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位间隔部(HRVS)与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行VVI起搏并愿随访的患者104例,其中HRVS起搏54例,RVA起搏50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半年、1年及3年在同一起搏频率下(60次/分)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和监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HRVS起搏患者LVEF及BNP水平无明显改变;RVA起搏患者LVEF(术后半年、3年分别为0.60±0.15、0.54±0.16)降低及BNP(术后半年、3年分别为96.51±46.41 ng/L、168.33±49.37 ng/L)水平升高。结论 VVI H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患者安装起搏器的不同部位的调查,分析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VOT间隔部起搏组(简称RVOT组)93例和RVA起搏组(简称RVA组)9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T间期,于术前、术后1年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参数。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用于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 RVA组及RVOT组术后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术前均延长(P<0.05),且RVA组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RVOT组延长显著(P<0.01);RVA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VA组术前及术后1周HARS及HD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年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组较RVA组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更小,为临床更适宜选择的起搏器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 )、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 RQS宽度的变化。方法 :患者 15 (男 10 ,女 5 )例 ,年龄 66± 6岁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8例 ,三度房室阻滞 ( °AVB) 7例。分别行 RVA,RVOT,RV- Bi起搏 (VVI,60~ 90· min- 1 ,测定心排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 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RCWP) ,QRS宽度 (QRSd)和电轴 (QRSa)。结果 :1与 RVA起搏 (CO:4.16±0 .5 1L/ min;CI:2 .3 9± 0 .3 4L· min- 1 · m- 2 ;PCWP:17.5± 3 .7mm Hg)相比 ,RVOT起搏 (CO:4.42± 0 .63 L/min;CI:2 .5 7± 0 .45 L· min- 1· m- 2 ;PCWP:14.9± 3 .7m m Hg)和 RV- Bi起搏 (CO:4.77± 0 .69L/ min;CI:2 .76± 0 .5 3 L· m in- 1 · m- 2 ;PCWP:13 .7± 3 .1mm Hg) CO,CI显著增加、PCWP明显降低 (P<0 .0 5~ 0 .0 1) ;2 RV - Bi起搏较 RVOT起搏的 CO,CI增高 (P<0 .0 1)而 PCWP降低 (P<0 .0 5 ) ;3 RVOT,RV- Bi起搏的 QRSd(分别为12 8± 11ms;111± 16m s)较 RVA起搏时 (146± 18m s)显著缩短 (P<0 .0 5~ 0 .0 1) ;RV - Bi起搏又比 RVOT起搏明显缩短 (P<0 .0 1)。结论 :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的心功能明显优于 RVA,RVOT等单部位起搏 ;右室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右心室高位间隔部起搏(right high-interventricularseptum,RHIVS)与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行右心室高位间隔部起搏为RHIVS组,30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为RVA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6分钟步行试验,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LVEF)。结果:RHIVS组与RVA组术前6分钟步行试验(six minute corridorwalktest,6-MWT)步行距离及LVEF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RVA组6-MWT步行距离较RHIVS组明显降低(310±95vs 415±103,P0.01)。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RVA组LVEF亦较RHIVS组有显著的减低(53.47±3.95 vs 56.25±4.73,P0.05;52.17±3.68 vs 55.10±4.47,P0.05;46.97±2.59 vs 53.95±4.84,P0.01)。结论:右心室高位间隔部起搏防止起搏导致的心功能的恶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希氏束起搏(HBP)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例高于40%)而植入永久起搏器且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32例。HBP成功者44例为HBP组,传统起搏组8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起搏器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将各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LVEF≥40%)患者及射血分数降低(HFrEF,LVEF<40%)患者,再次评价两类患者中HBP和传统起搏的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HBP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二尖瓣反流(MR)程度减轻、左心房内径(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三尖瓣反流(TR)程度较术前加重(P<0.05),LVEF、LVEDD、MR程度、LAD均较术前无显著改善(P均>0.05)。132例患者中有HFrEF患者47例,其中HBP组20例,传统起搏组27例,HBP组HFrEF患者术后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LVEDD减小、MR和TR程度均减轻、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HFrEF患者QRS时限延长(P<0.05)。HFpEF患者共85例,其中HBP组24例。HBP组HFpEF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而传统起搏组HFpEF患者的LVEF较术前下降、MR和TR程度均加重(P均<0.05)。结论: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与传统起搏相比,HBP均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这些临床益处在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起搏器植入以来,右室心尖部起搏一直为传统起搏位置,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新的起搏部位研究主要集中在右室流出道、右室中位间隔、右室流人道、直接希式束、希式束旁及心室双部位起搏,现对上述几种起搏部位的电极固定位置、及其对心电、机械活动及对心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15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VVI型起搏器60例,DDD型起搏器55例。按最终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Cum%VP)分为3组:A组Cum%VP<50%(34例),B组Cum%VP≥50%~<100%(38例),C组为完全心室起搏,即Cum%VP=100%(43例)。通过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行运动耐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检查,了解各组及不同起搏模式患者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3组均有心功能恶化趋势,即LVEF、BNP均有降低、升高的改变,但A组的改变幅度最小,C组的改变幅度最大,B组介于两者之间;②VVI与DDD起搏相比,对心功能的影响无差异,VVI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和脑栓塞发生率略高。结论:①老年患者在右室心尖部起搏情况下,随着Cum%VP的增加,心功能恶化程度增大;②VVI或DDD起搏模式不是影响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5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病人根据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HVS组)。起搏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RVA组,B型脑利钠肽、QRS波时限明显低于RVA起搏。