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研究证明情志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情志障碍人群也面临着更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如何减少情志刺激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已经引起多方面的重视。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有较深的认识。中医很早就提出情志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进一步结合中医学体质理论,体质不仅决定个体对不同情志刺激反应倾向,也影响着身体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结合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中医的干预手段,调整糖尿病的易感体质,缓解情志刺激对机体的影响,减轻不良情志刺激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达到预防糖尿病,减缓糖尿病病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情志和体质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老年9种体质为纲,探究了情志与体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气血津液"理论,论述了老年人不同体质和情志的产生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中医病机。同时分析了情志和体质共同作用下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为从中医情志和体质理论预防与治疗老年疾病提供了科学内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病相关"及《外科正宗》:"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的理论,黄褐斑发病与中医体质因素相关,结合四川地区气候、饮食因素,其中又以阴虚者居多。文章通过分析黄褐斑发病的病因病机与阴虚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探析黄褐斑的发病与阴虚体质密切相关,从而辨别易感人群,通过中药调理以改善、纠正体质,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消除黄褐斑对人们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与竞争加剧,情志疾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不断提高,中医自古重视情志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历代众医家在情志疾病的辩证治疗方面提出了诸多重要理论。结合历代经典论著,以临床观察来认识中医情志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防治等内容,具有深刻意义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致病直接影响内脏而发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不同情志的变化对五脏有不同的影响,精神情志刺激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也常表现出不同的情志改变,尤其表现在心、肝诸证等与情志密切相关的疾病中。不良刺激使情志超度可使人体气血失诃,气机失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加重疾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见于35~40岁之后发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多,除了家族遗传性,环境、体质、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都是致病因素。中医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拥有以及后天获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特有的性质,是人生长发育形成的专有的、独特的个体特性,体质与发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以中医体质的概念来研究发病原因,探讨体质对糖尿病的影响和内在联系,从而对症下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见于35~40岁之后发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多,除了家族遗传性,环境、体质、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都是致病因素。中医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拥有以及后天获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特有的性质,是人生长发育形成的专有的、独特的个体特性,体质与发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以中医体质的概念来研究发病原因,探讨体质对糖尿病的影响和内在联系,从而对症下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10年中医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病因病机的分析总结,认为其发病与年老体衰、久病损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度、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衰老是CCCI的发病基础,过用是发病诱因,同时受体质因素影响;其病机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髓海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四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体质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人体质不同,易感性亦不同,患病的概率也不相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现从中医体质方面探讨岭南地区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影响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防治,结合中医体质特点,辨别易感人群,尽可能地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改变体质与病邪之间"密切接触"的时间、方式、力度,以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辨证分型治疗,以期尽早对其进行干预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将人体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精神刺激的正常情绪反应,过激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障碍而发病.有时可以利用七情的生克乘侮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使其康复.中医心理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情志因素的有益影响,调节人体气机,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志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分析情志因素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情志变化对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严重影响。结论重视糖尿病人心理及精神状态,调控糖尿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勿忘"肝脏脆,善消瘅",对治疗糖尿病、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减少致死或致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秀辰 《中国医刊》2000,35(3):57-57
糖尿病属中医之消渴范畴 ,其发生、转归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肾三脏进行论述 ,我们从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医基础理论 ,发现消渴病与肝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 情志失调对消渴病的影响许多古医书不仅指出情志刺激是消渴病发生的原因 ,而且认为肝之气阴亏虚是其成因之一。消渴病发生之后 ,亦会产生情绪上的不良变化。验之临床 ,诚如是也。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有长期的精神刺激史 ,而病之既成 ,因其是终身性疾病 ,饮食等诸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从而造成思想负担过重 ,原来性情温和之人亦可能变得性情暴躁 ,形成负性情绪效应 ,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王琦教授的体质学说,分析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内在关系.结果:30 ~50岁的女性中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是子宫肌瘤的易发人群,尤其是在春季及长夏易发病.结论:在子宫肌瘤的好发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通过运用药物、加强锻炼等途径来调整病理体质从而有效减少并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身病证辨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身医学是一门迅速发展、影响日益增大的学科 ,它是生物躯体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标志之一 ,它强调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也重视疾病的心身反应 ,疾病的治疗也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综合进行。中医学的“形神统一”、“整体观念”等医学观就是现代心身医学的体现。糖尿病作为发病率迅速增长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 ,糖尿病的发病与社会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精神、心理、情志的改变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因素。下面就糖尿病心身病证辨治谈谈粗浅的认识。1 心身因素对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文献的报告,探讨和分析气虚质与疾病的关联性。[方法] 全面检索和纳入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以来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外所有应用该标准开展的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各文献报告的结果,从中筛选、整理和分析气虚质与疾病关联性的临床研究证据。[结果] 共有332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结果报告了气虚质在相关疾病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或气虚质是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气虚质是糖尿病、脑卒中/梗死、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高血压、亚健康、慢性乙型肝炎、痛经、乳腺癌、失眠、大肠息肉、肺癌、骨质疏松症、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胃炎等疾病人群中分布最高的体质类型,其比例在17.5%~47.5%之间。气虚质在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疾病人群中的比例高于非疾病人群。[结论] 气虚质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亚健康状态以及多种常见高发的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传染性疾病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建议今后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进一步明确气虚质与这些疾病的关联性,为中医临床诊疗和治未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及与体质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24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并分析其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及与体质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24例流感样病例发病前多有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存在,如受凉、劳累、与发热患者接触及饮食等因素;发病前多有“火热上炎”的表现;发病时普遍出现恶寒发热汗出、咽痛咽痒等邪犯肺卫之象;发病人群以正常型体质及阴虚型体质为主,临床有典型的风寒或风热表现者,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结论流感样病例发病前及发病时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明显,发病与体质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证候学分布特点在预防及早期诊治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阑尾周围脓肿的关系。方法围绕中医体质的定义和分型、阑尾周围脓肿的病因病机、中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中医体质影响着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病、中医体质与阑尾周围脓肿辩证分型的关系、中医体质对阑尾周围脓肿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结果和结论中医体质与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临床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时要充分考虑其体质,将中医体质理论运用到该病的治疗当中,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抑郁症·焦虑症·郁症》(二)前文谈及,明代以后中医论述的郁症(证)主要是指"情志郁证",其发病因素,也基本与精神刺激、七情损伤有关。但与脏腑功能的强弱、先天禀赋的特性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凡属脏腑气血失调者,一有情志不快,就比较容易致病。在各种情绪活动中,最易于引发疾病的是恼怒、忧思、悲苦之类情志的过极,或刺激过久。例如,由于谋虑不遂,所愿不得,以致愤懑恼怒,久久不能释怀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虚实两证的情志调查及施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治疗效果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不同的中医证型其情志属性也有所不同。为了分析本病虚实两证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笔者采用五志测量问卷对21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评定,以了解本病虚证和实证的喜、怒、悲忧、思、惊恐等五种心理反应的特异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提高辨证施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