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法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分别形成结肠急慢性炎症,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益气法、活血法、健脾法及补肾法进行治疗,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组织学损伤积分。结果:模型组DAI评分(第4、5、6、7天)、结肠损伤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ASP、活血、健脾及补肾法组DAI评分(第6、7天)、结肠损伤积分均低于模型组。慢性炎症模型组DAI评分为0;模型组结肠损伤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ASP、活血及补肾法组结肠损伤积分均低于模型组。结论:活血及补肾法方药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防治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溃疡性结肠炎(UC)(脾肾阳虚证)大鼠白介素-17(IL-17)及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模型组(模型组)、溃结宁膏穴位敷贴治疗组(敷贴组)、柳氮磺吡啶治疗组(SASP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治疗28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IL-17、Foxp3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饮水量减少、肛温降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及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大鼠IL-17水平明显增高,Foxp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敷贴组、SASP组大鼠体重增加、饮水量增加、肛温升高,大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及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评分明显降低,大鼠IL-17水平明显降低,Foxp3水平明显增高(P0.01);敷贴组、SAS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可减轻UC肠道炎症反应,对肠道黏膜具有修复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抑炎因子Foxp3并下调促炎因子IL-17的水平,恢复Th17/Treg平衡来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肠康泰对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EGFR及PCNA表达的影响,从结肠黏膜修复角度探讨结肠康泰的药效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模型、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结肠康泰组,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形成结肠炎症,免疫组化法观察EGFR及PCNA的表达。结果:结肠康泰组大鼠结肠黏膜EGFR及PCNA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调EGFR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是结肠康泰修复结肠黏膜损伤的愈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宁夏枸杞粗提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含TNBS20~25mg,乙醇浓度30~50%,大鼠TNBS给药剂量80~90mg/kg)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宁夏枸杞粗提物以及SASP和枸杞粗提物联合用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结肠病变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SOD和结肠组织中MPO活性。结果宁夏枸杞粗提物能明显降低结肠炎大鼠的死亡率,改善一般情况,缩小溃疡面积。枸杞粗提物组、SASP组DAI评分和CMDI评分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SOD和结肠MPO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宁夏枸杞粗提物组大鼠血清SOD和结肠MPO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SASP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大鼠血清SOD和结肠MPO活性与粗提物组及SASP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宁夏枸杞粗提物具有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可升高大鼠血清中SOD,降低结肠组织中MPO活性;联合用药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优于单用宁夏枸杞粗提物和SASP,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宁夏枸杞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肠康泰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配体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修复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及结肠康泰组,以5%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形成结肠炎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EGFR、EGF、TGF-α的表达。结果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EGFR表达代偿性增多,经灌服结肠康泰后,EGFR、EGF、TGF-α表达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上调EGFR及其配体EGF、TGF-α的表达是结肠康泰修复结肠黏膜损伤的愈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生成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SASP组)以及芍药汤组,每组12只;模型组、芍药汤组及SASP组3组大鼠在成功制成胃肠湿热证模型基础上,再建立UC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灌胃治疗2周,处死大鼠前对其进行第2次DAI评分,完毕后麻醉并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后,取病变的结肠组织观察,进行组织大体形态损伤(CMDI)评分;随后,将病变最明显结肠组织肠段2 cm左右,平均分为两等分,分别用于检测ICAM-1基因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相比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的DAI及CMDI评分升高明显(P0.01),治疗后芍药汤组上述积分与模型组相比而言,下降明显(P0.05);在结肠组织ICAM-1蛋白表达方面,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灰度值较空白组明显下降,治疗后,芍药汤组与SASP组ICAM-1灰度值均有所上升,且与正常组水平相近;大鼠结肠组织中ICAM-1 m RNA生成方面,与空白组相比而言,模型组上升明显(P0.01),而在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芍药汤组及SASP组ICAM-1 m RNA生成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芍药汤通过抑制UC(胃肠湿热证)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ICA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UC大鼠的症状及体征,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肠康泰对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ITFmRNA及IGF-Ⅰ表达的影响,从肠上皮细胞增殖角度探讨结肠康泰的药效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模型、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结肠康泰组,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形成结肠炎症,RT-PCR及免疫组化法观察ITFmRNA及IGF-Ⅰ的表达.结果:结肠康泰组大鼠结肠黏膜ITFmRNA表达明显增加,IGF-Ⅰ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调ITFmRNA表达及下调IGF-Ⅰ表达是结肠康泰修复结肠黏膜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经方芍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的影响,探讨该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对造模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SASP治疗组、芍药汤治疗组及芍药汤+SASP治疗组。