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脑外科重症并未行气道开放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行气道开放,对照组患者进行定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进行持续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痰痂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进行持续雾化吸入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和痰痂的形成率,并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行持续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64例脑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患者气道开放后行持续雾化吸入观察组32例和患者气道开放后未行持续雾化吸入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用湿化液行24h的持续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用相同湿化液行每日4次,每次20min的雾化吸入。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在痰液黏稠度上,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在同时间点的比较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痰痂形成上,对照组的痰痂形成率为46.88%,观察组的痰痂形成率为3.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肺部感染上,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血氧饱和度上,对照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2±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行持续雾化吸入能提高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痰液黏稠度,降低痰痂形成率,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呼吸顺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患者人工气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研究组采用持续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滴注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对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内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痰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气道开通前3 d,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天、第7天、第14天,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可明显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为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预防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时氧气雾化吸入对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70例喉癌手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气道内滴药法湿化气道;观察组采用定时氧气雾化吸入法湿化气道。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定时氧气雾化吸入法在刺激性咳嗽、日吸痰次数、气道出血、肺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内痰痂形成等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氧气雾化吸入法在喉癌术后气道湿化中的并发症少,方法简单,不影响患者活动,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人工鼻导管接人工气道吸氧;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接导管吸氧,管口覆盖无菌湿纱块,定时或持续滴湿化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保温湿化过滤作用及预防感染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人工鼻吸氧对人工气道患者吸入气体有保温湿化过滤作用,增加患者舒适感、改善痰的性状和颜色,有效减少痰痂形成,降低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程序化气道管理在护理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作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人工气道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气道管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痂形成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部湿化情况、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采取程序化气道管理后,研究组患者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痰痂形成时间、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Ⅲ级的比例和肺部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湿化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程序化气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ICU监护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痰痂形成时间,降低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提高肺部湿化比例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常的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润、过滤、清洁的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得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若湿化不够,可在人工气道上和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1].使用机械通气会加重呼吸道失水,使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痰液黏稠甚至痰痂形成,严重时可出现窒息[2].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非常重要,呼吸道的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我科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加温湿化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0例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痰痂形成率、日吸痰次数、意外脱管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人工气道阻塞、肺部感染以及气道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人工气道护理过程中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意外脱管率以及吸痰次数,明显改善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为持续气道滴药,对照组为间断湿化,使用相同湿化药物,两组在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结论持续气道滴药对气管切开术后湿化对肺部感染的控制、出血的预防、减少痰痂的形成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配合医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开胸术后患者早期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96例开胸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医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治疗;对照组48例,接受雾化吸入配合人工叩击辅助排痰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排痰量、血氧饱和度( SpO2)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3d内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SpO2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雾化吸入配合使用医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显著优于雾化吸入配合人工叩击辅助排痰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对照组用常规灭菌用水湿化液气道湿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P<0.05),减少痰痂形成(P<0.01),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P<0.01),减少气道出血(P<0.01),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P<0.001)。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灭菌用水湿化液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氨溴索湿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CU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并结合雾化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气管黏膜充血及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结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可以明显减轻对气道的刺激,改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口咽通气管加面罩雾化器氧气雾化吸入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科意识障碍住院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进行口咽通气管加面罩雾化器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进行传统雾化吸入方法,比较两组的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肺部感染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日均吸痰次数、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度、气道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血氧饱和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加面罩雾化器氧气雾化吸入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用于脑梗死患者气管切开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气管切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以输液泵持续滴注0.45%氯化钠溶液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以注射器间断滴入0.45%氯化钠注射液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输液泵持续滴注0.45%氯化钠溶液气道湿化法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及痰痂形成,预防刺激性咳嗽与气道黏膜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重症脑梗死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症脑梗死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照雾化吸入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液排出情况、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7 d,治疗组气道湿化满意42例(93.33%),不足2例(4.44%),过量1例(2.22%);对照组气道湿化满意31例(68.89%),不足7例(15.56%),过量7例(15.56%)。治疗组患者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吸痰次数(7.21±2.12)次/d少于对照组的(14.35±3.23)次/d,吸痰量(89.23±6.31)ml/d多于对照组的(80.62±7.53)ml/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刺激性咳嗽发生率17.78%、痰痂形成率11.11%、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8.89%均低于对照组的57.78%、33.33%、4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配合振动式排痰对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加人工叩背法,治疗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配合振动排痰机联合治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振动排痰机联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人工叩背法及氧气雾化吸入,能够减少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气管切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气管切开无使 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人工鼻湿化;对照组37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面罩间断湿化,两组均配合沐舒坦液体间断气道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护士吸痰次数、湿化效果.结 果 观察组刺激...  相似文献   

18.
周洁  金晓玲  蒋雪 《北方药学》2013,(11):195-19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配合翻身拍背辅以振动排痰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20例。结果:雾化吸入配合翻身拍背辅以振动排痰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雾化吸入配合翻身拍背的基础上,增加振动排痰以及周到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间断湿化气道。结果观察组痰痂的形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痰痂的形成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来说,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低于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气道湿化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氧气驱动湿化气道吸入疗法,对照组40例常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或TID进行对比研究;对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疗法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提高排痰效果方面疗效满意,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