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川芎嗪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矽尘法建立矽肺动物模型,川芎嗪组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50mg/kg。染尘后按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达,ImagePro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染矽尘后第3天,Ⅲ型胶原开始增生,染矽尘后第7天,Ⅰ型胶原开始增生,直至染矽尘后第28天,这两种胶原进行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川芎嗪组Ⅰ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在第7、14、28天,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在第28天时明显低于染矽尘组。结论矽尘可以诱导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增加,两型胶原出现增生的时相有所不同;川芎嗪可以抑制矽尘诱导的Ⅰ、Ⅲ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烟酸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饲料中添加烟酸对染矽尘大鼠早期Ⅰ型、Ⅲ型胶原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矽肺动物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烟酸含量,天狼红染色法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Ⅲ型胶原的形成,图像分析系统对胶原定量分析。结果 烟酸组不同时点血浆中烟酸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和矽尘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染矽尘后第7天、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矽尘组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而烟酸组Ⅰ型胶原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则明显低于矽尘组。染矽尘后第28天,Ⅲ型胶原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烟酸组Ⅲ型胶原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则显著低于矽尘组。结论烟酸通过抑制Ⅰ型、Ⅲ型胶原的形成,而有效地阻断矽尘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染矽尘大鼠血、尿中硅含量与肺组织中羟脯氨酸、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关系。方法处理组采用气管灌注法注入矽尘混悬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采用同样处理但用生理盐水代替矽尘混悬液。两组取第28天大鼠的血液、尿液,经样品前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用偏振光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对肺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进行分析;试剂盒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处理组大鼠血硅、尿硅、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羟脯氨酸虽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硅、尿硅分别与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建立直线回归,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硅、尿硅分别与羟脯氨酸建立直线回归,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硅、尿硅对早期矽肺纤维化程度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1β、TNF-α及TGF-β1在染尘矽肺大鼠肺组织内的变化和对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尘组,各组于1、7、14、21、28d5个时间点分别取5只大鼠,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分别进行HE常规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并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 for WindowsTM图像分析系统进行Ⅰ、Ⅲ型胶原定量分析;肺组织内IL-1β、TNF-α、TGF-β1测定采用悬浮芯片蛋白测定法。结果Ⅰ、Ⅲ型胶原分别在第14天和第7天开始急剧增高;染尘组肺组织IL-1β的浓度在第1天达到高峰;TNF-α的表达量持续增加,在第14天出现峰值;TGF-β1第14天表达量增加并达峰值;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β表达水平下降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Ⅰ型胶原的增加;IL-1β表达水平下降、TGF-β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Ⅲ型胶原的增加。结论矽尘可以诱导肺组织过度表达Ⅰ、Ⅲ型胶原,并且IL-1β、TNF-α及TGF-β1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增加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趋化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和牛磺酸组,后2组气管内注入质量浓度为50 g/L的矽尘混悬液,牛磺酸组在实验开始前3d即给予含质量分数为2.5%的牛磺酸饲料持续喂养,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肺纤维化发生情况,行在体全肺灌洗术,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数.结果 牛磺酸组第7、14、21和28天炎性细胞总数均低于染矽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磺酸组第14、21天巨噬细胞数低于染矽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磺酸组第21天中性粒细胞数低于染矽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磺酸组第14、21天淋巴细胞数均低于染矽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磺酸对矽尘诱导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趋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染矽尘大鼠肺脏器系数和肺胶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染尘大鼠肺脏器系数和肺胶原含量变化。以寻找评价不同时期矽肺纤维化更合适指标。方法 采用气管注射染矽尘(40mg/鼠)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测定肺脏器系数、胶原含量;采用EXCEL作图,采用SPSS8.0数据分析。结果 染矽尘实验动物肺胶原含量在实验第21天前降低。实验第21天后升高;肺脏器系数在实验第7天就出现升高,而且一直持续;实验组肺胶原含量和脏器系数在实验第21天呈现分离趋势;第21天后出现平行增加趋势。结论 评价肺纤维化肺脏器系数和肺胶原含量各有优缺点。矽肺形成第7天就有肺脏器系数升高,并且一直持续;肺胶原含量第21天前先降低。第21天后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矽尘处理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矽尘组和牛磺酸组,每组48只。采用气管暴露法给矽尘组和牛磺酸组的动物以染矽尘处理,牛磺酸组大鼠在矽尘处理前3天饲料中开始添加牛磺酸。每个实验组分为6个时间点(1、3、7、14、21和28天)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浆中牛磺酸含量;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结合组织芯片、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矽尘处理动物的肺组织TNF-α的表达,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TNF-α的表达做定量分析。结果牛磺酸组6个时间点血浆中牛磺酸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矽尘组(P<0.01或P<0.05)。矽尘组TNF-α蛋白表达量第1天时开始升高,第7天时达高峰。第7和14天高出对照组6.57%和2.37%(P<0.05或P<0.01)。牛磺酸组TNF-α蛋白表达量分别于第3、7和21天低于矽尘组,第7天时低于矽尘组3.52%(P<0.05)。结论牛磺酸能够抑制矽尘诱导的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8.
