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海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54-4855
目的控制输液不良的发生率。方法列举输液不良反应的分类、症状及临床处理、临床发生的输液不良反应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在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方面是有益的。结果全面质量控制输液不良反应重视医务人员的作用和药学服务,使输液这种常用给药方法和给药途径在治疗疾病,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结论大多数输液不良反应是可预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病房实施静脉输液专项质量控制实践体会。方法设立病区静脉输液专项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职责;根据老年患者特点,实施以操作者自我控制为基础,质控小组分层培训与横向控制相协调的质量管理原则,严格落实静脉输液临床实践标准,持续改进输液护理质量。通过专项质量控制前后病例组对比,观察专项控制结果。结果常见输液并发症如液体外渗、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皮肤过敏、导管感染、导管堵塞及非计划拔管等明显下降(P0.05),患者对输液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老年病房实施静脉输液专项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赖汝萍  王季艳 《全科护理》2012,(31):2955-2955
分析使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发生输液失控的原因,提出使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的安全警示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减少或避免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前馈控制理论和方法,建立静脉输液质控小组;构建输液安全工作模式;健全输液管理制度及规范流程;培训静脉输液知识与技能;建立输液评估及预警机制,实施输液全程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护士考核、输液质量各项指标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护士理论及技能考核优秀率、输液质量各项指标及患者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但应注意与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以输液泵为代表的输注因其速度控制均匀,调速便捷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目前市场上在用的输液泵不能实现远程输液量控制、滴速设置、输液量及多瓶液体之间自动切换的循环输液。为此笔者设计出一款基于输液控制管理平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馈控制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建立和完善输液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实施专业化培训。结果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提高,护士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输液护理,输液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前馈控制是静脉输液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前 ,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医院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控制及管理已向纵深发展。为了探讨科学、严谨、规范、实用的临床输液治疗 ,实现对病人的最理想的医疗保健 ,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从 1996年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持续性质量控制。在总结分析对发生输液反应危险因素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因素的特点 ,制订了以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为主要对象的相关因素控制标准 ,并形成一个目标性管理体系 ,从而提高输液治疗的质量 ,从根本上控制输液反应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们于 1996年 1…  相似文献   

8.
崔颖  段云  松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85-5986
目的通过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控制和护士培训,预防或降低输液的差错事故发生。方法评估我科以前输液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研究解决方案,加强培训。结果通过对护士培训及实施,避免了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差错。结论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控制及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了输液质量,减少了差错,保证了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大环节质量控制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门急诊输液的120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输液安全的各个环节梳理,结合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降低护士操作风险以及不断提高输液安全的监测与管理,在常规安全工作基础上新制定输液六大环节的相关改进方案,加强输液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升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调查统计实施前后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执行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输液六大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门急诊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士执行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导入六大环节质量控制对提升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生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对控制输液速度的态度,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信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所综合性医院的53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很重要;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的患者主要包括心脏病患者、老年人与休克患者等;30.2%的医生每次书写医嘱注明静脉输液速度。结论应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速度的控制意识,在工作中规范医嘱书写,加强对输液速度的监控,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1.
张继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94-1294,1298
目的探讨输液泵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不畅时的作用效果。方法小儿留置针输液不畅5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采用输液泵控制输液,对照组27例采用挤压墨菲滴管、生理盐水冲管、调高输液瓶高度等措施。结果输液泵控制输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留置针输液不畅时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效果好,既延长了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 充分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建立和完善输液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实施专业化培训,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 培训成绩显著,各项质量指标明显改变,如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外周静脉炎和外渗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等,护士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输液护理.结论 前馈控制是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诊病人发生输液反应的可控制性因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防止异常反应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对910例门诊输液病人出现输液反应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类为可控制性、相对可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3类因素,相应采取主动防范措施,并观察910例输液病人采取主动防范措施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与原来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采取防范措施前各种输液反应总发生率为3.74%,采取防范措施后总发生率为1.76%,下降了一半,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可控制性因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由1.43%下降至0.55%。[结论]根据输液反应可控制性、相对可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因素采取主动的防范措施可减少输液异常反应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保证了病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黄明珠 《全科护理》2011,(6):526-527
[目的]分析门诊病人发生输液反应的可控制性因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防止异常反应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对910例门诊输液病人出现输液反应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类为可控制性、相对可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3类因素,相应采取主动防范措施,并观察910例输液病人采取主动防范措施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与原来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采取防范措施前各种输液反应总发生率为3.74%,采取防范措施后总发生率为1.76%,下降了一半,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可控制性因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由1.43%下降至0.55%。[结论]根据输液反应可控制性、相对可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因素采取主动的防范措施可减少输液异常反应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保证了病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人为因素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结论全面质量控制在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静脉输液中规范护理记录的经验、体会。包括完善静脉输液记录的前馈控制,加强静脉输液记录的过程控制,确保静脉输液记录的终末控制。认为在静脉输液中规范护理记录,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及时、准确地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确保工作的可追溯性,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为举证倒置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的态度与行为.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某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共回收有效问卷134份.结果 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控制输液速度很重要,其中需要严格控制速度的患者主要包括心脏病患者、老人、儿童等;护士长遇见关于输液速度不当导致不良后果的比例较高;护士选择输液工具的根据主要是执行医嘱;调节不同类型输液器以恒速调节器需要时间最短.结论 护理人员需进一步强化输液速度控制的意识,加强对输液速度监控,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速度控制态度与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某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共回收有效问卷134份。结果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控制输液速度很重要,其中需要严格控制速度的患者主要包括心脏病患者、老人、儿童等;护士长遇见关于输液速度不当导致不良后果的比例较高;护士选择输液工具的根据主要是执行医嘱;调节不同类型输液器以恒速调节器需要时间最短。结论护理人员需进一步强化输液速度控制的意识,加强对输液速度监控,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馈质量控制在静脉输液防外渗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科室输液防外渗管理小组,制订前馈质量控制程序,分层次培训专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确立前馈质量控制要点.结果 实行前馈质量控制管理前后比较头皮针输液外渗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套管针输液外渗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心静脉导管和PICC置管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静脉输液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前馈质量控制管理是提升护理管理品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静脉输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项目管理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收尾五个阶段实施,在实施前后分别对我院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统计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知晓率、通过横断面调查统计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项目管理实施后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知晓率、输液工具的选择合理性高于实施前,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目管理的应用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促进了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并发症,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