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上海市头颈部、胸部CT扫描频次分布及其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典型抽样的方法,以上海市的25家医院为调查对象,通过上海市放射卫生综合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各医院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和医学信息系统(HIS),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检查部位、扫描参数、受检者剂量报告等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1 732 286人次的CT检查中,头颈部、胸部检查在儿童受检者占75%以上,在成年人受检者则占60%以上。对于成年人受检者,颅脑CT、眼部CT和胸部CT的CTDIw的平均值分别为55.4 mGy、43.1 mGy和12.4 mGy,CTDIvol的平均值分别为56.1 mGy、47.0 mGy和10.6 mGy。颅脑CT、耳道CT和胸部CT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平均值分别为603.4 mGy·cm、241.8 mGy·cm和293.6 mGy·cm。结论 CT检查中,头颈部、胸部所占比例很高,不同类型CT检查导致的剂量水平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某医院宝石CT机与普通16排螺旋CT机胸部平扫检查致受检者剂量的差别,为进一步调查积累经验。方法 用宝石CT机和普通16排螺旋CT机自带的剂量测量系统读取胸部平扫检查时的CT剂量指数(CTDI)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宝石CT机平均每次扫描的CTDI为(8.74 ±3.52)mGy,普通16排螺旋CT机平均每次扫描的CTDI为(8.30 ±1.49)m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宝石CT机平均每次扫描的DLP为(282.19 ±143.96)mGy·cm,高于普通16排螺旋CT机的(243.10 ±61.36)mGy·c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该医院在常用的胸部平扫曝光条件下,宝石CT机的CTDI和DLP与普通16排螺旋CT机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CT胸部常规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模式下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进行比较,为CT胸部扫描时的条件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CT-DP检测探头和标准CT剂量体模,测量GE Revolution型256排CT胸部常规扫描模式与低剂量扫描模式下的DLP。结果 对胸部低剂量模式,Chest_Lowdose LARGE SIZE模式,DLP测量值60.16 mGy·cm;Chest_Lowdose SMALL SIZE模式,DLP测量值33.65 mGy·cm。胸部常规扫描模式,DLP测量值276.68 mGy·cm。胸部常规扫描模式DLP值是Chest_Lowdose SMALL SIZE模式的8.22倍,是Chest_Lowdose LARGE SIZE模式的4.60倍。而同为胸部低剂量扫描,根据受检者体型不同,选择Chest_Lowdose LARGE SIZE模式DLP值是Chest_Lowdose SMALL SIZE模式的1.79倍。结论 选择低剂量CT进行胸部扫描能显著降低受检者剂量,对体型瘦小的受检者选择合适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模式也会明显降低所受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CT检查有效剂量水平,为儿童CT扫描辐射危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测量CT剂量指数,计算得到剂量长度乘积(DLP),利用DLP与有效剂量E之间的相关性、线性关系及儿童相对于成人的归一化系数,估算儿童CT检查不同扫描部位的有效剂量。结果 儿童CT扫描有效剂量已达到年自然本底辐射水平。结论 对于儿童辐射危险度的评价,有效剂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CT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报告,了解广州市CT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18家医疗机构的18台CT,调查每台CT设备的成年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随机收集711名受检者的头部、胸部、腹部、腰椎和四肢等5个部位的剂量水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711例受检者头部、胸部、腹部、腰椎、四肢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其中头部为CTDIw)的P75值分别为58.2、13.3、15.3、23.1、19.1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的P75值分别为785、350、585、522、581 mGy·cm,各部位CTDIvol及DLP的P75水平均满足标准中诊断参考水平。扫描参数中管电压均为120 kV,扫描长度均以头部最短,腹部最长;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积腰部最大。结论 各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地实际特点,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规范建立适合本地的CT扫描诊断参考水平。  相似文献   

6.
