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罩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 1995~ 1998年我们在心肺复苏中应用喉罩建立气道抢救病人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成功地应用喉罩建立气道抢救的心肺复苏病人 14例 ,均为住院或急诊科病人 ,其中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2 3~ 78岁 ,平均 44 2岁。1 2 方法 根据性别选择喉罩的型号 ,一般男性选择 4号 ,女性选择 3号。将喉罩的罩囊充气 5~ 10ml,并用生理盐水将喉罩湿润以减少喉罩插入口腔时的阻力。将病人的口张开 ,然后左手牵拉舌头 (或用喉镜推开舌体 ) ,再用右手将喉罩顺势插入直至前端受阻 ,左手固定喉罩之导管 ,右手用空注…  相似文献   

2.
快速建立人工通气道是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通气方法是气囊面罩和气管插管通气,面罩通气在气道管理上存在着困难,气管插管则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耗时较喉罩长,且存在对患者呼吸道刺激和对心血管影响的缺点.喉罩(LMA)是由英国医生Brain于1981年根据解剖成人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1],它最早只是用于麻醉管理,随着人们对喉罩临床应用深入的研究,认为喉罩适合于心肺复苏早期气道的建立,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损伤小,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医务人员容易掌握等优点[2].本文就喉罩在心肺复苏中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喉罩通气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心搏、呼吸骤停患者70例按随机原则选取复苏程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罩加压给氧,待麻醉师到场后改用气管内插管,而观察组选用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LMA-ProSeal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结果:SpO2上升时间观察组为(128.8±36.7)s,对照组为(260.1±41.6)s,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观察组为98.9%,对照组为71.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的气管内插管,且置入所花费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喉罩通气在重建人工气道时,具有置入快捷方便、连接准确可靠的优势,值得在急诊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护土在心肺复苏时应用喉罩[英]stoneBJ…Anaesthesia.-1994;49(1).-3~7院内病人突然循环骤停时最先参与抢救的常是护士,而心肺复苏(CPR)中维持呼吸多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面罩进行通气,但往往通气不足又容易造成胃充气、返流和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心肺复苏(CPR)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60例,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3组,A组210例,常规CPR时即盲插喉罩通气;B组40例,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内插管;C组210例,常规CPR时以球囊面罩装置通气,转送至急诊科再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延迟时间5~15min。结果:插管所需时间:A组10.4±7.5s;B组96±25.7s;C组52±27.5s;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盲探下插入喉罩全部1次成功,成功率100%;B组插管1次成功28例,2次成功9例,3次以上3例,一次插管成功率70%;C组插管1次成功200例,2次成功10例,一次插管成功率95.2%;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苏成功率:A组复苏成功41例,成功率19.5%;B组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2.5.%;C组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3.8%;A组与B、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院前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快捷,可盲探插管且成功率高,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而早期气管插管需时长,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不能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张震安 《护理研究》2012,26(24):2266-2267
危急重症病人常伴有呼吸、心搏骤停和意识丧失,此时如何快速地建立人工通气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以往人工通气常用面罩加压给氧,之后行气管插管。但是面罩通气往往存在通气不足和气道管理缺陷等缺点,而且气管插管需要完备的器械、娴熟的插管技术,同时气管插管时可能损伤病人呼吸道,加重心血管反应。喉罩作为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在急救心肺复苏中重建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6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复苏程序,从而分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罩加压给氧,待麻醉师到场后改用气管内插管;而治疗组选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结果 治疗组的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的气管内插管,并且置入所花费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的SpO2上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初期复苏效果评价,自主循环恢复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两组患者发生胃内容误吸的比例相近(P>0.05).结论 喉罩通气在重建人工气道,具有置入快捷方便、连接准确可靠的优势,值得在急诊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时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3-06~2007-05所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盲插喉罩通气;另选同期所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通气。结果插管所需时间:观察组(28.1±12.6)s;对照组(130±5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组盲探下插入喉罩一次成功47例(成功率92%);对照组气管内插管一次成功19例(成功率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成功率:观察组复苏成功25例(成功率49%);对照组复苏成功12例(成功率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PR时,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复苏成功率高的优点,可以代替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9.
