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前胸壁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胸壁瘢痕疙瘩患者37例均行手术切除术,术后早期应用电子线辅助放疗,照射范围在保护正常组织基础上距离手术切口1.0cm,300cGy/次,1次/d,连续5次,总剂量为1500cGy。结果本组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El坏死及裂开发生;术后12个月判定临床疗效,治愈14例,显效19例,4例放疗8~10个月后复发。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和术中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35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手术切口拆线后1 ~ 3 d内行放射治疗,每周照射3次,每次3 Gy,总剂量21 Gy.10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术中在手术切口局部皮下注射A 型肉毒素,5 U/点,间隔1 cm,总量不超过100 U/人.通过临床观察和定期随访记录治疗疗效、毒性反应.结果:35例患者行术后放射治疗后,治愈25例,治愈率为71.4%;有效7例,有效率为20.0%;无效3例,复发率为8.6%.总有效率为91.4%.放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10例患者行术后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后,治愈7例,治愈率为70.0%;有效2例,有效率为20.0%;无效1例,复发率为10%.术后无感染,无延期愈合,无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结论:术后浅层X线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有效方法,毒性反应轻,术中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安全,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瘢痕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娟  任若梅  张洪  李平 《华西医学》2005,20(2):323-324
目的:探讨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对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我科共收治375例瘢痕疙瘩患者,对其瘢痕行手术切除及6MeV电子线术后放疗,总剂量20~22Gy/10次/2周。放疗开始时间分别为术后24~48小时(1组)、2~5天(2组)、以及手术5天以后(3组)。在1组内又按照射野范围分为两亚组(A组和B组),A组照射野沿手术切口外放5mm,B组外放10mm。结果:357人(共429处瘢痕)完成治疗及1年以上随访。1:1组有效率为94.0%、2组有效率为71.6%、3组有效率为40.0%(P<0.05)。2:A组有效率为89.2%,B组有效率为96.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术后24~48小时开始放疗较好。2:照射野范围以沿手术切口外放10mm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治疗的经验.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瘢痕疙瘩联合术后放射治疗.结果:治疗84例,其中8例复发,4例发生延迟愈合,6例发生照射部位溃疡,余66例正常愈合,治愈率83.3%.结论: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可达到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结合电子线放射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48处瘢痕疙瘩先予手术切除,术后24 h内开始对手术部位行电子线照射治疗.结果 本组随访1~2年,48处皮损治愈41处(85.4%),有效4处(8.3%),无效3处(6.3%),总有效率93.7%,其中采用扩张器植入、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的3例中,2例治愈,1例复发.结论 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结合电子线放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后结合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术后24h内行放射治疗,采用4~6Mev-β线,照射野范围包括手术切口及缝合针眼处外缘1.0cm。结果 31例患者治愈(73.81%),显效7例(19.05%),有效1例(2.38%),总有效率92.85%。3例患者半年后复发,复发部位为胸背部,复发率为7.15%。结论手术切除后早期放射治疗是防治瘢痕疙瘩复发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000-02/2005-05收治的250例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能直接缝合的创面于术后24h内采用6MeV电子线治疗(使用仪器为瓦里安2300CD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范围为切口及切口外0.5~1.0cm,包括缝线的针眼部位,1次/d,连续5d为1个疗程,每次剂量4Gy,总剂量20Gy;4例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的创面待皮片成活拆线后进行上述治疗。第1个疗程结束后,250例中243例在正常时间内愈合,切口处瘢痕平整,呈线性,没有增生;7例有增生者进行第2个疗程电子线放射治疗后6例愈合,仅1例无效。所有患者随访1.5年,没有复发,没有其他并发症出现。提示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耳廓瘢痕疙瘩采用先局部注射激素再手术切除,并术后再注射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各类耳廓瘢痕疙瘩患者93例均采用先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20~40mg,每2周注射1次,共2~6次,待瘢痕软化萎缩后行瘢痕疙瘩切除,后再注射曲安奈德3~5次。结果随访1~3年,治愈48例(51.6%),显效21例(22.6%),有效18例(19.3%),总有效率93.5%。无患耳耳廓较健侧明显变小、变形情况发生。