儿童CT扫描体表剂量水平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量分析儿童CT扫描的体表剂量,为儿童CT检查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模体及热释光剂量计进行测量。结果 儿童头部CT扫描其中心体表剂量平均达19.34 mGy,副鼻窦扫描平均可达43.36 mGy,腹部扫描骨盆部位体表剂量为0.51~2.81 mGy。结论 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扫描分析条件,以减少受照剂量,使儿童的CT应用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茂名市茂南区CT受检者剂量水平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取每台设备CT受检者的剂量报告,进而估算与评价CT主要检查类型的受检者剂量水平。结果扫描参数设置中头颅的扫描条件最高,长度最短;头颅的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的P75分别为56.54 mGy和800 mGy·cm;胸部的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的P75分别为18.0 mGy和596 mGy·cm;腹部的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的P75分别为24.68 mGy和904 mGy·cm。与标准WS/T 637—2018中的数值比较,头颅检查的CTDIvol值和DLP值的第75百分位数低于标准数据,其余调查数据均高于标准数据。结论医疗机构应进一步采取纠正行动,在不影响影像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降低辐射剂量的措施。不断完善诊断参考水平不仅能促进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实现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量移动CT与普通CT扫描所致受检者敏感器官(眼晶体、甲状腺、胸腺、乳腺、小肠、性腺)体表皮肤入射处空气比释动能及辐射场分布情况,了解移动CT和普通CT扫描各自剂量特点,为合理应用及采取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CT受检者六个敏感器官体表剂量和周围环境剂量。结果 移动CT扫描致受检者剂量具有新特点,头部扫描眼晶体体表剂量平均为66.6mGy,转换为脑部吸收剂量约为61.62mGy,是普通CT的2.8倍,也高于头部CT扫描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50mGy;邻近投照部位的甲状腺和胸腺处剂量高于普通CT,而乳腺、小肠、性腺和周围环境的剂量低于普通CT。加防护后,相应部位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应按照移动CT的特性及功能,合理应用,并注重受检者非投照部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2017年度江西省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水平,阐述江西省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现状。方法 随机选取南昌市、上饶市、赣州市、萍乡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共6个地级市不同级别的20家医院,利用热释光剂量计测定1 273人次受检者不同照射部位的ESD值。结果 2017年江西省CR和DR摄影所致受检者的ESD范围分别为0.08~17.81 mGy和0.04~30.91 mGy,胸部正位和侧位、腰椎正位和侧位、颈椎正位和侧位、骨盆及髋关节的X射线摄影检查所致受检者的ESD值的范围分别为0.07~2.40 mGy、0.13~7.27 mGy、0.33~23.29 mGy、0.62~30.91 mGy、0.09~1.69 mGy、0.10~1.79 mGy、0.29~23.46 mGy。结论 江西省胸部侧位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75%百分位值超过医疗照射指导水平,部分照射部位ESD值较全国"九五"期间调查值有显著下降,DR摄影所致受检者剂量比CR高,应采取措施降低DR摄影所致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CT医疗照射的现状,估计所致居民剂量负担。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2016年深圳市医疗机构中使用的CT进行调查。首先分头部、胸部、腹部和其他部位调查CT扫描人次和标准扫描参数,结合测量的加权CT剂量指数和文献结果,估算深圳市CT医疗照射所致居民的剂量负担。结果 2016年深圳市CT医疗照射频率为109.84人次/千人口,估算头部、胸部和腹部CT扫描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21 mSv、5.83 mSv和7.08 mSv。2016年深圳市CT医疗照射所致居民集体剂量为6090.28 Sv·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30 mSv。结论 CT医疗照射频率和单次扫描剂量是影响居民剂量负担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和建立CT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是降低集体剂量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所有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CT设备常见扫描部位的剂量参数调查,分析上海地区成人CT扫描剂量分布,为建立上海市CT扫描诊断参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在上海所有辖区(共16个区)分别选取至少1家开展CT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每家医疗机构抽取1台年度状态检测合格的CT设备开展头颅、胸部、腹部、腰椎扫描受检者进行剂量调查,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CT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剂量指标。结果 共收集1 475例CT受检者扫描数据,头颅、胸部、腹部和腰椎的CTDIvol的75%位数分别为57 mGy、11 mGy、16 mGy和23 mGy;DLP的75%位数分别为862 mGy·cm、361 mGy·cm、593 mGy·cm和550 mGy·cm。结论 不同扫描部位的CTDIvol和DLP存在显著差别,相同部位扫描的CTDIvol和DLP也存在较大差异,男性DLP略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即TCM螺旋扫描模式)能否降低照射剂量和提高影像质量。方法 50例成人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头部CT的TCM螺旋和常规轴扫模式,常规轴扫参数:140 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 kV,150 mA用于颅脑部,2s/周。TCM螺旋扫描参数:120 kV,280 mA(最大管电流阈值),0.8 s/周。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两位专家采用双盲法,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以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信噪比测量以及综合评估。结果 常规头部CT采用TCM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模式可使患者有效降低管电流使用量(44±12)mA,扫描时间(4.8±0.8)s,照射剂量(38±0.9)%:[CTDI:(32.10±9.0)mGy、(55.00±7.2)mGy;DLP(442.10±72)mGy·cm、(668.00±26)mGy·cm];经计算人体吸收剂量可降低(1.5±0.4)mSv,并可有效提高影像质量。结论 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所得影像的CT值测量结果及其他影像质量参数的对照,应用TCM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同时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照射剂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定山东省CT头部扫描参考剂量水平,促进CT扫描的合理化应用。方法 测量CT剂量指数,将两次剂量检测结果分别平均分成30组,每组取其均值为组中值,然后将剂量从低到高依次排序,取其75%分位剂量值为参考剂量水平。