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偏心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35岁。经胸超声、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膜部室间隔缺损,缺损大小:4-9 mm,有8例合并有膜部瘤形成。缺损距三尖辦距离大于2 mm,距主动脉辦距离均小于2 mm,均为左向右分流。术中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在X线、经胸超声指引下置入封堵器。结果12例患者,11例成功,1例失败。选择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6- 14mm。术中12例患者均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停止操作消失。1例患者术中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1周末恢复,术后2个月仍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4例患者有少量伞内残余分流,主动脉根部造影,无主动脉辦反流。1例失败患者为缺损位置靠后,主动脉辦右冠辦部分脱垂遮挡缺损口,造成超声及X线造影无法准确测量缺损口大小,实际缺损过大而无法完成封堵治疗。结论偏心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主要针对室间隔缺损距离主动脉辦小于2mm而设计,术中在推送封堵器过程中要注意长边应指向心尖处。我们认为偏心封堵器扩展了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适应症,技术成功率、安全性、疗效与对称封堵器基本相同,且零偏心封堵器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63例VSD患者,其中53例为膜部型(17例合并膜部瘤),7例为嵴下型,3例为嵴内型。膜部型VSD使用对称型封堵器,其余类型的VSD使用偏心型封堵器,膜部瘤形成合并多孔型使用对称型封堵器或大边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6~16(9.6±2.6)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根部2—6(3.9±1.7)mm。63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VSD封堵器直径6—16(10.5±2.6)mm。1例术中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随访6个月无明显变化。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采用国产封堵器对32例(男18例,女14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2~45岁,平均00.5±5.9)岁,经胸超声提示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2.0~12)mm,平均(5.9±2.5)mm,心室造影示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1.8~13)mm,平均(5.4±3.1)mm.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分别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32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均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超声及造影示微量残余分流4例,1个月内消失.术后第二天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1周内消失.结论: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中、远期疗效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23例,年龄5~52岁,平均(31±17)岁,男性16例,女性7例,应用UCG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了解VSD的位置、大小、缺损残端与主动脉右冠瓣间距离;术中UCG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术后进行UCG复查,了解封堵器的形态、位置情况、各瓣膜返流情况、VSD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23例VSD患者中,术前UCG提示:17例为膜周型VSD,其中7例合并膜部瘤;5例为嵴内型VSD;1例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心尖段穿孔。术前UCG测量:VSD平均直径为4~9mm,平均5.9mm;与主动脉瓣右冠瓣间距离为1~5mm,平均3.5mm。术中左室造影测量显示:VSD平均直径为2~9mm,平均5.3mm。23例VSD患者中,有21例成功进行VSD封堵术。术中UCG发现残余分流2例(分流束分别约1mm、5mm)、轻度主动脉瓣返流1例、三尖瓣脱垂并中度返流1例,术后UCG复查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能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术前、术中、术后观测,是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重要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应用封堵器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68例膜周部VSD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VSD,封堵后行左室造影及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24小时、1、3、6、12个月复查心电图及TTE。结果68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8.2±3.6)mm(6~16mm)。VSD距离主动脉右冠瓣3.54±1.26mm(1.0~6.0mm),12例距离主动脉右冠瓣≤2mm者应用对称型封堵器成功封堵,无一例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封堵后左室造影示8例(11.8%)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6个月后均无残余分流。封堵术后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13.2%),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5.9%),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例(5.9%),右束支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2.9%),其中1例于术后第9天出现间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1个月三尖瓣中度反流1例。结论经导管治疗膜周部VSD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长期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待临床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对体重<8 kg的婴幼儿PDA 32例(男14例,女18例)实施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年龄6-18月,平均(11±5.5)月,体重(7.2±0.6) kg,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径为1-8 mm (4.6±1.7) mm,封堵后即刻和3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术后1 d,1、3、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摄片检查.结果30例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的患者均采用国产PDA封堵器,1例术中造影合并降主动脉缩窄和室间隔缺损,转外科治疗;1例为PDA封堵器主动脉侧过大,导致降主动脉狭窄,放弃封堵;2例术后即刻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体重〈8 kg的婴幼儿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0例MVSD患者,手术中连续经胸超声心动图或和X线监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60例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MVSD,其中男41例,女19例。超声心动图测定MVSD直径为3~9,4mm,左心室造影测定MVSD直径为3~9.4mm,所选国产MVSD封堵器直径为4~12mm。封堵操作技术成功率为100%。超声心动图示术后即刻残余分流为10.5%,3个月后残余分流为5.7%。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均恢复。术后3例患者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随访3个月,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作为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方法,即时的疗效确切。采用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应遵循治疗原则,术中遵守操作规范,术后严密观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MVSD)的中远期并发症和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 PMVSD患者73例,男39例,女34例,年龄3-58(21.9±13.8)岁,体质量11.0-85.0(37.9±10.4)kg。