结论耳廓瘢痕疙瘩采用先局部注射激素,再手术切除瘢痕,术后再注射激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多种外科手术方法结合辅助疗法的治疗效果,摸索一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个性化的综合治疗体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瘢痕中心收治耳部瘢痕疙瘩患者40例56耳,男9例,女31例;年龄8~60岁,平均30.17岁;发病时间1~15年;单耳24例,双耳16例;发病原因:穿耳孔28例,创伤4例,耳部手术5例,局部破溃感染2例,无诱因1例;瘢痕疙瘩0.7cm×0.7cm×0.5cm~10cm×5cm×3cm;球形、哑铃状或葫芦状等形状不一,边界清楚,部分伴有疼痛、瘙痒。根据耳部瘢痕疙瘩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与耳郭及周围器官的关系,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案,手术方法遵循无张力缝合,局部无继发畸形以及保持良好的耳郭形态的原则。①直径<1cm的瘢痕疙瘩,采用完全切除,直接拉拢缝合。②直径>1cm的瘢痕疙瘩,切除后直接缝合后张力较大,多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修复。③巨大瘢痕疙瘩,采用瘢痕疙瘩部分切除或保留瘢痕表皮的瘢痕组织摘除法。④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电子线照射,连续3d,1次/d,5Gy/次,总剂量为15Gy。伤口拆线后2周局部外用瘢痕敌(施乐辉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38)持续贴敷,维持3~6个月,适度加压。⑤长期随访,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并对有复发倾向者及时治疗。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曲安奈德 透明质酸酶 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瘢痕内注射,混合液具体配方及用法:曲安奈德40mg,透明质酸酶500U,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瘢痕内均匀注射,每次用量视瘢痕疙瘩体积适当调整,1次/周,4周后将混合液用利多卡因稀释1倍,1次/2周注射,以后视瘢痕疙瘩消退情况逐渐撤药。结果:纳入患者4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随访1年以上,除1例复发,3例有复发倾向者(及时采用局部激素注射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后有效),其余均未见复发,且无明显的瘢痕增生,耳郭和耳垂的外形满意。结论:耳部瘢痕疙瘩采用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瘢痕疙瘩,降低复发率,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容貌。  相似文献   

10.
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纯放射治疗、手术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束放射治疗104例瘢痕疙瘩,其中单纯放疗50例,手术切除后放疗54例。照射剂量14~16Gy44例,16~20Gy60例,每次2Gy,共1.5~2周。术后放疗在24h内开始30例,拆线后开始24例。结果:(1)单纯放疗与手术后放疗比较:治愈率分别为44%和55.6%,有效率分别为66%和8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术后24h内放疗与拆线后放疗比较:治愈率分别为83.3%和41.7%,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放疗剂量为Dt-14~16Gy和Dt-16~2()Gy的治愈率分别为45.4%和52.7%,有效率均为7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术后24h内放疗效果好于拆线后放疗。  相似文献   

11.
积雪甙结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疙瘩好发于前胸和上臂 ,常伴有瘙痒和疼痛。单纯手术治疗瘢痕疙瘩一般不宜采用 ,临床上多采用术后加浅层X线治疗和局部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实验发现积雪甙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1] 。因此 ,作者选用积雪甙结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患者 5 2例 ,临床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瘢痕疙瘩患者 92例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科、皮肤科及长沙市曙光医院外科。男 4 3例 ,女 4 9例 ,平均年龄 32 .3(1 8~ 5 5 )岁。病程最短为半年 ,最长为 1 5年 ,平均 2 .5年。前胸部 75例 ,上臂 1 2例 ,背部 5例。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鱼骨线超减张缝合联合放疗在胸前瘢痕疙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到我科就诊的87例胸前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鱼骨线超减张缝合联合放疗,n=45)和对照组(传统缝合联合放疗,n=42)。对比两组切口皮下缝合时长(伤口暴露时间),使用POSAS量表(patient and observation scar assessment scale)评价两组患者瘢痕愈合、复发及瘢痕外观情况,并收集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伤口暴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酒窝样凹陷于术后2~3个月消失。除了1例观察组伤口周围有色素沉着,其余观察组患者的伤口于3个月左右变平,颜色接近正常肤色,未出现复发及切口变宽,在瘢痕增生复发及切口变宽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OSAS评分在疼痛、瘙痒、皮肤色泽、硬度、厚度和形态等方面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45例患者的疗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鱼骨线超减张缝合联合放疗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明显降低瘢痕疙瘩的复发率,术后患者不适感轻、满意度高,可在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超减张缝合法及术后放射治疗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整形美容科接受治疗的25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效果观察。