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作用。方法 对可手术的504例Ⅰ-ⅢA期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肺切除同时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则在肺切除同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凡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均对术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转移数量/淋巴结切除总数量)、PTNM分期、辅助治疗、随访期间内的复发转移、手术并发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1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分析用Cox成比例危险率模型。结果 504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320例,研究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9.49个;对照组160例,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3.63个。Ⅰ期肺癌研究组的1,3,5,9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6.9%、81.4%和74.2%,对照组为88.7%、72.5%、58.5%和52.1%,差异有显著性。Ⅱ、ⅢA期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后分期、淋巴结转移比和淋巴结清扫范围3个因素。结论 肺叶(全肺)切除加上系统性的胸内淋巴结清扫,能减少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可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性术式。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辅助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94例高龄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肿瘤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高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65岁以上手术前已确诊为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肿瘤切除并行纵隔淋巴结清扫.与同期90例同年龄段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开胸全肺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4例惠者中1例死于手术后术侧脓胸,围术期死亡率1.1%.本组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2.6%和47.3%,3年和5年生存率与行常规开胸全肺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40.8%和30.9%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平均每例患者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数(11.61枚)同全肺切除术组(11.97枚)相比,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呼吸衰竭、肺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1%、34.0%、7.4%、1.1%和1.1%,与常规全肺切除术组28.9%、70.0%、24.4%、3.3%和6.7%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肿瘤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既达到了完整切除肿瘤和彻底清扫纵隔淋巴结的目的,又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高龄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符合高龄肺癌人群特点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余肺切除治疗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余肺切除治疗肺癌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预后。方法 32例肺癌行余肺切除,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与同期165例标准全肺切除肺癌5年生存率比较(χ^2检验)。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7例(21.9%)术后出现并发症,5年生存率为21.9%,与同期标准全肺切除肺癌25.7%的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余肺切除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包括复发性肺癌、二次原发肺癌及良性病变肺切除后原发肺癌。尽管余肺切除手术操作复杂,但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标准全肺切除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已有外侵的巨大肺癌肿块(T3-4)及纵隔淋巴结阳性(N2)的手术切除经验,观察远期疗效,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131例T3-4N2M0期肺癌肺叶切除时,分别扩大切除外侵组织,切除一侧整个纵隔胸膜及脂肪,广泛清扫纵隔内淋巴结。结果 肿瘤切除后打破了机体的免疫封闭状态,3年生存率鳞癌达34.0%,腺癌为18.0%。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3,5年生存率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纵隔淋巴结阳性的T3-4期肿瘤扩大切除广泛淋巴结清扫后再行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扩大切除加广泛淋巴结清扫治疗T3-4N2M0期肺癌降低了手术探查率,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但扩大手术指征仍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5.
Wang SY  Zeng ZF  Ou W  Lin YB  Rong TH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2):747-749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法。方法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76例不可切除ⅢA(N2)期NSCLC患者接受诺维苯(NVB,25mg/m^23,第1,5天)加卡铂(300mg/m^2,第1天)2个周期的化疗,第二周期化疗后3周重新评估能否手术切除。对化疗效果达到部分有效(PR)或完全有效(CR)、估计能完全切除的64例患者行剖胸探查术;对化疗后评价为稳定(SD)和进展(PD)的12例患者行放疗。64例手术患者中,完全切除(肺叶或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至少达到R3水平)56例,术后继续给予诺维苯加卡铂化疗2个周期;不完全切除8例,另加局部放疗。结果76例不可切除的ⅢA(N2)期NSCLC经诱导化疗后手术或放疗,中位生存期为18.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2%、39.4%和25.6%。其中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8.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2.5%和38.6%。结论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如诱导化疗后可以手术,应首选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右肺P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无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因素,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999年9月~2002年3月24例术后病理确诊的右肺PN2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辅助化疗组(术前或术后)与直接手术组,手术均为完全性切除,采用右肺叶或右全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行抑癌基因p53,癌基因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基因表达检测。分析病理分型,手术方式,术前辅助治疗,基因表达,淋巴结转移区域,肺门淋巴结转移,最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2年生存率46%。辅助化疗,EGFR为影响术后无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辅助化疗与生存有影响,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右肺PN2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治疗模式。EGFR高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对此类患者术后是否应加用靶点治疗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对外科手术在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有了重新的认识。现有资料认为采用综合治疗力争根治性切除是使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治疗模式。化、放疗仍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应掌握适应证。总的策略是在术前诱导化疗的基础上手术 ,辅以必须的术后化疗。手术能够完全切除的 ,术后应进行预防性颅脑照射。对于术中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 ,建议术后纵隔放疗  相似文献   

8.
