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的发生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 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由形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小细胞组成, 瘤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 胞浆稀少, 肿瘤细胞呈漩涡状围绕似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的厚壁小血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表达Vimentin和CD10, 不表达Calretinin, α-inhibin, H-caldesmon, CD99, CD117, CD34, desmin, SMA and CK(AE1/AE3)。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在临床为一惰性生长的恶性肿瘤, 非常罕见。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累及卵巢(直接侵犯或转移)和卵泡膜细胞-纤维瘤。  相似文献   

2.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例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由形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小细胞组成,卵圆形或梭形,胞浆稀少,其间满布厚壁小血管类似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肿瘤细胞呈漩涡状围绕小血管。免疫组化CD10( ),CD99( ),ER( ),PR( ),α-inhibin(-),SMA(-)。网状纤维染色:网状纤维密布于肿瘤细胞之间。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需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和卵巢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开矿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薇苓  谈景瑜 《中国癌症杂志》1999,9(4):278-280,I004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应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和组化染色对16例ESS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ESS细胞的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似,部分ESS及正常子宫骨膜间质细胞中actin表达阳性。结论 ESS的组织发生来自子宫骨膜间质细胞,ESS及子宫骨膜间质细胞具有向平滑肌分化的能力。ESS与平滑肌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高福平  夏月华  魏谨  马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2408-2409
目的:探讨伴性索分化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对1例伴性索分化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结合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伴性索分化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结论:伴性索分化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极其少见的现象。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并须结合其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样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显微镜下2例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子宫内膜样腺体ER、PR均阳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良性,但具有交界性、恶性潜能,约有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癌前期病变,是类似于由良性至恶性上皮渐进性移行的过渡形态。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肿瘤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取材时应多注意,尽量减少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子宫颈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军  王平 《四川肿瘤防治》2001,14(3):158-158
临床病理资料患者45岁 ,孕3产1,因月经紊乱2 月于2001年2月19日入院。患者于2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经期延长 ,淋漓不尽 ,无腹痛等不适。10天前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 :阴道通畅 ,宫颈光滑 ,子宫增大如妊娠2 月 ,质偏硬 ,欠活动 ,无压痛 ;左附件区扪及一直径约8cm大小的包块 ,质中 ,无压痛。阴道B超示 :子宫前后径5.0cm ,内膜厚0.4cm ,子宫轮廊不清 ,宫颈部查见3.5cm×3.1cm×4.0cm的增强回声团块。左附件区查见8.3cm×6.2cm×6.0cm的弱回声团 ,边界不清 ,与子宫、盆壁粘连…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84年 8月至 2 0 0 2年 3月收治 9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 ,ESS)患者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参照WHO的诊断标准[1] ,根据是否浸润周围组织分为良性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间质肉瘤。又根据镜下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核分裂相多少及与血管、淋巴管的关系 ,将 9例间质肉瘤分为低度恶性型 (5例 )和高度恶性型 (4例 )。1.2 方法标本常规处理 ,石蜡切片。选择瘤细胞最丰富处计数 5 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相 ,以平均值计算每 10个高倍视野的核分裂相数 ,并以此划分其恶性程度。采用S P法检测ER、PR、Vim…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7岁。因下腹隐痛伴尿频5个月,B超检查发现盆腔肿物半月,于1994年12月23日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硬,活动,有压病。右侧附件区可触及8cm×7cm×7cm肿物,质中等硬,活动差,有压痛。其他体征阴性。B超显示:宫体右侧12.4cm×10.3cm的多房性囊实性包块,轮廓欠现则。化验检查:乳酸脱氢酶146u/L,其余均正常。宫内膜诊刮病检为分泌期。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右侧卵巢囊肿;盆腔炎。剖腹探查,术中见少量粉红色腹水了子宫增大如孕40”天大小,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结节,与周围有粘连。右侧卵巢肿物紫蓝色…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属于子宫肉瘤的一种类型。它原发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迄今,其病因尚未明确,而治疗仍以手术为主,配合放疗、化疗。我所1994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9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是一种少见的子宫肿瘤。以前又称为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内膜间质异位、间质细胞增生病等。虽然名称不同 ,但都认为是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此肿瘤为低度恶性 ,切除后可复发 ,有报道子宫摘出多年后 ,还可出现远距离转移。现将我科遇到的 2例报告如下 :1 病案摘要1.1 例 1.患者 女性 ,2 5岁 ,月经多 ,发现子宫肌瘤一周入院 ,既往无特殊 ,手术切除肿瘤送检 ;巨检 :全子宫一个 2 6×13× 8cm ,多切面肌层可见无数颗粒状囊肿 ,宫腔内覆满囊性变组织 ,左宫角处见有二个 2 0× 2 0× 2 0cm的囊肿。镜检 :肿瘤细…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基本术式为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结果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结果,23例中高度恶性5例,低度恶性18例。结论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恶性度与预后关系密切,应术前或术中确诊,作广泛的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以减少复发和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12例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分别从巨检、镜检、免疫组化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块切面大部分灰白、灰黄色、无明显出血坏死.