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检测EEN—B1在外阴鳞癌组织及外阴鳞癌细胞株中的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外阴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PCR,BSP)联合TA克隆测序法,以正常外阴组织作对照,检测外阴鳞癌组织中EEN—B1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以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2-deoxycitydine(5-aza—dC)作用于外阴鳞癌细胞A-431,检测作用前后甲基化率变化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外阴鳞癌及对照组织中EEN—B1蛋白表达情况,检测5-aza—dC处理前后A-431中该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癌组织中EEN—B1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为54.66%,与对照组织的12.1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外阴鳞癌组织中EEN—B1蛋白明显下调;经1×10 -7mol/L5-aza—dC处理72小时后,A-431细胞系中EEN—B1启动子的甲基化率由67.05%下降至26.82%(P〈0.05),而该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外阴鳞癌细胞株A-431及癌组织中EEN—B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有关,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导致了外阴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EEN—B1基因的表达沉默。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人细胞周期蛋白C基因(human cvclin C,CCNC),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鉴定其表达。[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mT-PCR)法,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6T-CEMmRNA为模板,扩增CCNC基因,将克隆获得的CCNC全长cDNA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MV-tag 2B—CCNC,用脂质体Life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至6T-CEM细胞系,诱导其表达,Western Blot鉴定其表达。[结果]电泳获得944bp预期序列,pCMV-tag2B—CCNC经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证实为正确的有完整读码框的CCNC基因,将pCMv-tag2B_Sorcin导入6T-CEM细胞并成功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经测序及酶切鉴定,成功克隆了CCNC的cDNA,并成功构建了CCNC真核表达质粒pCMV-tag2B—CCNC,重组质粒能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CNC蛋白,为研究CCNC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与细胞周期蛋白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进行细胞周期检测,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水平。结果姜黄素0—10mg/L作用24h可将K562细胞和HL-60细胞阻滞于G0/G1期,该期细胞比例增加;阻断细胞从S期向G2/M期转化,G2/M期细胞比例减少;姜黄素作用24h减少K562细胞和HL-60细胞Cyclin D1、Cyclin B1的蛋白水平,但几乎不影响K562细胞和HL-60细胞Cyclin A的蛋白水平。结论姜黄素扰乱K562细胞和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与Cyclin D1和Cyclin B1的蛋白水平减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白血病中大量重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分子水平研究揭示,遗传学异常在白血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1q23易位是白血病中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含11q23基因重排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不良。混合系白血病基因(mixed linage leu-kemia gene,MLL)基因定位于11q23,是果蝇三胸基因的人类同系物。目前与MLL发生融合的伙伴基因已超过40个,分布于约60个位点。EEN最初发现于1例t(11;19)(q23;p13)易位的AML患者,是在19p13位点发现的第3个MLL伙伴基因。MLL外显子6的N末端连接到EEN的16个氨基酸后的C末端,形成的融合蛋白包括MLL的AT钩和甲基转移酶同源区,以及EEN的α螺旋区和SH3结构域。MLL-EEN在白血病中的分子机制可能通过磷酸肌醇途径、调控HOX基因、抑制EBP相关的Ras活动、与其他基因的交互作用以及联合致病机制而起作用。目前对MLL—EEN的研究正逐渐深入,有效治疗白血病依赖于对白血病相关基因异常机制全面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不同鼻咽癌细胞系中蛋白表达的差异,以期寻找与鼻咽癌细胞系放射生物学特性相关的蛋白。方法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肽质谱指纹图分析、质谱数据的蛋白质库搜寻鉴定。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结果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蛋白质有9个,与5-8F细胞比较6-10B细胞中4个为下调蛋白,5个为上调蛋白。Western Blot证实CK19和p73在5-8F和6-10B中的表达与蛋白质组结果一致,p73在5-8F中的表达高于6-10B,CK19在6-10B中的表达高于5-8F。结论放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鼻咽癌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与其放射生物学特性有关,其中p73可能成为预测的侯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由慢病毒载体pUL介导的pUL-CDK2-shRNA3 (CDK2-shRNA)沉默CDK2基因后对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CDK2-shRNA转染B16-F1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U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上RB蛋白(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RB蛋白、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E2F1及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酶-2(MMP-2)、基质金属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CDK2-shRNA组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黏附率、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G1期细胞显著增加而S期和G2期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RB、E2F1明显降低而RB显著升高(P<0.05),细胞侵袭和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病毒载体pUL介导的shRNA沉默CDK2基因对B16-F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细胞周期和细胞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IQGAPl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I4/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干扰IQGAP1的质粒,转染至PCI4/B细胞株,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实验观察下调IQGAP1表达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I4/B生物学行为影响。