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伟荣  李伟伟  姚琼 《当代医学》2011,17(23):96-97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初发及复发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00~2010年收治的甲亢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甲亢复发(5例)与初发(13例)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两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相似,均极易发生在较大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30mg/d、丙硫氧嘧啶300mg/d)开始治疗的2~8周。结论甲亢复发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初发患者相似,均可以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诱发甲状腺危象,临床上要高度重视,避免本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常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有的患者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危及病人的生命.现将收治的抗甲状腺药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8例病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粒细胞缺乏症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巯咪唑(他巴唑)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采用甲巯咪唑药物治疗,有的可引起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严重毒副反应,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按照粒细胞缺乏的诊断标准,将2001~2006年我院收治的4例甲巯咪唑所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26例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进行因顾性分析。结果 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患者年龄、服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为初治或复治,均可发生。碳酸锂,G-CSF、糖皮质激素对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效果明显。常规监测周围血白细胞发现的无感染症状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抗甲状腺药物(ATD)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引起粒细胞减少临床并不少见,若不积极治疗或治疗无效,可呈进行性下降而致粒细胞缺乏,导致感染,危及生命。粒细胞缺乏症的程度与合并感染的危险性密切相关。病人在治疗中一旦发现粒细胞减少即应给以积极有效措施以预防不良后果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死亡率大大降低。我们对1994年1月至2006年3月40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症及缺乏症的治疗进行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3例患者确诊为甲亢,男4例,女36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分析11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11例患者9例治愈出院。结论对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病人,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积极控制感染,配合升高白细胞药物治疗。加强基础护理是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症1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常规白细胞计数对预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意义及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险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临床资料。结果和结论 粒缺乏我数发生在服药后2-12周,且与抗甲状腺药物剂量有关。有些患者的粒缺发生是突然的。每1-2周白细胞和粒细胞计数有预测某些粒的发生,抗关腺药物治疗维持剂量时,不需作常规白细胞检查。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对粒细胞恢复是有效的,糖  相似文献   

8.
抗甲状腺药物(ATD)目前是我国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常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缺乏症、皮肤损害、肝脏毒性、血管炎等,但引起关节炎综合征少见.本研究对临床发现的1例抗甲状腺药物引发关节炎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41岁,因"心悸4个月,右髋关节疼痛2 d"于2016年2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与初发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状的临床研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30例甲亢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预后效果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初发组(20例),总结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症状基本相同,且上述症状发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甲状腺药物治疗的2-8周。结论:针对甲亢复发患者来说,他们在应用甲状腺药物治疗时,临床症状基本与初发者相同,形成粒细胞缺乏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谢晓竞  薛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82-1283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伴重症感染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粒细胞缺乏症5例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多出现于用药的1~3月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寒等症状,严重的出现败血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入住无菌层流病房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密切监测血像变化,一旦出现粒细胞缺乏,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Vanderloan等综合各种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反应,他巴唑占0.1%,其发生率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做好保护性隔离、病情观察、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口腔及外阴清洁护理、心理护理。结果46例经过正确及时诊治及有针对性护理,均康复出院。但严格消毒的感染率更低。结论针对性做好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能有效减轻降低并发感染、对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硫脲类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机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ATD诱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8例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多发生于初始治疗的最初2~8周.采取停用ATD、使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消毒隔离等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恢复快.结论 接受ATD治疗患者,若出现发热、咽痛、乏力等症状时立即查血白细胞,采取综合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症1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媛 《疑难病杂志》2004,3(6):358-35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等不容忽视,特别是引起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其发生率0.3%~0.6%。本对我院1996~2001年收治的11例因ATD治疗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8周内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3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8周内导致粒细胞缺乏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粒缺患者中10例出现感染症状,其中呼吸系统感染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其中12例患者接受G-CSF治疗24 h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至1.0×109/L以上,1 例患者1周后仍然粒细胞缺乏,最终因脓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ATD导致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容易继发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接受G-CSF治疗24 h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至1.0×109/L以上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粒细胞缺乏症通常指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或消失 ,中性粒细胞计数 <0 .5× 1 0 9L- 1 伴有发热和严重感染的综合征 ,而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减少。此症大多由药物引起 ,其中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 (他巴唑 )是常见的药物之一 [1 ] 。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急症 ,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 ,患者会因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笔者分析我院 1 994 - 2 0 0 2年收治的 2 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中 ,男性 2例 ,女性 1 9例 ,年龄35± 1 2岁 (2 2~ 5 5岁 )。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症4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砖果患者的粒细胞在6~12d内全部恢复正常,体温在2w内降至正常,本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前,应该检查血常规观察粒细胞的变化,一旦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过程中发生粒细胞减少症,轻者口服升高粒细胞的药物,重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CSF),并结合控制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甲巯咪唑是临床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ATD)之一,尤其是针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病(Graves)的基础治疗,疗效确切。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ATD治疗中较严重的副作用,危险性高,需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我院发现1例甲巯咪唑致严重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剑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54-155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导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一般特点及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治疗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及其特点.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粒细胞减少和缺乏是抗甲状腺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多、发生率高、危害程度大.对严重的药源性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治疗.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要优于传统升白药物.结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不良反应,应当引起药师和临床医生的重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减少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简称粒少),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二者均为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后者,不仅影响抗甲状腺药物的继续使用,而且可引起严重感染而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院1984年至今住院治疗的45例病人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