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表面内膜增厚、粗糙、质脆,表面凹凸不平,子宫切面有些肉眼可见肌层浸润.镜检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有突人淋巴管、血管内生长、肿瘤细胞密集.肿瘤内可见较薄壁螺旋小血管,血管周围肿瘤细胞同心圆样排列,缺乏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化特点和典型生长方式,无螺旋小血管,伴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R阳性率为25%,PR阳性率为8.33%,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R阳性率为100%,PR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在镜检和免疫组化上可予区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LGES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肿瘤直径1~6 cm,平均5 cm。肿瘤位于子宫内6例,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肿瘤位于子宫外2例,表现为下腹部肿块。镜下由类似子宫内膜增生期间质细胞构成,呈卵圆形或短梭形,在螺旋状小血管周围呈同心圆样排列,呈舌状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CD10均呈弥漫强阳性表达,PR均阳性, ER阳性7例,SMA、desmin局灶阳性1例, Inhibin局灶阳性1例。8例均获访,无死亡病例。结论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需免疫组织化学辅助综合分析,CD10、ER、PR可作为LGESS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形态特点 ,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3 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光镜观察 ,并对其中 15例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瘤体多位于左、右侧子宫肌壁内 (2 1例 ) ,瘤体直径为 1.5~ 2 3 .0cm ,镜下瘤细胞多呈圆形或梭形。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像多少不等 ,上皮样瘤细胞呈巢状、条索、腺管样排列 ,梭形瘤细胞呈漩涡状、血管外皮瘤样排列 ,间质血管丰富。免疫组化结果 :actin阳性率为 80 .0 % ,Vim阳性率为 66.6% ,desmin阳性率为 40 .0 % ,上皮性抗原呈阴性反应。结论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预后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而与核分裂像的多少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ESS) 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 方法 应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和组化染色对16 例ESS及10 例正常子宫内膜、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ESS细胞的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和组化染色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似,部分ESS及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actin 表达阳性。 结论 ESS的组织发生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S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具有向平滑肌分化的能力。ESS与平滑肌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根据各自的形态特点,肌源性标记呈强阳性,以及Masson 三色染色显示红色反应,有助于平滑肌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建玄  蔡树模 《肿瘤》1995,15(1):17-20
本文报道我院自1963年7月~1990年10月收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6例,占同期女性生殖肿瘤0.19%,其中低度恶性者22例,高度恶性者4例。此类肿瘤临床诊断较困难随病理类型的不同,恶性程度预后悬殊较大。本组术前确诊仅8例占30.8%,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由于该肿瘤少见,其命名也不统一,本文就肿瘤命名及组织学诊断进行了讨论,对本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Ⅰ~Ⅱ期患者应作广泛性全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并配合化疗,放疗及孕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复发患者如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采用化疗、放疗配合孕激素治疗仍可有良好疗效。患者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及47.6%。  相似文献   

17.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a SK  Zhang HT  Wu LY  Liu LY  Li B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1):74-78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瘸(LESS)的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期对这类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LESS的治疗方法及其对肿瘤复发、患者存活的影响。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结果41例患者中,2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30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33例术后接受了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或)化疗。41例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7.8%。共有1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9%,多数位于盆腔,中位复发时间为26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31个月。保留卵巢功能患者的复发率(66.7%)高于不保留卵巢功能者(37.5%);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为87.5%,而术后接受辅助治疗者复发率为30.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接受辅助放疗者中,10例(32.3%)复发,而未行放疗的10例患者中,有8例(80.0%)复发。18例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8%。结论LESS预后好,但复发率较高,而且有晚期复发的倾向。术后辅助放疗对减少局部复发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9~1999年收治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手术化疗治疗效果。病理资料重行常规切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转移死亡2例,采用S-P法行免疫组化染色,6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emntin(+),Desmin(+)。结论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较少见,好发于绝经前后妇女,不规则出血,迅速增大的腹块为主症,术前主要依靠B超检查诊断。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确诊、分型、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 stromal tumors,EST)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低度恶性EST伴性索分化少见[1].本文报告1例息肉状低度恶性EST伴性索分化,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 ,术前诊断阳性率达70 %。采用以手术为主、综合化疗和放射治疗 ,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为87.5% ,Ⅲ~Ⅳ期为33.3%。复发病例5年生存率在37.5%(3/8)以上。组织学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高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与17.1%。年龄<50岁者与年龄>50岁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 %、26.7%。[结论]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综合运用化、放疗。预后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治疗方法、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