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Erk信号传导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乙醛激活HSC过程中Erk的变化,以及阻断Erk信号传导通路对HS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乙醛刺激,不同剂量PD98059预处理后的H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Erk的变化,并以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法观察PD98059Erk对HSC增殖的影响。结果:乙醛刺激HSC后Erk胞浆表达向胞核移行,PD98059阻断Erk核内移行,随剂量递增愈发明显,PD98059在20μmol/L时对HSC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50μmol/L、100μmol/L时抑制作用明显,P<0.01。结论:Erk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乙醛激活HSC的过程,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HS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Erk信号传导通路是调控乙醛刺激的HSC增殖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2.
红景天甙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E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红景天甙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ste cell,HSC)增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及Westem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磷酸化ERK2蛋白。结果:乙醛刺激HSC增殖、处于活化状态的磷酸化ERK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红景天甙0.25mg/ml,0.5mg/ml,1.0mg/ml,1.5mg/ml,2.0mg/ml,2.5mg/ml均能抑制乙醛刺激HSC增殖,1.5mg/ml红景天甙可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P-ERK2蛋白水平。结论:红景天甙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内P-ERK2水平可能为其抑制HSC增殖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红景天甙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红景天有效单体成分红景天甙抑制乙醛刺激的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risc)增殖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HSC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红景天甙作用于乙醛刺激的HSC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红景天甙组HSC内PCNA 表达明显低于乙醛组(0.34±0.07 Va 0.62±0.04),P<0.05;红景天甙可明显抑制乙醛刺激HSC由G1-S期转化,表现为红景天甙组GD/G1期细胞百分率较乙醛组显著增加(59.25±4.55 Vs 36.12±3.01),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30.34±4.35Vs 51.26±2.84),P<0.05。结论:红景天甙抑制HSC增殖可能与其阻滞HSC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培养在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I、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0.2ng/L)、中(0.02ng/L)、低(0.002ng/L)浓度的hALR3组肝星状细胞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3、24、48、72h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亦明显为低。中、低剂量hALR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24、48、72h3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剂量hALR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较中、小剂量组亦显著降低。提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肝星状细胞I、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拟失重对大鼠骨肉瘤细胞内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回转条件下培养的大鼠骨肉瘤细胞内Ⅰ型胶原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模拟失重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的大鼠骨肉瘤细胞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24、48、72h,同时设1G对照组。在各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Ⅰ型胶原α1链(COL—Ⅰα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内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模拟失重72h细胞内COL—Ⅰα1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72h使大鼠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JNK信号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JNK信号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 ,用c Jun氨基末端激酶 (c JunN terminalkinase ,JNK)特异性阻断剂 (SP60 0 12 5 )对乙醛刺激的HSC进行处理 ,以MTT比色法、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磷酸化JNK(p JNK)水平的变化 ,观察JNK通路对HSC增殖影响。 结果 :乙醛刺激后HSC增殖明显 ,同时JNK活性增强 ;使用SP60 0 12 5 (2 0、60ng/ml)后 ,明显抑制HSC增殖 (P <0 0 5 ) ,加大SP60 0 12 5浓度到 10 0ng/ml后 ,抑制作用更明显 (P <0 0 1) ;而p JNK水平也呈相应的降低 (P <0 0 5 )。 结论 :JNK活性变化与乙醛刺激的大鼠HSC的增殖具有相关性 ,提示JNK可能是调节HSC增殖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0.2ng/L)、中(0.02 ng/L)、低(0.002ng/L)浓度的hALR 3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 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亦明显为低.中、低剂量hALR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24、48、72h 3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剂量hALR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 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较中、小剂量组亦显著降低. 提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传导通路特异阻断剂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凋亡以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进行处理后,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SAN2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sp600125能诱导乙醛刺激的HSC-T6凋亡,表现为细胞核浓缩、碎裂,形成凋亡小体;随着sp600125浓度增加,HSC-T6凋亡率逐渐增高(F=42.57,P〈O.01),HSC-T6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F-72.58,P〈0.01)。结论:不同浓度sp600125能诱导乙醛刺激的HSC-T6凋亡,这可能与上调Fa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Na /Ca2 泵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 ,Metrizamid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 ,采用RT PCR测定PD980 5 9阻断乙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Erk活性后Na /Ca2 泵mRNA表达。结果 :乙醛刺激后 ,HSC后明显促进Na /Ca2 泵mRNA表达 (P<0 0 1) ,不同剂量PD980 5 9对肝星状细胞Na /Ca2 泵mRNA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状态的启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四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黏着斑激酶(FAK)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RGDS干预纤维黏连蛋白(FN)刺激的HSC,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测定细胞黏附率,^3H-胸腺嘧啶(^3H-TdR)、^3H-脯氨酸(^3H-Pro)掺入法测定HSC增殖及胶原合成能力,RT-PCR检测FAKmRNA的变化。结果 与单纯FN组相比较,不同剂量(25mg/L、50mg/L和100mg/L)的RGDS作用于HSC48h及100mg/L的RGDS作用于HSC不同时间(12h、24h和48h)后,HSC的增殖明显受抑,胶原合成能力降低,同时FAK mRNA表达水平也下降。结论 RGDS能够抑制FN与HSC黏附,并抑制HSC增殖及胶原合成。FAK的下调可能是RGDS抑制HSC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探讨肝星状细胞(HSC)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穿组织中的活化情况,并研究HSC的活化与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的关系。将40例NASH患者的肝穿刺标本按炎症活动度分为G1和G2组,按照纤维化分级分为S0,S1和S2组,用多克隆抗-突触素标记H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C的表达情况,HSCs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央区的窦壁上,HSCs的表达量与炎症活动度平行(G2>G1,P<0.05),HSC的活化虽然与纤维化的程度有关,但并不完全匹配,NASH患者的肝穿刺标本中有HSC的活化,NASH的肝纤维化与HSC的活化有密切关系,并且与小叶内和汇管区的炎症活动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2.
