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早期修复颈项部深度电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应用清创结合下斜方肌肌皮瓣一期治疗9例颈项部深度电损伤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18~46岁,平均28岁,伤后2h~2d入院.烧伤总面积2%~20%.结果:转移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8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良好,无破溃等,颈项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瓣区无明显畸形.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供瓣面积大,血供丰富,转移灵活,是临床上修复颈项部深度电损伤的较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 1999~ 2 0 0 0年应用斜方肌下部肌皮瓣移转修复支气管胸膜瘘并残腔 3例 ,全部成功。1 应用解剖 斜方肌上起自枕外隆突至第 12胸椎棘突之间 ,止于锁骨外侧 1/ 3、肩峰及肩胛岗 ,呈三角形。斜方肌血供主要是颈横动脉 ,该动脉在斜方肌深面分为深、浅两支。深支沿肩胛内侧缘深面下行 ,在菱形肌下缘发出一分支穿出深层 ,分布于斜方肌下部外侧及其皮肤。以深支为蒂形成下位斜方肌岛状肌皮瓣 ,其血管蒂较长 ,所带皮肤筋膜组织最远可达肩胛下角以下 10cm处[1 ] 。2 手术方法 自锁骨上凹找到颈横动脉 ,向后追踪其深支在脊柱与肩胛内侧…  相似文献   

4.
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颅颌面部巨大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下斜方肌肌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对斜方肌肌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跨越中线区皮瓣血供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21例、超宽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6例,修复因各种外伤原因或肿瘤切除后致颅颌面大面积组织缺损22例,重度颌颈瘢痕粘连5例。结果临床应用27例,皮瓣最大面积42 cm×11 cm,最宽达15 cm,除3例超长下斜方肌肌皮瓣远端2~4 cm表皮糜烂经换药愈合外,余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经3~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皮瓣蒂较长,旋转弧度大,转移后远端可以到达颅顶甚至前额,超宽皮瓣覆盖范围更大,是一期修复颅顶和颈前大面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2 2岁 ,因接近 35kV高压电致伤 ,伤后 1d入院。查体 :左腋部有圆洞形创面 ,肌肉呈熟肉状 ,周围为Ⅲ度创面 ,面积 4 0cm× 2 0cm(图 1)。左上肢肿胀明显 ,皮肤苍白 ,尺、桡动脉搏动微弱 ,除上臂内侧浅感觉存在外 ,其余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右腕部有椭圆形创面 ,桡动脉缺损 8cm,桡骨远端炭化 ,尺动脉搏动存在 ,右手血运尚可。双下肢有 10 %TBSAⅢ度创面。诊断 :高压电烧伤 ,总面积 2 3%TBSA,Ⅲ度 10 %TB SA。图 1 左腋部电烧伤创面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探查术 ,见肱三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部分坏死 ;胸大小肌、背阔肌及大圆肌肱…  相似文献   

6.
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0年1月~1997年1月,采用双侧上部斜方肌肌皮瓣14cm×6cm~28cm×11cm修复颈部较为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1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颏胸粘连6例,颏颈粘连6例。结果术后2例肌皮瓣于颈正中有2.0cm×1.5cm坏死外,余全部成活。9例获得2~3年随访,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肌皮瓣无明显收缩。结论该肌皮瓣血供恒定,丰富,移位后的肌皮瓣营养有保障,手术操作较简便,是一种修复颈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应用垂直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2月,采用垂直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54岁。眼眶区基底细胞癌2例,腮腺鳞状细胞癌侵及皮肤2例,颌下腺恶性混合瘤2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舌鳞状细胞癌1例,枕部皮肤鳞状细胞癌3例。患者肿瘤TNM分期均为T3或T4病变。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范围13 cm×6 cm~25 cm×13 cm,采用大小为14 cm×7 cm~26 cm×14 cm的垂直斜方肌肌皮瓣修复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1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10 d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2例术后7 d拔除引流后1周内背部供区出现少量皮下积血、积液,经抽吸加压包扎后皮瓣愈合。11例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9例患者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肌皮瓣外形满意,双肩外展功能良好;术后3个月1例眼眶区基底细胞癌复发;1例鼻咽癌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于脑转移。结论垂直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组织瓣有足够长度,血供丰富,可满足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下斜方肌皮岛状瓣及滑行肌皮瓣九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 2007年起,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转移修复5例头颈部严重电烧伤患者创面。结果 5例下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头颈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无肩胛下垂畸形。结论 下斜方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抗感染能力强,对肩关节影响小,是修复头颈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斜方肌——菱形肌肌皮瓣修复枕项部巨大癌性溃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男性 ,6 8岁 ,因枕项部皮肤溃烂 45d于 1999年 3月入院。 45d前于枕部发现一米粒般大小的痛性包块 ,红肿 ,外院行局部处理时 ,自包块内挤出浅黄色分泌物 ,其后进行性扩大 ,表面破溃呈菜花状。门诊活检报告为 :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 (Ⅰ~Ⅱ级 ) ,入院后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枕项部有一 14cm× 8cm大小创面 ,表面凹凸不平 ,较多浅红色粘稠分泌物 ,恶臭 ;组织呈灰白色 ,质脆 ,创缘不规整 ;局部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诊断为皮肤癌 ,另有高血压病 ,脑软化 ,脑梗塞 ,左侧偏瘫等宿疾。2 手术治疗经全面术前准备 ,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斜方肌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相似文献   