染矽尘大鼠肺匀浆TGF-β1和TNF-α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染矽尘大鼠肺匀浆TGF-β1和TNF-α的变化.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矽尘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称量法测定脏器系数,过氧化氢方法测定胶原含量.采用ELISA测定肺匀浆TGF-β1和TNF-α蛋白浓度.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组TGF-β1在染尘后第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差异无显著性.TNF-α在染矽尘后第14天显著升高(P<0.05),而在14 d后显著性降低(P<0.01).TGF-β1与肺胶原含量呈显著相关(r=0.435,P=0.009),而TNF-α与肺胶原含量之间无相关(r=0.108,P>0.05).结论矽尘可导致大鼠肺TGF-β1和TNF-α的变化,TGF-β1可能介导矽肺的肺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9.
克矽平(Polyvinylpyridine-N-oxide,PVNO)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矽肺药物。作者采用编码人Ⅰ、Ⅲ型胶原α1(Ⅰ)及α1(Ⅲ)链的cDNA探针,使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染尘2个月、4个月及经克矽平治疗1、3个月的矽肺大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的改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大鼠染尘后2、4个月,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较正常鼠肺组织有明显上升(P<0.05),经克矽平治疗后,Ⅰ、Ⅲ型胶原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克矽平对矽肺进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增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结合定量图像分析观察石英引起肺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纤维动态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对小鼠一次性染石英(0.2 g/kg)。染石英后第1、3、5、7、14、28天各处死8只小鼠.以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结合定量图像分析观察其肺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分布及变化,用氯胺T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随染石英后时间的延长,小鼠肺两种胶原含量均呈增多趋势,早期Ⅲ型胶原增多较Ⅰ型胶原明显,而到后期,则以Ⅰ型胶原增加为主;Ⅰ/Ⅲ型胶原比值随着染石英时间延长呈现升高趋势,到第28天(1.49±0.39)与对照组(0.59±0.24)的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总面积与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间呈现正相关(r2:0.928 5.P<0.01)。结论 天狼猩红-偏振光法结合定量图像分析是反映矽肺肺纤维化过程中胶原动态变化的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铀矿尘致大鼠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铀矿尘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铀矿尘组大鼠一次性非暴露气管内滴注20 mg/ml的粉尘悬液1 ml,对照组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 ml,分别于处理后7、14、21、30及60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N蛋白的表达.结果 铀矿尘致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可见Ⅰ、Ⅲ型胶原的大量增生,染尘后早期主要以Ⅰ型胶原增生为主.铀矿尘组21、30、60d时Ⅰ型、Ⅲ型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N主要见于肺组织内血管、支气管周围、血窦壁以及肺间隔的基底膜,形态上以增粗的线状或丛状分布为主.铀矿尘组21、30、60 d时肺组织中LN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14.89±2.25、22.98±2.29、30.34±2.19)增加,与对照组(9.06±1.21、8.98±0.86、10.04±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铀矿尘诱导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早期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主,后期Ⅰ型、Ⅲ型胶原纤维均大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肺组织过程中有LN高表达.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N and type Ⅰ, Ⅲ collagen in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uranium ore dust in rats. Methods 60 adult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30 rats)and uranium ore dust group (30 rats). Non-exp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method was used. Uranium ore dust group was exposed 20 mg/ml uranium ore dust suspension 1ml per rat,meanwhile control group was exposed normal saline 1ml per rat. Post-exposed the 7, 14, 21, 30 and 60 d, 6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killed randomly, lung tissue were collect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tissue were observed by microscope using HE staining, the collagen Ⅰ and Ⅲ in lungs were observed by polarizing microscope using Biebrich scarlet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LN protein in lung tissue was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SP. Results During lung fibrosis, a large amount of the proliferated Ⅰ and Ⅲ collagen in lungs were observed. Post-exposure to uranium ore dust, the characteristics in proliferated collagen in lungs were type Ⅰ collagen deposited in lung interstitium mainly in the early stage. The area percentage of collagen Ⅰ and Ⅲ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7,14, 21, 30 and 60 