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2月-2007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脏中心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的112例患者,随机应用血管闭合器Boomerang(Boomerang组,68例)和Angioseal(Angioseal组,44例)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封闭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术后即刻、术后4h、出院前24h内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即刻成功率均较高(94%vs91%,P〉0.05),止血时间[(1.89±1.23)min vs(2.01±1.21)min,P〉0.05)],制动时间[(5.76±2.23)h vs(5.01±2.05)h,P〉0.0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hBoomerang组小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Angioseal组(7%ws14%,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发生。结论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闭合股动脉穿刺口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TR.Band止血阀在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中的应用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颜琼  罗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82-1083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动脉痉挛、曝光时间;术后应用桡动脉穿刺TR.Band止血及阀压迫止血及两种不同减压放气的效果;撤除止血阀的时间。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桡动脉组(n=416)和股动脉组(n=102);止血阀组内随机分为两组,止血阀Ⅰ组(n=139)减压方法为:每隔30min放气0.5ml,共6次;止血阀Ⅱ组(n=277)每隔2h放气1.5m1,共3次;观察不同病人穿刺点出血情况、局部皮肤并发症、撤除止血阀的时间。结果股、桡动脉手术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桡动脉穿刺术中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R.Band止血阀组内不同减压放气,其中第Ⅱ组出血概率比第Ⅰ组小;皮肤并发症第Ⅱ组多见,但两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撤除止血阀的时间第Ⅰ组病人较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成功率高的方法,运用TR.Band止血阀进行压迫止血术后减压放气选择第Ⅰ组方法为好。  相似文献   

3.
小儿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小儿进行头皮针桡动脉采血与常规股动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效的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对100例住院患儿随机行桡动脉和股动脉采血,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压迫止血时间。结果: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76%,采血平均时间为(7.32±1.41)rain,采血后平均压迫止血时间为(10.43±2.88)min;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2%,采血平均时间为(3.18±o.63)min,采血后平均压迫止血时间为(4.54±1.42)min。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小儿头皮针桡动脉采血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有效的动脉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观察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在人工肝治疗和内科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63例肝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29例为人工肝结合内科治疗组,34例为内科治疗组,依据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指标判定人工肝治疗有效组17例、无效组12例,内科治疗有效组11例、无效组23例,23例健康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动态观察Treg细胞水平变化规律并分析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2.46±0.56)%,有效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人工肝有效组(1.92±0.78)%,内科有效组(2.10±0.5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人工肝组(2.62±0.67)%,内科组(2.89±0.7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有效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效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其中人工肝组(4.64±1.31)%,内科组(4.87±2.8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人工肝组(5.44±2.13)%,内科组(5.91±2.7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无效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g细胞水平变化在有效患者呈现低→高→低的“峰”形曲线,且人工肝组较内科组Treg细胞水平较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在无效患者呈现高→低→高的“谷”形曲线。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与疗效相关,可作为肝衰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高压氧(HBO)治疗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支气管哮喘息者287例,按住院时间顺序编号,单号为HBO组,有患者145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HBO治疗;双号为对照组,有患者142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即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BUD)治疗。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HBO组和对照组患者晨间呼气峰流速(PEFam)较基线值分别提高(19±4)L/min和(10±3)L/min(P〈0.01),4周治疗结束后2组较基线值分别提高(39±7)L/min和(28±6)L/min(P〈0.01);晚间呼气峰流速(PEFpm)的改变与PEFam相似;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在2组治疗1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结束,HBO组下降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压、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但HBO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下降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的一项有效措施,优于单一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2者可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人肝微粒体P450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国成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细胞色素b5(CYb5)的含量及常见几种药物代谢酶活性水平及在性别、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方法肝组织匀浆10000×g离心去除沉淀,再以100000×g超速离心60min,取沉淀加PBS甘油缓冲液,充分溶解制成微粒体悬液,用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用双光道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CYP450和CYb5的含量及P450酶活性。