结果:成功构建IQGAPl表达下调的细胞株RNAi—PCI4/B。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株相比,下调IQGAPl的表达能够抑制PCI4/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IQGAPl表达可能与肺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C25B1基因在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中的表达情况,并将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CDC25B1转染至细胞中,观察CDC25B1基因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了解它在细胞周期及胰腺肿瘤细胞恶性转化方面的作用,为研究胰腺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Lipolectamine2000将CDC25B1转染至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中,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在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质粒转染成功,通过MTT实验、侵袭实验和细胞周期检测,观察CDC25B1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 RT-PCR发现在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和转染空质粒的细胞株中,CDC25B1在mRNA水平表达很弱;转染pcDNA-CDC25B1组中CDC25B1高表达.Western blot发现在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中,CDC25B蛋白有少量表达;转染pcDNA-CDC25B1组CDC25B蛋白高表达.MTT实验显示,转染pcDNA-CDC25B1组的细胞生长在72 h受到明显抑制(P<0.05).侵袭实验显示,转染pcDNA-CDC25B1的细胞其穿透Matrigel胶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流式细胞计量术显示,转染了pcDNA-CDC25B1组中,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5);同时转染了pcDNA-CDC25B1组中,G2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与未处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中的CDC25B1转录水平很弱,存在少量CDC25B蛋白表达.转染的CDC25B1基因提高CDC25B1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停滞在G1期,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能够增强细胞的侵袭能力;CDC25B1可能不是通过单一的调控细胞周期而实现其对细胞的影响,还存在其它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形态、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八棱丝瓜蛋白-1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LF-1对B16细胞作用48和72h的IC50分别为33.29和10.28g/L,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较多不同成熟期(Ⅰ~Ⅳ期)的黑色素小体;黑色素含量显著增加,2.5、5、10和20mg/L浓度的LF-1处理组的黑色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4.4、5,9和7,8倍。结论: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大鼠乳腺癌细胞共表达MIP1α和B7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共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大鼠乳腺癌细胞株,并进行体外活性检测。方法:应用含不同选择标记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1mg/ml G418和2rLg/ml puromycin双药物筛选后获得MIP-1α+B7-1基因共表达的大鼠乳腺癌细胞株。RT-PCR、免疫组化检测mMIP-1α的表达,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mB7-1的表达;将共表达MIP-1α和B7-1的肿瘤细胞与大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琼脂糖打孔法检测共表达MIP-1α和B7-1肿瘤细胞对单个核细胞的趋化活性。结果:经脂质体转染包装细胞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病毒滴度达4.6×10^7CFU/L。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大鼠乳腺癌细胞株SHZ-88/mMIP-1α+mB7—1有B7-1和MIP-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值SHZ-88/PLXSN组为(0.76±0.25),SHZ-88/mMIP-1α+mB7-1组为(1.95±-0.31),后者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1),SHZ-88/pBabe puro组的趋化指数为(0.99±-0.19),mMIP-1α+mB7—1组的为(3.88±0.33),后者显著增强了趋化活性。结论: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建立MIP-1α和B7-1基因共表达的大鼠乳腺癌细胞株具有招引单个核细胞,并将其激活的体外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C W So  C K So  N Cheung  S L Chew  M H Sham  L C Chan 《Leukemia》2000,14(4):594-601
The mixed lineage leukaemia gene, MLL (also called HRX, ALL-1) in acute leukaemia is fused to at least 16 identified partner genes that display diverse 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Using GST pull down and the yeast two hybrid system, we show that two different MLL fusion partners with SH3 domains, EEN and Abi-1, interact with dynamin and synaptojanin, both of which are involved in endocytosis. Synaptojanin, a member of the inositol phosphatase family that has recently been shown to regula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is also known to bind to Eps15, the mouse homologue of AF1p, another fusion partner of MLL. Expression studies show that