缓解较快,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氧及肺功能状态,降低炎性反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2.
华蕾  李洁  李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2035-2038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替硝唑对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汉中市人民医院9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400 mg,1次/d,经期停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康妇炎胶囊,3粒/次,2次/d,经期停药。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各激素水平和囊肿直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NO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NO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抗苗勒试管激素(AMH)、孕酮(P)、雌二醇(E2)和囊肿直径均明显降低,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激素水平和囊肿直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妇炎胶囊联合替硝唑可有效改善卵巢囊肿患者各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在卵巢囊肿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牛世慧  刘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0):1142-1144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联合三金片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确诊的急性肾盂肾炎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他啶2.0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2次/d,同时口服三金片,3片/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0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2次/d,三金片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2、6周患者定期复查。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腰部或(和)下腹部疼痛、尿路刺激征、退热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8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腰部或(和)下腹部疼痛、尿路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噻肟钠联合三金片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眠片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就诊的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睡前口服舒眠片,3片/次,2次/d。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评分,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舒眠片联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能改善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2016年1~4月在成都市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103例尿毒症患者的PTSD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PTSD-SS的平均得分为(34.29±15.31)分,其中,阳性症状者(≥ 50分)19例(占18.4%);病程≤ 2年PTSD发生率为14.5%,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2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尿毒症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对于尿毒症患者存在的PTSD危险因素,低学历和无医保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对急性腹泻患儿治疗效果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 2019年5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1岁以内:1.5 g/次,2次/d;1~2岁:3.0 g/次,2次/d;2岁以上3.0 g/次,3次/d,观察组在服用蒙脱石散后2 h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1岁以内:0.125 g/次,2次/d;1岁以上:0.25 g/次,2次/d。两组均根据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治疗4~7 d。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的大便频次及大便性状评分、止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缓解腹泻症状,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蠲痹抗生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诊的78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1片/次,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蠲痹抗生丸,2丸/次,2次d。两组患者治疗7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晨僵、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因子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GF-β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 蠲痹抗生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症状改善明显,局部炎症反应明显降低,且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412例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 2011 年 8月~2015 年 9月川东北地区4家三甲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发生肝损害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检测情况,发生肝损害的时间关系,以及肝损害患者的治疗后的转归。结果:4 272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肝损害的有412例,发生率为9.5%。老年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20.8%(20/96),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的9.3%(390/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2例肝损害患者中,318例(77.2%)发生于用药60 d 内;300例患者(72.8%)出现典型肝炎临床症状,112例患者(27.2%)无症状;经过治疗后有387 例患者(93.9%)好转或痊愈,25例患者(6.1%)未愈。结论:老年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针对老年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陈博  杜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1954-195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8月-2019年5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d,治疗14 d后100 mg序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d,次日改为75 mg/d,治疗14 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出院6个月后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8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M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3年2月就诊于淄博市第一医院的肺结核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均口服异烟肼片0.3 g/d,吡嗪酰胺片1.5 g/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利福喷丁胶囊,0.6 g/次,1次/周。对照组口服利福平胶囊,0.45 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痰涂片转阴、空洞消失及病灶吸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8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率、空洞消失率及病灶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例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