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前调强放疗(IMRT)的增敏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接受术前放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IMRT联合卡培他滨口服同期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放疗首周每晚给予沙利度胺100 mg/d,第二周加至维持目标剂量200 mg/d直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6~8周行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放疗前肿瘤临床分期到术后病理分期的变化、R0切除率、保肛率及肿瘤病理消退程度,记录两组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对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放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为(542.47±107.06)pg/ml和(536.36±97.32)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为(419.61±77.80)pg/ml和(503.52±87.3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及N分期降期率、保肛率、肿瘤病理完全缓解率及肿瘤消退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9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2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30例。试验组16例发生头晕、嗜睡,而对照组仅6例。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术前IMRT治疗Ⅱ/Ⅲ期直肠癌具有增效作用,使肿瘤显著降期,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及肿瘤消退良好率,更多患者获得保肛机会,增效机制或与下调VEGF水平从而调节血管新生相关,用药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并可以降低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前调强放疗(IMRT)的增敏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接受术前放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IMRT联合卡培他滨口服同期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放疗首周每晚给予沙利度胺100 mg/d,第二周加至维持目标剂量200 mg/d直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6~8周行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放疗前肿瘤临床分期到术后病理分期的变化、R0切除率、保肛率及肿瘤病理消退程度,记录两组放疗期间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对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放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为(542.47±107.06)pg/ml和(536.36±97.32)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为(419.61±77.80)pg/ml和(503.52±87.3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及N分期降期率、保肛率、肿瘤病理完全缓解率及肿瘤消退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9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2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30例。试验组16例发生头晕、嗜睡,而对照组仅6例。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术前IMRT治疗Ⅱ/Ⅲ期直肠癌具有增效作用,使肿瘤显著降期,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及肿瘤消退良好率,更多患者获得保肛机会,增效机制或与下调VEGF水平从而调节血管新生相关,用药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并可以降低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Ⅲ-Ⅳ期中晚期鼻咽鳞状细胞癌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化放疗治疗的46例(试验组)与单纯同期化放疗治疗的4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均为100%(X^2=0.970,P=0.325);试验组总的放疗2~4级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中、重度皮肤反应发生率(36.96%比54.17%)及口腔黏膜反应2—4级急性损伤发生率(34.78%比50.00%)明显降低(P=0.035,P=0.037)。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时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明显减低放疗急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45例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加保肛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加TME原则保肛术疗效。[方法]4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Ⅱ期26例,Ⅲ期19例。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放疗剂量为45Gy/4周,化疗采用FOLFOX方案,化疗在放疗开始第一、四周开始,放疗结束后4~5周行TME原则下保肛术。[结果]放化疗完成后10例达CR,28例PR,肿瘤有效率为84.4%。发生Ⅰ~Ⅱ度不良反应25例,5例出现Ⅲ度腹泻,3例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6%,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年生存率为82.2%,5年生存率为75.6%。[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放化疗有明显降期作用,可减轻放疗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与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96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术前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疗法;对照组先予以全直肠系膜切除,后进行辅助放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保肛率、根治率、转移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保肛率、根治率、转移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3、T4期低位直肠癌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予以全直肠系膜手术疗法,可提升患者的生存情况,降低肿瘤的转移及复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同步放疗组(A组)和顺铂同步放疗组(B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70Gv。A组放疗前3d开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w,至放疗结束;B组放疗的同时静脉滴注顺铂30mg/mz,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结果A组的有效率(RR)为71.0%,B组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下降6.4%,Ⅱ级血红蛋白下降3.2%,Ⅱ级血小板下降3.2%,Ⅱ~Ⅲ级放射性食管炎29.0%,Ⅱ~Ⅲ级恶心呕吐3.2%;B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下降32.3%,Ⅱ级血红蛋白下降9.7%,Ⅱ级血小板下降19.4%,Ⅱ~Ⅲ级放射性食管炎38.7%,Ⅱ~Ⅲ级恶心呕吐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同步放疗方案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与顺铂同步放疗方案接近,但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盆腔骨髓保护调强放疗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192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95例为接受盆腔骨髓保护调强放疗的患者(淋巴细胞保护组),余97例患者来源于本单位回顾性数据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最低值、淋巴细胞下降程度及肿瘤病理反应率差异,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盆腔骨髓保护调强放疗与病理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淋巴细胞保护组患者放化疗期间最低淋巴细胞计数、放化疗后淋巴细胞计数及病理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保护组3-4级淋巴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38.9%,低于对照组的56.8%(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4级淋巴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保护、临床分期及等待手术期间化疗是肿瘤病理反应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3-4级淋巴细胞减少症与治疗后肿瘤病理反应状态密切相关,通过盆腔骨髓保护调强放疗可有效保护患者的淋巴细胞,减轻3-4级淋巴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提高肿瘤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5月,对12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放疗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3cm6例、3cm-5cm28例、〉5era26例和放疗组联合奈达铂(联合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3cm6例、3cm-5cm27例、〉5cm27例。