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肾闰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比较黄芪当归合剂(A8LA)、霉酚酸酯(MMF)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当归合剂组、霉酚酸酯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PDGF-B的表达部位、表迭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阃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黄芪当归合剂组、霉酚酸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黄芪当归合剂组与霉酚酸酯组相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DGF-B在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黄芪当归合剂、霉酚酸酯则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黄芪当归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多靶点抑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动态观察复方中药黄芪当归合剂(A&A)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抗纤维化治疗作用,了解A&A在疾病过程中的起效时间及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假手术(Sham)、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和UUO+A&A治疗组(UAA)。在给药(A&A 12 g.kg-1.d-1)后d 0、3、7、10处死动物,观察肾功能变化,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化、ELISA和W estern B lot分别分析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粘连蛋白(FN)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的UUO大鼠肾功能受损、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肾小管间质中TGF-β1、α-SMA、FN表达均增高(P<0.01)。A&A治疗后d 3,可观察到其明显减轻UUO大鼠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同时可使肾组织中的TGF-β1表达减少(P<0.05),但此时并不影响α-SMA和FN表达。治疗后d 7,A&A的上述治疗作用持续存在,同时进一步使UUO大鼠肾间质的α-SMA表达减少(P<0.05)、FN表达下降(P<0.05)。治疗10 d后,UAA组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α-SMA、FN的表达仍较UUO组分别减轻18.95%,28.7%,39.6%,26%。结论在UUO模型中,A&A的肾保护作用从病变早期开始,主要表现为减少炎症细胞反应和TGF-β1表达分泌,随后可减少肾脏固有细胞转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其作用的高峰时间是在造模后d 3~7,并持续存在至d10,特征是通过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而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景天提取物(rhodiola)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红景天组。术后第10天处死各组大鼠,经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方法检测各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肾间质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PDGF-B、α-SM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红景天及依那普利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组间比较,CTGF、PDGF-B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α-SMA、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CTGF与PDGF-B,α-SM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为正相关关系。结论:红景天可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CTGF、PDGF-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和伊贝沙坦治疗组(C组),术后第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间质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和CD68(巨噬细胞标记物)阳性细胞浸润,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B组相比,C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肾间质中α-SMA、PDGF-BB表达明显减少(P<0.05),CD68阳性细胞浸润无明显减少(P>0.05)。结论伊贝沙坦可通过下调肾间质PDGF-BB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6.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其主要病理特点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积聚。研究表明,肾脏疾病肾功能的进展主要取决于肾间质损伤程度。近年来,肾间质纤维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阐述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病理特征为正常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c,ECM)所代替,如Ⅰ、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等,ECM由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中,成纤维细胞是沉积ECM的主要来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间质纤维化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纤维细胞活性及ECM合成,刺激ECM降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芪-当归”药对抗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黄芪-当归”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结合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潜在活性成分所对应的作用靶点,并与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获得的RF相关靶点进行映射,获得“黄芪-当归”药对抗RF的潜在作用靶点,对得到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和Hub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构建“药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系统阐释“黄芪-当归”药对抗RF的作用机制。结果 基于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共获得“黄芪-当归”药对60个潜在活性成分和763个作用靶点,通过与RF相关靶点进行映射,获得352个交集靶点。通过构建PPI网络并进一步筛选,获得“黄芪-当归”药对抗RF的30个核心靶点和9个Hub靶点,包括MMP9、IL6、EGFR、CASP3、MMP2等。核心靶点KEGG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当归”药对可能通过TNF、ErbB、FoxO、MAPK、PI3K-Akt、HIF-1等与炎症、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而发挥抗RF的作用。将关键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提示活性成分与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本研究初步明确了“黄芪-当归”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RF的复杂过程,为系统研究其抗RF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黄芪山甲方(HQSJ)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多靶点的治疗作用,探讨HQSJ方在不同阶段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治疗组(HQSJ)。术后14、28、56d分别处死6只大鼠,观察肾功能变化;对肾小管基底膜(TBM)、肾小管萎缩、炎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情况进行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F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1)肾功能方面:与Sham组比较,UUO及HQSJ组大鼠BUN、SCr值在14~28d进行性升高,在28~56d相对稳定。HQSJ组大鼠BUN、SCr值在同一时相均较UUO组低(P<0.05)。(2)病理改变方面:与Sham组比较,UUO及HQSJ组大鼠炎细胞浸润与肾间质慢性病变程度均有增高趋势,同一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与HQSJ组比较,炎细胞浸润程度在14、28d有统计学意义(P<0.05),56d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间质慢性病变程度14、28、56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GF-β1、FN表达:与Sham组比较,UUO及HQSJ组TGF-β1、FN表达均增高,在同一时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比较,HQSJ组TGF-β1、FN在14、28、56d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同一时相下降幅度比较:免疫组化示TGF-β1、FN蛋白阳性率分别下降64%、47%、7%及82%、72%、70%;RT-PCR法检测TGF-β1、FN的mRNA分别下降72%、57%、27%及83%、72%、68%。结论 HQSJ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多靶点作用,可能与减少炎性细胞、抑制TGF-β1分泌,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活化及转分化,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有关。其作用从病变早期开始,在14~28d主要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降低TGF-β1表达,对FN的抑制作用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0.
