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保留与传承着很多疫病的预防方法,从卫生预防、隔离预防和药物预防三方面论述中医疫病的民间预防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古代防疫经验,对中医在重大疫病预防方面的经验、理论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预防各种传染病应强调综合预防和注重预防传变的原则,运用药物和非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适用面广、高效且价廉、简单易行、副作用小的预防方法,表明中医的防疫理论和方法在今后传染病的预防中仍将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瘀证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证型,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转归,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冠心病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基础。现主要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瘀的关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研究以及活血化瘀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现代医学角度剖析中医理论,将冠心病血瘀证的病理研究转向了微观的客观化层面,揭示了冠心病血瘀证的本质,为进一步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在疫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内服疗法外,外治法对疫病的防治也起到关键作用。针灸疗法、芳香疗法、从上窍祛邪疗法、敷贴药浴法等外治法防治疫病均具有较好疗效。但不同的外治法有其独特的防治方式与使用宜忌,〖JP3〗对不同疫病的疗效也有强弱之异,在选择时应明确疫病分型,并合参时令节气、患者体质、病情选用适宜的外治法,不可拘于一法,以免失治,加重或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国民俗文化中,有许多习俗包含着中医的预防医学思想,深入研究和挖掘这些民俗中的精华部分,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并将之发扬光大,让传统的民俗文化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医疫病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代医家防疫治疫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促进了中医疫病的发展,使疫病在病因病机、发病传变规律、预防治疗等方面日臻完善,为后世的疫病防治积累了经验,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为中医疫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剂及《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疫病预防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及《中医方剂大辞典》疫病预防方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对两类方剂的药物使用情况、性味、归经、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搜集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剂104首,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金银花、黄芪、甘草、藿香、防风。频次排名前20位的药物中,补虚类、温性、甘味及归肺经的药物频率最高,清热类、寒性、苦味及归脾经次之。将支持度设定为16,置信度设为0.6,进行组方分析,得出21个药物组合,排名前5位的组合依次为黄芪、防风,黄芪、白术,黄芪、甘草,金银花、黄芪,白术、防风。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0对关联药物,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白术、防风-黄芪,黄芪、白术-防风,白术、甘草、防风-黄芪,黄芪、甘草、防风-白术,防风-黄芪。搜集到《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预防疫病的方剂76首,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雄黄、苍术、细辛、甘草、朱砂。频次排名前20位的药物中,活血化瘀类、温性、辛味及归肝经的药物频率最高,攻毒杀虫止痒类、平性、苦味及归胃经次之。将支持度设定为11,置信度设为0.6,进行组方分析,得出4个药物组合,依次为朱砂、雄黄,雄黄、鬼箭羽,细辛、苍术,苍术、甘松。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对关联药物,分别为朱砂-雄黄,鬼箭羽-雄黄,细辛-苍术。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对比性研究发现,古今预防疫病的原则、用药规律、预防手段等均有一定差异,建议汲取古今预防疫病方案之精华,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在历代疫病防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疫病防治体系,而外治法在其中更是独具特色。纳入防治疫病外治方剂75首,有如下特色:①命名特色,多以“避瘟”“杀鬼”等为名,突出其预防疫疠邪气之作用;②剂型特色,剂型多达11种,除常见的丸剂、散剂、汤剂外,还有锭剂、艾条剂、线香剂、饼剂等多种剂型;③用法特色,用法包括熏烧、佩戴、涂敷、粉身、吹鼻、取嚏、药浴、点眼等多种外用方法;④用药特色,涉及用药共176味,其中用药频次≥5的药物共24味,性味以辛、温为主,且以金石类药物和芳香类药物的使用为特色。此外,还有部分稀见特色用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对1949-2005年29种中医疫病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中医疫病文献研究热点、方向变化以及疫病文献的时空分布特点,疫病的主要治则与方剂.  相似文献   

10.
中医疫病源流及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病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中医疫病发展史是历代中医学家不断防疫治疫、总结经验、传承发展的过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葛洪《肘后备急方》、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吴有性《瘟疫论》、吴瑭《温病条辨》等众多名医名著的出现,大多与疫病有关.文中以时间为主线,系统梳理秦汉至明清时期有代表性医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疫病预防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疫病预防思想和措施,在"固护正气"和"避其毒气"这一中医预防疫病的核心思想指导下,运用药物和非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方法 ,为现代的疫病预防提供借鉴并且开阔思路,中医的防疫理论和方法 在现今传染病的预防中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中医预防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预防学历来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中医养生学和康复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医治则治法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中医预防学理论有被分化解体的趋势。因此认为,有必要建立和规范“中医预防学”的概念,明确其基本内容,界定其研究范畴。文中对中医预防学的基本概念、中医预防与治则治法、养生、康复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从八个方面论述了中医预防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疫病病名在中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情况,在建立历代"疫病"方剂数据库的过程中对此情况进行了初步规范化整理,以期为提高中医疫病病名规范化程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两个月,让因腓骨肌萎缩濒临残疾的江明重新站了起来。今年年初,记者在河南郑州济仁中医院见到江明时。来自湖北武汉的他已能正常行走,除大拇趾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再有一个月就可出院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中医食疗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在冠心病预防工作中提倡中医食疗,做到每日饮食按冠心病预防食谱制定并坚持到底.结果 起到了预防危险因子发生;危险因素干预;防治冠状动脉病变进展,降低高复发率的作用.结论 本疗法应用于临床,制作方便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人类对抗疫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人民健康需求,建立建设中医疫病学学科,并通过中医疫病学的学科建设,直面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优势与问题,促进中医药在疫病预防、诊治、康复中的传承创新发展.本文立足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时代背景,厘清中医疫病学有关认识误区,分析中医疫病学的发展困境、特色与优势,提出在"中医+"时代的中医疫病学学科建设构想,以期为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医疫病学学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气候环境的变迁对疫病的发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使疫病的产生与流行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医药防疫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有着丰富且详尽的论述.通过《中国医史年表》《中国通史大事年表》《中国历史大事纪年》等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疫病发生情况进行梳理,挖掘历代疫病发生的气候因素,探究两千多年气候变迁对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中医治疗疫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青霉素被发现和应用之前,中医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建树一直雄居世界前列,这种建树随着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达到了高峰.中医学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困扰,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来把握病因--辨证求因,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力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近现代以来中医防治疫病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往往是在疫情发生之初被忽视,由情势所迫才想到中医中药的参与,足见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回顾对疫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堪称当代中医诊疗疫病的范例.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医治疗疫痉的心得体会,同时强调中医治疗疫病的相对优势,希望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疫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