全部患者采用常规放疗DT60—64Gy/5.5—6.5周,联合组同时给予奈达铂80mg/m^2d1、氟尿嘧啶500mgd1-5。4周重复。结果:联合组、放疗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8.3%、70.0%(P〈0.05,χ2=6.11)。放射性食管炎放疗组多为I-Ⅱ度,Ⅱ度以上食管炎6例,占10.0%,联合组Ⅱ度以上食管炎14例,占23.3%,联合组高于放疗组(P〈0.05,χ^2=3.84)。联合组WBC减少Ⅱ度15例,Ⅲ度6例和Ⅳ度1例,血小板减少Ⅱ度8例,Ⅲ度2例,Ⅳ度1例,联合组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联合组较放疗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明显提高,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骨髓抑制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曲智锋  徐远  原翔 《现代肿瘤医学》2021,(11):1923-1928
目的:比较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长程放疗分别联合化疗在Ⅲb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6例Ⅲ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术前长程放疗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之后两组均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ypT)、N分期(ypN)、M分期(ypM)降期率、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新辅助治疗前、术后1个月热休克蛋白70(HSP7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术前等待时间、放化疗费用、肿瘤远切缘距离、保肛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放化疗毒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对照组T分期降期率、N分期降期率、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00%(21/28)、67.86%(19/28)、14.29%(4/28),观察组分别为82.14%(23/28)、64.29%(18/28)、17.86%(5/2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治疗后、术后1个月观察组HSP70、NL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较短,放化疗费用较低(P<0.05);两组肿瘤远切缘距离、保肛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放化疗毒副反应多为Ⅰ、Ⅱ级,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能取得与术前长程放疗联合化疗相仿的效果,且在抑制肿瘤生长、破坏肿瘤生存免疫环境、缩短术前等待时间、降低经济负担、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术前应用FOLFOX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以来35例术前应用FOLFOX4方案联合放疗进行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位前切除术20例,腹会阴联合切除15例,保肛率为57.1%(20/35)。30例患者(85.7%)新辅助治疗后排便困难、便次增多、便血等症状得以改善。肿瘤完全消退5例,肿瘤部分缓解26例,病情稳定4例,治疗有效率为88.6%(31/35)。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4.3%;肿瘤分期降低25例,降期率为71.4%。结论FOLFOX4术前化疗方案应用于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可达到大部分患者术前肿瘤降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Ⅱ、Ⅲ期(T2N+M0,T3-4N0-2M0期)65例,术前放疗总剂量50~54Gy,术前采用Xelox方案化疗3个疗程,放化疗结束后6~8周根据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Forfox4方案辅助化疗6个疗程.结果65例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其中48例行Dix-on’s手术,17例行mile’s手术,保肛率73.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8%,其中伤口感染延期愈合6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5例,手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11例,占16.92%.结论新辅助放化疗+TME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中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short-course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SCRT)与术前常规放化疗(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CRT)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 Meta 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常规放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收集到两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SCRT 组 T 分期降期率低于 CRT 组(RR =0.64,95%CI:0.53~0.77,P <0.05),SCRT 组病理完全反应率低于 CRT 组(RR =0.06,95%CI:0.02~0.19,P <0.05),两方案保肛率、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晚期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常规放化疗较术前短程放疗提高了 T 分期降期及病理完全反应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疗效。方法选取45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组患者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比较联合组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分期(TNM)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3个月保肛率、复发率、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辅助治疗后联合组TNM分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可以有效提高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保肛率,降低复发率,改善肿瘤TNM分期,降低CEA、CA19-9、CA242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9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521,P=0.03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t=36.131,P<0.001)、肿瘤直径(t=7.235,P=0.007)、局部浸润深度(χ2=17.531,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χ2=4.366,P=0.037)是影响保肛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 47.59,95%CI 2.262~1001.326,P=0.01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OR 539.28,95%CI 15.165~19177.534,P=0.001)、局部浸润深度(OR 0.005,95%CI 0.000~0.124,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OR 0.019,95%CI 0.001~0.601,P=0.024)是影响保肛的关键因素。