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73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PMVSD直径为2.5-14.0(5.5±3.2)mm,术中左心室造影x线测量VSD直径为2.3-15.0(5.4±3.0)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迹,沿导丝经传送鞘管送直径6-22(9.6±3.6)mm的Amplatzer封堵器或国产VSD封堵器至PMVSD处行封堵,术后3、6个月、1、3年分别行经胸超声,X线检查及心电图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9/73例(94.5%)封堵成功。57例患者接受了3- 55(24.7±13.4)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2个月出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无效死亡; 5例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除1例术后1 d安装临时起搏器外,其余4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窦性心律。5例术后1个月复查有微量残余分流,随访3月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出现间歇性加速性交界性心律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治疗后均恢复正常;4例术后出现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后随访3月束支传导阻滞消失。超声测量的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的32-62(48.5±9.6)mm缩小为术后的30-52 (44.2±8.5)mm,变化明显(P<0.01)。术后3 d X线胸片提示肺充血有不同程度减轻,3、6个月、1、3年时胸片示心胸比例缩小(P<0.05).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o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或国产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残余分流少、中远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是经导管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9.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14例PMVSD患者均经胸心脏超声确诊,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4~9 mm,平均5.6 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沿导丝经输送鞘送直径5~15 mm(平均7.5 mm)的Amplatzer封堵器;术后72 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的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100%.术后72 h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发热,3 d后正常.结论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治疗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5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随访。结果:①54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显示VSD最大直径为9.7mm,最小为2.6mm,平均4.89±0.92mm,术中X线左心室造影显示分别为10.8mm、2.0mm,平均5.22±0.91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明显差异;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超声测值小于X线测值(3.13±1.32mmvs5.84±1.71mm),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封堵术后即刻超声检查可见5例存在残余分流,其中2例1周后残余分流消失,2例1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另1例6个月后虽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分流速度小于200cm/s,且未见溶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复查示左室内径明显缩小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P<0.05)。结论:超声检查有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VSD封堵术患者,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5~56岁,平均(13.5±8.6)岁。所有患者经超声多普勒确诊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缺损为2~13mm,平均(3.6±2.5)mm,在影像学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治疗缺损,并在术后24h、1个月、3个月、半年和术后1年进行复诊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封堵后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为100%。术后24h、1个月、3个月、半年和术后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证明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评价Amplatzer法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珐308例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造影结果显示室间隔缺损口平均(5.8±3.1)mm,其中69例伴有膜部瘤形成,7例为多发孔型缺损,4例为嵴内型缺损,3例造影显示有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结果 308例患儿中295例(95.8%)封堵成功,其中257例应用对称型封堵器,22例应用非对称型封堵器,16例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手术时间(68±31)min,X线透视时间(27±18)min.所选的封堵器大小为(7.8±2.5)mm.69例伴有膜部瘤形成的室间隔缺损患儿中68例成功封堵.4例嵴内型缺损均选用非对称型封堵器.3例造影有轻度主动脉瓣脱垂者.封堵术后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主动脉瓣反流消失.295例封堵成功的患儿中,术后造影显示即刻完伞封堵263例(89.2%),残余分流32例(10.9%).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伞封堵者为287例(97.3%),术后1、6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随访过程中无封堵器的移位及破裂.2例术后即刻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1个月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3-4 d内均转为正常.结论 Amplatzer法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安伞有效的方法,伴有膜部瘤形成的室间隔缺损是介入治疗良好的适应证,部分嵴内型缺损和伴有轻度主动脉瓣反流的病例可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周围残余分流病例,探讨残余分流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所有行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的病例108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脏彩超,观察封堵器周围残余分流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术后1周内复查心脏彩超发现封堵器周围残余分流20例,残余分流大小从细束-1.5mm,残余分流流速0.8-4.7m/s;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仍存在残余分流5例、残余分流大小1-1.5mm,残余分流流速2-4m/s;术后半年复查仍存在残余分流1例;术后一年无复查均无明显残余分流患者。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封堵器周围1.5mm且流速4.7m/s的残余分流可不需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愈合,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早期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外科封堵中的价值。方法:2009-08~2011-06经我院心外科确诊的室间隔缺损病人29例。膜周型缺损21例,嵴内型缺损8例。缺损直径3~9mm,平均5.35±3.12mm。术前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缺损大小及缺损与主动脉瓣的距离。在经食管超声的引导下,经右室游离壁置入国产室缺封堵器。术后用经食管超声即刻评价封堵效果,出院前及封堵3mo后用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结果:25例封堵成功,使用等边封堵器18例,7例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超声及术后超声观察均无分流信号,2例病人术后出现少量三尖瓣反流。2例膜周型缺损TEE发现缺损处有多处破口无法进行封堵。2例嵴内型封堵失败,即刻术中行开胸修补术。结论: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外科封堵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9月采用国产封堵器对122例(男65例,女5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1~25岁,平均(9.6±6.4)岁,经胸超声提示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3.2~14mm,平均(5.6±2.4)mm,心室造影示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2~10mm,平均(4.0±1.9)mm。