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BI评分及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康复护理干预总体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I评分和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其生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脑出血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脑出血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同样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脑出血偏瘫病人的残疾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NDF评分、Barthel评分及临床满意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时,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满意度评分、总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确切,可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评分。  相似文献   

6.
何书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39-1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结束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SS评分均得到提高,护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较好的效果,提高患者脑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神经内科专科常规护理,路径组给予患者护理路径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生活质量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经干预后,路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再出血、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路径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NIHS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桃仁川芎汤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从2008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84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桃仁川芎汤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2组患者均提供优质的后遗症护理服务,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及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桃仁川芎汤对于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显著,配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是脑出血后遗症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评分和健康常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脑出血患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37例脑出血临床路径护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74 例,随机分为2 组.其中对照组37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 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2 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进行统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对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通过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指导,可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对临床相关知识的掌握,循序渐进的深入了解对其疾病治疗有关的日常护理方法,改善了患者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4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达标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本次护理治疗的满意率及患者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正常组43例急救时辅以传统护理治疗,实验组43例则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辅助急救。术后对2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BI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正常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正常组,在急救、卧床、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与成功救治人数等方面也优于正常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而且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急救时间,减少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增加,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9%较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化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BI值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在护理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30例为控制组,双号30例为试验组.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个组别心理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个组别护理后SDS、SAS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以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重型颅脑损伤以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受优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分析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年7月—2014年07月以来,在我院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2例。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51例,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临床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临床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率、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ADL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护理总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患者均明显偏优,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诊治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极大地增加患者的配合度和满意度,加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科学理想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