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r P<0.01). The over expression of LN in the lung tissue were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of LN was distributed in the lung tissue as thickening of the linear or cluster. The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of L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21,30 and 60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or P<0.01). Conclusions After exposure to uranium ore dust, the characteristics in proliferated collagen in lungs are the type of Ⅰ collagen deposited in lung interstitium mainly in the early stage, while the type of Ⅲ collagen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t the later period. The overexpression of LN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pulmonary fibrosis. It suggests that LN has a rol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pulmonary fibro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掌参醇提起物对染矽尘大鼠肺纤维化及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和手掌参醇提取物与SiO2联合处理组(联合处理组)。采用气管暴露法给予染矽尘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气管内灌注矽尘,对照组大鼠气管内则给予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联合处理组自染尘后第1天起每日灌胃手掌参醇提取物2ml(10g/kg),对照组和染矽尘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直至大鼠处死。天狼猩红染色法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制作大鼠肺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组织芯片TNF-α的表达。结果与染矽尘组比较,联合处理组的大鼠各时间点的肺系数明显降低(P<0.01)。与染矽尘组比较,联合处理组各时间点Ⅰ胶原低于染矽尘组(P<0.01);与染矽尘组比较,联合处理组各时间点Ⅲ胶原均低于染矽尘组,14天和21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与染矽尘组比较,联合处理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的积分光密度低于染矽尘组(P<0.01)。结论手掌参醇提取物可抑制矽尘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和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稀土氧化钕粉尘暴露对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125只SPF级成年SD雄性大鼠,体重(200±16)g,随机分为染尘组和对照组,采用气管非暴露插管灌注法建立模型,分别用稀土氧化钕粉尘悬液0.8 m L(50 mg/m L)和0.9%生理盐水0.8 m L进行一次性染尘。分别于染尘后第3、7、14、21和28 d各处死15只染尘组和10只对照组大鼠,收集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染尘组和对照组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含量,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运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for Windows TM图象分析系统对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实验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可见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染尘后早期主要以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染尘大鼠早期肺组织以炎症反应为主,且随染尘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程度呈现加重的趋势。染尘后不同时间点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先减少后增加,在第7 d达到最低值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稀土氧化钕粉尘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且分布范围扩大。同时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高表达,表明IL-12的含量变化与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氯酸铵(AP)对大鼠肺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AP染毒,AP染毒剂量分低、中、高3个剂量组(48、96、192mg/kg),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博来霉素5mg/kg)。分别于第3、7、14、28天处死大鼠。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组第7、14、28天(1.93±0.41、3.50±0.90、2.33±1.12)以及中剂量组第28天(2.58±0.86)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第14、28天和高剂量组第14天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1.99±0.67、1.85±0.67、3.50±0.90)比同组第3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8天中剂量组(1.80±0.51、2.16±0.87)和高剂量组(2.60±1.00、1.46±0.36)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组第14天(2.60±1.00)和中剂量组第28天(2.16±0.87)Ⅲ型胶原mRNA表达比第3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可使大鼠肺组织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升高,但AP是否具有致肺纤维化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稀土氧化钕粉尘的致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用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200±16)g,采用气管非暴露插管灌注法进行染尘建立模型。实验组按25、50、100、150(mg/kg)稀土氧化钕粉尘悬液0.8 ml一次性染尘,对照组0.9%生理盐水0.8 ml。在28 d后实验组各处死大鼠15只,对照组处死10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液中IL-12含量;肺组织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Ⅲ型胶原纤维。结果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实验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可见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染尘后早期主要以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Ⅰ、Ⅲ型胶原纤维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随着染尘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稀土氧化钕粉尘在诱导大鼠肺部组织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均大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同时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高表达,表明IL-12在肺组织纤维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稀土氧化钕粉尘暴露对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125只SPF级成年SD雄性大鼠,体重(200±16)g,随机分为染尘组和对照组,采用气管非暴露插管灌注法建立模型,分别用稀土氧化钕粉尘悬液0.8 m L(50 mg/m L)和0.9%生理盐水0.8 m L进行一次性染尘。