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重点评价人用复合瘤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30例恶性实体瘤手术切除的自身肿瘤组织制成多因素处理的病毒异种化瘤苗TVPBH,对术后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以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活性在治疗后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TNF-α和IL-2含量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变化(P<0.01),治疗组变化辐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还观察到瘤苗中的新城疫病毒(NDV)对来源于消化道的肿瘤细胞易感而对乳腺来源的瘤细胞不易感。结论TVPBH是一种高特异性的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剂。远期疗效在进一步观察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城鸡瘟病毒L系(NDV-L)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MΦ)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和^3H-脱氧胸苷(^3H-TdR)标记肿瘤细胞的方法。结果 NDV-L可诱导小鼠PEMΦ产生TNF-α其产生的量随NDV-L感染量的增加而活性增强,当NDV-L感染剂量一定时,TNF-α释放量在NDV-L作用PEMΦ24h时为最强(100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抑制移植瘤细胞增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松  袁爱力  陈学清 《肿瘤》1999,19(5):277-280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的细胞免疫能否抑制裸鼠移植瘤肿瘤细胞增殖。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 C S F)及白介素4( I 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 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 D C; D C 激活同源的 T 淋巴细胞产生细胞 毒性 T 淋 巴细胞 ( C T L); 建立 人肝癌 细胞 系 Hep G2 裸鼠移植瘤模型; C T L 治疗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 裸鼠移植瘤;检测移植瘤标本肿瘤细胞 P C N A 表达水平。结果  D C诱导的 C T L抑制 Hep G2 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从而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 经肿瘤抗原激活的 D C 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EB病毒相关的T/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EBV T/NKLPD)包括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EBV相关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和T/NK恶性疾患等。以T或NK细胞的异位感染为特征,发病的潜在机制复杂,包括T或NK细胞遗传学异常。频繁的致死转归是由于EBV感染的T/NK细胞恶性转化和发生HLH和CAEBV。治疗策略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城疫病毒(简称NDV)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将经新城疫病毒处理的小鼠肝癌细胞H22为活瘤进行免疫接种。结果:NDV处理瘤细胞制备的瘤苗可完全排斥再次接种未经病毒处理瘤细胞的生长,瘤苗能增强小鼠体内细胞免疫。结论:NDV处理后的瘤细胞能使肿瘤生长减慢、荷瘤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能否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作者自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源于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及其上清液杀伤HOS-8603肿瘤细胞。发现以TAA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的DC能够诱导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HOS-8603肿瘤细胞有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肿瘤患者外周血DC在体外能够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肿瘤疫苗将在肿瘤治疗及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病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机体可以诱导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够在患瘤机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DNV的随着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dase,HN蛋白)具有增加瘤细胞对淋巴细胞的粘附力、刺激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改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等作用,同时NDV可以激活患瘤机体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发挥细胞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点突变 p53重组痘苗病毒诱导的抗瘤免疫反应及 B7对其加强作用,为重组抗原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人 135位 Cys→Tyr点突变p53作为肿瘤相关抗原模型,观察以表达该点突变 p53的重组痘苗病毒rVV-p53FL单独和联合表达 B7的重组痘苗病毒 rVV-B7所诱导的 CTL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以 rVV-p53FL经静脉免疫 BALB/c小鼠能够诱导以 CDS+ T细胞为主的特异性 CTL。rVV-p53FL能够保护部分小鼠免遭肿瘤细胞的攻击。以rVV-p53FL治疗荷瘤小鼠,可显著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期。rVV-B7与rVV-p53FL以1:1的比例混合接种可部分加强rvv-p53FL的治疗作用。结论:肿瘤细胞内过度表达的突变P53蛋白可作为CTL识别和攻击的靶抗原,以突变P53蛋白作为肿瘤抗原的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 p53特异性的抗瘤免疫反应。共刺激分子 B7可加强肿瘤抗原诱导的抗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城鸡瘟病毒L系(NDV-L)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MΦ)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和3H-脱氧胸苷(3H-TdR)标记肿瘤细胞的方法。结果NDV-L可诱导小鼠PEMΦ产生TNF-α,其产生的量随NDV-L感染量的增加而活性增强。当NDV-L感染剂量一定时,TNF-α释放量在NDV-L作用PEMΦ24h时为最强(100U/ml)。用3H-TdR标记肿瘤细胞(小鼠乳腺癌细胞系Ca761-86和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做TNF-α的细胞毒试验,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杀伤活性。结论NDV-L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瘤内注射的局部免疫方式对小鼠H22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经H22肿瘤裂解抗原致敏,实验分为对照组、DC组和DC+CpG-ODN组,分别与T细胞共培养,收获的T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体内试验: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制作成荷瘤鼠,第4天时进行局部瘤内免疫治疗,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DC组和DC+CpG-ODN组,免疫治疗10天后处死小鼠,观察其治疗小鼠H22肿瘤的效果。结果:体外实验中,对照组、DC组和DC+CpG-ODN组的肿瘤杀伤率分别为(10.80±3.27)%、(38.26±5.60)%和(42.66±9.00)%,后两组杀伤率均高于对照组(<0.01);体内实验中,生理盐水组、DC组和DC+CpG-ODN组的平均瘤重(g)分别为1.804±0.422、1.216±0.335和0.733±0.191(<0.01)。结论:DC瘤苗局部瘤内注射可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联合应用非甲基化CpG-ODN可以明显提高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1.
