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吴晓飞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538-1539
脓毒症和脓毒血症并非同一概念。脓毒血症(pyemia)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症候群。脓毒症时,细菌产物和毒素过度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免疫效能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致炎介质(TNF-α和IL-1)和调节性细胞因子(IL-6),从而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同时,激活的宿主细胞还释放抗炎介质(IL-6、IL-10和TGF-β),继而失控的炎症引起中性粒细胞一内皮细胞黏附、凝血系统的激活和次级炎症介质的释放(其他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类、白三烯和蛋白酶类)。宿主对感染的过度反应会导致广泛的内皮损伤、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液动力学紊乱、微循环血栓、组织缺血甚至是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并总结早期诊断和干预措施对于脓毒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ICU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8例)和严重脓毒症组(42例).观察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内毒素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等相关炎症指标的检验结果,并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对脓毒症组患者采取早期干预措施配合临床治疗方案,严重脓毒症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PCT值为(0.21±0.17)μg/L,CRP为(28.1±22.4)mg/L,WBC为(7.93±5.62)×109/L,中性粒细胞数为(0.73±0.21),对比以上数据发现脓毒症组患者水平均低于严重脓毒症组患者(P<0.05);治疗后脓毒症组患者PT下降至(13.4±0.6)s,明显低于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水平(P<0.05),且治疗后脓毒症组PLT上升至(118.3±12.3)×109/L,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患者(P<0.05);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时间为(4.12±1.03)d,明显短于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8.53±18.62)h,明显早于严重脓毒症组患者(P<0.05).结论 观察血清炎症因子对于早期诊断脓毒症有重要临床意义,早期干预对于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有明显效果,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AKI)的主要发病因素,AKI的发生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脓毒症AKI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内皮功能障碍、肾实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内血栓形成以及坏死细胞的小管充血性变化等。以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为代表的新型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AKI的早期诊断。目前,血液透析肾替代治疗是脓毒症AKI治疗的主要措施,临床集束化治疗也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技术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3例病人随机分为滤过组6例和对照组7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滤过组患者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置换液流量为(2000~3000)mL/h,血流量为(80~120)mL/min,每天持续进行10h以上。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8h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均下降(P0.05),滤过组治疗后48h下降更为明显(P0.05),滤过组治疗后心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相关指标于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除部分炎症因子,有利于减轻脓毒症病情。  相似文献   

6.
周晓丽 《安徽医学》2011,32(11):1938-1941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1],Proulx等[2]分析了1 058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发现儿童SIRS的发病率为82%,脓毒症的发病率为23%。Watson等[3]分析估计美国每年有42 364例儿童严重脓毒症患者,占人口的0.56‰,儿童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达10.3%,每年儿童脓毒症的治疗费用达19.7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8.
烧伤脓毒症 (sepsis)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是由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或炎症失控所致。脓毒症是严重烧伤后常见并发症 ,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是当前烧伤救治的棘手问题[1] 。本文对我院近 12年救治的烧伤面积≥ 30 %总体表面积 (TBSA)患者 5 10例 ,发生烧伤脓毒症者 2 95例进行总结 ,以期提高治疗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科共收治烧伤≥ 30 %TBSA患者 5 10例 ,分成两个阶段。 1991年 1月—1996年 12月为第一阶段 ,1997年 1月— 2 0 0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炎症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接受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3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0.FA)、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全组病死率为18.8%,治疗后患者SOFA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48h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02)、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4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可显著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炎症因子及抗氧化系统在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6例脓毒症患者通过CBP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液中IL-1、IL-6、IL-8、IL-10、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结果:随着CBP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在36 h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血清的IL-1、IL-6、IL-8、IL-10、TNF-α水平逐渐降低,各时点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SOD水平显著升高,而MD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CBP可以通过清除炎性介质,改善患者的抗氧化系统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其特征是视杆细胞变性,进而视锥细胞受累,所有感光细胞变性,致严重的视觉功能障碍,最终双眼失明.本文在简述RP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评述RP的基因检测及相关新型治疗策略,包括基因治疗、细胞移植和视网膜假体,为后续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缺血坏死,传统的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虽能一定程度上恢复受损动脉的灌注能力,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却不能修复已坏死的心肌组织,从根本上治疗心肌梗塞.心肌再生无疑是解决以上临床问题的最佳方案.本文简述目前治疗心肌梗塞的几种方案,重点讨论利用心肌再生技术治疗心肌梗塞的新策...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临床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脓毒症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学改变。间充质干细胞(m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加抗炎因子IL-10水平、促进前列腺素E2(PGE2)、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可能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发生机制认识的深入,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包括早期液体复苏、活化C蛋白、加强胰岛素和肾上腺功能替代治疗以及一些新的治疗靶点的出现,使脓毒症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作者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朱莉娟 《重庆医学》2021,50(6):1068-1071,1078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众多易损的脏器中,心脏作为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脓毒性心肌病(SIC)是加剧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脓毒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相关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e 21st century medicine is characterized by population problem, the great impac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ntribution of genetics development to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the reform of health care system. By 2025, there will be 274 million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and cancer may be the primary killer as well in China. The incidences of cancers of the lung, intestine, and breast are on the rise;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is decreas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le increasing in developing on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携带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化疗期间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携带PICC化疗的215例乳腺癌患者中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发生及其诊治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系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感染后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严重创伤、损伤、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纤溶的紊乱,促炎症反应和抗炎症反应间的不平衡是该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早期目标导向、集束化治疗等并未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治疗脓毒症的突破点可能是如何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维持促炎和抗炎平衡.关于氢气、一氧化碳、挥发性麻醉药等对脓毒症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为脓毒症防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主要并发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病程在5年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DR发生率为13%,病程在10~15年则高达90%;同样,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5年的DR发生率为24%~40%,病程超过10年可达53%~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