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莲莲  曹霞  罗娜  罗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60-7360
目的 观察可吸收性止血绫(泰绫)减少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后渗血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切口缝合后平铺泰绫,对照组常规缝合,同时记录其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引流及拔引流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泰绫可以减少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后渗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溶性止血纱泰绫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泰绫止血的4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与同期未应用泰绫治疗的375例患者比较.[结果]术后平均引流量泰绫组为(66.78±19.42) mL,对照组为(73.12±23.05) mL,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在创伤范围较大的手术中应用泰绫更可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两组患者切口均为一期甲级愈合,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愈合评价泰绫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泰绫止血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且具有一定的防粘连作用,对于临床上较大创面及处理困难的渗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患者术中切除甲状腺瘤体或腺体,干纱布拭干创面,将可吸收性止血绫平整地放置在创面,不放置引流物,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均无血肿形成、渗液、出血、感染、排斥反应、硬结等不良反应,术后颈部活动自如,无异物感,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可吸收性止血绫止血效果好,无不良组织反应,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有助于切口美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原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甲状腺瘤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变化,治疗期间并发症,并于术后1周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 d免疫指标辅助T淋巴细胞(CD3~+)、诱导T淋巴细胞(CD8~+)及CD4~+/CD8~+值均低于术前(P 0. 05),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术后3 d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各指标均低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均低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手术后各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23%高于对照组79. 25%(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 77%低于对照组18. 87%(P 0. 05)。结论小切口术式治疗老年甲状腺瘤患者符合微创治疗要求,对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切口手术在肝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乐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98例肝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腹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肝功能;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周,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评分及后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9月收治的93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评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足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后足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后足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接受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后足功能,还可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杠杆撬离法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术中予以液体隔离带法,观察组术中进行杠杆撬离法。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炎症介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融时间为(766.95±161.68) s、手术时间为(35.37±5.41) min、住院时间为(2.11±0.79) d,均短于对照组的(1 078.49±227.37) s、(42.14±6.98)min、(4.33±0.96) d,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甲状腺功能、炎症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甲状腺功能、炎症介质指标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应用杠杆撬离法效果显著,可发挥理想的保护作用,对甲状腺功能影响更小,且手术用时、结节消融用时均更短,机体炎症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甲状腺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48 h,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较术前升高,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水平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完成3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42例DTC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完成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42例DTC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7 d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TSH)]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暂时性低钙、声音嘶哑、头晕呕吐、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两组T3、T4、FT3水平均较术前降低,TSH水平和CTC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TC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时的T3、T4、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3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DTC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相当,但3D腔镜下甲状腺全切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不会引起CTC水平大幅度升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ASAⅠ-Ⅲ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入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 KU;对照组手术开始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25 g至术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渗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渗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值、术后再发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腕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CTS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手术,观察组行腕部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瘢痕疼痛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术后6个月时,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瘢痕疼痛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部小切口手术治疗CTS在疗效方面较传统大切口手术无明显优势,但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瘢痕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蛇毒血凝酶在食道癌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和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食道癌手术患者分为蛇毒血凝酶组(Ⅰ组)、立芷血组(Ⅱ组)和生理盐水组(Ⅲ组)各2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各组分别静脉注射2kU蛇毒血凝酶、2kU立芷血或2ml生理盐水。分别观察患者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前、术中30分钟、术毕30分钟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小板。结果 3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组术毕30分钟的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小板高于Ⅲ组(P〈0.05),切口失血量低于Ⅲ组(P〈0.05)。结论 蛇毒血凝酶对机体凝血功能无影响,蛇毒血凝酶和立芷血都可减少切口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肩胛骨A3型骨折患者采用外侧缘入路和后方Judet入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病历选取时间为2016年-2022年,选取该时间段内收治肩胛骨A3型骨折患者48名,根据外侧缘入路和后方Judet入路治疗进行分组,外侧缘入路为观察组,后方Judet入路为对照组,各24例。术后观察疗效,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血清实验室指标水平(骨骼生长因子/SGF、骨碱性磷酸酶/BA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软组织挛缩)、术后Hardegger评分功能评定优良率、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疼痛(VAS)评分、舒适度(Kolcab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SGF、BAP、BMP等血清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SGF、BMP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BAP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ardegger评分功能评定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Barthel评分、VAS评分、Kolcab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胛骨A3型骨折患者采用外侧缘入路治疗效果优于后方Judet入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预后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泰绫及明胶海绵在神经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技巧。方法 随机选取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21例,术中出血部位均应用泰绫及明胶海绵止血。其中皮层及深部止血53例,血管窦旁止血36例,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32例。皮层及深部止血单独应用泰绫;血管窦旁止血及经鼻内窥镜垂体瘤手术中止血应用泰绫和明胶海绵复合物。结果 全部121例患者术中止血满意,术后无再次出血进行二次手术者,复查头部CT术区无血肿,远期无感染及排斥反应。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止血应用泰绫与明胶海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关建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65-5065
目的观察比较包皮环切术前应用抗菌药联合双极电凝止血的疗效。方法对295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用药联合双极电凝止血组(实验组)和术后用药丝线结扎止血组(对照组),观察术后切口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切口感染率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用药联合双极电凝止血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术后用药应属滥用。  相似文献   

16.
陈昌荣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48-1749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挑选于2010年至2013年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5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27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手术用时、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所行切口的长度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较小,出血量少,且手术用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明显优于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此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疗效好又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彭亮 《山西临床医药》2012,(4):280-280,302
目的:观察泰绫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3例脑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泰绫,观察有无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大出血及迟发出血情况,且观察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出现率。结果:泰绫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创面的出血及组织粘连。在33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硬膜外血肿、大出血及迟发出血情况,且加用抗菌泰绫可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泰绫黏附封闭性好,在脑外科手术中可以起到堵漏及止血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唐仁梅 《大医生》2023,(11):23-25
目的 比较低位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探讨临床更优的治疗手段。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琼海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和微创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压及心率异常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异常率、心率异常率低于治疗前,且微创组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微创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术后恢复情况及卵巢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73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四孔腹腔镜剔除术)和观察组(34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剔除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卵巢功能(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切口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促卵泡生成素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对切口满意度好。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28-4030
目的腔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接收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腔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3.3%,与对照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予以腔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疗效甚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