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发作期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阻塞性肺病发作期的辨证治疗周珩(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210029)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气过阻塞的病理改变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共同特点的呼吸系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后期常可...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伴肺结核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伴肺结核12例分析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内科(255200)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郭天勇徐风平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呼吸衰竭患者若同时伴有活动性肺结核,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3.
谢艾宏  程祥会 《西部医学》2012,24(7):1397-139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药汤剂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收治的85例(治疗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在合理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及要点,与82例(对照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治疗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缓解率达95%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给予合理的中药汤剂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和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功能免疫刺激剂--乌体林斯加黄芪小青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乌体林斯加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小青龙汤并加味重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黄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0例,以气管炎菌苗为对照(对照组52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0%,明显优于对照组(57.7%,P<0.05)。能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乌体林斯注射液及中药黄芪加小青龙汤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其作用与它们共同增强呼吸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玉屏风散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以多抗甲素为阳性对照,观察了玉屏风散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3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玉屏风散颗粒治疗组和多抗甲素对照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显效率分别为63.64%,68.97%,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96.56%。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合并左心衰竭抢救护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近2年来,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合并左心衰竭的抢救与护理。结果:72例中,抢救成功69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5.83%,死亡率为4.17%,2例心力衰竭纠正后,呼吸衰竭不能纠正死亡,1例因左心衰竭反复发作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合并左心衰竭时,抢救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病情,争取抢救时间,正确抢救措施及严谨的身心护理。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自2000年9月~2003年3月收治的30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旨在寻找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诱因,预防和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崔广芸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220-220
目的:探讨观察基层医院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供肺功能康复指导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我院接受肺功能康复指导,观察其依从性并对比肺功能康复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活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总体依从性较好,达到94.4%;肺功能及活动耐力指标在康复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康复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基层医院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治疗指导,简单易行,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患性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Multiplex-PCR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78例和住院对照71例,分析GSTM1基因缺失型(GSTM1(-))频率分布,探讨GSTM1基因缺失型及吸烟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易患性。结果:GSTM1基因缺失型在病例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8.97%、53.52%(P>0.05),无显著性差异。GSTM1基因缺失型与吸烟量(>20包/年)联合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患性增加5.36倍(95%可信区间2.15-13.21)。结论:GSTM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量联合作用增加中国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患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症状的特点,探讨为其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经相关的治疗后,治愈率为58.75%,好转率为16.25%,慢性肾脏病转化率为8.75%,死亡率为16.2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几率较高,属于此病的高危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并发急性肾损伤后易诱发全身各器官的衰竭,从而其死亡率会显著增加。早期发现并及早联合采取机械通气和连续性血液滤过疗法可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肾损伤,降低此病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费蕾  况军  阮鹏 《西部医学》2009,21(9):1497-1499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以简易营养评价精法评估营养不良,同时筛选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56.73%,吞咽不适、感染、厌食、较低的血清白蛋白、较低氧血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吞咽不适、感染、厌食、较低的血清白蛋白、较低氧血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正确的认知和及时的预防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的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长期氧疗认知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氧疗认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掌握了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长期氧疗的意义、时间及方法。结论:合理使用长期氧疗和加强氧疗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是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特点。方法对1998-2004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4例(87.2%),死亡5例(12.8%)。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常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90%以上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症状能得到控制或缓解。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给予合理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癌18例临床分析王秀英,侯丽萍包头钢铁稀土公司职工医院内科(014010)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肺肿瘤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已受到重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存在咳嗽、咳痰和气喘等呼吸道症状,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并发症、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方案,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为58.75%,好转率为16.25%,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转化率为8.75%,死亡率为16.2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率较高,属于临床上高危人群,死亡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肾损伤还容易诱发其他全身个器官的衰竭,从而导致该病死亡率进一步增加.早期发现并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治疗该疾病并降低死亡率,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香  黎贵湘  朱姝  兰霞  李婷 《西部医学》2009,21(9):1605-1606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测评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2.1±9.8降为27.4±6.9。其抑郁的发生率由51.25%下降为23.75%。结论COPD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王金福  张黎美  陈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46-147,14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4月~2009年7月收治的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35例同期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急性起病12例,缓慢起病27例,首诊误诊18例,误诊率46.15%,死亡4例,死亡率10.26%。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且单纯抽气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若出现肺动脉高压或右心室扩张、肥厚、右心功能必将受损,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可通过数种机制导致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肺心病伴急性左心衰多见于老年患者,而老年人又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气胸临床并非少见,一般不难诊断,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尤其重症COPD患者25%易发生气胸,因其肺部基础疾病表现较为突出,往往掩盖气胸的症状和体征,容易延误气胸的诊断和治疗。本文收集我院1997—2004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24例,结合病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