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异同.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北京回龙观医院强迫症患者50例和正常人50例进行测试,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4.12±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9±0.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49,P<0.01).②强迫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多使用投射、潜意显现、幻想、退缩、解除、伴无能之全能、被动攻击、分裂和期望,较少使用幽默.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1/2003-06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采用防御机制问卷评估治疗前50例强迫症患者与50例正常者(对照组)及强迫症组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结果两组共100例治疗前进行第1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强迫症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①强迫症患者组治疗前防御方式问卷问卷评分中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84±1.23),投射(3.52±1.02)、被动攻击(4.26±1.10)、退缩(4.70±1.86),高于对照组(t=2.75~3.75,P<0.01)。②强迫症组治疗后不成熟因子分(4.53±1.33),投射(2.66±1.44)、退缩(4.14±1.23),低于治疗前(t=2.40~4.71,P<0.05~0.01)。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5.32±1.77)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治疗后不成熟因子降低,成熟因子升高,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其心理防御机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测查,选取≥16分者40例入强迫症组,选取与之匹配的3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强迫症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以及解除、假性利他、隔离等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强迫症组男性在防御机制升华、压抑、消耗倾向上的得分高于组内女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男性强迫症患者较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升华、压抑、消耗倾向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12/2004-06在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为强迫症组。并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职工、进修医生和实习同学31例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强迫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47.23&;#177;32.22,98.00&;#177;25.96,P&;lt;0.001)。②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强迫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38.05&;#177;10.36.43.90&;#177;7.46.P&;lt;0.05)。③应对方式:强迫症患者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60&;#177;0.24,0.30&;#177;0.24:0.61&;#177;0.21,0.45&;#177;0.23;0.60&;#177;0.24,0.46&;#177;0.22;0.52&;#177;0.22.0.40&;#177;0.16,P&;lt;0.05),而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强迫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63&;#177;0.27,0.83&;#177;0.19;0.51&;#177;0.24,0.68&;#177;0.19.P&;lt;0.001)。④强迫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责、幻想、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616,0.494,0.434,P&;lt;0.05-0.01),而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7,P&;lt;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333,0.423,P&;lt;0.05)。结论:强迫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采用不当的应对方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12/2004-06在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为强迫症组。并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职工、进修医生和实习同学31例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强迫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47.23±32.22,98.00±25.96,P<0.001)。②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强迫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38.05±10.36,43.90±7.46,P<0.05)。③应对方式:强迫症患者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60±0.24,0.30±0.24;0.61±0.21,0.45±0.23;0.60±0.24,0.46±0.22;0.52±0.22,0.40±0.16,P<0.05),而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强迫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63±0.27,0.83±0.19;0.51±0.24,0.68±0.19,P<0.001)。④强迫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责、幻想、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616,0.494,0.434,P<0.05~0.01),而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7,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333,0.423,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采用不当的  相似文献   

6.
庞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212-212
目的 研究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2-01/2003-06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采用防御机制问卷评估治疗前50例强迫症患者与50例正常者(对照组)及强迫症组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结果 两组共100例治疗前进行第1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强迫症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①强迫症患者组治疗前防御方式问卷问卷评分中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84&;#177;1.23),投射(3.52&;#177;1.02)、被动攻击(4.26&;#177;1.10)、退缩(4.70&;#177;1.86),高于对照组(t=2.75~3.75,P&;lt;0.01)。②强迫症组治疗后不成熟因子分(4.53&;#177;1.33),投射(2.66&;#177;1.44)、退缩(4.14&;#177;1.23),低于治疗前(t=2.40~4.71,P&;lt;0.05~0.01)。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5.32&;#177;1.77)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P&;lt;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治疗后不成熟因子降低,成熟因子升高,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其心理防御机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防御机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防御方式问卷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掩饰维度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患者父母多采用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应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利于改善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强迫症病因病机的临床辨证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简称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性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并存,两者尖锐的冲突导致患者焦虑、病苦、抑郁.严重者有可能导致自伤、自杀,病程迁延,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心理加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郭克锋  苏景宽 《中国临床康复》2003,7(5):732-733,740
