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肢血管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手术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及有效解除影响肢体存活的因素。方法 对1993年~ 2 0 0 0年收治 4 2例 5 8条四肢血管损伤分析其疗效及影响肢体存活因素。男 37例 ,女 5例。年龄 12~ 70岁。伤后手术时间 1小时~ 4 5天。急诊手术 38例 ,择期手术 4例。血管完全断裂 2 2例 32条 ;部分断裂 (撕裂 ) 5例 6条 ;血管缺损 15例 2 0条 ,缺损长度 5~ 10 cm。手术行血管端端吻合 2 2例 ,端侧吻合 1例 ,修补 5例 ,血管移植 14例 ,其中人造血管1例 ,长度 5 cm。结果 急诊手术者 ,手术成功 35例 ,截肢 3例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 5例 ,血肿形成及假性动脉瘤各 1例。择期手术 4例均成功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 1例。术后随访 6个月~ 7年 ,除 3例截肢外 ,7例断肢再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差 ,余血管修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尽快修复受损血管 ,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及解决影响肢体存活因素是保存肢体及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导致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4例(5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发生严重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条股总动脉末端至胫后动脉上段动脉被剥脱的肢体应用人工血管行动脉重建术,术后肢体坏疽行膝上截肢术;对3条股浅动脉被剥脱10~15 cm的肢体取自体大隐静脉行动脉重建术,术后5 d对1条坏死肢体行膝上截肢术.1条股浅静脉被切除2 cm的肢体取自体大隐静脉行股浅静脉重建术.结果 4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4条动脉损伤肢体中2条肢体(50%)行膝上截肢术;2条肢体(50%)得到保伞,随访12~46个月,平均29个月,血管通畅良好.1例股浅静脉损伤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提高对医源性血管损伤的认识,术中规范操作,辨明解剖,可以减少和预防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一旦有血管损伤应早期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长段撕脱性离断血管在断肢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吻合长段撕脱性离断血管进行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伴组织严重损伤的断肢实施再植手术,术中对撕脱性离断血管均进行吻合,其中直接行断端直接吻合12条血管,移植血管吻合22条。结果再植断肢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足背动脉发生自发破裂出血结扎,再植肢体无缺血表现。8例因皮肤坏死二期行皮瓣移植修复,2例因骨缺损行游离植骨。按赵书强手功能评定标准:优2例,良9例,差1例。结论吻合撕脱离断的血管采用灵活的手术方案进行断肢再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1989—2000年68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断端吻合、血管修补、自体静脉移植、残端结扎等方式修复损伤血管。结果:随访2--11年,62例肢体存活,6例截肢,2例出现轻度缺血性肌挛缩。结论:早期诊断是肢体抢救成活的关键,损伤动脉应尽可能在6—8h内进行修复,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血管修复方法。积极治疗多发伤、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再植治疗完全离断耳廓伤8例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平面耳廓完全离断伤通过吻合血管再植成功病例,8例术中予吻合1~2条动脉,1~3条静脉,均一次性通血成功。术后予镇静、密切观察血液循环。结果8例耳廓离断再植术后Ⅰ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5~31个月,平均10.8个月。7例耳廓保护性感觉恢复,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未遗留明显心理障碍。结论耳廓血管薄、管腔细小,但其血供丰富。再植操作技术要求高,摆位困难,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但只要争取吻合血管,并保证吻合质量,成功几率较大。吻合血管再植是耳廓离断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浮膝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血管修复治疗浮膝合并胴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17例该类患者,采用钢板固定股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血管修复术治疗胴动脉损伤,并随访其疗效0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1个月(8~24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均获解剖复位,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受伤肢体均存活。手术切口及减张切口无感染发生,无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中3例,差1例。结论 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浮膝合并胭动脉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固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浮膝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纯腘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5例单纯腘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7~83岁,平均(53±21)岁.急性缺血11例11条肢体(42.3%),慢性缺血14例15条肢体(57.7%).手术方式包括腘动脉取栓4条肢体,补片成形19条肢体,自体静脉旁路或间位移植2条肢体.人工血管间位移植1条肢体.其中6条肢体在血管重建手术同期行腓肠肌内侧头离断松解术.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4例患者25条肢体症状改善,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术后踝肱指数为0.75±0.29,高于术前的0.35±0.20(P<0.01).随访4~16个月,平均10.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2.3%;术后截肢3例,保肢率为88.5%.