结果48例成人肝微粒体CYP450和CYb5含量分别为(0.46±0.07)nmol/mg和(0.44±0.04)nmol/mg;男性组CYP450和CYb5含量分别为0.49±0.05)nmol/mg和(0.46±0.06)nmol/mg,均高于女性组的(O.41±0.08)nmol/mg、(O.42±0.05)nmol/mg,P〈0.05;汉族、回族和壮族3个民族P450和CYb5含量作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代谢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NR)、乙基吗啡N-脱甲基酶(EDM)、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苯并芘羟化酶(BPH)和戊巴比妥侧链羟化酶(PSCH)等酶活性水平分别为(0.71±0.13)nmol/(mg·min),(0.89±0.18)nmol/(mg·min),(0.99±0.17)nmol/(mg·min),(0.07±0.01)nmol/(mg·min),(4.15土0.65)μmol/(mg·min),其中EDM活性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PSCH活性水平男性组高于女性组(P〈0.05),其他各种酶活性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上述5种酶活性水平经q检验,汉族、回族和壮族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了中国成人肝微粒体CYP450、CYb5含量及NR,EDM,ADM,BPH,PSCH等酶活性水平,男性组CYP450、CYb5含量及PSCH活性高于女性组,而EDM活性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上述7种指标在汉族、回族和壮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童辉  肖竣  佘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30-1031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2例经股动脉介入检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5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27例作为试验组;另117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术后即刻压迫止血的61例患者作为治疗即刻组,术后2h压迫止血的56例患者作为治疗2h组。比较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检查术后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术后2h压迫止血组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即刻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在介入治疗术后2h应用可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FMMV后的效果(治疗组),并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比较,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均能教好地耐受FMMV。2h后49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由(136±14)次·min^-1降至(89±10)次·min^-1(P〈0.05),呼吸频率由(38±4)次·min^-1降至(26±3)次·min^-1(P〈0.05),PaO2由(50.10±8.70)mmHg上升至(92.50±10.20)mmHg(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动脉血气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相比,FMMV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
胸腹联合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延迟与即刻液体复苏对胸腹联合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来院救治的98例胸腹联合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五版《外科学》休克诊断标准。延迟复苏组(n=51),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液维持机体基本需求;即刻复苏组(n=47),入院后快速给予大量等张晶体液和(或)胶体液。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分析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血乳酸含量、碱缺失水平、术前复苏时间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延迟复苏组与即刻复苏组输液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6±346)vs(3520±575)ml,P〈0.01],但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收缩压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29)mmHgvs(81±24)mmHg,P〉0.05]。术前血红蛋白[(106.21±20.91)g/Lvs(89.10±32.42)g/L]、凝血酶原时间[(11.19±2.03)svs(17.37±2.50)s]、血小板计数[(179.44±52.19)×10^9/Lvs(105.55±50.67)×10^9/L]、红细胞比容[(28.40±2.31)%vs(20.84±2.58)%]、血乳酸[复苏30min:(1.70±0.37)mmol/Lvs(2.44±0.41)mmol/L;复苏60min:(3.16±0.42)mmol/Lvs(5.73±0.68)mmol/L]和碱缺失[复苏30min:(-4.46±1.15)mmol/LVs(-5.78±1.15)mmol/L;复苏60min:(-5.46±1.29)mmol/Lvs(-9.60±2.71)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复苏组术前复苏时间(73±29)min、病死率(18.9%),延迟复苏组术前复苏时间(58±26)min、病死率(1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液体复苏能显著改善胸腹联合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组织和器官的灌注及乳酸酸中毒程度,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术前复苏时间,效果优于即刻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0.
刘云兵  吴屹  罗彩东  赵亮  王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103-103,135
目的 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177;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177;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17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177;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177;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177;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177;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177;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 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1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采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8h,B组采用手法压迫30rain后弹力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24h。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局部渗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皮肤受损伤情况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压迫止血时间、患者肢体制动时间、排尿障碍情况及患者不舒适感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G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患者肢体制动时间缩短,患者不舒适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壮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79例青壮年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及传统意义危险因素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结果①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16.83±4.9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46±1.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FA水平(7.48±2.8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3.91ng/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VitB12水平(246.8±118.6pg/L)显著低于对照组(410.6±190.6pg/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Hcy与FA、VitB12呈负相关。②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脑梗死高Hcy组(3.32±2.15mmol/L)及脑梗死正常Hcy组(3.11±2.13mmol/L)均高于对照组(1.61±0.6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均P〈0.05);脑梗死高Hcy组与脑梗死正常Hcy组血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清胆固醇、血糖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为青壮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cy水平与FA、VitB12呈负相关。