外科综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0例小细胞肺癌进行外科综合治疗的初步探讨。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7~66岁。咳嗽、血痰、低热、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腺癌。单叶切除20例,上(下)叶及中(舌)叶切除9例(含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全肺切除7例,经心包全肺扩大切除术2例,无法切除行肺动脉置入化疗泵管2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期18例,Ⅲa期20例。手术+化疗12例,化疗+手术+化疗28例。化疗方案用阿霉素(或顺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手术+化疗组及化疗+手术+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30.5%和54%、30%、22%。上述生存率比较显示,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术前化疗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具有显著作用,本组经术前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为93%。  相似文献   

9.
本文目的在于评价全肺切除术对晚期肺癌生存率的影响。自1970年2月~1995年10月,我科以全肺切除术治疗晚期肺癌108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41例(38%)。45例行右全肺切除,63例行左全肺切除。根治性全肺切除89例(82.4%),姑息性全肺切除19例(17.6%)。本组108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28.6%,其中非小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37,4%,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无一例生存满5年者。作者认为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并为术后放疗、化疗创造条件。本文提出对Ⅲ期未分化小细胞肺癌不宜行全肺切除。  相似文献   

10.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我们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来探讨Ia期NSCLC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41例临床Ia期NSCLC患者进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将淋巴结行病理切片,HE染色明确是否有癌转移。研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共清扫淋巴结295组,转移42组(占14.2%),其中肺门淋巴结转移33组。纵隔淋巴结中转移9组。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第7站淋巴结出现转移4例,第5、9站淋巴结出现转移各2例,第4站淋巴结出现转移1例。上叶肿瘤转移包括5、7站淋巴结,中下叶肿瘤转移包括4、7、9站淋巴结。结论: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遵循区域性淋巴结引流规律,可行区域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即上叶肿瘤在无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时可只清扫上纵隔淋巴结而无须清扫下纵隔淋巴结,中下叶肿瘤无论有无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都需要进行上下纵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
李杰 《现代肿瘤医学》2014,(10):2357-2358
目的:探讨临床不同入路及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切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128例食管癌,分为Ivor-Lewis手术组(68例)和左胸手术组(60例),对比两组胸腔、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及1、3、5年存活率。结果:左胸组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右侧气管旁三角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低于Ivor-Lewi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纵隔和腹部区淋巴结转移率及并发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5年生存率Ivor-Lewis组明显高于左胸组(P<0.05)。结论:Ivor-Lewis术式二野清扫的转移淋巴结及术后5年存活率均优于左胸入路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不同切除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1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SLND)组216例,淋巴结采样术(LNS)组199例.检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d及术后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C)及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SLND组术后各时点全血中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均低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淋巴细胞(0.95±0.57)×10^9/L比(1.10±0.65)×10^9/L,CD8+T淋巴细胞(19.53±6.48)%比(20.93±6.70)%,NK细胞(17.36±6.06)%比(18.57 ±5.97)%,均P<0.05;术后7d:淋巴细胞(0.86±0.53)×10^9/L比(1.00±0.60)×10^9/L,CD8+T淋巴细胞(17.27±5.64)%比(18.40±5.26)%,NK细胞(13.11 ±4.84)%比(14.20±5.30)%,均P< 0.05];术后3d时LND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S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59±6.53)%比(31.19±6.32)%,P<0.05],术后7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64±6.65)%比(37.20±6.83)%,P>0.05].结论 与SLND相比较,LNS可以减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EGF、CD1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D105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是60.5%,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VEGF阳性表达的病人总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低。结论:VEGF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VEGF、CD105表达水平可判断胃癌病人预后及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与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共222例,将其分为二组: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共155例;同步放化疗组67例。所有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114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2.6个月。且对所有可能影响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2.6个月,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88.39%和70.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2%和72.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4)。