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2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超声及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12例,3个月内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4周内消失。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无残端,应用偏心封堵器成功,1个月后复查出现主动脉瓣穿孔。结论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中、远期疗效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胸小切口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该院在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共53例,平均年龄(7.9±7.4)岁;平均体质量(22.6±14.8)kg。术前利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缺损大小、类型、形态,确定封堵器型号;术中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三尖瓣、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行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封堵成功患者定期随访。结果5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51例成功封堵(96.2%),2例转行体外循环手术(3.8%)。封堵器平均型号(7.7±2.0)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有48例获得随访(94.1%),随访时间6~36个月,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主动脉瓣严重反流、三尖瓣严重反流或二尖瓣严重反流。结论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安全可靠;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封堵过程的监测、引导及评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孙艳丽  李杨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17-1820,1823
目的:比较右胸小切口封堵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与外科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内科介入封堵、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202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行体格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内科介入封堵术共108例,75例女性,33例男性,平均年龄为21.5岁(10~36岁)。其中80例缺损的边缘均在5 mm以上,78例封堵成功。单纯主动脉边小于5 mm者23例,均封堵成功。下边缘不足4例,后边缘不足2例,房间隔缺损直径38~42 mm,封堵成功2例,2例封堵器脱落,紧急行外科修补手术,2例封堵失败。右胸小切口封堵手术34例,23例女性,11例男性,平均年龄为28.8岁(15~43岁)。20例缺损有充分边缘者(>5 mm)均封堵成功。14例患者1~2个边缘小于5 mm或边缘完全缺乏,后边缘和下边缘缺乏者使用4-0 Prolene线在心脏外面贯穿缝合固定封堵器,34例均封堵成功。外科修补60例,38例女性,22例男性,平均年龄29.3岁(8岁~41岁)。单发缺损52例,8例为双孔缺损,1例3孔缺损,直径16~45 mm,平均(31.3±9.3)mm。外科组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各组均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6个月,内科介入封堵2例患者轻度残余分流,余2组均无残余分流。内科介入封堵、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平均住院时间为(3.2±1.5)天、(5.0±2.7)天和(8.7±3.4)天(P<0.01)。结论:同外科手术修补相比,内科介入封堵、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纯继发孔型ASD的治疗,右胸小切口方法适应证更广,介入封堵方法的住院时间短,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通过1-5个月的随访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例室间隔膜部缺损患者,男5例,女11例;伴室间隔膜部瘤5例;3例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13例使用经体表超声心动图(TTE)监测;3例使用Amplatzer室间隔膜部封堵器,13例使用国产室间隔封堵器。术后72 h进行复查TTE,术后随访心电图、TTE、X线摄片,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使用hmplatzer室间隔膜部缺损封堵器及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即刻手术成功率为100%,封堵成功率为100%,无残余分流,对主动脉瓣和房室瓣无影响,无血管内溶血。5例伴有室间隔膜部瘤的患者成功封堵,术后次日1例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千扰性房室分离,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术后72 h复查TTE,均无残余分流,对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均无影响。经过1-5个月的随访,原有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现发热、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临床表现,TTE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室间隔水平无分流,对主动脉瓣和房室瓣无影响。结论室间隔膜部缺损边缘距离半月瓣3mm以上,直径10 mm以下,伴或不伴室间隔膜部瘤可以选择介入封堵治疗,经过随访初步认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并发症治疗。方法112例VSD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显示,膜部室间缺损(VSD)110例室间隔膜部缺损合并肌部缺损(Rogers病)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漏1例,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合并膜部瘤。2例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1mm左右,其余均在1mm以上。室间隔缺损直径2.5—13mm(6.12±2.36mm)。所有患者无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向左分流,均使用国产先健科技生产的封堵器。结果112例造影测量值为2.2—13.5mm(6.54±2.68)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4—16mm(7.344-1.87)mm。107例封堵成功,10分钟后造影或超声示无残余分流,5例患者封堵失败,8例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无临床自觉症状,3例术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出现心包积血,1例出现脑栓塞,6例出现心前区疼痛,2例头疼明显,1例封堵伞脱落。封堵成功患者随访1—12个月,无其它并发症和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并发症少,经临床积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新型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perimembrane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19例PMVSD患者均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 3 -10mm ,平均 5 .8mm ,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 ,沿导丝经输送鞘管送直径 6-12mm(平均 8mm)的Amplatzer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 ;术后 2 4h、1月、3月、6月和 12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及X线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一例存在残余分流 ,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 10 0 % ,术后 2 4h、1月、3月、6月和 12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 ,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 ,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 1例患者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个月后随访时消失。结论 经导管置入新型Amplatzer偏心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安全 ,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