纳入患者均符合瘢痕疙瘩诊断标准,其中胸壁瘢痕疙瘩17例,会阴部瘢痕疙瘩5例,肩部2例,肘部1例,术前瘢痕病灶面积1.4 cm×1.1 cm-11.0 cm×3.0cm,平均7.1 cm×2.3 cm,术中瘢痕切除后形成创面面积2.1 cm×1.5 cm-12.5 cm×5.2 cm,平均7.8 cm×3.5 cm。手术采用浅筋膜层两层间断超减张缝合方法闭合创面,术后24小时内切口进行第一次放射治疗,之后连续放射治疗共计4-5天,照射剂量DT 18-20 Gy/4-5 F。拆线后酌情外用减张缝合器4个月,外涂祛疤硅酮凝胶3~6个月。术后定期门诊复诊或照片资料随访观察瘢痕情况,记录切口不良反应及瘢痕的宽度、增生程度等。结果 25例患者均完成瘢痕切除后超减张缝合修复创面,并术后连续5天放射治疗。随访6~31个月,23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线头外露(肩部1例,胸部1例,外露线头均为一处),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后注射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对89例复发性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皮损,术后周边皮肤注射得宝松治疗,1次/月,共3~5次,术后3、6、12、18、24个月随访,观察症状、体征,至少随访2年。结果显效73例,占82.0%;有效11例,占12.4%;无效5例,占5.6%;总有效率94.4%。结论术后注射得宝松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明显,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疗法、氟尿嘧啶(5-FU )与曲安奈德混合液两种方法对瘢痕疙瘩术后防治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放射疗法、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对126例瘢痕疙瘩术后的预防性治疗;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组(A组)65例,术后24 h内放射治疗1次,剂量为2~2.5 GY ,24~48 h内放射治疗1次,1周内再放射治疗1次,剂量均为2.5GY,总剂量7~9GY。如3个月后瘢痕疙瘩术后有复发的症状,再加1次放疗,每次剂量一样。瘢痕疙瘩术后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治疗组(B组)61例,用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局部注射伤口两侧边缘0.3~0.5cm的真皮及皮下组织,其浓度为0.10~0.25mL/L,每2周1次,连续2个月后改为每4周1次,连续应用4个月,整个疗程为6个月。结果随访6~12个月,A组治愈率83.08%,B组治愈率59.02%,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瘢痕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瘢痕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经缝合或植皮后在24h内行放射治疗,耳垂部位采用钴~60机治疗,每次4Gy,连续3d,总量12Gy,躯干及四肢采用铱-192后装机表面施源器,单次剂量7Gy,连续3d,总量为21Gy。结果:术后随访5年,治愈35例,显效3例,治愈率87.5%,有效率为95.0%。结论:手术联合术后早期放疗是治疗瘢痕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瘢痕部分手术切除、残留瘢痕内缓释药物注射及创面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光凝综合治疗体表中小面积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6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大部分瘢痕,残留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及利多卡因混悬液,创面激光光凝止血结痂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组)。选取同期及既往单纯激光手术切除瘢痕135例患者(手术治疗组),单纯药物瘢痕内注射204例患者(药物治疗组)作为对照,比较3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186例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经1~3次注射后随访1~2年,162例未见瘢痕再增生,疗效与手术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瘢痕疙瘩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瘢痕疙瘩是皮肤组织受外伤后结缔组织超常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如何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防止瘢痕疙瘩复发,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机械磨削、单纯激光烧灼、激素局部封闭、单纯放射、冷冻、中医药等.我院采用电离子加深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瘢痕疙瘩是皮肤组织受外伤后结缔组织超常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如何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防止瘢痕疙瘩复发,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机械磨削、单纯激光烧灼、激素局部封闭、单纯放射、冷冻、中医药等。我院采用电离子加深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及术后放疗对超大型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瘢痕畸形矫正术及美容缝合术,术后即刻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磷酸钠1ml,配比2%利多卡因2ml,患处消毒后从瘢痕边缘以近乎与周围皮肤表面平行的方向进针,将药物均匀、缓慢注射于皮损内直至肿胀发白.术后第二天予以电子线放疗,总共放疗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