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0例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针、罐、熏、药四合疗法治疗,连续5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 000 μg静脉缓推,1次/d,连续5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0.0%.两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针灸、拔罐、熏蒸、药物四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4例均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病情监测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组38例应用薏苡仁汤为主方辨证化裁,同时静点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弥可保注射液静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对血糖控制没有影响。结论:薏苡仁汤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3年来.笔者采用益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34例,并设对照组20例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衡先培,导师,张发荣(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成都610075)关键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药疗法,综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N)是地尿病(DM)最多见的合并症,在DM早期即可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可达90%~100%[1...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合并症,发病率可达60%~100%[1-2,25]本病起病隐匿,可出现于DM之前,易被忽视,其诊断可以4点概之,①出现四肢远端(下肢居多)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蚁爬感、麻木、烧灼感、刺痛、撕裂样疼痛,行走有踩棉花感,肌无  相似文献   

6.
丁志贤 《家庭中医药》2007,14(11):24-2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70%~90%。如不及时治疗,该病致残率10%~15%。目前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大都认识不足,全球也缺乏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2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纪斌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39-113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糖尿病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采用控制血糖、排尿训练等一般治疗及自拟中药利尿饮口服,30d为1疗程。结果20例中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中医外治法治疗,两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踝肱指数(AB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两组双侧A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81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内分泌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并发症、危害大、起病缓、常可累及股、股浅、坐骨、腓肠、正中、尺桡、喉上神经。下肢较上肢为重、累及长神经及感觉神经远端。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痛性感觉呈对称性小腿可下肢疼痛、灼痛或钻凿痛,有时剧痛如截肢状;感觉过敏、异常如袜套样分布甚而盖被受压不能忍受(需用被架)。运动神经亦累及,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四藤一仙汤,治疗2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61.11%),有效15例(27.78%),无效6例(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23例(42.59%),有效11例(20.37%),无效20例)(37.04%),总有效率62.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豪 《家庭中医药》2007,14(9):30-31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早期即可发生。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尤其以肢体麻木、疼痛等并发周围神经损害最为多见。本病可归纳至中医的“消渴病并发痹证、痿证、麻木”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13.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广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22-922
为了探索 型糖尿病并发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笔者自 1997-10~ 1999-12依据中医活血化瘀治法的原则 ,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致双下肢疼痛 2 3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均符合 1985年 WH 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结合现代分型确诊为 型糖尿病 ,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 2 3例中 ,男 10例 ,女 13例 ;年龄 5 2~ 75岁 ,平均年龄 63 .5岁 ;病程最短者 5 a,最长者 11a。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对称性疼痛 ,表现为刺痛或 /和灼痛、钻痛 ,位于较深处 ,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氨氯地平与洛沙坦联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30例疗效。两药联用观察 6周,血压平均下降,经自身对照 t检验, P <0.01,全部病例均有效,治疗 2~3周血压下降幅度较大, 4~6周趋于稳定,并能改善心绞痛、心肾功能,对血糖、血脂、血清电解质无不良影响。两药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是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一种较好联合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治疗上最根本措施是控制血糖,但同时要辅助治疗,我们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累及周围神经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笔者采用针刺腧穴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取得初步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灵霞 《北京中医》1999,18(4):35-36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3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多累及感染、运动及自主神经,其中以感觉神经受累最为常见,有疼痛或痛觉异常者高达30%,治疗比较棘手。笔者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基础上,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陆而立 《西部中医药》2014,(11):117-119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DN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外治治疗组29例予中药泡足及针刺穴位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西药对照组27例给予单纯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外治治疗组为89.6%,高于西药对照组的74.1%;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中医外治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组ABI及震动感觉阈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中医外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并具有改善下肢循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李樊荣  常名空 《光明中医》2014,(9):1861-1863
目的探索辨治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思路与方法,总结系列经方及经方合方制剂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纳入病例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经方加减,水煎服2次/d,连续6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000ug静脉注射,1次/d,连续6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N)及踝-肱指数(ABI)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痛不专治痛而痛止,通补二法,重在通调气血津液的盈通虚滞使五脏六腑得养而疼痛自止,体现了中医治疗疼痛独特的思路与方法。经方更以其药简力专价廉为我们临床研究和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