结论 腘动脉闭塞成因复杂,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经深低温处理的异体动脉移植修复损伤、缺损的四肢大血管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5年10月,应用同种异体动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15例(17条血管),其中肱动脉缺损6例,胴动脉缺损1例,股动脉缺损7例,1例上肢完全离断伤异体动脉修复肱动静脉、头静脉3条。移植血管平均长度9.5 cm。结果15例术后均无排异反应,伤口一期愈合13例,二期愈合2例,伤口愈合后经超声多谱勒检测,血管通畅率为100%,随访4~12个月(平均9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迟发排异反应发生。参照周之德四肢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优11例,可3例,差1例。结论异体动脉经深低温处理后为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生物性材料,临床应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暂时性异位断足寄养再回植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报道2例采用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挽救无一期再植条件的新足及在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再植方法,方法,对无一期再植条件的2例断足,采用暂时异位寄养的方法,分别植于健侧小腿下段,分别利用胫后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受区血管,维持断足存活,待全身状态平稳和离断肢体近端条件允许时,再将断足自寄养部位二期回植于原来的解剖位置。结果:2例断足完体成活。经4-6个月随访,受伤的下肢恢复正常长度,足底感受恢复,能下地行走。结论: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为挽救特殊条件下的离断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和小腿下段的离断是暂时性异位寄养断肢再植术的理想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断腕再植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5例腕部离断患者,其中压轧伤5例,机器压伤5例,电锯伤3例,刀砍伤2例.完全离断7例,不完全离断8例.采用早期通血、保留骨长度、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损伤等方法对腕部离断进行再植手术. 结果 术后再植肢体存活良好,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平均为10.2个月(3~18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价标准综合评分:优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7%.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损伤等方法能提高断腕再植成活率,更好的促进患肢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上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上肢主要动脉损伤202例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血管损伤后主要修复方法为:单纯修补缝合受损的血管、血管端端吻合术和血管移植。结果 本组202例,有4例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其中2例发现及时,经再次手术,肢体存活;2例术后因发现较晚而截肢,其余198例全部存活。结论 (1)诊断明确后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行手术探查。(2)肢体血循环重建的时限,可根据伤情、技术能力等延长;(3)血管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是首选的手术方法;(4)尺、桡动脉同时损伤者,强调两条动脉均应修复。  相似文献   

12.
ԭ���Ը�Ĥ�������г�ʱ��ҪѪ�ܵ��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累及主要血管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时 ,主要血管的处理方法 ,以提高切除率。方法 总结 4 5例累及主要血管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切除及血管重建的经验。结果 无手术死亡。随访 4 1例 ,随访时间3~ 87个月 ,平均 4 9个月 ,移植物血栓栓塞 2例 ,其中 1例左髂动脉移植物术后 8个月发生血栓栓塞延误就诊左下肢坏疽行左髋关节解脱。术后 7个月髂静脉移植物血栓栓塞 1例 ,肢体稍肿胀。生存期 >1年者 36例 ,生存期 >3年 33例 ,>5年 6例 ,其余病例尚在随访中。随访过程中 5例肿瘤复发再次切除。结论 对累及主要血管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合并大血管重建手术安全 ,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经验。方法 1997年8月~2006年8月,对200例(316条)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血管吻合、修补、自体静脉移植或人工血管移植,并同时对缺损皮肤和肌腱进行一期修复或二期功能重建。血管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161例,闭合性损伤39例。完全断裂189条,不完全断裂127条。血管缺损2~8cm。结果 术中输血量800~4000ml。手术成功(一次修复)169例,血栓形成二次修复19例,术后死亡3例,截肢9例。126例获随访3个月~4年,120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6例肢体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可能与合并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对于四肢主干动脉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能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提高患肢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血管修复治疗浮膝合并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17例该类患者,采用钢板固定股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血管修复术治疗动脉损伤,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1个月(8~24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均获解剖复位,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受伤肢体均存活。手术切口及减张切口无感染发生,无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中3例,差1例。