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肝温胆汤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他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成功造模后,中药组和他汀组分别给予疏肝温胆汤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混悬液灌胃4周,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脂肪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指数、HOMA-IR升高,QUICKI显著降低,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指数、HOMA-IR降低,QUICKI显著升高,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降低(均P<0.05),且除TC、LDL-C、HDL-C指标外,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FINS、2hPG、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Hcy、IL-6、TNF-α、...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收治的157例CR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15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第2 d检测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CRF患者脂代谢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滤过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TNF-α、CRP及TC、TG、LDL-C水平较高(P<0.05),HDL-C水平较低(P<0.05);TC、TG、L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正相关性(P<0.05),HDL-C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CRF患者存在脂代谢水平异常和微炎症状态;CRF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性、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PNP)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伴有PNP分为观察组(T2DM伴PNP组)63例和对照组(单纯T2DM组)57例,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缺陷量表(NDS)评分及SUA水平,并对T2DM患者的SUA水平与ND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TG、TC、HDL-C、LDL-C、CRP、ESR、IL-6、TNF-α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BG和SUA水平及N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UA水平与ND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A水平对T2DM患者PNP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环状RN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circRNA LRP6)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患者炎症因子、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88名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circRNA LRP6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2组血清circRNA LRP6、TNF-α、IL-6、hs-CRP、APN、Omentin-1、TC、TG、HDL-C、LDL-C、FPG、FINS、HbA1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活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讨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脂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DN组)66例及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C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静脉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HOMA-IR、UAER.结果 DN组外周血NF-κB p65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比NC组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与FBG、HbA1c、HOMA-IR、UAER呈正相关关系(r=0.920、0.953、0.911、0.859,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活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讨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脂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DN组)66例及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C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静脉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HOMA-IR、UAER。结果 DN组外周血NF-κB p65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比NC组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与FBG、HbA1c、HOMA-IR、UAER呈正相关关系(r=0.920、0.953、0.911、0.859,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治肾化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肠道菌群、糖脂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治肾化痰的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数、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肠道屏障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糖脂代谢、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高(TC)、甘油三脂(TG)水平、肠杆菌与肠球菌菌群数、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菌群数较对照升高(P<0.05);肠杆菌、肠球菌与肠道屏障功能、糖代谢、炎症因子及TC、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肠道屏障功能、糖代谢、炎症因子及TC、TG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对肥胖型PCO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CRP、TNF-α、IL-6、IL-18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白介素-18(IL-6、IL-18)的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依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DM)72例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DM2)58例,测定血中CRP、TNF-α、IL-6、IL-18、血脂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DM组和DM2组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RP、TNF-α、IL-6、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DM2组FPG、HbA1C、CRP、TNF-α、IL-6、IL-18水平高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血中CRP、TNF-α、IL-6、IL-18可能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有关,血中CRP、TNF-α、IL-6、IL-18水平的检测对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冠脉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远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拟于本院行PCI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为期10周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5、10周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2、5、10周的LDL-C、TG、TC、Lp-PLA2、TNF-α、CRP、HbA1c和IL-6均明显降低,HDL-C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患者服药期间出现皮疹1例(1.79%)。随访期间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2例(3.57%),患者生存率为100%。结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PCI围术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LDL-C、TG、TC、Lp-PLA2、TNF-α、CRP、HbA1c和IL-6,改善患者HDL-C水平,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的关系特点。方法:将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分别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non-HDL-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组CRP、TG、TC、LDL-C、non-HDL-C明显高于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组(P<0.05或P<0.01),血HDL-C明显低于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组(P<0.05或P<0.01),三组CRP、TG、TC、LDL-C、non-HDL-C水平随DN程度加重而升高,且CRP与non-HDL-C具有相关性。结论:CRP,non-HDL-C作为危险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肾康丸与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A组)和肾康丸治疗组(DS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DA组和DS组分别以阿托伐他汀和肾康丸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BG、血脂测定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α1-MG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CRP用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法测定,IL-6、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 治疗后DS组FBG与C组和DA组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DA组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和DS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DA组、DS组尿α1-MG,血CRP、IL-6、TNF-α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C组比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DS组上述各指标较DA组下降更明显,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C组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 肾康丸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DN患者尿α1-MG及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不依赖于降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前者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白洁  贾中春  徐敏 《安徽医学》2021,42(7):787-791