不同组进行不同处理后,分别进行结肠粘膜损伤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SASP治疗组及芍药汤治疗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芍药汤+SASP治疗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结肠形态与组织损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芍药汤+SASP治疗组与SASP及芍药汤治疗组之间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芍药汤治疗组与SASP治疗组之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芍药汤治疗组与SASP治疗组疗效相当,芍药汤+SASP治疗组疗效最好,说明中西药结合可提高其改善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及组织病理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急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连续以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混悬液及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混悬液灌胃治疗10天,取结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 damageindex,CMD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histological score,HS)评价。结果药物干预10天后,模型组DAI、CMDI、H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ASP组DAI及CMDI均较模型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DAI、CMDI、HS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清肠温中方高、中剂量组炎细胞侵润的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且能有效改善结肠组织炎细胞侵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经验方“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结肠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加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共36只大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模型+阳性对照组(中药方组),模型+阴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大鼠,每组12只.观察大鼠治疗后14 d及21d后大鼠结肠组织黏膜的病理改变(DAI及CMDI评分结果),用免疫组织化学PAP二步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10的表达.结果:治疗14 d时,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 Damage Index CM-DI)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和SASP组(P<0.05),但与SASP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而中药组溃疡创面中IL-1β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也明显低于SASP组(P<0.05);中药组创面中Ⅱ-10水平却明显高于模型组与SASP组(P<0.05);治疗21d时,实验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DAI及CMDI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和SASP组(P<0.05),中药组大鼠Ⅱ-1β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也明显低于SASP组(P<0.05);中药组IL-10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SASP组(P<0.05).结论:溃结2号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IL-1β表达,和提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其对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0.4 g·kg~(-1)),四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给药组(生药5.6,2.8,1.4 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TNBS灌肠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24 h后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ig给药10 d。观察大鼠饮食、精神状态、疾病活动指数、大便次数与质量等情况,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动物取结肠,肉眼观察结肠黏膜的病变并进行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取病变部位进行HE染色,光镜下评价黏膜病理损伤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DAI评分、结肠形态与组织学损伤评分等均比正常组高,Occludin蛋白表达较正常组低(P0.05),四君子汤与SASP治疗能不同程度减轻TNBS诱导的UC模型对黏膜的破坏,使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升高,抑制结肠通透性的增加,保护结肠黏膜屏障功能(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增加Occludin蛋白表达,促进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修复,这可能是其治疗结肠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唐庆  范恒  寿折星  刘星星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2):1814-1817
目的:研究NOD2在实验性大鼠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苦参素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苦参素注射液(OMT)组,每组10只.对照组未行造模,其余3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造模.OMT组大鼠给予苦参素注射液肌肉注射,美沙拉嗪组大鼠给予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均以蒸馏水灌胃,治疗15 d,观察实验大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及组织病理评分,并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黏膜NOD2,NF-KB p65蛋白表达,ELISA检测实验大鼠结肠黏膜IL-6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NOD2,NF-κB p65蛋白,IL-6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美沙拉嗪组、OMT组大鼠结肠黏膜NOD2,NF-κB p65蛋白,IL-6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结肠黏膜NOD2,NF-κB p65蛋白过度表达,IL-6分泌增多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而OMT可以通过抑制NOD2,NF-κB p65蛋白过度表达,降低IL-6分泌,起到减轻结肠黏膜炎症,保护结肠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黏膜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云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和肠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7%醋酸2 mL灌肠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高、中和低剂量云母治疗组和SASP治疗组,灌肠给药1周。剖腹暴露全结肠,肉眼观察肠黏膜的病变并按损伤程度积分,切片HE染色镜下评价黏膜损伤指数。取病变肠组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大体形态学观察可见溃疡性结肠模型大鼠近端结肠有多发或者>1 cm的溃疡,周围黏膜重度糜烂、充血和水肿;各剂量云母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无明显溃疡形成,仅有黏膜轻度糜烂、充血和水肿;SASP组大鼠黏膜面有小溃疡(<1 cm)存在,周围黏膜明显糜烂、充血和水肿。各剂量组云母治疗后大鼠肠黏膜大体病变积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发生溃疡和坏死,炎症累及肠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肠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腺体囊状扩张。云母治疗组结肠黏膜无明显溃疡形成,黏膜下方肉芽组织形成,黏膜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SASP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黏膜表面缺损坏死,中性粒细胞达黏膜下层。各剂量云母和SASP组病理损害级别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MPO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01)。各云母治疗组和SASP组MPO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云母可以减轻大鼠溃疡结肠炎肠黏膜损害和炎症指数,降低结肠组织MPO活性,具有肠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组织中PTEN诱导假定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和E3泛素连接酶(E3ubinquitin ligases, Parkin)表达的影响及对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水平的作用。