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靓雯 《现代康复》1998,2(8):869-869
急性腰扭伤,中医称“闪腰”,岔气.是指没有骨质及关节破坏腰局部软组织损伤疾病.临床表现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运用针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多因体位不当,负重过大,用力过猛,扭转过度等原因所致。笔者自1999年以来.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刺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门诊常见病。本病好发于下腰部,青壮年多见。笔者于2003年5月—2005年8月采用针刺手三里治疗该症5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以18~40岁为多;重体力者42例,轻体力者9例;病程最短30m in,最长2d;诊断依据:病人全部有扭挫伤,被撞击、负重或突然改变体位病史,随后出现腰痛、腰部强直,活动受限,改变体位疼痛加剧,甚者呼吸、咳嗽疼痛加重,而腰椎X线片却显示未见异常[。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手三里穴,两侧扭伤则取双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  相似文献   

4.
5.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笔者于1990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分经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5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肌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肌扭伤是农民常见损伤 ,轻者腰部疼痛 ,活动受限 ,重者不能侧转 ,行走困难 ,甚至卧床不起。本病好发于农忙之时 ,严重影响劳动力。近年来 ,笔者应用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5 1例 ,男 4 2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7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7天。2 诊断依据有明显腰部扭伤史 ;腰部疼痛 ,活动功能受限或障碍 ;X线检查排除腰椎病变。3 治疗方法患者均取坐位 ,两手握空心拳 ,掌心向下平放桌面。取双侧腰痛穴 (腰痛穴位于手背腕横纹前 1寸半 ,第 2伸指肌腱桡侧和第 4伸指肌腱尺…  相似文献   

7.
治疗组 2 4例针刺双下肢阳辅穴 1~ 1 5寸 ,强刺激留针5~ 10分钟 ,同时嘱咐患者手扶桌椅等放松腰部做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运动 ,活动幅度由小到大 ,以伤侧为主。拔针后继续活动腰部 5~ 10分钟 ,口服少量的跌打损伤药及外贴跌打膏 ,第 2天仍有腰痛者按上法再针刺 1次。对照  相似文献   

8.
9.
洪军  徐子抗  陶红 《现代康复》1999,3(11):1293-1293
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我院在此基础上辅以针刺更有明显功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姜艳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510-2510
中医认为急性腰扭伤是因活动不慎,腰部闪挫,使气滞血瘀,气血受阻,经脉淤滞,经络失养,不通则痛。闪电穴是经外奇穴,针刺本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多能迅速获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中医护理对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9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中医护理操作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分,在治疗第3、5天治疗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治疗结合中医护理在急性腰扭伤中的运用,有利于加快患者腰痛减轻,缩短疗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针加中医护理改善急性腰扭伤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中医护理,包括中药熏蒸和点穴,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第3、5天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中医护理有利于减轻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痛,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疼痛与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VAS与RM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治疗途径,观察TDP药物渗透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TDP药物渗透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并与单纯TDP药物渗透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TDP药物渗透配合针刺疗法的治愈显效率为90.32%,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8.75%,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差异显著性为(p<0.05),观察组治疗次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TDP药物渗透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对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周及疗程结束后应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行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电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3.4%和76.7%,电针治疗组可明显缩短疗程,治疗后3天疼痛已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取穴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温针灸。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IL-6、NO水平均降低,JOA下腰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神经肌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诊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腰椎牵引),观察组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总...  相似文献   

18.
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索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力学效应。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中医推拿和腰椎牵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McKenzie力学疗法。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均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试验组13.684±1.662,对照组13.485±3.00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评分(24.632±1.777)明显高于对照组(18.667±2.533,P<0.01),试验组腰椎功能改善指数(0.443±0.007)比对照组(0.281±0.119)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康复疗效和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加运动治疗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中医方法学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改善血流循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加运动治疗。疗效评价结果包括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含死亡)。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8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8例,稍进步5例,无变化6例,恶化3例,治疗组的疗效等级显著较高。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FM A )上肢为(41.5±7.2)分,FM A下肢为(28.9±7.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为(72.9±1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11.7)分。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以及运动治疗,有助于减轻偏瘫患者脑细胞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观察体感诱发电位在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治疗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及出院前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应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手法复位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治疗优良率为79.1%,平均改善指数及改善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48例患者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率79.2%,主要表现为马尾电位潜伏期延长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均有改善。结论手法复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