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再灌注治疗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BNP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2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PCI)或溶栓治疗的患者,于入院即刻及发病12~24h测定血浆BNP水平,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之间BNP的差异,BNP与ST段回落、出院时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PCI组与溶栓治疗组相比,12~24h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ST段回落更好(P0.05);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溶栓治疗组(P0.05)。随访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患者12~24h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PCI较溶栓治疗能显著降低发病12~24h测定血浆BNP水平及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再灌注治疗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BNP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2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PcI)或溶栓治疗的患者,于人院即刻及发病12~24h测定血浆BNP水平,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之间BNP的差异,BNP与ST段回落、出院时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PCI组与溶栓治疗组相比,12-24h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ST段回落更好(P〈0.05);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溶栓治疗组(P〈0.05)。随访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患者12~24h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PCI较溶栓治疗能显著降低发病12-24h测定血浆BNP水平及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 I 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02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肌钙蛋白 I 和 NT-proBNP 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全血肌钙蛋白 I 和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P <0.05);同时,肌钙蛋白 I 联合 NT-proBNP 检测可将诊断 AMI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到88.8%和93.1%。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全血 cTnI 与 NT-proBNP 水平,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6.
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rr-proBNP)均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性指标。与BNP比较,NT-proBNP无生理活性,有较好的稳定性,半衰期较长,血浆浓度较高。本文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进行了NT-proBNP检测,并与其它疾病患者进行了比较,以观察NT-proBNP水平与NSTEMI患者近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帅 《临床医学》2013,33(1):39-40
目的 观察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以胸痛就诊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92例,其中ANSTEMI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7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就诊后即刻测NT-proBNP浓度、肌钙蛋白(cTnI)浓度;造影前及造影后2个月分别查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STEMI组和UA组的NT-proBNP及cTnI水平显著升高,LVEDD值明显增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与肌钙蛋白浓度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可以作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预测因子,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床旁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因胸痛住院的患者154例。112例N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发病时间又分为3h组45例,4~6h组38例,≥6h组29例;42例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发病时间又分为3h组16例,4~6h组10例,≥6h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床旁检测cTnⅠ、NT-proBNP。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3h内其cTnⅠ、NT-proBNP升高水平与心肌梗死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TnⅠ、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并随发病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对照组cTnⅠ、NT-proBNP无明显变化(P0.05)。cTnⅠ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Cut Off值为0.471,特异度为87.5%,敏感度为51.9%;NT-proBNP诊断AMI的AUC为0.756,Cut Off值为176.13,特异度为68.7%,敏感度为75.6%;但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5,Cut Off值为88.64,特异度为87.5%,敏感度为66.7%;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独检测。结论床旁联合检测cTnⅠ和NT-proBNP对急性NSTEMI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其结果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片段,并将2者同时释放人血循环,发挥生物活性。在血浆中NT—proBNP分子与BNP分子以1:1的比例存在于血循环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以急诊入院的患者116例,其中AMI患者64例,非AMI患者52例。用胶体金方法检测患者发病0~3h和3~12h血清中H-FABP;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定量检测cTnI、BNP的浓度,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FABP、cTnI、BNP项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发病0~3h测定的H-FABP、cTnI、BNP的敏感性分别是95.45%、59.09%、61.36%;发病3~12h后测定的H-FABP、cTnI、B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73%、97.73%、86.36%和90.63%、84.38%、81.25%。结论发病0~3h检测H-FABP对AMI敏感性较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发病3~12h后联合检测H-FABP、cTnI、BNP有利于提高AM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加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AMI。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室重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AMI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AMI患者,分别于发病第2、7、14、30、90和180日抽血测脑钠肽,并根据UCG测定的两次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差值将患者分为重塑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脑钠肽水平,并分别和正常组20名比较.结果:AMI第2~90日重塑组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P<0.01).结论:脑钠肽可作为AMI后心室重塑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80例,分为4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2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97,P<0.01)。在LVEF正常的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的BNP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BNP浓度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水平与LVEF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rhBNP组和常规治疗组,记录两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测定尿量及NT-proBNP水平,观察心脏功能和30天内的心脏不良事件( MACE)及再入院率。结果 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尿量以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 rhBNP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rhBNP可有效改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降低30天内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脑钠肽与AMI预后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入院6h内接受治疗,先进行常规冠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再行常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溶栓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预后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两组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在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2周后预后良好组血浆BNP水平较不良预后组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浆BNP水平是AMI预后的一个密切相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AMI预后危险分级的一项快速、简便、有效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5.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片段,并将2者同时释放入血循环,发挥生物活性[1].……  相似文献   

16.
