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归纳总结出其主要辨证分型,并进行各组生活质量差异比较。方法:将360例患者按照辨证分型分成4组,并进行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结果:3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各证型构成比比较χ2=13.333,P=0.001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χ2=1.820,P=0.61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其次为痰浊壅塞型、气滞血瘀型、心肾阳虚型。各证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治疗组共130例,男113例,女17例,年龄42~87岁,病程2个月~15年.对照组共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龄35~82岁,平均61岁,病程3个月~12年.全部病例基础心率41~54次/分,平均基础心率为49次/分.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6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是一类常见的心血管病症,心律失常多属中医心悸、胸痹、眩晕等范畴。自2004年2月—2005年2月,笔者对8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温阳通脉,益气化瘀,理气化痰等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 ,是一类常见的心血管病症 ,心律失常多属中医心悸、胸痹、眩晕等范畴。自 2 0 0 4年 2月— 2 0 0 5年 2月 ,笔者对 8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运用温阳通脉 ,益气化瘀 ,理气化痰等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中 ,男 4 7例 ,女 39例 ;年龄 4 6~ 8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4 0年 ;其中冠心病 30例 ,心肌炎 17例 ,高血压心脏病 2 6例 ,风心病 13例。全部病例均经心电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茶碱控释片对有症状、且存在与药物无关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长期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 32例68-85(74.7±6.5)岁患者,给予茶碱控释片400mg/d,分早、晚2次口服。结果 随访2~5年。静息平均心率(房颤为心室率),24h平均心率,最低、最高心率分别比治疗前增长28%、25%、33%、10%。每天心脏暂停>2 500ms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茶碱控释片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9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结合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普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并同时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5 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及血、尿、粪常规均未见异常,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协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紊乱,调整心肌起搏传导系统功能,调节心脏自主神经,改善心肌供血,显著提高心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2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阿托片和肌苷片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阿托片、肌苷片和中药进行中西结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心律变化及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心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临床有效率94.6%。对照组有效率6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心率改善情况十分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温补肾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观察温补肾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0例,采用温补肾阳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心宝丸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中医症状总体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温补肾阳法可有效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且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茶碱类药物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我们自1995年初开始应用茶碱娄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頔  张新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86-86,137
目的探讨一种更为安全稳定的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给予心宝丸;对照组28例,给予阿托品,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上,心宝丸可与阿托品相媲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对照组60例参附注射液80ml静脉滴入,治疗组60例氨茶碱注射液0.125g静脉滴入.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所入选患者进行详细体检,并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心动过缓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在治疗后,心率较用药前增加20%以上或动态心电图检查24小时总心搏达9万次以上,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而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或致心律失常作用.长期应用能减少猝死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心律失常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时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由于各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均可导致心率减慢、心室率减低,所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用药比较广泛,而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只能以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对症处理为主,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多,不能长期服用;再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因其费用昂贵,且为有创治疗,许多患者难于接受。因此,探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各…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律失常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时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由于各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均可导致心率减慢、心室率减低,所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用药比较广泛,而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只能以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对症处理为主,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多,不能长期服用;再者安景人工心脏起搏器,因其费用昂贵,且为有创治疗,许多患者难于接受。因此,探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某些方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值得深入挖掘.但也存在临床研究疗程长短不一、观察时间不同,对比研究不足等缺点.今后应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动过缓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心室率过缓都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当发生脑血管供血不足时 ,临床上可产生头昏、眩晕、黑月蒙及近似晕厥或晕厥所致的阿 -斯综合征发生 ;外周血管供血不足时 ,可产生疲乏、体力活动耐量降低 ,稍动即喘 ,甚至心力衰竭等表现。对以上症状产生的原因应正确评估 ,只有当心电图证实上述症状确实与心室率过缓相关时才能肯定为“有症状的心动过缓”。一、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的适应证( 1,5)国内外对起搏器的适应证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确需安装的 ;第二类属相对需要…  相似文献   

18.
崔华  盛铁仁 《甘肃医药》1995,14(2):85-87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轻者仅引起头晕、黑朦,重者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脏停搏。其治疗原则以药物慢性刺激和起搏器植入为主,近年来,国内外用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早些时间,可选用的药物不外乎两大类:β-受体兴奋剂和迷走神经抑制剂,但这两类药物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与药物的疗效短、多次投药、副作用较大有关。本文将对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电生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分为参仙升脉组、心宝丸组、氨茶碱组。参仙升脉组:口服参仙升脉口服液,每次20ml,2次/日;心宝丸组:口服心宝丸,每次4丸(240mg),2次/日;氨茶碱组:口服氨茶碱,每次0.2g,3次/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1)每组治疗前后比较,24小时总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早搏数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参仙升脉组的24小时总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早搏数与心宝丸组、氨茶碱组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4周后,三组心电学疗效方面,参仙升脉组显效2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4.4%;心宝丸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2.5%;氨茶碱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1.9%。参仙升脉组与心宝丸组、氨茶碱组比较P<0.05。(3)治疗4周后,三组临床症状疗效方面,参仙升脉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7.5%;心宝丸组显效1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65.6%;氨茶碱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2.5%。参仙升脉组与心宝丸组、氨茶碱组比较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心宝丸或氨茶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临床医学上常见的疾病,我院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展开了调查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这半年时间内,我院一共接受了6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协商手段以及身体检查,当中的64例患者愿意协助并且比较符合我院的研究标准,我院将这64例患者顺序打乱之后重新分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4人,对照组的患者依旧接受我院最常规的西医治疗法,实验组的患者先是接受和对照组一样规格的常规治疗,随后加上中医的治疗方法.我院对这两组患者细心呵护了3个治疗周期之后,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体检,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基本症状和体征、肝功能、肾功能、血液、尿液、粪便以及普通和24h动态心电图.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不适,我院医护人员同样也做了详细的记载.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这两组患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实验组疗效更加好一些,有90.00%的患者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对照组效果差一些,仅有66.67%的患者病情有了好转,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我院再对两组患者的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液、尿液等等治疗前后没有受到影响,属于正常水平.结论:传统的西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不是很让人满意,如果可以结合中医学,中西合璧,治疗效果会提升一个档次,我院建议应该将中西方医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各取所长,才能有效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