p53抗原肽及B7重组痘苗病毒抗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点突变p53抗原肽重组痘苗病毒诱导的抗瘤免疫效应,以及B7对之的加强作用,为重组抗原肽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人135位Cys→Tyr点突变p53为肿瘤相关抗原模式,观察包含该点突变p53抗原肽p53125~145的重组痘苗病毒rVV-p53M单独和联合应用表达B7的重组痘苗病毒r-VV-B7诱导的CTL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保护和治疗效应。结果:以rVV-p53M经静脉免疫BALB/c小鼠能够诱导以CD8^+T细胞为主的特异性CTL。rVV-p53M能以1:1的比例混合接种可加强rVV-p53M诱导的抗瘤免疫反应。结论: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p53抗原肽疫苗代夫人工合成抗原肽,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共刺激分子B7与肿瘤抗原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HSV tk基因转移联合GCV的方法已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1] 。HSV/TK GCV系统通过直接作用或旁观者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被杀死的瘤细胞经抗原递呈细胞如DC处理后 ,递呈给T细胞 ,从而产生了肿瘤特异性免疫。自杀基因疗法在治疗肿瘤时 ,瘤细胞的接种作用和凋亡现象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通过免疫反应可能达到消灭肿瘤、保护宿主以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长期作用[2 ] 。本研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Hy tk基因转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中 ,经潮霉素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tk的MCF 7/TK细胞克隆 ,在GCV作用下 ,其…  相似文献   

13.
李明松  袁爱力  刘思德 《肿瘤》1999,19(5):280-283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C S F)及白介素4( I L4)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 D C; D C激活同源的 T 淋巴细胞; D C激活的 T 淋巴细胞预防性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随后接种的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发生率;观察 D C 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生长。结果  D C 体外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明显能预防裸鼠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发生(预防组 10% , 对照组 100% , P< 0001); D C 体外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抑制该移植瘤生长〔对照组、治疗组 及加强 治疗组 肿瘤 大小分 别为 873m m 2 ±19m m 2 、569m m 2 ±17m m 2 、361m m 2 ±26m m 2 , P< 005 及 P< 001〕。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 D C体外诱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不仅能预防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裸鼠移植瘤发生,而且能抑制该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结肠癌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以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结肠癌免疫反应的目的,以结肠癌细胞系LOVO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的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能够诱导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LOVO肿瘤细胞均有强大的杀伤力,而对HepG2肿瘤,该CTL细胞及HOS-8603肿瘤细胞仅有微弱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结肠癌免疫反应。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肿瘤疫苗可能在肿瘤治疗及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利用MTT方法检测NDV对人胃癌细胞株的杀伤性。结果:NDV作用后的人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活性比对照的细胞活性有显著下降(P〈0.01),且NDV血凝效价值显著升高,表明NDV能杀死肿瘤细胞。结论:DNA能够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可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6.
肿瘤基因疫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肿瘤细胞能表达肿瘤相关抗原(TAA)。TAA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为肿瘤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肿瘤基因疫苗以TAA为攻击靶点,诱导机体产生TAA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能够刺激宿主产生TAA特异性抗体和能溶解肿瘤细胞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并获得对相应肿瘤的免疫保护能力。接种肿瘤基因疫苗的小鼠能够排斥同种移植瘤的形成,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溶瘤病毒,可击溃癌细胞和肿瘤保护层。更重要的是,这种全新的免疫疗法有望彻底杜绝癌症复发。实体瘤由肿瘤实质和肿瘤间质组成,实质即为讨厌的肿瘤细胞,而肿瘤间质是肿瘤组织中除肿瘤细胞外其他成分的统称,其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是肿瘤间质中主要的细胞类型。CAF通常通过诱导细胞增殖、炎症、血管生长和转移,促进肿瘤进展。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集灭癌细胞和破CAF的全新溶瘤病毒enadenotucirev,经过基因改造后可表达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称为双特异性T细胞接头(bispecific T-cell engager,  相似文献   

18.
炎症反应在清除病原体、创伤愈合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肿瘤细胞劫持的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也是肿瘤微环境重要的参与者;许多肿瘤起源于感染和慢性炎症,肿瘤微环境中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蓄积具有促进恶性细胞增殖和存活、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以及逆转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作用,也改变了肿瘤细胞对激素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和消除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复杂。溶瘤病毒治疗肿瘤,是充分利用溶瘤病毒选择性感染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特性。在肿瘤微环境中,溶瘤病毒所诱导的针对肿瘤细胞和病毒的天然免疫反应具有双重效应:既能引起肿瘤细胞的损伤,促进溶瘤病毒抗肿瘤的疗效,也能识别、清除隐藏于肿瘤组织内部的溶瘤病毒,降低溶瘤病毒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的细胞免疫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KM-CSF)及白介素-4(I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建立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模型,以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治疗裸鼠HepG2移植瘤并观察治疗效果,检测移植瘤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C诱导的T细胞免疫能够诱导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肿瘤细胞大量凋亡从而抑制裸鼠HepG2移植瘤生长。结论:经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癌药物对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影响及周期特异性。方法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与Nalm-6细胞相互作用8~24小时后,利用低倍体DNA-FCM测定法和TdT测定+DNA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ADR、VP16、CPT、MTX和Ara-C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主要作用于S期。CPM、6MP和PRD则有较低的凋亡细胞诱导率,CPM在大剂量时主要引起细胞坏死。6MP诱导G1和S期细胞凋亡,PRD诱导G1期细胞凋亡,CPM诱导凋亡作用无明显的周期特异性。结论抗癌药物能诱导人B淋巴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凋亡。低倍体DNA-FCM测定法能检测细胞的凋亡率,TdT测定+DNA染色法能呈现凋亡细胞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临床上可利用此两种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抗癌药物的疗效及其周期特异性。从而有助于化疗方案的设计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