吴耀庆 《大医生》2024,(1):103-106
目的 研究早期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与脑钠肽(BNP)水平预测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短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观察组(38例,30 d内发生MACE)和对照组(58例,30 d内未发生MACE)。比较两组患者血浆cTnⅠ与BNP水平,并分析不同时间点cTnⅠ与BNP水平预测AMI患者短期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 96例AMI患者30 d内MACE发生率为39.58%。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刻、1 d、5 d及7 d时血浆BNP和c 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入院后即刻、1 d、5 d及7 d时血浆cTnⅠ、BNP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短期MACE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均P<0.05),且各时间点联合检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不同时间点联合检测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后早期监测血浆cTnⅠ与BN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01-2011-03在我院住院的各种老年心脏病患者235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检测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CK、CK-MB),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与健康老年组进行对比。结果:①老年心脏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组(心功能Ⅱ~Ⅳ级)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Ⅰ级组);且心功能Ⅳ级组BNP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Ⅰ级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无明显差异。②各组之间CK及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组(心功能Ⅱ~Ⅳ级)血浆cTNI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Ⅰ级组);且心功能Ⅳ级组cTNI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功能Ⅰ级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BNP水平及肌钙蛋白水平在老年人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均较正常人及慢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正常时增高,且心功能损害程度越重,血浆BNP及肌钙蛋白I水平越高。两者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如能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同时参考血浆BNP及肌钙蛋白水平,将会明显增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及时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心梗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及判断作用。方法纳入120例首发AMI患者,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的检测情况分为心室重构组和心室非重构组。在发病后72h内及90d时,检测血浆BNP和ANP含量。出院后90d时随访。半年后进行超声检测,综合评价心室重构情况。结果纳入120例,成功随访101例。依据ΔLVEDVI值分为重构组39例,非重构组62例。重构组发病后72h内及90d时的血浆BNP、AN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构组。BNP2水平与LVEDVI相关系数最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梗发病90d时的血浆BNP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作为独立预测指标。ROC曲线分析表明BNP对心室重构的判断价值大于ANP,其中BNP2价值最大。血浆BNP2≥410pg/mL,判断心室重构的敏感度为0.80,特异度为0.70。结论心梗后90d的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心室重构的独立相关指标,这对预测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提供了一一种新的无创且有效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BIOSITE Triage BNP干氏床旁快速检测方法对110例AMI患者入院1~3天的BNP水平进行测量,随访1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测量20例健康成人的血BNP水平做为对照.结果①AMI患者血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72.3±213.5) ng/L比(18.6±15.4) ng/L, t=7.21,P<0.01];②死亡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591.5±321.2) ng/L 比 (192.3±152.4) ng/L ,t=5.26,P<0.01];③单因素分析表明,血BNP≥270 ng/L(中位数)和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均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惟有血BNP≥650 ng/L (75%百分位数)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9.24, 95%可信区间3.26~35.42,P<0.01).结论 AMI患者血BNP水平明显升高,测量梗死早期的血BNP水平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评价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血清BNP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BNP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85,P〈0.05),BNP水平随着Killip分级越高,血清含量越高。结论脑钠肽检测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并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