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中医熏洗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得分(68.52±15.39)分,对照组(69.05±15.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得分(82.18±12.75)分,对照组(73.94±14.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行中医熏洗和中医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探究热敏灸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关节腔积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就诊的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热敏灸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关节疼痛、晨僵、肿胀及活动功能进行调查,测定关节积液深度,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8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关节疼痛、晨僵、肿胀及活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积液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关节腔注射基础上联合使用热敏灸可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减轻关节腔积液情况,较单纯关节腔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束悗疗法配合电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束悗疗法加电针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Lequene-Mery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系统的总评分及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及患者的行走能力等分类评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equene-Mery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分、晨僵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束悗疗法能更加有效地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肿胀、缩短晨僵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治疗后评价其疗效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西药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按照Lequesne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在疼痛、肿胀、晨僵、行走、压痛及上下坡(楼)6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中药热敷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中药热敷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痹祛瘀汤口服和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膝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痹祛瘀汤口服和外敷治疗。采用国际骨关节炎评定量表(Lequesne指数)评估膝关节功能,包括休息痛、晨僵、压痛、行走能力、肿胀、运动痛。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休息痛、晨僵、压痛、行走能力、肿胀、运动痛、Lequesne指数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休息痛、晨僵、压痛、行走能力、肿胀、运动痛、Lequesne指数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IL-1β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IL-1β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痹祛瘀汤口服和外敷可提高膝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8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用中医辨证护理。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3.2%、对照组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护理有良好效果,可更好的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子散外敷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子散外敷并配合中医护理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疼痛积分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外敷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肾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两组均以12周为观察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疼痛、Lysholms评分、临床主要症状、中医伴随症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功能积分之间(临床症状、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间比较,两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以及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伴随症状中,两组在缓解腰膝酸软、改善耳鸣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相当(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在临床主要症状表现、早期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中医伴随症状(如腰膝酸软、耳鸣等)方面,疗效优于西乐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复方强膝通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0例,治疗组给予普通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复方强膝通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配合强膝通痹汤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及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ISOA及WOMAC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强膝通痹汤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10):1420-1421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30d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各项指标情况,并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差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出现疼痛、晨僵等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29-2430
目的:观察活血生骨汤合中医辨证护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生骨汤合中医辨证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合TDP神灯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合中医辨证护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朱劲松 《新中医》2015,47(2):210-2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温化蠲痹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分成2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刺联合温化蠲痹方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针刺疗法。观察并记录患者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等评分,将总疗效及临床症状总积分作为主要指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3%,对照组77.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晨僵、肿胀、临床证候总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温化蠲痹方及仅用针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效,但前者疗效更优,治疗后症状较后者轻,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分析外用中药藤桐汤局部熏洗治疗寒凝湿注、筋脉瘀滞型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中医辨证属寒凝湿注、筋脉瘀滞型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分别予以藤桐汤局部熏洗及云南白药酊乳剂外用治疗,4周后比较两治疗组膝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活动不利、晨僵、肿胀和压痛改善情况及有效率、复发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控显率为75.73%,总有效率为98.06%,复发率2.92%;对照组控显率为55.34%,总有效率为78.64%,复发率26.22%,两组药物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藤桐汤局部熏洗治疗寒凝湿注、筋脉瘀滞型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外用云南白药酊组,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中医辨证施护下应用整体化护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应用中医辨证施护下整体化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下整体化护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的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感和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五皮饮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膝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镜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五皮饮煎药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甘露醇静脉输液治疗。观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d膝关节肿胀程度和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结果:两组术后第1、3d肿胀值、屈曲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7肿胀值、屈曲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皮饮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肿胀经济实用,疗效显著,体现中医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将中医整体辨证护理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11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整体辨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均显著减轻,炎性指数显著降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骨关节炎评分指数评估量表(WOMAC)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整体辨证护理,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骨关节炎评分指数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熏蒸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评分为(3.1±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1)分,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6.5±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1±2.5)分,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膝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药熏蒸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除湿活血中药治疗微创关节镜术后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微创关节镜术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除湿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OA症状体征积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关节活动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夜间卧床休息时疼痛、晨僵或起床后疼痛加重、绞锁、肿胀及跛行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KOA症状体征积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除湿活血中药治疗微创关节镜术后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关节活动度,并有助于下调TNF-α和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