结论:H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RVA组,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而安装永久起搏器是SS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通过观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3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SSS患者心功能变化、右室起搏百分比(rightventricularpacing,VP%)及心房颤动发生的情况,旨在探讨不同起搏模式对SSS患者长期心功能的影响并对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植入CRT起搏器/除颤器(CRT-P/D)患者41例.根据逆行心脏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按照右前斜位30°心脏长轴造影分为基底部组(n=15)、室中部组(n=26)和心尖部组(n=0);按照左前斜位45°心脏短轴造影分为前壁组(n=9)、前侧壁组(n=10)、侧壁组(n=12)、后侧壁组(n=10)和后壁组(n=0).随访记录并比较各组基线(术前),术后7d,3、6、12、18、24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限、心功能(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CRT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41例患者无应答率为19.5%(8/4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与基线时相比,所有患者LVEF升高、LVEDD下降、QRS时限缩短、心功能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下降(P<0.05);②随访3个月后各时间点,非前壁(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组在LVEF、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前壁组(P<0.05);LVEDD下降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侧壁、侧壁和后侧壁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随访时间点,基底部与室中部组间相比,LVEF、LVEDD、QRS时限、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CRT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正常,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导线脱位、膈肌起搏、囊袋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 ①CRT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获益;②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前壁者CRT疗效可能较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安装起搏器到随访时间大于5年,起搏比率80%。比较起搏器置入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心功能和临床状况等指标。结果研究共入选82例。两次评估相隔的平均时间是8.7年(104.4个月)。植入起搏器后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均0.001),而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改变。有4例(占4.87%)出现了心室重构且伴有心功能分级恶化,其中3例为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前壁心肌梗死,1例为2型糖尿病。未发生心室重构的患者均没有临床心力衰竭症状。结论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正常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重构及临床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做功和重构的影响。方法 83例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43例,随机分为RVOT间隔部起搏组(RVOT组,n=42)和RVA部起搏组(RVA组,n=41),观察两组QRS波时限、新出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情况、心腔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随访11.47±1.67个月,两组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0.01),RVA组明显长于RVOT组(P<0.01);两组的左房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径均未见明显变化,RVA组1年后左室舒张末径较术前显著增加(53.53±5.72 mm vs 50.03±6.20 mm,P<0.05),两组1年后LVEF均较术前显著降低(RVOT、RVA比较分别为0.57±0.10 vs 0.62±0.11,0.53±0.08 vs 0.63±0.10,P均<0.01);两组新出现房颤例数亦未见差异。结论 RVOT起搏对心室重构的影响要好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5.
心脏右侧DDD起搏对心功能和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equilibrium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ERNA)方法评价心脏右侧DDD起搏对心功能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间歇二度房室阻滞患者植入DDD起搏器。患者植入起搏器后行ERNA检查,用程控仪调整起搏器参数,分别在起搏情况下和窦性心律情况下采集数据,通过半自动处理数据获得心功能参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位相分析(Phase analysis)处理,了解心室激动顺序,计算出相角程(Phase shift)来评估心室激动的同步性。结果患者在起搏时,左心室1/3EF比窦性心律时明显减低[(0.23±0.06)对(0.28±0.05),P=0.01]。位相分析显示起搏时右心室激动早于左心室,相角程增宽[(64.13±16.81)°对(52.88±9.26)°,P=0.007]。在窦性心律时心室激动顺序为从室间隔近端或左心室基底部向心尖方向扩散,起搏心律时心室激动顺序发生改变,从右心室心尖部向心底部和左心室扩散。结论 单纯右心室起搏增加心室不同步性,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病窦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36例)和RVA起搏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LVESV和LVEDV)、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别。术后3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在基础状态超声下无显著差别,在起搏负荷超声下HRVS起搏组的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5)。术后12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SPWMD和LVESV三项指标均显著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1);LVEDV小于RVA起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低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与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两种不同起搏方式对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病窦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15(男9,女6)例;实施右室流出道起搏10(男6,女4)例。所选患者均植入双腔起搏器,时间为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搏出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时CO[(4.7±1.1)vs(5.6±1.0)L/min,P<0.05]、CI[(3.1±0.7)vs(3.7±0.5)L/(min.m2),P<0.05]、SV[(70±14)vs(82±11)ml/次,P<0.05]、SVI[(42±9)vs(49±9)ml/(次.m2),P<0.05]、LVEF[(46±7)vs(57±15)%,P<0.05]均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使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过程更协调,心室同步化更好,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定量和半定量心室的同步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起搏比例的右室间隔部(RVS)和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事件和心功能影响。方法纳入置入双腔起搏器术满1年的患者96例,按照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S起搏组(n=48)和RVA起搏组(n=48),利用程控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的打开与关闭,结合患者自身反应,按照心室起搏(VP)比例分为VP≤10%组(16例)、VP11%~89%组(16例)、VP≥90%组(16例)。通过心脏彩超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起搏器程控仪询问心室高频事件(VHR)和室性早搏(PVC)。结果 RVA起搏比RVS起搏PVC增多,VHR发生率无差异;随VP比例增加,两组VHR和PVC减少,RVA起搏组LVEF下降、LVEDD增大。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可减少PVC、延缓心功能减退;降低VP虽可延缓新功能减退但会造成PVC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