传统危险因素中血清TG升高为突出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汉族人血浆中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水平及编码区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及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了12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45名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TAFI抗原及活性水平,同时应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了浙江地区156名汉族健康人与12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TAFI基因编码区Thr325Ile、Thrl47Ala多态性分布特点,并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中TAFI抗原与活性水平分别为(106.82±24.51)%和(6.32±1.58)μg/ml,心绞痛组患者血浆中TAFI抗原与活性水平分别为(100.73±30.39)%和(6.92±1.78)μg/ml,经方差分析,二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浙江汉族人群中TAFI Thr325Il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中Thr325Thr(1040C/C)占0.6670,Thr325Ile(1040C/T)占0.2620,Ile325Ile(1040T/T)占0.0710;1040位C与T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别为0.7980与0.2020,TAFI Thrl47Ala的基因型分布中Alal47Ala(505G/G)为0.6030,Ala147 Thr(505G/A)为0.2780,Thrl47Thr(505A/A)为0.1190,505位G与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420与0.258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与对照组中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Thr325Ile基因多态性中,纯合子Thr325Thr(1040C/C)者血浆TAFI抗原水平为(114.89±22.53)%,较其他两型(1040C/T、1040T/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合子Ile325Ile(1040T/T)的TAFI活性为(3.08±3.63)μg/ml,较其他两型(1040C/T、1040T/T)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hrl47Thr(505A/A)、Thrl47Ala(505C/T)、Alal47Ala(505G/G)3种基因型血浆中TAFI水平(抗原与活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FI编码区Thr325Ile基因多态性对血浆中TAFI抗原与活性水平有明显的影响,但TAFI Alal47Thr与Thr325Ile两种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桡动脉压迫器术后止血效果。方法44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22例)使用气囊桡动脉压迫器(TRBAND,泰尔茂),一组(223例)使用螺旋桡动脉压迫器(Work,山友医疗)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比较两组术后平均止血时间、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气囊压迫器组平均止血时间(363.1±19.7)min与螺旋压迫器组平均止血时间(362.7±19.2)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气囊压迫器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6.7%)与螺旋压迫器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5.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但气囊压迫器组患者舒适度(1.5±0.6)明显优于螺旋压迫器组(2.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00,P〈0.01)。结论两种压迫器均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和较低的血管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但气囊压迫器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螺旋压迫器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MI组36例、UAP组32例)和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胸痛发作6h血清CRP浓度及cTnI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cTnI采用单抗双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AMI组、uAP组、sAP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RP分别为(7.42±2.32)、(3.94士1.06)、(1.92±1.22)、(0.91±0.86)mg/L;cTnI分别为(21.76±5.88)、(2.80±0.41)、(0.10±0.04)、(0.09±0.02)/ag/L。AMI组与其他组相比,CRP及cTnI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A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在ACS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RP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其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有关。联合检测cRP、cTnI对ACS的早期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行PCI的患者195例,分为桡动脉组(98例)和股动脉组(97例),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患者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正常早、中、晚期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变化。方法采用总胆汁酸第5代循环酶法测定我院92例健康妇女血清和299例正常孕妇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结果健康妇女92例血清TBA平均值为(3.6±1.7)μmol/L;早期孕妇96例血清TBA平均值为(4.4±1.9)μmol/L;中期孕妇104例血清TBA平均值为(5.8±2.0)μmol/L;晚期孕妇99例血清TBA平均值为(6.9±2.1)μmol/L;健康妇女组与早期孕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妇女组与中期孕妇组、晚期孕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孕妇组与中期孕妇组、晚期孕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期孕妇组、晚期孕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早、中、晚期孕妇血清TBA具有上升趋势且各期有显著性差异,应建立早、中、晚期孕妇血清TBA测定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8.
15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2例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术后止血方法分成动脉压迫止血器组(n=158)和人工压迫止血器组(n=94),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及卧床不适发生情况。结果动脉压迫止血器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卧床不适明显减少,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并且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弹力绷带局部松解时间的研究,减少患者手腕部加压包扎的不适。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为包扎后予床边应用弹力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分别予30min,1h,2h,4h松解绷带,12h拆除绷带;对照组予传统法加压包扎2h,4h松解、12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弹力绷带松解时间提示牌,并按照提示时间予定时松解弹力绷带,减少患者手腕部不适感且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复发AMI患者70例与同期患有AMI、出院后无再梗塞的96例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结果与AMI者比较,发生再梗塞时,症状多不典型(27.1%,70.0%,P〈0.01);多支病变者显著高于无再梗塞者(71.4%,47.8%,P〈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亦显著高于无再梗塞者(12.75±5.61,8.96±3.48,P〈0.05);再梗塞者的血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无梗塞者(5.69±1.34,3.95±1.39,P〈0.05);血糖水平亦高于后者(9.21±1.39,7.03±0.97,P〈0.05)。结论再梗塞患者多具有严重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其血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