目的 探究外周血β淀粉样蛋白40(Aβ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患者脑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原发性甲减患者106例,均采血测定Aβ40、TNF-α、IL-8等炎症参数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同期体检的53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按是否发生认知障碍分组,比较两组各因子水平差异,分析Aβ40、TNF-α、IL-8与甲状腺激素、血脂水平及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 Aβ40、TNF-α、IL-8、TSH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TC、TG、LDL-C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MMSE评分、HDL-C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106例甲减患者中,存在认知障碍31例(29.25%),障碍组Aβ40、TNF-α、IL-8、TSH、TC、TG、LDL-C高于非障碍组(P<0.05),HDL-C低于非障碍组(P<0.05).甲减患者Aβ40、TNF-α、IL-8、TSH、TC、TG、LDL-C水平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HDL-C与之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甲减程度的加重,甲减患者Aβ40、TNF-α、IL-8表达水平增加,且与TSH呈正相关,三者共同影响脂质代谢、调控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甲减认知障碍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膈下逐瘀汤对经脱氢表雄酮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性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9只PCOS(经脱氢表雄酮诱导)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4只)和干预组(35只)。对照组大鼠每天给予二甲双胍(270 mg/kg)灌胃,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二甲双胍(270 mg/kg)+膈下逐瘀汤(34.5 mg/kg)灌胃,连续治疗28 d。干预结束后,用ELISA法测定2组大鼠外周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脂[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激素水平[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_2)、睾酮(T)];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组织中IL-6、TNF-α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2组大鼠外周血清IL-6、TNF-α、CRP、LH、LH/FSH、E_2、T、TG、LDL-C、TC、FPG、2 h PG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鼠外周血清HDL-C、FSH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大鼠的IL-6、TNF-α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膈下逐瘀汤能降低PCOS大鼠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浓度,并能改善循环中血脂、血糖水平及其激素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5.
文蕾  李辉  王丽 《疑难病杂志》2014,(6):579-58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石)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将13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64例,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及IMT、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HDL-C、TNF-α、IL-1、IL-6、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对照组TG、TC、TNF-α、IL-1、IL-6均下降(P<0.05),而LDL-C、HDL-C、IMT及斑块面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G、TC、LDL-C、TNF-α、IL-1、IL-6均下降,IMT及斑块面积均缩小,HIDL-C升高(P<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LDL-C及TNF-α、IL-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代表的炎症标志物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检测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的血清TNF-α,将肿瘤坏死因子-α与代谢综合征各组成成分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分析,讨论肿瘤坏死因子-α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 (1)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NF-α:代谢综合征组:(53.92±15.35)pg/m L;正常对照组:(22.62±6.72)pg/m L(t=18.676,P0.001)。(2)MS组TNF-α与BMI、腰围、2h PG、TG、LDL-C呈正相关,TNF-α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SBP、DBP、TC无相关性(P0.05)。(3)以血清TNF-α为因变量,以代谢综合征各组分(BMI、腰围、SBP、DBP、FPG、2h PG、TG、TC、HDL-C、LDL-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MI、HDL-C进入方程(P0.05)。结论 MS组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MS组TNF-α与BMI、腰围、2h PG、TG、LDL-C呈正相关,TNF-α与HDL-C呈负相关。BMI、HDL-C可能是反映血清TNF-α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杨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大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7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白杨素低、中、高剂量组。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PT-PCR法检测ICAM-1和VCAM-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脂LDL-C、TG、TC含量、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MMP-2水平和ICAM-1和VCAM-1 m RNA表达水平同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 0.05),HDL-C含量明显下降(P 0.05)。辛伐他汀组和白杨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脂LDL-C、TG、TC含量、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MMP-2水平和心肌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 m 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白杨素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并且下调ICAM-1和V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水平,并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妊娠期妇女60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脂代谢、血糖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与血糖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内脂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7.516、-5.323、-14.787、-86.705,P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16.378、9.712,P<0.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波动频数(NEGE)、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3.372、-5.829、-5.702、-14.407、-14.147,P均<0.001);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t=-17.384、-10.295、-14.072,P均<0.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TC、LDL-C、TG、内脂素与MBG、SDBG、NEGE、FPG、HbA_(1c)、CRP、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HDL-C、脂联素与MBG、SDBG、NEGE、CRP、IL-6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TC、LDL-C等脂代谢指标较高,且与血糖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对"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揭示其调节机制。方法:随机化设黑地黄丸组和尿毒清组,每组30例,分别予黑地黄丸、尿毒清颗粒干预,同等条件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黑地黄丸组治疗后患者血中TC水平(P0.05)、TG水平(P0.01)、LDL水平(P0.01)明显降低,同时HDL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IL-6、TNF-α、CR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地黄丸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CRF"微炎症状态",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RA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ESR。按照ESR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按CRP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ESR升高组患者TC/HDL-C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及CRP水平显著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升高组患者HbA1c、GA水平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显著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合并T2DM患者高水平炎症状态可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其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