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ERCC1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二步法) 检测手术切除的27例胃癌组织及27例癌旁胃组织中ERCC1和FGF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CC1和F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44.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和81.5%,两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FGFR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ERCC1与FGFR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ERCC1和FGFR2呈低表达,并且铂类耐药基因ERCC1的表达可能与FGFR2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2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9%(535/1072),在癌旁组织中为43.3%(465/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OS为32.2个月。ALDH1A1阳性表达者为23.3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60.4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ALDH1A1表达、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淋巴结转移、癌栓、浸润深度和神经侵犯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ALDH1A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反映胃癌预后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肿瘤抑制因子FHL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72例胃癌术后癌组织中FH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癌浸润深度、分化、分期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FHL1在分化高、中和低、未分化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4% 和24.9% (P<0.001);FHL1在T1、T2期和T3、T4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和38.3% (P<0.001);FHL1在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和37.6% (P<0.001);FHL1在TNM分期中Ⅰ、Ⅱ期和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35.3% (P<0.001);生存分析表明FHL1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FHL1表达与人胃癌的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预后相关,并可能参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eroxiredoxin 1(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70/120)和25.0%(3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dx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5)和TNM分期(P=0.006)有关,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分化和浸润深度无关。Prdx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56.0个月,短于阴性者的81.7个月(P=0.004)。Prdx1是影响Ⅰ、Ⅱ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0)。结论 Prdx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早期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MCL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本文从临床样本和细胞水平检测胃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MCL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和胃癌组织芯片中MCL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在人胃癌BGC823、SGC7901、MKN28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L1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的胞浆,着色呈黄色至棕黄色;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胃癌中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4/22)、54.17%(26/48)、83.33%(75/90);MCL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胃黏膜及正常胃粘膜,癌旁胃黏膜与正常胃粘膜MCL1蛋白表达亦具有明显差异(P〈0.05);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为93.48%(43/46),无淋巴结转移组为72.72%(32/4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S-P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L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MCL1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IN1阳性表达率为33.6%(45/134),癌旁组织为21.6%(29/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1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07,P=0.010),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PIN1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阴性患者为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IN1表达不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而pTNM分期和Lauren分型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PIN1阳性表达,并与TNM分期和远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潜在的胃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VEGFR2和c-Cb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R2和c-Cbl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和71.0%。VEGFR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c-Cbl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R2与c-Cbl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VEGFR2和c-Cbl在胃癌中高表达;VEGFR2和c-Cbl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VEGFR2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R2与c-Cbl的表达强度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检测脂筏标记蛋白-2(Flotillin-2,Flo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Flot-2 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于2009 年1 月至2010 年4 月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112 例及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lot-2 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 检验Flot-2 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法及Log-Rank 检验分析其生存数据。结果:Flot-2 阳性表达呈黄色颗粒,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3.57% vs 46.43%,P<0.05)。Flot-2 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AJCC分期均显著关联(均P<0.01)。Flot-2 低表达组患者的5 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AJCC分期和Flot-2 蛋白表达水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Flot-2,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LRP15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RP15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模型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RP15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0.563±0.046 vs. 0.822±0.054,P<0.001)。按照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RP15的比值,将90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比值≥0.5,n=51)和低表达组(比值<0.5,n=39)。LRP15的表达与肿块大小(P=0.038)、淋巴结转移(P=0.005)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大体分型、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7.3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27.6个月(P=0.040)。Cox模型分析显示,癌组织中LRP15的相对表达量、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RP15表达量的比值、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LRP15可能在胃癌生长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胃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51例胃癌、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的81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 法检测该芯片中S100A6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其灰度值,分析其与胃癌的关系。