结论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浮膝合并动脉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固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浮膝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辅助外科手术在闭合性四肢血管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89年8月~2004年4月,应用介入辅助外科手术治疗闭合性四肢血管损伤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3~57岁。血管损伤部位:腋动脉2例,旋肱前动脉1例,旋肱后动脉4例,肩胛下动脉1例,肱动脉2例,髂动脉1例,股动脉4例,动脉1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内脏损伤2例,神经损伤2例,骨折脱位8例。血管完全断裂13例,部分断裂2例,血管痉挛1例。9例有血管缺损,缺损范围4~8cm,平均5.8cm。受伤至就诊时间1~3h,平均1.5h。介入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28min;血管修复手术时间1~3.5h,平均1.7h。结果术后16例血管损伤肢体均无坏死。2例腋动脉损伤及3例股动脉损伤患者,术后3个月造影复查,血管均通畅。合并骨折者术后16~42周骨折愈合,平均26周。经2~13年随访,1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差,余患者功能均满意。结论介入辅助外科手术能够准确确定闭合性血管损伤的位置,减少手术盲目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了血管修复的成功率,是治疗闭合性四肢血管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8年4月,对106例拇指撕脱性离断取浅静脉移植修复动脉重建血供进行再植。结果本组106例,102例成活。术后12例血管危象经处理后,8例成活,4例坏死。10~24个月随访,平均16.3个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浅静脉移植重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血供,缩短手术时间,减轻供区损伤,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下肢离断再植短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复杂性下肢离断行再植术后短期疗效进行分析以提高再植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9例10个复杂性下肢离断行断肢再植手术。骨骼一般短缩3—7cm,有8条动脉进行血管桥接,重要肌肉功能予以重建,骨外露处用临近肌瓣转位覆盖,皮肤缺损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闭合伤口。8个下肢术中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结果随访6个月-2.5年。再植9例10个肢体,术后2周内分别因肌肉坏死和伤口感染各1个肢体截肢。其他患肢经过多次手术后,创面均得到较好覆盖。2个肢体骨折延迟愈合,3个肢体骨不连,经植骨手术后骨折愈合。4个肢体膝踝关节需进一步手术改善功能。根据陈中伟对下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功能恢复为Ⅰ级者1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对复杂性下肢离断行断肢再植手术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要重视术中及时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是该类再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72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男50例,女22例;年龄5~60岁,中位年龄39岁。开放性损伤44例,闭合性损伤28例。动脉损伤部位:锁骨下动脉1例,股动脉23例,胭动脉20例,尺桡动脉同时损伤12例,肱动脉11例,腋动脉3例,胫前后动脉同时损伤2例。伤后至入院时间30min~27d。术中血管破口直接修补3例,端端吻合39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30例,移植长度3~8cm。结果67例肢体成活,5例截肢。48例获6个月~5年随访,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检查血流速度及血管口径与健侧无明显差异。4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8例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4例行矫形或功能重建手术,功能及外形得到改善。结论了解损伤机制及受伤情况,认真体检,综合分析,是主干血管损伤早期诊断的关键;显微外科修复是提高血管通畅率的保障;术后筋膜间室综合征及肢体缺血时间超过4h的肱动脉、胭动脉以上的血管损伤,及时行筋膜间室切开是恢复肢体功能、避免伤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下肢外伤性缺血截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风琴 《中国骨伤》2001,14(9):567-567
我院自 1989年 7月~ 1994年 12月治疗合并有重要血管损伤的患者 2 0例 ,行下肢截肢 ,分析其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 ,男 19例 ,女 1例 ;年龄 4~ 5 2岁 ,平均 30 2岁。开放损伤 19例 ,闭合性损伤 1例 ;股骨中下段骨折 8例 ,胫腓骨骨折 11例 ;其中不完全离断伤 6例 ,完全离断伤 2例。1 2 血管损伤  2 0例中有血管损伤 19例 ,1例为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动脉损伤 16例 ,股动脉损伤 2例 ,胫前动脉与胫后动脉损伤 1例。1 3 肢体缺血临床表现 根据比企提出缺血六项证候依次表现为脉搏消失 18例 ,肢端较凉 13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超时限胭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 1995年2月~2006年1月,收治28例胭动脉损伤时间超过8h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3~53岁。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3例,火器伤2例,锐器伤3例,绞扎伤2例,其他6例。20例未扪及动脉搏动,8例动脉搏动减弱。2例见裸露胭动脉和/或活动性喷血,8例直接手术探查,18例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胭动脉及分支有彩色血流信号通过。7例胭动脉缺损〈5cm,9例缺损〉5cm。损伤至血管再通时间8~150h,平均31.8h。采用端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修复16例,截肢12例。结果 行动-静脉吻合或桥接术的16例患者,15例血管再通,肢体存活,其中12例1年内下肢功能基本恢复,3例遗留不同程度足下垂和踝关节挛缩,另1例枪伤患者因吻合血管术后1d再次栓塞,行二期截肢;血管吻合术后肢体存活率94%(15/16)。28例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11年,平均4.2年。无死亡患者,截肢率43%,病残率54%。结论 胭动脉损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血管再通时间和侧支循环的血氧代偿能力;延误诊断和治疗是严重胭动脉损伤截肢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