红花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红花对左肾静脉结扎大鼠动物模型中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旨在了解红花在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手术对照、手术未治疗组、红花提取液治疗组、依那普利治疗组。以菊粉清除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常规病理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采用Motic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分析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红花提取液治疗组、依那普利治疗组经治疗,GFR有所恢复,与手术未治疗组组比较,P〈0.05;病理结果显示,手术未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均可见灶性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但前两者较重。CK-18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手术治疗组阳性染色的比值较对照组及手术治疗组高(P〈0.05);测肾小管直径结果显示,红花及依那普利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组相比,P〈0.05。FN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红花提取液治疗组、依那普利治疗组较手术对照组和手术非治疗组低(P〈0.05)。结论:红花通过阻止肾间质纤维化,可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红花黄色素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B组)、UUO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组(C组),各15只。C组红花黄色素5mg/(kg·d),造模术前1d开始腹腔注射给药,各组术后10d处死大鼠,处死后取术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B组、C组可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可检测到凋亡细胞。C组与B组相比,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较轻,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细胞过度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体内对细胞增殖、肾间质肿瘤坏死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12只),模型对照组(UUO组,12只),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12只),SIM组术前1 d开始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其余两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术后14 d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实验室检查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取术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比较各组肾组织病变,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小管间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GF-β1的表达。结果SIM组肾组织纤维化病变减轻,肾小管间质细胞增殖受抑,TGF-β1表达下调。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细胞的增殖,减少间质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并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削弱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间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来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幼鼠模型中周细胞标志物胶原Ⅰ型蛋白(coll1α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DGFRβ)、神经生长因子2(NG2)、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周细胞转分化趋势,以及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后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UUO模型,将56周龄90只雄性幼年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行手术分离但不结扎左侧输尿管)、模型组(手术结扎左侧输尿管近肾盂段)和雷公藤多苷干预组。分别在术后1、2、3、7、14 d每组各取6只小鼠处死,留取左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周细胞标志物coll1α1、PDGFRβ、NG2、α-SMA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利用Masson染色观测绿染面积(胶原纤维)的大小变化。结果 UUO模型组中coll1α1、PDGFRβ、NG2、α-SM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均呈增高的趋势,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UUO模型组中Masson染色蓝染面积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雷公藤多苷干预组各时间点coll1α1、PDGFRβ、NG2、α-SM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纤维化程度较其减轻,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周细胞发生了转分化,治疗组雷公藤多苷可能有一定的抑制周细胞转分化作用,从而延缓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均分为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术后第1、3、7、14天分别处死6只小鼠,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eNOS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计算管周毛细血管(PTC)密度。结果模型组术后第7天部分肾小管萎缩,纤维化形成;术后第14天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更加明显。假手术组eNOS表达较多,CTGF低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第7、14天eNOS表达减少(P<0.05),CTGF表达增多(P<0.05),第3-14天PTC密度下降(P<0.05)。结论小鼠UUO肾组织eNOS表达下降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角度初步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行"两肾一夹"手术后随机分为蔗糖喂养组和对照组,蔗糖喂养组蔗糖喂养,对照组正常饲养,18周后处理.于处理前1日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处理日测定2组血浆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结果 与时照组相比,蔗糖喂养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浆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醛固酮及尿素氮水平呈明显相关.结论 IR状态能够加速肾性高血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损害,除与血压升高、胰岛素的直接促增殖作用有关外,还可能与HIS引起的肾组织局部RAS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术后第3、7、14天处死,采取空腹静脉血监测总胆固醇,经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肾间质损伤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 3组胆固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间质损伤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HGF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肾间质损伤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非降脂途径延缓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部分依赖于增强HGF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Thd)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UUO模型组(UUO组)、Thd200mg.kg-1.d-1治疗组(Thd组)和洛丁新10mg.kg-1.d-1治疗组(Lot组)。术后7、14d取血检测肾功能,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ColⅠ)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HIF-1α、α-SMA、ColⅠ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hd组上述各观察指标均较UUO组减少(P<0.01);除HIF-1α表达外,Lot组其余指标均较UUO组下降(P<0.01),且与T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d可改善肾功能,并可能通过下调HIF-1α表达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积聚,进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