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TNBS)复合造模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0.5 g/kg)和黄芩汤(HQT)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连续给药7 d,眼眶取血后处死,取结肠组织。HE染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的病变程度,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线粒体形态结构及线粒体自噬现象,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中PINK1、Parkin的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精神倦怠,体质量与进食量明显下降,DAI评分和组织病理评分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线粒体结构被破坏,组织中Park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大鼠给药后DAI评分与组织病理评分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电镜观察到线粒体自噬现象,组织中PINK1和Parkin的表达量升高,其中,阳性药组与黄芩汤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芩汤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行为体征与病理评分,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INK1与Parkin蛋白的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噁唑酮(oxazolone,OXZ)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后5组以OXZ溶液灌肠诱导UC模型。造模后第1天开始各组灌肠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造模后第8天处死大鼠,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mucosa damage index,CMDI)评分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结肠黏膜中IL-13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DAI评分,结肠指数,CMDI评分,HS和结肠黏膜中IL-13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而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HS和结肠黏膜中IL-13含量(P0.05,P0.01),而血清中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康复新液能够有效地缓解噁唑酮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荆对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高荆量组(高剂组)、肠露低剂量组(低剂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用兔结肠黏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UC模型。给药治疗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然后处死小鼠,取全段结肠,称结肠湿重,测肠重指数,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肠露高、低剂量组,SASP组疾痛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体重改善,结肠炎症反应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覆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充血伴出血,水肿明显;SASP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明显糜烂及溃疡形成,但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肠壁轻度充血,轻度水肿;肠露高剂组小鼠结肠黏膜无糜烂及溃疡形成,部分炎细胞浸润,肠壁轻度充血、无水肿。结论 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免疫性UC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p-PERK通路蛋白、C/EBP 同源蛋白的表达及结肠杯状细胞数量,探讨芍药汤对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84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4只作为空白组,余下70只大鼠通过三硝基苯磺酸建立UC大鼠模型,除去死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柳氮磺吡啶组13只、芍药汤低剂量组12只、芍药汤中剂量组13只、芍药汤高剂量组13只。空白组、模型组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柳氮磺吡啶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灌胃,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按照芍药汤不同剂量灌胃。第14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随后将大鼠处死并解剖,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并检测大鼠结肠p-PERK通路蛋白、C/EBP 同源蛋白的表达及结肠杯状细胞数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及芍药汤不同剂量组大鼠DAI、CMDI评分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DAI、CMDA评分均降低(P<0.05),柳氮磺吡啶组与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DAI、CMD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 与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 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杯状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 与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均增加(P<0.05); 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芍药汤能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被激活,降低CHOP表达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抑制杯状细胞被破坏,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UC大鼠的症状和体征,这可能是芍药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清肠化湿方对TNBS诱导大鼠UC模型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清肠化湿方对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肠化湿方组、SASP组,治疗10天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标本,观察黏膜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清肠化湿方组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同时,清肠化湿方组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均有降低。结论:清肠化湿方对UC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增强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恢复正常的肠粘膜屏障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NF-α、TLR4及NF-kBp65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和SPAP组。采用TNBs/乙醇法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中药大剂量组(20.0g/kg)、中药小剂量组(5.0g/kg)及SPAP(0.3g/kg)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每次2.5ml;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0.9%NaCl溶液。各组均每日1次,连续14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以及DAI评分、组织病理学、TNF-α、TLR4、NF-kBp65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TNF-α、TLR4及NF-kBp65含量均有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小剂量组各指标均下降(P〈0.05);中药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大剂量组与S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小剂量组与SP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UC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与中药剂量大小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TNF-α等促炎因子的调节来调控TLRs/NF-kB通路,抑制NF-kB的活化及释放,起到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