结果 两次检测75%分位值剂量分别达到38.37 mGy和51.77 mGy,绝对差值为13.4 mGy,其中第二轮检测,其值已超过我国CT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参考剂量水平50 mGy,但低于ICRP 87号出版物给出的参考剂量60 mGy。结论 随着大量螺旋CT的的广泛应用,有必要进行修订,制定新的CT检查参考剂量水平,CT诊断检查参考剂量水平的确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VolumeRAD成像技术与CT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选择合适的X射线检查方式,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体模获取VolumeRAD成像技术、CT的图像并记录各自的辐射剂量。结果 VolumeRAD成像技术的低对比分辨力在对比度1%时为4 mm,对比度0.5%时为7 mm,对比度0.3%时为0 mm;高对比分辨力为9 lp/cm;辐射剂量1.26 mGy。CT的低对比分辨力在对比度1%时为2 mm,对比度0.5%时为4 mm,对比度0.3%时为6 mm;高对比分辨力7 lp/cm;辐射剂量28 mGy。结论 VolumeRAD成像技术的图像克服了DR的组织结构重叠,与CT相比,其高对比分辨力高,低对比分辨力低,但其辐射剂量远低于CT,且具有经济、简便、诊断价值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了解河北省多排探测器CT(MDCT)扫描患者辐射剂量现状,为做好患者剂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17589-2011、GBZ 165-2005规定的方法,对该省MDCT患者头颅、胸部、腹部、腰椎等典型部位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有12台设备头颅CD加权剂量指数(CTDIW)超过了50 mGy,占总数的13.3%。腹部的最大CTDIW超过了诊断参考水平近2倍。各部位CTDIW最大和最小值相差很大,腰椎相差近20倍。头颅的剂量长度乘积(DLP)最高达1 455 mGy/cm,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研究数据的2.8倍,是欧洲MDCT诊断参考水平的4.3倍。64排及以上机型剂量指数整体比16排要低。在其他扫描条件不变时,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随m As变化呈正比,随电压增加而增大,随准直宽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螺距的增大呈反比下降。结论应按辐射防护正当化和最优化的原则,加强MDCT患者辐射剂量控制及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6.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reference dose levels (RDLs)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 (CT) examinations, the optimal dose to patients undergoing CT examinations cannot be realis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herefore to assess the radiation dose levels from CT examinations according to reference dose quantities propos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C) guidelines. The dosimetric quantities proposed in the EC for CT are weighted CT dose index (CTDI(w)) for a single slice and dose-length product (DLP) for a complete examination. The RDLs from five common CT examina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eight hospitals. The RDLs in terms of CTDI(w) and DLP were estimated from measurements of CTDI in standard phantoms using typical exposure parameters. Mean values of CTDI(w) for head and lumbar spine had a range of 25-77 and 18-47 mGy,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for chest, abdomen and pelvis had a range of about 11-25 mGy, respectively. Mean values of DLP for head, chest and abdomen had a range of 610-1684, 496-992 and 717-1428 mGy cm,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for lumbar spine and pelvis had a range of 200-382 and 526-1302 mGy cm, respectively. Wide variations of mean CTDI(w) and DLP values among hospitals observed for similar CT examinations we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s of CT scanning protocols and scanner types. The mean CTDI(w) values per examination for almost all hospitals were below proposed RDLs, while the mean DLP values per examination were almost all above the proposed RDLs for all except one hospital. These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large scan length used in Tanzanian hospital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level of dose for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RD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optimization of scanning protocol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牙科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剂量范围,为牙科X射线检查辐射剂量最优化提供参考,降低牙科X射线检查的辐射风险。方法 使用多功能X射线测量仪Raysafe X2和PTW Diamentor CX型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仪在北京市6家医疗机构,对口内牙科X射线机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和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进行了调查,对口外牙科X射线机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5台口内牙科X射线机和6台口外牙科X射线机,口内牙科X射线机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范围为0.57 mGy~2.95 mGy,KAP范围为13.2 mGy·cm2~70.8 mGy·cm2。口外牙科X射线机全景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范围为54.2 mGycm2~139.4 mGy·cm2,头颅正侧位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范围为24.8 mGycm2~83.6 mGy·cm2,CBCT的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范围为714.7 mGy·cm2~3 791.5 mGy·cm2结论 牙科X射线应根据诊断目的合理选择辐射风险低的检查类型,对不同类型检查根据所要达到的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照射条件,通过患者剂量调查建立诊断参考水平是防护最优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