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口服避孕药(O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治疗PCOS不孕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研究组(32例)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进行40个周期的IMFA,对照组(46例)于月经第5天口服达英-35避孕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内分泌水平变化、卵巢基础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大小的变化、两组治疗后月经改善及排卵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穿刺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4%(27/32)的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至10个以下,卵巢体积明显缩小;59.4%(19/32)的患者术后一个月月经周期缩短,43.8% (14/32)的患者恢复排卵。结论IMFA和OC均能够减少PCOS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和卵巢体积,并改善其内分泌状况,但IMFA在改善月经和排卵情况方面更优于OC,是治疗PCOS不孕的又一有效可行的辅助生育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阴道超声下卵泡穿刺抽吸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所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对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的32例PCOS患者40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阴道B超下卵泡穿刺抽吸术释放卵子,再行人工受精的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的周期中妊娠11例,妊娠率34.38%,治疗后第2次月经周期中3例自然妊娠,未孕患者在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患者睾酮水平、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超声下卵泡穿刺抽吸术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内分泌状况,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定、简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PCOS不孕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肾祛痰中药配合B超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内分泌及基础窦卵泡数及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对20例PCOS患者(51个周期)用克罗米芬/尿促性素(CC/HMG)促排卵后,当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2~14 mm时,肌注绒促性素HCG 5000~10 000 U,32~36 h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治疗,同时口服中药,水煎服,日一剂,连用2~3个周期,检查穿刺后患者的内分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和血清AM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PCOS患者睾酮(TO)和促黄体生成素(LH)、AMH及基础窦卵泡计数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OS患者用补肾化痰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技术可纠正其性激素及AMH异常状态,减少基础窦卵泡计数,从而为PCOS的治疗开创了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下卵泡抽吸术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穿刺组25例,采用超声下卵泡抽吸术联合促排卵药物,共治疗54周期;对照组16例,仅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共治疗38周期。两组都在卵泡成熟后注射HCG,24~36小时内行人工授精(IUI)。结果穿刺组临床妊娠率20.37%,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及多胎妊娠发生;对照组临床妊娠率15.79%,发生中、重度OHSS7例,占18.42%,多胎妊娠2例,占33.33%。结论超声下卵泡抽吸术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PCOS不孕症为一种有效可行的辅助生育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不孕妇女在其筛选阶段控制下超促排卵(CH O)应用卵泡抽吸术的有效性。研究设计:组A为13例患有PCO S的不孕妇女,由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 H SS),先前接受体外受精(IV F)或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失败(共13个周期)。组B,同样的患者,在筛选阶段,新的IV F周期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泡抽吸术(共13个周期)。双侧卵巢保留卵泡不超过10个。监测参数包括卵巢大小、优势卵泡数目、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天的雌二醇(E2)水平、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胚胎植入率、…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术治疗单侧多囊卵巢伴不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术治疗单侧多囊卵巢(polycystic ovary,PCO)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0例经超声证实的单侧PCO不孕患者,于月经净后3~7 d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吸两侧卵巢内小卵泡,2例伴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行体外未成熟卵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其余术后每侧留下3~5个,再予以促排卵治疗。测定PCO侧和正常侧卵巢卵泡液的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结果:单侧PCO侧的卵泡数显著高于正常卵巢侧(P〈0.01)。单侧PCO卵泡液中的LH水平与正常侧卵巢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穿刺后2例患者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但未妊娠,8例患者促排卵7例有优势卵泡发育,平均2.67个,1例术后当月妊娠。结论:单侧PCO的发病可能与其局部内分泌异常有关。小卵泡穿刺术适用于单侧PCO不伴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结合IVM适用于伴有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小卵泡穿刺结合IVM治疗单侧PCO简便、经济、不需住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药物促排卵治疗联合经阴道B超引导穿刺清除多余卵泡,通过使卵巢激素水平降低,反馈诱导垂体Gn的分泌和释放,探讨这种疗法对有效促排卵、帮助妊娠以及控制OHSS等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因PCOS而不孕的患者62例,平均年龄28.32岁,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97个周期,其中联合卵巢穿刺抽吸清除多余卵泡治疗76周期,在注射HCG12~36小时内性交或IUI。