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 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间治疗难治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35例晚期难治性肺癌患者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术中将活度为2.855~3.087 MBq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组织间,粒子按照0.5~1.0 cm间距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为150~180 ...  相似文献   

2.
综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优势及应用现状,表明125I粒子植入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这种治疗方法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术中组织间植入治疗浅表恶性转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B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24例恶性肿瘤切除后28处浅表转移病灶肿瘤组织内,治疗1个月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和瘤灶大小等变化,并定期随访.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因植入125I粒子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随访1~14个月,中位随访8个月,均无不良反应发生.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肿瘤病灶疼痛症状完全缓解23处,部分缓解5处;肿瘤病灶体积部分缓解25处,3处无改变.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浅表恶性转移肿瘤,方法简便,近期疗效确切,能缓解癌性疼痛及局部压迫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根据内放射源125I粒子的物理特性探讨其治疗原理、治疗计划系统(TPS)的意义、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18例晚期肿瘤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行组织间放疗.结果18例肿瘤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2个月后经胸片、CT复查18例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12例明显缩小,其中5例肿瘤基本消失.结论短期疗效证明,125I粒子组织间放疗对晚期肿瘤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7例36个恶性肿瘤病灶,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首先根据影像资料,利用TPS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及分布,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内,术后2月随访。结果:CR17个(47.2%),PR11个(30.6%),NC4个(11.1%),PD1个(2.8%)。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CT导引下125 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在恶性骨肿瘤中的治疗价值。资料与方法在CT导引下对19例25个恶性骨肿瘤病灶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病灶影像学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4.7%(18/19),术后1、2及6个月病灶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25个恶性骨肿瘤病灶中,明显缓解(OR)2个,部分缓解(PR)15个,轻度缓解(SD)7个,无效(PD)1个,总缓解率(OR PR)为6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恶性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概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的作用原理以及适应证、禁忌证。125I粒子在治疗脑胶质瘤、肺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并对放疗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提出了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以及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5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RFA,34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125I组织问放疗.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或MR,对病灶碘油聚集不良者,再次行TACE,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TACE联合RFA或125I放疗后1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0%和9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RFA和125I植入放疗是肝细胞性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单纯TACE疗效不佳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CT导向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在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具体措施及作用。方法:对63例实施^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63例患者术前均无明显恐惧心理,术中能积极配合,确保了穿刺准确及粒子的顺利植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积极合理的引导患者饮食,患者体质恢复较快,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是一项创伤小、疗效肯定的治疗胰腺癌的新技术,积极充分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CT导向下125I粒子联合缓释氟尿嘧啶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老年肺癌的具体护理措施及作用。方法 对53例实施125I粒子联合缓释氟尿嘧啶组织间植入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 为确保穿刺准确及粒子的顺利植入,将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患者,指导其正确的日常活动,53例患者术前均能消除恐惧心理,术中能积极配合,体质恢复较快。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联合缓释氟尿嘧啶组织间植入是一项创伤小、疗效肯定的治疗肺癌的新技术,特别适合体质较弱的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积极主动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放、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靶向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应用放、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靶向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病人9例。在治疗计划指导下,经B超引导交替植入5.氟脲嘧啶(5-FU)缓释化疗粒子和^125I粒子。结果9例病人手术成功。术后6—9个月CT复查瘤体不同程度缩小,其中1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局部控制率为78%。随访8—26个月,现病人全部存活。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和5-FU缓释化疗粒子联合应用局部植入技术是综合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癌的较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手术中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脑瘤、肝癌、胆管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及恶性畸胎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的三维图像,计算出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曲线,125I粒子治疗肿瘤处方剂量为60~120 Gy,每例植入粒子6~40颗,中位粒子数为23颗.