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科就诊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口腔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以使医务人员更好地工作,服务于患者。方法:对就诊的门诊患者进行了随机调查。自编问卷,调查问卷20道题。结果:发现患者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治疗;希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及口腔健康知识的指导;希望技术熟练的医生诊治;治疗时医务人员能认真、细致、解释清楚。结论:针对不同的负性情绪,采取了有真对性的护理措施注意自身素质;注意分诊;在候诊区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地护患沟通;照顾有困难的患者等,避免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病人心理活动规律并进行适宜的心理护理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在认识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工作要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反应,通过我们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与病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去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成为有利于健康和康复的良性因素,促使病人的机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5.
6.
7.
根据心身医学的理论,人的健康和疾病是受生物学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制约和影响的。人不论在健康或疾病的条件下,心理因素的生理学效应均可产生致病与治疗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病人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探讨前列腺增生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和特点。方法用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测评96例前列腺增生病人在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前列腺增生病人于手术前后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 ,术前明显高于术后 (P<0 01)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 ,其焦虑、抑郁的程度不同。小于70岁、文化程度高者其焦虑、抑郁程度重。结论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教育 ,对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提高前列腺增生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者的心理状态,探索减少因社会因素而导致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因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以掌握此类产妇心理状态。结果表明社会因素确实影响产妇剖宫产所占的比例较大。结论依据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建议从孕妇本人及家属、医务工作者、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措施,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增加剖宫产比率。 相似文献
10.
酒依赖是由于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过度饮酒可导致躯体、心理、社会多方面严重损害,而对患者内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最明显。因此,对酒依赖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及心理生活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社会心理和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了61例酒依赖患者的心理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曾建梅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4):28-2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指导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引起大家对心理因素的高度重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牙科畏惧症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是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的某些环节的害怕,所产生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烦燥、不安、哭口叫、挣扎,甚至逃避或抗拒治疗的现象。大量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和口腔健康状况是影响病人是否到牙科诊治的两个关键因素,而牙科畏惧症作为一种阻碍人们接受牙科护理与治疗的社会心理疾病,一般存在于有牙科经历的人群中,是防碍患者口腔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后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变化。方法使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心理症状表》和《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61名医务人员,分别在24h、1w、1、3、6个月进行暴露后不同时期的心理症状评价。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61例中职业以护士最多(35人,57%)。暴露方式以锐器伤最多(56人,92%)。与发生职业暴露后6个月相比,暴露后24h、1w时的心理症状评分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职业暴露后24h的心理症状评分最高,之后随暴露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主要的心理表现为害怕、忧虑、紧张、想变换工作岗位等。结论职业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发生暴露者的情绪和行为习惯,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症状表现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显的日益重要。通过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7.
曹建梅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哈尔滨)》2005,6(4):357-35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心理指导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引起大家对心理因素的高度重视,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严风英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5):623-624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通过对我院门诊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心理分析,认为心理因素能导致躯体疾病的加重,而躯体疾病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在对这些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因势利导做好患的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加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身心疾病,既有心理应激导致该病,又有躯体症状导致的心理障碍,同时心理因素又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密切相关。心理因素不仅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重视心理护理对该病的治疗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对心身及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护理心理学有了很大发展,在临床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因素影响的。有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故研究护士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