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 BNP)水平动态变化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ICU的58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监测这些患者各个时间段NT-pro BNP的数值,分析NT-pro BNP及其变化值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用COX回归方法研究NT-pro BNP及NT-pro BNP变化值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NT-pro BNP 24、NT-pro BNP 48 d、NT-pro BNPmin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P<0.05),OR值结果分别为1.205(95%CI:1.201~1.208)、1.303(95%CI:1.298~1.307)、0.896(95%CI:0.893~0.898)。结论 NT-pro BNP 24、NT-pro BNP 48 d、NT-pro BNPmin可能是ICU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NT-pro BNP24、NT-pro BNP 48 d与病死率呈正相关,NT-pro BNPmin与病死率呈负相关。但是NT-pro BNP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环境来应用和解释,如何在更多混杂因素的环境下研究NT-pro BNP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仍然需要更多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所致的不同级别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2年临床确诊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90例,其中Ⅱ级28例、Ⅲ级38例、Ⅳ级24例。对照组为109例心功能正常者。测定患者血NT-proBNP,比较NT-proBNP在不同级别(Ⅱ、Ⅲ、Ⅳ级)的心力衰竭中的水平。结果 NT-proBNP在AMI伴心力衰竭Ⅱ级患者中为(1 328±847)pg/mL、Ⅲ级水平为(4 887±1 191)pg/mL、Ⅳ级水平为(26 605±5 636)pg/mL,每一级别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心力衰竭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级别越高,其水平越高。38例在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NT-proBNP显著降低(P<0.05)。结论 NT-proBNP在AMI患者中可作为心力衰竭指标,其水平对心功能的评价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系列测定与短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关系。方法 11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测定入院时、24h、7d的血浆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检查,所有患者自入院起随访30 d。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24 h、7d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心力衰竭组血浆24 h、7d NT-ProBN P水平较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面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24 h、7d NT-ProBNP水平持续增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检查中的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2,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是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并且NT-ProBNP水平的系列测定与单一基线水平测定相比,其预后判断价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表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NT-proBNP)是评价心功能的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价、评估高血压左室肥厚等方面具有广泛前景.本文主要针对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正常值范围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液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在慢性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收集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液及尿液NT-proBNP水平,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的尿液及血液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慢性心衰患者尿液及血液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高而升高。尿液与血液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尿液NT-proBNP及血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相似的价值。检测尿液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医学》2017,(2):101-103
目的评价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否可以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血症的不同病原体。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内科ICU 2013-01—2015-07间收治的重症肺炎并脓毒血症,同时痰培养阳性的患者115例,根据痰培养结果分成革兰氏阳性菌(G+组)42例,革兰氏阴性菌(G-组)58例和真菌组15例,比较三组患者间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WBC)计数水平。结果 G-组患者的PCT明显高于G+组和真菌组,G-组患者的NT-proBNP明显高于G+和真菌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与WBC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NTpro-BNP诊断是否由G-菌导致重症肺炎而描绘ROC曲线下面积为0.957(95%CI 0.926~0.989),诊断阈值为>370.5 ng/L,特异度为91.2%敏感度为84.5%。结论血清NT-proBNP升高水平可以早期鉴别重症肺炎并脓毒血症的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罗泽波 《当代医学》2013,(23):122-122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评价检测结果提示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的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NT-proBNP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在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随访检测:事件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事件组患者。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其NT-proBNP可以得到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半乳凝集素-3(Gal-3)与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内科住院的31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组)和102例正常对照者(健康组)血浆NT-proBNP、Gal-3水平,比较两组间两项标志物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项标志物水平与心脏彩超参数、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病例组患者的血浆Gal-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7.88±9.78)ng/mL vs(4.57±4.59)ng/mL,P<0.01],NT-proBNP水平也明显升高[(2425.03±8119.83)vs(139.46±158.75),P<0.01];Gal-3、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01);血浆Gal-3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正性相关(r=0.593,P<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健康组血浆Gal-3、NT-proBNP的水平更高,Gal-3、NT-proBNP水平升高能够客观反映心功能的下降,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NT-proBNP和Gal-3水平的有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床边快速测定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评估床边快速测定B型钠尿肽(BNP)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疑似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床边快速测定BNP,由不知道BNP结果的两位心内科医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反应等综合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BNP≥100ng/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3%,阴性预测值为9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100ng/L是预测心力衰竭的最强有力指标,OR值为27.9,结论:床边快速测定BNP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或排除心力衰竭,与其他单项临床表现相比,BNP值得最好的心力衰竭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老年危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力衰竭指标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的水平.