结果 随访12个月,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4例,无变化5例.12个月总有效率为86.8%.结论 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择21例术前活检证实为NSCLC的患者,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粒子活度0.5~0.8mCi,间隔1.0~1.5cm多层面植入肿瘤内。术后即刻CT扫描验证,2~6个月复查CT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疗效及有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诊CT复查,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无变化)2例。1年生存率90.5%(19/21)。并发症包括术中气胸6例,咳血2例。未见严重并发疗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导向下^125I粒了植入治疗NSCLC安全、有效,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放、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综合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放、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综合治疗复发性直肠癌26例,均为直肠癌Mile's术后盆腔复发病人。在治疗计划指导下,交替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粒子和放射性125I粒子。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90~130Gy。平均每例使用^125Ⅰ粒子12粒,氟尿嘧啶600 mg。结果 26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盆腔摄片证实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无变化。疼痛缓解率为88.9%(16/18),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5~10 d。于术后3~6个月CT复查肿瘤变化,提示瘤体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例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局部控制率为81%。随访6~4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最长1例随访时间为术后42个月,现仍存活。1例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和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粒子联合应用局部植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复发性直肠癌较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病变组织接受内辐射剂量大、有效抑制或破坏肿瘤组织、操作简便、无并发症等优点。国外主要通过介导植入法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查金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及粒子敷贴治疗口腔癌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8例口腔癌患者,均经脱落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舌癌12例、牙龈癌6例,溃疡灶20个,平均直径(2.3±0.7)cm,颈部转移淋巴结10个,平均直径(2.8±1.7)cm.根据病变情况采用~(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联合粒子敷贴表面近距离放射治疗或单纯采用粒子敷贴表面近距离放射治疗;颈部转移淋巴结行~(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首次治疗后1、3、6个月复查,观察溃疡面及颈部淋巴结的大小变化,应用配对设计t检验对溃疡面的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粒子置入均顺利完成,分布满意,共置入粒子8~29颗/例,平均15颗/例.治疗后1、3、6个月复查,溃疡病灶平均长径分别为:(2.1±0.6)cm(t=3.559,P<0.01)、(1.7±0.5)cm(t=7.609,P<0.01)、(0.7±0.6)cm(t=11.508,P<0.01).颈部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PET-CT显示病灶代谢活性较术前明显减低.治疗后6个月,8例患者溃疡面愈合,1例颈部转移淋巴结复发,行第2次置入.本组患者随访7~28个月,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及粒子敷贴是治疗口腔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资料与方法按照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的模拟布源,在螺旋CT导引下局部麻醉进行125I植入,术后1、2、6、12个月随访C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例顺利完成植入手术,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7例21个病灶中,18个病灶布源满意,满意率85.71%(18/21),5例完全缓解;10例12个病灶部分缓解;稳定2例4个病灶。总有效率80.95%(17/21)。随访2~52个月,5例于半年后失访,2例分别于植入术后7、10个月死亡。另10例中,2例刚植入术后2个月,其他生存1年8例,生存2年3例,生存3年1例,1例已超过52个月。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对肝脏恶性肿瘤有较好局部控制率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胃管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选择1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前CT影像,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勾画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0 Gy,粒子放射性活度2.22×107 Bq,估算出125I粒子数,选择合适的胃管,根据肿瘤位置于胃管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粒子,制成粒子胃管。在C臂X射线透视下将其置入到患者食管内肿瘤部位,并随访。结果 10例患者125I粒子胃管均顺利置入,未出现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且术后均未出现胸痛、出血、肺炎等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 Stooler 分级评分均为2~3级,其中1例在术后3个月死于其他基础疾病,6例在术后4个月时吞咽困难, Stooler 分级评分达到0~1级,3例达到1~2级。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胃管既能提供鼻饲,解决营养问题,又能腔内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生长,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沈新颖  张彦舫  窦永充  李勇  孔健  蔡进中  何凡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28-1131
目的:探讨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33例患者共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数量根据每个淋巴结转移灶的大小计算。术后1个月复查CT或MRI,测量转移灶大小变化情况,并通过判断疼痛程度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均成功植入125I粒子;每组淋巴结转移灶植入10~100粒,平均46粒。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肿瘤完全缓解(CR)22组,部分缓解(PR)23组,无变化(NC)5组,无进展病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90.0%。疼痛缓解情况:术后1周疼痛明显缓解,24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中20例明显或部分缓解,缓解率83.3%。术后随访3~20个月,3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短期疗效肯定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