结果:51例胃癌组织中,S100A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4%(41/51),平均灰度值为125.84±13.05;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性率为20.0%(3/15),平均灰度值为115.86±3.00。胃癌组与正常胃黏膜组比较,P =0.001;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比较,P=0.049;正常胃黏膜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比较,P=0.14。S100A6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分级、分期无明显关系。结论:S100A6蛋白与胃癌相关,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2-calponin在胃癌原发灶、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探讨H2-cal—ponin与胃癌发生、分化程度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进行染色以观察H2-calponin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结果:H2-calponin在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粘膜炎(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56.7%、66.7%、58.6%,无显著统计学差异。H2-calponin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有浆膜浸润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浆膜浸润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组织分化等因素无关(P〉0.05)。肿瘤细胞中H2-calponin均表达于细胞质中。结论:胃癌组织中H2-calpon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H2-calponin可能与胃癌的转移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s,LOXs),包括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块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分析5-LOX、15-LOX-1/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两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LOX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相反的,15-LOX-1和15-LOX-2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表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P<0.01);5-LOX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2与胃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15-LOX-1与胃癌临床特征未见明显相关。结论:5-LOX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15-LOX-1和15-LOX-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LOX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研究Sox2和Cdx2基因编码蛋白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Sox2、Cdx2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手术切除胃癌标本257例,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HID-ABpH2.5-PAS黏蛋白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Sox2和Cdx2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Sox2的阳性表达率(64.98%)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89.02%)、肠上皮化生(76.38%)和异型增生(71.01%)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弥漫型胃癌(71.54%)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肠型胃癌(58.25%),P<0.05。Cd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3.93%)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6.74%),在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8.89%)显著高于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肠型胃癌中(68.75%)的表达水平高于弥漫型胃癌(40.38%),P均<0.05。结论:Sox2对胃表型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可能与弥漫型胃癌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Cdx2对肠表型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可能与肠型胃癌的发生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咽喉癌CD137L两种突变体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咽喉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采用不同抗体,测定其CD137L N端和C端表达情况。Image-Pro Plus软件中的Pathology批处理程序计算各病例的IOD值。结果:咽喉癌病理组织中,CD137L N端表达阳性占87.7% ,C端表达阳性占78.5%。喉癌及癌旁组织之间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生长部位无显著相关性,与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有一定相关性。在不同的咽喉癌患者,两种抗体检测的IOD值差值显著不同。结论:CD137L突变体的表达在不同患者呈现不同特点,其发生剪接突变的比率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spase-3、Bim和c-Cbl等凋亡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4例胃癌组织中Caspase-3、Bim和c-Cbl蛋白的表达.结果:Caspase-3、 Bim和c-Cbl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37.9%和71.0%;Caspase-3的阳性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强(P<0.05);Bim的阳性表达随TNM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而降低(P<0.05);c-Cbl阳性表达随TNM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而增高(P<0.05);Caspase-3和Bim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03,P<0.05),而Caspase-3、Bim和c-Cbl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0.185,rs=-0.442,P<0.05).结论:Caspase-3和Bim在胃癌中呈低表达,c-Cbl在胃癌中呈高表达. Caspase-3、Bim和 c-Cbl表达与胃癌某些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Bim和 c-Cbl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似可作为胃癌预后的指标,Caspase3,Bim和 c-Cbl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调控和胃癌生物学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基因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食管鳞癌组织(鳞癌组)、35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癌旁组)及35例正常食管组织(正常组)中FGFR1和MM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FGFR1和MMP3 mRNA在食管鳞癌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和正常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和MMP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中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及正常组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和MMP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食管鳞癌中,FGFR1和MMP3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03,P<0.05).结论:FGFR1和MMP3在食管鳞癌中均高表达,两者可能与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MGMT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GMT在62例胃癌和42例胃黏膜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GM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94.4%、91.7%、66.7%、68.2%。MGMT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P〈0.05);在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的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P〈0.05)。胃癌中MGMT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GMT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监测胃黏膜早期癌变及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蛋白在60例胃癌和20例切缘正常的胃粘膜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和Cox-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的胃粘膜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8.3%和0%;Co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0.O%和1.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Survivin和Cox-2在胃癌的表达均高于切缘正常的胃粘膜(P〈0.01)。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ox-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中Survivin与Cox-2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蛋白与Cox-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构成肿瘤细胞凋亡的多种途径。二者的检测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