分别于染尘后第3、7、14、21和28 d各处死15只染尘组和10只对照组大鼠,收集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染尘组和对照组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含量,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运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for Windows TM图象分析系统对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实验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可见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染尘后早期主要以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染尘大鼠早期肺组织以炎症反应为主,且随染尘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程度呈现加重的趋势。染尘后不同时间点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先减少后增加,在第7 d达到最低值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稀土氧化钕粉尘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且分布范围扩大。同时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高表达,表明IL-12的含量变化与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稀土氧化钕粉尘暴露对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125只SPF级成年SD雄性大鼠,体重(200±16)g,随机分为染尘组和对照组,采用气管非暴露插管灌注法建立模型,分别用稀土氧化钕粉尘悬液0.8 m L(50 mg/m L)和0.9%生理盐水0.8 m L进行一次性染尘。分别于染尘后第3、7、14、21和28 d各处死15只染尘组和10只对照组大鼠,收集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染尘组和对照组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含量,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运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for Windows TM图象分析系统对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实验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可见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染尘后早期主要以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染尘大鼠早期肺组织以炎症反应为主,且随染尘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程度呈现加重的趋势。染尘后不同时间点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先减少后增加,在第7 d达到最低值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稀土氧化钕粉尘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且分布范围扩大。同时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高表达,表明IL-12的含量变化与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免疫酶标法用于观察肺组织中胶原的分布。显微分光光度法用于研究大鼠与矽肺病人的纤维化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的相对含量。染色中应用大鼠及人的抗Ⅰ型与Ⅲ型胶原多克隆抗体。Ⅰ型胶原分布于正常肺泡间隔及间质中。Ⅲ型胶原也在相同的部位存在。在由石英所致的大鼠纤维化肺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在极度扩展的间质中聚集。Ⅲ型胶原是早期纤维化肺中主要增生的胶原。Ⅰ型胶原是纤维化后期主要增生的胶原。在矽肺病人肺组织中也见到同样的现象。染电焊烟尘的大鼠肺,直至180天以前,Ⅲ型胶原为主要积聚的胶原,而在180天以后,Ⅰ型胶原的增加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矽肺大鼠TNF-α含量和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75只Wistar雄性大鼠,SPF级,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每组25只。模型组与熊果酸组大鼠采用非暴露法气管内一次性注入SiO2悬液(250 mg/kg)复制动物矽肺模型。熊果酸组自注射SiO2第二天灌胃熊果酸40mg/kg,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共连续28天。动物分别在注射SiO2后第7、14、28天处死。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应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总胶原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各时间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果酸组TNF-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总胶原蛋白含量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熊果酸组与模型组相比,总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熊果酸组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与总胶原蛋白含量变化一致。结论熊果酸可以减少矽肺纤维化过程中TNF-α和胶原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矽肺大鼠TNF-α含量和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75只Wistar雄性大鼠,SPF级,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每组25只。模型组与熊果酸组大鼠采用非暴露法气管内一次性注入SiO2悬液(250 mg/kg)复制动物矽肺模型。熊果酸组自注射SiO2第二天灌胃熊果酸40mg/kg,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共连续28天。动物分别在注射SiO2后第7、14、28天处死。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应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总胶原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各时间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果酸组TNF-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总胶原蛋白含量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熊果酸组与模型组相比,总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熊果酸组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与总胶原蛋白含量变化一致。结论熊果酸可以减少矽肺纤维化过程中TNF-α和胶原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