在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后,结果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时间有明显差异(HR:2.765,95%CI:1.446—5.288,P=0.0021);在5年总生存时间上也有显著性差异(HR=3.516,95%CI:1.822—6.784,P=0.0002)。结论本研究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组在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同步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其中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手术(筋膜外组)40例与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广泛组)62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组)48例和未行淋巴结清扫术(未清扫组)54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其生存率。[结果]102例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为93.1%。筋膜外组与广泛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Ⅱ期及Ⅱ期以上患者筋膜外组、广泛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91.3%,有显著性差异(P=0.044)。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盆腔淋巴有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未行清扫术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盆腔淋巴转移的患者预后差,但盆腔淋巴清扫术并不改善患者预后。Ⅱ期及Ⅱ期以上患者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放疗在术后肾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0年1月-2002年1月70例肾癌患者,其中手术组32例,手术后放疗(放疗组)38例,局部照射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45—55Gy。结果:手术组和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63.1%,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放疗组远处转移率分别是80%和76.4%。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肾癌5年生存率,远处转移是肾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恢复、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7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的病例资料,其中17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156例全直肠系膜切除+C区(侧方)淋巴结清扫(TME+C)。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TME组围手术期住院时间为(10.9±1.8)天,低于TME+C组(14.0±2.0)天;住院费用TEM组为(1.52±0.11)万元,低于TME+C组(2.01±0.15)万元(p<0.05);两组在总体局部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Dukes’B、Dukes’C期TME+C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体5年生存率TME组为53.2%,而TME+C组为57.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Dukes’B期TME+C组5年生存率高于TME组(p<0.05);两组在生活质量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Dukes’A和Dukes’C期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术且TME+C术增加患者手术创伤,住院时间延长,但不提高5年生存率;Dukes’B期直肠癌行根治术且TME+C术虽然延长住院时间,但可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刘洵祺  熊海林  李俊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57-76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5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2.6个月.其中早期复发(距首次手术≤1年)94例(60.6%),晚期复发(距首次手术>1年)61例(39.4%).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预测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行腋窝清扫术后阴性淋巴结数目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病历资料和随访完整的T1-2N0-1M0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2组,每组进一步按照阴性淋巴结数目进行分层。将阴性淋巴结数目纳入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生存的病理学因素,并且比较不同阴性淋巴结数Et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术后生存的病理学因素包括阴性淋巴结数目和激素受体表达。在T1-2N0组,阴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枚,4枚~5枚,6枚~9枚,≥10枚时,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2.6±4.1)月、(101.5±1.3)月、(104.7±1.0)月、(110.5±0.9)月;在T1-2N1组,阴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6枚,7枚-8枚,9枚-10枚,≥11枚时,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5.4±1.9)月、(101.8±1.1)月、(104.9±1.0)月、(106.5±0.9)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行腋窝清扫术后的阴性淋巴结数目反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是乳腺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能够评价乳腺癌术后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癌和食管胃交界部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及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资料完整的906例胸段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分析淋巴结转移及清扫范围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阳性淋巴结个数在0、1—3、〉3个三个级别的预后差异显著(P〈0.01);淋巴结转移度在0、〉0-20%、〉20%三个级别的3年、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0);淋巴结胸腹部联合清扫、单纯胸部清扫、单纯腹部清扫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隆突下淋巴结阴性的N1M0期、T2N1M0期、T3N1M0期胸段食管癌预后明显优于阳性组(P〈0.01)。食管胃交界部癌组:N0期病例预后优于N1、N2、N3期病例(P〈0.05);淋巴结转移度在0、〉0—50%、〉50%三个级别的生存曲线预后差异显著(P〈0.05);胸腹部联合淋巴结清扫、单纯胸部清扫、单纯腹部清扫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转移范围均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影响食管癌的预后,应重视该区的清扫。淋巴结转移度是食管胃交界部癌预后的重要指标。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淋巴结清扫不同范围的各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