结果:临床妊娠率25%;未发生中、重度OHSS;多胎妊娠4例,占21.05%。缩短了PCOS患者的助孕治疗时间,简化了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避免OHSS的发生,提高妊娠率。结论:药物促排卵并联合经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穿刺清除多余卵泡对PCOS的助孕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获得妊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中出现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来不孕不育科就诊PCOS不孕患者经口服避孕药治疗3周期后给予促排卵治疗,对发生LUFS的20例患者给予卵泡穿刺治疗.结果 20例穿刺患者中3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结论 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发生LUFS给予卵泡穿刺术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何春侠 《求医问药》2014,(18):257-257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卵泡穿刺抽吸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9月10日至2013年9月10日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引导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泡穿刺抽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妊娠结局,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的排卵率为52.00%,妊娠率为44.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25例患者的排卵率为36.00%,妊娠率为32.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泡穿刺抽吸治疗能明显改善其病情,提高其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TVS)引导下选择性卵泡减少术结合促排卵治疗对克罗米芬(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治疗周期的第4~7天对35例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TVS监测,在HMG的诱导下出现多卵泡发育时,行TVS介导下选择性卵泡抽吸,留下2~3个优势卵泡,注射HCG24~48 h后指导同房。结果3个疗程后的累积排卵率为80%,共有19例在3个疗程后顺利受孕,累积妊娠率为54.3%,其中5例(14.3%)经第一个疗程后成功妊娠,治疗期间未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卵泡减少术为药物促排卵诱导下出现多卵泡发育的PCOS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卵泡穿刺配合人工授精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不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一种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性不孕。方法 :对 12例PCOS患者 15个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 ,配合经阴道B超下卵泡穿刺术释放卵子 ,再行人工授精的方案治疗。结果 :治疗周期中获得妊娠 4例 ,妊娠率为 2 6 .6 7% ;治疗后第 2次月经周期中 1例自然妊娠 ,其它病例在 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 ,但之后 5例月经周期延长 ,2例复发闭经 ;患者血中LH和睾酮值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卵泡穿刺配合人工授精 ,能迅速阻断PCOS的病理环节 ,具有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便等优点 ,可作为治疗PCOS性不孕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孕的方法。方法对18例P-COS患者22个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配合经阴超下卵泡穿刺术释放卵母细胞,再行人工授精。结果18个周期中妊娠6例,妊娠率33%;未孕患者在2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且之后月经均恢复成以前状态;患者血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值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卵泡穿刺结合人工受精,具有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PCOS不孕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经促排卵治疗发生排卵异常的67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研究组):在阴道B超超声介导下行成熟卵泡穿刺协助排卵,穿刺1小时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共34例。B组(对照组):在追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 IU后行IUI,共33例。结果:A组患者妊娠率为41.18%,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17.65%,多胎妊娠率为11.76%,B组患者分别是24.24%、30.30%、24.2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后,当卵泡发育成熟行卵泡穿刺加IUI是治疗PCOS合并不孕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来曲唑治疗PCOS腹腔镜术后不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来曲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术后3个月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来曲唑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HCG治疗,来曲唑组在HCG治疗基础上加用来曲唑,记录患者HCG日内膜厚度、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数、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双胎数(例)。结果30例来曲唑组治疗21个周期,15个周期有排卵,5个周期无优势卵泡发育,1个周期有优势卵泡发育未排卵。而对照组,治疗21个周期,14个周期有排卵,5个周期无优势卵泡发育,2个周期有优势卵泡发育未排卵。两组的HCG日内膜厚度、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数、单卵泡排卵率及双胎数有显著差异(P〈0.05),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曲唑能成功诱发术后未孕患者排卵,具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常规预处理后对体外受精(IVF)治疗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于本院生殖中心行IVF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PCOS组117个周期与输卵管因素不孕组507个周期。比较两组基础情况、IVF治疗的临床与实验室参数及妊娠结局。 