方法 检测入院时典型的老年危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二者的差异性.结果 老年危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的水平更高(P<o.01),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危重症心力衰竭指标NT-proBNP比较,老年危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脑钠肽(BNP)与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血肌酐水平对于BNP与NT-ProBNP的影响。方法 5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Ⅰ级组9例,Ⅱ级组16例,Ⅲ级组15例,Ⅳ级组14例,分别检测其BNP与NT-ProBNP,并根据其肌酐是否>104μmol/L分为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不全组。比较NYHA分级与BNP、NT-ProBNP、EF、6min步行试验关系及相关性。利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BNP、NT-ProBNP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①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不同,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②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与EF、6min步行试验呈负相关(P<0.05)。③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不全组其BNP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T-proBNP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NT-proBNP稳定,半衰期长,可为评价心功能的很好指标。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BNP是较NT-proBNP更能反映心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各种病因的CHF患者 6 1例与对照组 30例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 ,并将上述 31例CHF患者治疗后复测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是CHF的一种反映 ,对CHF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4 8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复制急性心衰竭模型。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后其心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明显改善急性心衰竭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 (P >0 .0 5) ;但治疗组药效维持时间长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心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心钠素(ANP)浓度,发现老年心功能不全组A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ANP含量随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减少(P<0.05)。病程与ANP浓度呈负相关 (r=-0.441,P<0.05)。不同病种、不同受累部位及有或无房颤之间ANP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脑钠素对婴幼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学岐  常红  范希文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6):493-494,496
①目的通过检测心力衰竭(心衰)婴幼儿体内脑钠素(BNP)水平变化,探讨BNP对婴幼儿心衰的诊断价值。②方法选择不同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婴幼儿及健康婴幼儿各4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其血BNP及心钠素(ANP)的水平。③结果轻度CHF时BNP即开始升高,重度时达高峰,心衰纠正后BNP水平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6.079~8.046,P〈0.01),CHF病儿轻度、重度以及在心衰纠正后的恢复期BNP水平各组间有显著差异(F=4.96,P〈0.05);同时测定的ANP水平变化与BNP类似;心衰时BNP与AN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32、5.160,P〈0.05)。④结论CHF病儿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程度关系密切,BNP反映心脏功能改变较ANP更敏感,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尿酸酶法测定30例冠心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冠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浓度,同步测血脂。结果 冠心力衰竭组血清尿酸均值明显高于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增高可能为心血管系统严重受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157例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①老年组随着心功能减退的逐渐加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越高,低血钾时更明显(X2=6.46,P<0.05);②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比高心病和风心病更容易发生低血钾和室性早搏。认为低血钾和心功能的恶化是老年人心力衰竭时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建议积极改善心功能状态和纠正电解质紊乱,从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5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硝苯吡啶后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并对其中10例进行了血浆儿茶酚胺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口服硝苯吡啶后,MAP、SVR、PVP和PAEDP降低,CO、CI、SV和SWI增高。药效高峰在药后2h,有1例血流动力学恶化。2.硝苯吡啶不增加心率,心率收缩压二项乘积降低。心衰患者,由于体内交感张力已明显增高,硝苯吡啶不会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进一步紧张,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减轻左室后负荷。3.硝苯吡啶对心衰患者不显示负性肌力作用,故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脑病并发急性脑梗塞的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8例肺心病并发脑梗塞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8例病例按诊断标准确诊为肺心病并发急性脑梗塞 ,分别根据情况给予降低颅内压、抗凝及对症处理 ,其中 12例病稳定或好转 ,6例死亡。结论 :缺氧导致血液黏度增高是肺心病脑梗塞的重要原因 ,其表现不典型被误诊。早发现 ,早期给予降低颅内压、抗凝治疗是预防发生、抢救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 ,观察组 32例 ,对照组 31例。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状腺素 2 0 mg/d。疗程 4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研究结束时的左室射血分数 ( LVEF)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 E峰 /A峰 ( E/A)明显改善 ( P<0 .0 5 ) ,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 ( P<0 .0 5 )。结论 :小剂量甲状腺素使心功能明显改善 ,LVEF及 E/A增加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