12.
带蒂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头颈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经常选用带蒂斜方肌组织瓣。但对该组织瓣的血供和临床应用等问题尚有争议。为此,采用解剖学研究方法,对57具114侧尸体进行解剖,观察斜方肌的形态结构和动脉血供。斜方肌的动脉血供呈多源性,其中肩胛背动脉的出现率为100%,其起点与颈横动脉共干者占68.4%,直接单独起始者占31.6%。临床应用斜方肌上部肌皮瓣6例,下部岛状肌皮瓣7例,获得较好的效果。认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上部肌皮瓣和下部岛状肌皮瓣三者各有优缺点,并互为补充。临床应用灵活,可提高头颈部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而有效地修复儿童颈部重度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将以颈横动脉主干及降支为蒂的扩张斜方肌肌皮瓣转移至颈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背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临床应用于10例患儿,1例患儿由于二期手术肌皮瓣超长转移达颈部对侧耳下,术后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余9例挛缩畸形矫正较为彻底,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保证肌皮瓣血供的基础上,本肌皮瓣适宜修复儿童颈部重度瘢痕挛缩畸形。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下斜方肌皮瓣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部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方法;阐述放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方法1999年以来应用下斜方肌皮瓣岛状转移的方法修复颈部慢性放射性溃疡15例,并常规行肌电图检查了解臂丛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除1例面积为9 cm×10 cm的肌皮瓣因创面严重感染而坏死外,其余肌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该组病例中同时存在的并发症有臂丛神经麻痹、耳聋、老年性痴呆、声带麻痹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下斜方肌皮瓣可有效地修复颈部上段的放射性溃疡创面。  相似文献   

16.
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临床应用陶远孝综述廖文满审校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于1980年首先由Baek报道。10余年来,对该组织瓣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实践证明该组织瓣是继胸大肌皮瓣之后,在头颈部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手术中,有多种用途的又...  相似文献   

17.
18.
岛状上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项部高压电烧伤七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临床资料:本组7例高压电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47岁。创面分布:颌颈部5个,项部2个,未累及颈下部。创面面积:(22cm×14cm)~(8cm×6cm),深Ⅱ、Ⅲ度。2例下颌骨外露1~2cm×2~4cm;1例枕骨外露3cm×4cm。手术方法:伤后3~7d清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凿除坏死骨质,结扎坏死出血的颈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上斜方肌皮瓣、骨肌皮瓣的血供和探讨修复颌面部缺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32例成人颈部标本,对上斜方肌皮瓣、骨肌皮瓣的营养血管、行径、分支分布等进行解剖观察,并设计上斜方肌皮瓣、骨肌皮瓣,采用带蒂的方式应用于临床共18例,其中修复颊部缺损8例,舌再造3例,修复口底缺损4例,修复下颌骨缺损3例。结果 上斜方肌和肩胛冈是由颈横动脉分出的颈浅动脉升支和肩胛冈支营养。临床应用除1例皮瓣面积过大有少许皮肤坏死外,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该皮瓣具有血管解剖位置恒定,血供丰富,皮瓣面积大,手术方便,易成活等优点,适合于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折叠式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在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术。方法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制成纵向排列的双叶肌皮瓣进行转移修复,一叶肌皮瓣作为口腔衬里,另一叶肌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手术一次完成。结果12例折叠式下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颌面部外形及功能改善良好,修复区不显臃肿,肿瘤无复发。结论折叠式下斜方肌肌皮瓣是较好的修复材料,可取得功能与外形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