结果 PCOS组与输卵管因素组相比,基础BMI、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及原发不孕的比例增加,基础血FSH更低,基础LH、LH/FSH及T更高,卵巢容积更大及窦卵泡的总数更多,差异显著(P<0.05); PCOS组因卵巢多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取消周期增加,促排卵Gn及HCG的用量更少,血清E2的峰值更高,冷冻胚胎数略多,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多胎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PCOS组的中度OHSS的发生率和早期妊娠丢失率增加,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常规预处理后PCOS患者影响IVF治疗促排卵的反应,中度OHSS的发生率及早期妊娠丢失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诱导排卵联合卵泡穿刺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以门诊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诱导排卵治疗,于患者月经期第5天开始,口服环丙孕酮,3周期后,于月经第5天,口服克罗米芬,阴式B超下监测,待出现直径为16 mm左右卵泡时,肌注5 000 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近卵泡发育成熟时次日告知患者同房;观察组则于近卵泡发育成熟时行卵泡穿刺术,并告知患者次日同房。比较临床妊娠率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总数为147周,优势卵泡出现率为97.3%(143/147),对照组患者治疗周期总数为202周,优势卵泡出现率为97.0%(196/202),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排卵率达100%,妊娠率为34.2%,均高于对照组的68.4%和10.0%,P<0.05;观察组轻度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69例,占98.6%,高于对照组的87.1%,OHSS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多胎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诱导排卵联合卵泡穿刺术可有效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优势卵泡出现率,提高临床妊娠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和在超促排卵(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探讨颗粒细胞AQP9表达水平与COH周期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收集卵泡(直径≥1.8 cm)液,测定甾体激素E2、P和T水平;取卵时分别收集大卵泡(直径>1.6 cm)和小卵泡(直径<1.4 cm)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用RT-PCR检测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定位AQP9在PCOS卵巢内窦状卵泡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证实黄素化颗粒细胞有AQP9 mRNA表达,PCOS组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大卵泡的颗粒细胞AQP9表达高于小卵泡,但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显示PCOS患者卵巢的窦状卵泡内颗粒细胞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的表达,染色定位于胞浆和胞膜。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卵泡液中E2、P和T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COS患者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在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表达,推测AQP9可能通过水转运介导卵泡发育和窦卵泡形成。在COH周期,PCOS的大卵泡AQP9的表达有高于小卵泡的趋势,可能与卵泡发育有关。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甾体激素的分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CPA)和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4 5例PCOS患者于自然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 5天服用复方CPA 3个周期和二甲双胍 3个月。服药前后观察临床表现、盆腔超声相、血清生殖激素和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服药后 ,皆有撤退性出血 ,11例患者恢复排卵性月经 ,并有 6例妊娠。血清黄体生成素 (LH)、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生成素比值 (LH/FSH)、睾酮(T)和雄烯二酮 (A)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1)。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血清胰岛素 (INS)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双侧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显著减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显著升高(P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 (LDL)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联合应用复方CPA和二甲双胍治疗PCOS ,可减轻临床症状 ,降低胰岛素水平 ,异常的血激素相、卵巢形态及血脂相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来曲唑(LE)、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3种药物相互联合使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CC抵抗及LE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更佳的促排卵方案。方法 将CC抵抗及LE无反应的209例(周期)PCOS患者,随机分入CC+HMG组59周期,LE+HMG组72周期,LE+CC组78周期, LE+CC组中无反应者54周期立即转入LE+CC+HMG组,观察4组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最大卵泡平均直径(MFD)、子宫内膜厚度、>1.4 cm卵泡数、血清雌二醇(E2)水平,以及促排天数、HMG用量、排卵数、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双胎率、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LE+CC组排卵率最低(30.77%),但>1.4 cm卵泡数、排卵数和促排天数最少,HCG注射日E2水平最低(P<0.05),余3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CC+HMG组HMG用量以及HCG注射日E2水平最高(P<0.05);仅CC+HMG组出现异位妊娠,共3周期(P<0.05)。4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MFD、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双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卵泡未破裂黄素化(LUF)。 结论 对CC抵抗及LE无反应的PCOS患者,LE+CC联合促排卵方案,仍有30.77%的排卵率,尤其适合OHSS高危人群。而LE+CC与LE+CC+HMG的总体排卵率92.31%,明显高于传统联合促排卵方案LE+HMG与CC+HMG,同时降低了OHSS及多胎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