synaptojanin is strongly expressed in bone marrow and immature leukaemic cell lines, very weakly in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and absent in Raji, a mature B cell line. We found that the SH3 domains of EEN and Abi-1 interact with different proline-rich domains of synaptojanin while the EH domains of Eps15 interact with the NPF motifs of synaptojanin. In vitro competitive binding assays demonstrate that EEN displays stronger binding affinity than Abi-1 and may compete with it for synaptojani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potential link between MLL fusion-mediated leukaemogenesis and the inositol-signal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评价并比较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和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237例,依据术后营养方式不同分为EEN组136例和TPN组101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功能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91对患者。EEN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术后7天明显优于TPN组(P < 0.05),而白蛋白(albumin,ALB)在术前、术后3、7天与TP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EEN组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在术后3天及7天显著优于TPN组(P < 0.05);EEN组在放置胃管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TPN组(P < 0.05);EEN组反酸或呕吐、腹泻的发生率高于TPN组,而肺水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T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与TPN相比,食管癌术后应用EEN的反酸或呕吐、腹泻发生率较高,但对肝功能影响小,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Liu H  Chen B  Xiong H  Huang QH  Zhang QH  Wang ZG  Li BL  Chen Z  Chen SJ 《Oncogene》2004,23(19):3385-339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食管癌病人分成两组 ,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1天、7天检测IgG、IgA、IgM及T细胞亚群、转铁蛋白。[结果]EEN组术后体液免疫(IgA、IgG)和T细胞亚群(CD3、CD 4、CD 4/CD 8)及转铁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 ,EEN组术后并发症有所减少。[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分为EEN组34例,施行EEN治疗;N-EEN组30例,按早期单纯肠外营养治疗;分别对2组术后血清IgA、IgG、Ig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第9天EEN组血清IgA、IgG、IgM均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6.
抗胃癌生物活性肽对荷胃癌裸鼠酯酶同工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协同刺激分子B7-1某因导入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后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瘤效应.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PLXSN)载体重组的小鼠B7-1基因表达质粒导入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后获得高表达的B7-1~ EL-4细胞.B7-1~ 瘤细胞的形态,体外增殖能力及MHC Ⅰ类分子表达水平与野生型肿瘤细胞无显著差别,但致瘤性显著降低,用野生型肿瘤致死剂量接种C57BL/6小鼠完全排斥.同时免疫原性明显增强,以X-线灭活的B7-1~ 肿瘤细胞免疫后小鼠获得了对随后致死剂量野生型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以X-线灭活的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进行实验性免疫治疗,对早期(接种7天)形成的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时晚期(接种14天)肿瘤.B7-1和B7-1~ 瘤细胞都未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上述结果提示肿瘤细胞表达B7-1分子可有效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全肠外营养进行比较。方法 102例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组(TPN组)51例,术前、术后第8天测定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肝功能,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行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结论术后EEN可成为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SEMA3B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早期研究中人类SEMA3B蛋白最多的是其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轴突引导作用中特征性变化而被发现。近期研究认为SEMA3B涉及多种生物学途径,与NRP1和NRP2受体结合使VEGF作用下调,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还可通过介导p53或上调IGFBP-6而抑制抗细胞凋亡通路。目前,SEMA3B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mB7-1-GPI融合蛋白锚定于小鼠大肠癌细胞膜上,制备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该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mB7-1-GPI融合蛋白锚定于小鼠大肠癌细胞膜上,制备肿瘤细胞疫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蛋白的细胞膜锚定作用。建立C57BL/6小鼠的大肠癌模型,观察用mB7-1-GPI融合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结果mB7-1-GPI融合蛋白能够锚定在小鼠大肠癌细胞膜上,能有效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和分泌IL-2和IFN-γ融合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能够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延长其生存期。结论mB7-1-GPI融合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新型疫苗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