c-jun基因与肠粘膜增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解肠粘膜的增殖与粘膜上皮c-jun表达改变和感染,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增殖的影响,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和经颈静脉插管微量输液泵输注建立腹腔感染及静脉营养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TPN组,感染和TPN组和生长激素加TPN组,对照组为正常摄食大鼠,后3组经颈静脉插管微量输液泵给予静脉营养,生长激素组在TPN同时每天给予生长激素1U/kg,检测小肠粘膜厚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以及小肠粘膜c-jun mRNA表达和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率变化。结果显示,TPN后小肠粘膜厚度,隐窝深和绒毛高度呈萎缩趋势,肠上皮细胞增殖率下降,感染可加重这种改变,与之相对应,肠粘膜c-jun基因表达下降,生长激素可减轻TPN大鼠小肠粘膜萎缩改变,并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肠粘膜c-jun基因表达,提示肠粘膜c-jun的表达变化与肠粘膜增殖变化相对应,c-jun的表达变化可作为判断肠粘膜增殖状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少儿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与规律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与烧伤后创面瘢痕愈合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1ivision两步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K19以及分化表皮细胞表达的K14和K10。结果显示,少儿增生性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表达β1整合素与K19的阳性细胞数较健康皮肤明显减少,阳性强度降低。其瘢痕组织表皮中表达K14的阳性细胞仅位于表皮底部2~3层,明显少于健康皮肤,而K10表达阳性细胞则较健康皮肤分布广泛。提示少儿增生性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明显少于健康皮肤,且其瘢痕组织表皮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与健康皮肤不同,处于有丝分裂后分化阶段的细胞比例降低,而终末分化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少儿瘢痕组织表皮的修复能力下降,细胞的分化行为紊乱,这可能是少儿瘢痕组织表皮结构与功能改变、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fas基因修饰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fas基因转导对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构建fas基因真核表达3载体fas-pBK并将其转导入食管癌细胞EC109.Western blot结果证实fas基因转导株Fas-EC109表达高水平的Fas蛋白;细胞生长曲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相比,Fas-EC109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克隆形成能力降低,MTT比色法表明Fas-EC109对CDDP、VCR、5-F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转导fas基因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 (lensepithelialcell,LE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 ,取出中央 5~ 7mm的晶状体前囊 ,将其均分成 3等份 ,用于对照组及两实验组 ,分别培养于 10 -6mol/L的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 4 8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 ,采用医用多功能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阳性面积率。结果显示 ,10 -6mol/L的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对LE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CNA的阳性面积率分别为 (2 6 14± 0 92 2 ) %和(3 338± 0 838)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研究表明 ,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患者LE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从而可用于白内障术后防治后囊膜混浊的发生 ,为临床筛选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体外液体培养方法建立小鼠胎肝和骨髓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在贴壁细胞层上做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GM-CFU-C)培养,观察胎肝造血基质细胞和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对粒系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1~2周的胎肝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能抑制 GM-CFU-C 的集落生成,此抑制作用可被消炎痛拮抗。随贴壁培养时间的延长,胎肝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转而增加 GM-CFU-C 产率。不同培养时间的骨髓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均能明显地促进 GM-CFU-C 的生长。文中讨论了造血基质细胞与造血的关系以及两种来源造血基质细胞作用不同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二乙基二巯基氨基甲酸钠(DTC) 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3H] - 胸腺嘧啶核苷和[3H] - 脯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结果:DTC低剂量时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高剂量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结论:DTC能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基因体外转染胃癌SGG-7901细胞系后建立的裸鼠侵袭模型中的Ⅳ型胶原和Ⅳ型胶原酶改变的情况。方法:用TIMP-2基因体外转染的胃癌SGG-7901细胞系建立裸鼠肿瘤侵袭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对侵袭部位的组织Ⅳ型胶原和Ⅳ型胶原酶前体(MT-MMP)的改变作了研究。结果:正常肾脏组织Ⅳ型胶原酶反应阳性率为39.64%,在种植肿瘤中阳性率为69.14%,两者有显  相似文献   

19.
外源性PTEN基因稳定转染对SHG44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TE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SHG44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以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了PTEN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周期、超微结构、生长速率等特性的影响,观察导入人PTEN基因对SHG44细胞裸鼠致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转染PTEN基因的SHG44胶质瘤细胞中PTEN基因和蛋白均稳定表达,细胞周期明显改变,细胞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细胞超微结构有退行性改变,细胞增殖活性及裸鼠致瘤能力显著降低。提示转染外源性PTEN基因可阻止SHG44胶质瘤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