目的:探讨心理加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心理加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研究。研究量表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B)和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量表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强迫症均有关。心理加药物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心理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艳 《天津护理》2005,13(4):230-230
强迫症(Obse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以强迫观念、强迫意向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常见的有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清洗等。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功能受损,很少能建立和保持正常人际关系。现就1例典型强迫症患者的治疗及心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护士心理防御机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壮  高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97-4298
目的 探讨精神科不同性别护士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某精神专科医院护士125名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 精神科女护士表现出整体不成熟度较高的倾向(P<0.05);女护士多采取压抑的防御机制而男护士则更多采用升华和幽默的方式;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精神科女护士在伴无能之全能和隔离因子明显高于男护士(P<0.01),而男性多采用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否认等的防御方式;女性的掩饰度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不同性别精神科护士的心理防御方式有一定的差别,女性不成熟因子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迫症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在药物及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评估患者的性格、症状、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方式等,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强迫症状及与强迫相关的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评估后,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强迫症的治疗,缓解患者的内心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5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即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Y-BOC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Y-BO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强迫症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强迫症状,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心理,促使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解决其内心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心理病房住院强迫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开放式心理病房51例强迫症患者实施二重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效果。护理时给予入院指导和评估,注重心理护理技巧,配合治疗项目侧重生活作息节律的训练和指导,加强睡眠护理,重点做好出院指导,以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为减少吸毒及增加戒毒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在北京市安康医院住院的自愿戒毒者50例(尿检阳性,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Ⅲ-R海洛因依赖者的诊断标准,至少3名家属或朋友证明其无药物滥用、依赖及精神病史)与其伴诊的同伴50例进行测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在运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5.0&;#177;2.5)、被动攻击(5.1&;#177;1.0)、幻想(6.6&;#177;1.8)、分裂(5.2&;#177;1.0)、退缩(12.4&;#177;4.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49~3.508,P=0.000~0.027);海洛因依赖组在成熟的防御机制(4.9&;#177;0.7)、升华(5.2&;#177;1.1)、幽默(4.1&;#177;1.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297,2.100,0.836;P=0.7676,0.038,0.405);两组的中间型防御机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海洛因依赖组的掩饰因子(6.4&;#177;1.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171,P&;lt;0.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善于运用掩饰。  相似文献   

16.
<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对曾经历、目睹或面临的导致或可能导致自己、他人死亡或严重躯体伤害的事件、严重创伤的强烈的害怕、无助或恐惧反应,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持续的高警觉和回避[1]。临床心理学将癌症这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视为导致PTSD的应激源之一。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PTSD的现患病率为3%~19%,终生患病率为10%~22%[2]。患有PTS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述情障碍、自我和谐以及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及自我和谐量表(Self-Consistency...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为减少吸毒及增加戒毒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在北京市安康医院住院的自愿戒毒者50例(尿检阳性,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III-R海洛因依赖者的诊断标准,至少3名家属或朋友证明其无药物滥用、依赖及精神病史)与其伴诊的同伴50例进行测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在运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5.0±2.5)、被动攻击(5.1±1.0)、幻想(6.6±1.8)、分裂(5.2±1.0)、退缩(12.4±4.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49~3.508,P=0.000~0.027);海洛因依赖组在成熟的防御机制(4.9±0.7)、升华(5.2±1.1)、幽默(4.1±1.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297,2.100,0.836;P=0.7676,0.038,0.405);两组的中间型防御机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海洛因依赖组的掩饰因子(6.4±1.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171,P<0.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善于运用掩饰。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名住院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父母进行测评,对心理问题突出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定,将干预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心理防御机制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在消化内科门诊诊断为FD的患者80例,匹配正常对照组80例,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对其进行测评,将10个临床基本量表和心理防御机制量表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所有FD患者的疑病症(Hs),抑郁症(D),癔症(Hy),精神衰弱(Pt)和偏执狂(Pa),女性的精神分裂(Sc)、精神病态(Pd)量表原始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FD患者组的临床量表T分(不加K校正)高于60的有三个,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Hs、Hy、D;女性FD患者的Pt也高于60,正常对照组各因子T分均低于60.②FD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量表T分高于60的因子有转移和退缩,正常对照组各因子T分均低于60.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较多的疑病、癔症样表现及抑郁焦虑症状;FD患者在遇到困难应激时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及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方式,心理防御机制和FD的心身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