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后对比治疗前:肿瘤直径缩小(P<0.001)、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增大(P<0.001)、局部浸润深度降低(P<0.001)、淋巴结阳性率下降(P=0.020)。结论性别、肿瘤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是影响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因素。新辅助治疗能够使肿瘤降期,提高保肛率。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三维B(Ⅱ)在恶性肿瘤放化疗支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三维B(Ⅱ)在恶性肿瘤放化疗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9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中在化疗后d1-7给予注射用复合三维B(Ⅱ)2支静脉注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患者的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溃疡和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每周测定患者外周血IgG、IgA和IgM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较少的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两组的Ⅲ、Ⅳ度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3.3%和37.9%(P=0.030)。两组Ⅲ、Ⅳ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Ⅲ、Ⅳ度食欲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34.5%(Х^2=3.644,P=0.056)。两组的Ⅱ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6.7%和41.4%,Ⅲ度分别为6.6%和13.8%(Х^2=7.856,P=0.049),Ⅱ度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6.9%,Ⅲ度分别为0和3.5%(Х^2=47.78,P=0.017)。IgA、IgG和IgM水平在化疗前、化疗后第7天和化疗后第14天无明显差别,其P值分别0.637、0.727和0.573。[结论]注射用复合三维B(Ⅱ)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中作为支持治疗有其明显的疗效,可降低化疗所致的贫血、口腔黏膜溃疡和周围神经毒性作用.改善化疗所致的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与放疗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局部进展期(T3/T4)低位直肠腺癌(距肛缘≤9Ccm)患者51例,术前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并联合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进行手术。结果3例患者临床完全消退(cCR),占5.88%,未行手术;其余4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R0),实际保肛率90.20%(46/51),10例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为病理消退(pCR),总消退率为25.49%(13/51)。肿瘤降期41例,占80.39%。5年无病生存率为70.59%,总生存率为80.39%。放化疗过程中出现3、4级不良反应5例,无疾病进展、手术死亡者。结论术前口服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术的适应证。方法:分析34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术。结果:3年生存率为88.1%,5年生存率为60%。根据大便控制能力及是否带会阴布垫将其分四级,Ⅰ级10例,Ⅱ级22例.Ⅳ级2例于2年后作腹壁人工肛门。结论: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慎重,下切缘不得少于3cm。青年人(<30岁者)直肠癌保肛手术更应慎之又慎。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有淋巴结转移者不宜行保肛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方案一线化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联合恩度方案,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44.2%)明显高于对照组(2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83.7%)明显高于对照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手足反应、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单药联合恩度方案可提高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国产奈达铂治疗食管癌的Ⅱ期临床试验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Xu RH  Shi YX  Guan ZZ  Jiang WQ  Huang H  Ma ZY  Wang JH  Hu XH  Xie WM  Li XG  Liu YL  Pan LX  Dai AD  Zhuang W  Zhang C 《癌症》2006,25(12):1565-1568
背景与目的:奈达铂是第二代有机铂类抗癌药,国外的临床研究显示该药是一个广谱、高效的抗癌药物,治疗食管癌有效率较高,但是国产奈达铂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观察Ⅱ类新药国产奈达铂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对52例未接受过化疗的初治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接受奈达铂联合5-Fu治疗。对照组22例,接受DDP联合5-FU治疗。结果:30例试验组患者中,27例可评价疗效,30例可评价不良反应。22例对照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在疗效方面,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63%与22.73%(P〈0.05)。其中试验组的CR率为18.51%,而对照组为4.55%。在骨髓抑制方面,Hh下降的发生率两组基本一致:试验组WBC下降和血小板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别是Ⅲ、Ⅳ度血小板下降(20.68%VS.0%,P〈0.01)。试验组消化道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奈达铂对晚期食管癌有一定的疗效,与5-Fu联合的有效率较DDP+5-FU联合方案有一定优势,临床耐受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特别是严重的血小板下降。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吻合口瘘为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增加和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经发展为主流术式,因此研究此术式下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吻合口瘘的防治办法,以期提高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综合效果,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5-06-30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性别、年龄、伴有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肿瘤最大直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白蛋白、病理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离断血管水平、预防性造口、手术方式、肿瘤下极距齿状线距离和新辅助放化疗的情况,统计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和效果。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5%(14/160)。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组与未发生瘘组在患者体质量指数(χ2=4.974,P =0.026)、术前白蛋白水平(χ2=5.749,P =0.016)、超低位保肛(χ2=8.270,P =0.004)、手术方式(χ2=10.27,P =0.001)和新辅助放化疗(χ2=7.540,P =0.00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OR=22.156)、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OR=9.742)、手术方式(OR=6.161)和新辅助放化疗(OR=19.045)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经采取充分引流、静脉使用生长抑素、双套管冲洗及回肠或横结肠造口等方法进行处理后,吻合口瘘均痊愈。结论体质量指数、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手术方式和新辅助放化疗等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伴有独立危险因子病例采取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概率,减轻瘘的程度,缩短瘘的愈合时间。围手术期采取适当措施,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