面罩和气管插管通气是传统的人工通气方法,喉罩(LMA)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损伤小、患者耐受好、便于掌握等优点[1],现已在临床特别紧急气道的开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心肺复苏中喉罩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的有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黄雷鸣  舒敏  卢加发 《大医生》2022,(22):124-126
目的 分析双管喉罩插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92例心跳呼吸骤停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抢救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面罩联合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观察组采用双管喉罩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插管时间、气道有效开放时间、瞳孔回缩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91%(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气道有效开放时间及瞳孔回缩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恢复自主循环2 h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PaO2均较复苏前增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PaCO2均较复苏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12.
心肺复苏指示仪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指示仪在心脏呼吸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心肺复苏指示仪组和普通心肺复苏组各24例。运用浙江义乌市中心医院自制的心肺复苏指示仪对患者行标准心肺复苏,普通心肺复苏组采用普通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方法依照2005年国际复苏指南的推荐方法。比较两组心肺复苏0、10、30 min体温、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心肺复苏效果。结果: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基本相同,两组复苏前的体温、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苏10 min后,心肺复苏指示仪组的PaO2、实际碳酸氢盐、SaO2优于普通心肺复苏组(P〈0.05);复苏30 min后,心肺复苏指示仪组PaO2、PaCO2、实际碳酸氢盐和心肺复苏有效率优于普通心肺复苏组(P〈0.05)。结论:采用心肺复苏指示仪指导心肺复苏可以为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提供更好的呼吸功能支持,提高心肺复苏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喉罩通气道(LMA)是由英国医生Dr.ArchieBrain根据解剖成人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自1981年用于临床以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987年以后应用于急救复苏患者,亦被临床医生所认可。欧洲复苏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相继于1996年、2000年批准喉罩用于新生儿、小儿及成人复苏。LMA用于复苏的优点是容易快速插入喉部进行有效通气,且插入喉罩不影响心脏按压.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队复苏护理在心肺复苏(CPR)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院外心搏骤停(CA)患者随机分为团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团队组至少有3人及以上组成的复苏团队行CPR并同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参与复苏抢救人员少于3人,分析两组复苏方式对院外C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恢复自主循环(ROSC)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复苏有利于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吸氧管插管的深度及给氧的方式、清除气道分泌物维持有效呼吸、监测氧流量防止复苏后呼吸功能不全、处理酸中毒及水电紊乱、保护动脉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证,阐述了血气分析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美 《护理学报》2009,16(4):21-22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价值.方法 按照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对我院82名初级职称护士实施心肺复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结果 在CPR理论知识方面,深认知的护士由培训前的8人(10%)增至培训后的75人(92%),浅认知和中认知的护士分别由培训前的22人(27%)和52人(63%)降至培训后的1人(1%)和6人(7%)(P<0.01).在CPR技能方面,掌握组的护士由培训前的2人(2%)增至培训后的76人(93%)(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能明显提高CPR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按使用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前后分组,使用前(对照组)40例,使用后(观察组)64例。汉化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并进行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并应用于临床,每次实施心肺复苏后就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各项内容进行回顾分析,进行质量改进。结果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使用前,胸外按压分数为85.71%,平均按压深度为(5.07±0.57)cm,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使用后,胸外按压分数为89.72%,平均按压深度为(5.35±0.43)cm,自主循环恢复率从32.50%提高到37.50%。结论心肺复苏质量核查表的使用有助于复苏团队高效运行,改善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8.
林艳 《全科护理》2012,10(26):2469-2470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2例呼吸、心搏骤停的病人分为对照组38例和优化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抢救,优化组按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比较两组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活率。[结果]优化组基本生命支持5min完成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使心肺复苏抢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程序性,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和病人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喉罩在危重病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丽萍 《护理与康复》2006,5(6):432-433
目的 为危重病患者快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方法 给31例危重病患者应用喉罩通气,动态观察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经喉罩通气后,27例患者SaO2提高至95%以上,4例患者SaO2维持在92%~95%,胸部扩张满意.31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在置入喉罩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喉罩通气能快速有效地为危重病患者提供比较充足氧供.  相似文献   

20.
萨勃心肺复苏器在重症脑血管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威胁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尤其重症脑血管病,病变本身占位效应及脑水肿继发颅压升高等并发症可累及呼吸循环中枢,导致呼吸、心搏骤停.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维持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