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目的评定和分析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例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08年3月‐2014年7月,对10例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并观察比较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经过13~48(35.65±9.31)个月的随访,10例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术前的膝关节KSS评分为(43.39±7.30)分,术后膝关节KSS评分为(78.56±6.21)分;且患者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由0°升高至(86.76±11.15)°,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采取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60膝)。结果:本组50例(60膝),48例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0.6~5.4年,平均3.8年,优41例(51膝),良8例,差1例,为术后6个月疼痛,确定为感染,行假体取出。无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优良率98%,KSS评分93~96分。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为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最成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51膝),其中单膝置换31例,Ⅰ期双膝置换10例.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型假体45膝,旋转半月板平台6膝.精技假体18膝,普鲁士假体12膝,施乐辉5膝,台湾联合7膝.术后1年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KSS评分较术前增加明显(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的较好选择.术中截骨、软组织平衡,术后功能锻练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膝关节功能的评价及手术的并发症的分析,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26例31膝严重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置换后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随访时测定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VA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置换术中及置换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膝关节的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术后假体位置良好,下肢力线满意.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缓解重度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深部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龙  N N Lo  K H Seow 《上海医学》2001,24(9):527-529,T002
目的报告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膝)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晚期深部感染患者行二期再置换一期清创后,以关节型妥布霉素骨水泥垫圈和串珠植入关节腔,间隔期抗生素治疗4~6周,停药2周后连续2次穿刺培养阴性后,二期置人假体,以妥布霉素骨水泥固定.采用膝关节KSS评分标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7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7.8个月(23~115个月),15例(88.2%)无感染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行二次清创.2例感染复发,分别作膝关节融合和截肢.平均膝评分由30分(0~46分)增加至84分(67~90分),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2分(65~87)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79°(53~97°).结论二期假体再置换是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晚期深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二期手术前穿刺培养及二次清创、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和串珠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减少感染复发,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牟晓峰  王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33-1335
目的:探讨运用两种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13个膝关节行TKA。结果:113例均获随访,时间5~32个月,平均23.5个月。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改善明显;膝关节评分应用HSS评分系统,由术前平均42.42分提高到83.99分。末次随访时113个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5度。手术优良率为91.15%。结论:应用RP、RPF假体的TKA术对治疗女性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良好的术中软组织平衡和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应用人工全膝关节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共39例(52膝)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定体系(HSS)评分61~83分(平均76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83~91分(平均87.3分)。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探讨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因素。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1 5例 1 7膝 ,其中 OA6膝 ,RA3膝 ,创伤性关节炎 1膝 ,选用髁式表面假体 ;骨肿瘤 5膝 ,术后失败翻修 2膝 ,选用绞链式假体。结果 :短期随访显示功能良好 ,疼痛消失 ,全部重返生活和工作 ;KSS评分绞链膝 84~ 92分 ,平均 88分 ;表面膝 85~ 94分 ,平均 89分。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 ,设计合理的假体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效果非常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3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7个月.应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在膝关节症状、功能及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综合评定:优25膝(83.3%),良3膝(10%),差2膝(6.6%),优良率为93.3%.有2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好转.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作为一种微创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自2005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人工单髁置换治疗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间室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处理,以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41例获8~46个月随访,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松动等并发症.KSS评分由术前48分提高至92分,平均关节活动范围为0°~120.5°.结论 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间室病变短期疗效优良,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应证的把握和手术技术的成熟,其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疗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医院骨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47例)与B组(47例);A组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总体疗效。  结果  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1.21±0.72)分]低于A组[(2.19±1.04)分],B组治疗后的KSS评分[(80.02±5.66)分]高于A组[(73.17±6.20)分],B组治疗后的主动ROM与被动ROM(121.68°±10.16°、128.49°±12.35°)大于A组(102.34°±7.24°、110.34°±7.83°),B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17.93±3.01)ng/L、(11.02±1.76)ng/L、(20.25±5.31)mg/L]低于A组[(22.61±3.27)ng/L、(13.21±2.05)ng/L、(27.69±7.14)mg/L],B组的总有效率(95.74%)高于A组(80.85%),均P < 0.05。  结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液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高屈曲活动度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骨一科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00例患者,以120°为界点将患者分为屈曲组(>120°)和对照组(<120°)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情况、术后12个月GQOLI评分,以及对术后屈曲能力的满意度。结果膝关节置换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肌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活动度和HSS总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GQOLI评分中,屈曲组在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方面得分分别为(3.75±0.5)分、(3.37±0.21)分、(8.14±0.57)分、(4.51±0.2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4±0.15)分、(4.28±0.27)分、(6.89±1.58)分、(3.27±0.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曲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满意度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较好的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满意度,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禄 《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39(2):117-120,136
目的:探讨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PKJD)的综合治疗及疗效。方法:了解本院骨科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3例(90膝)。治疗包括系统正规的康复手段以及手术介入。康复手段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神经生理治疗技术、身体适应性训练等;手术介入包括传统的伸膝装置黏连松解、内固定物取出同时黏连松解、小切口有限股四头肌成形+关节镜松解、Ilizarov技术、工人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创伤后晚期膝关节功障碍)。结果:90例住院均未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入院后68例行康复治疗,22例手术治疗。平均膝关节活动度(ROM)入院时0°-9.5°-56.3°,股四头肌肌力Ⅲ~Ⅳ级;出院时0°-4.7°-89.8°,股四头肌力Ⅴ级,治疗前后膝关节ROM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0例出院时仍残留5°-10°膝关节伸直迟滞,5例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效果欠满意,3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抑郁症。73例平均20.5月随访时膝关节均能伸直到0°,其中屈曲≥120°者10例。结论:①原始创伤处理不当和治疗后未行早期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是造成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不可忽视的原因;②康复治疗和适当的手术介入可取得良好的效果;③工人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创伤后晚期严重功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外侧髌旁入路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DG  Zhang B  Kou BL  Lü H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885-1889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行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方法采用膝关节外侧入路对中重度固定膝外翻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术中行膝关节正中偏外侧皮肤切口,行髂胫束苹果派样延长,自髌骨外侧“Z”字成形切开关节囊。以松解髂胫束止点、股骨侧及胫骨侧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关节囊为主进行软组织平衡。股骨远端内外翻截骨定为5。外翻,股骨远端旋转角度截骨采用Whiteside线结合内外上髁轴线定位,全部病例均行髌骨置换。屈曲位缝合关节囊,将关节囊外侧袖套结构(深层)与内侧支持带边缘(浅层)缝合。结果8例10个膝外翻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1膝,女7例9膝。平均年龄68.2岁(58~79岁)。KrackowⅠ型外翻7例9膝,Ⅱ型1例1膝。临床分型均大于15°,属重度外翻。其中双膝关节同时置换2例4膝,单膝关节置换6例6膝。7例9膝采国产后稳定骨水泥型假体(TC—Dynamic,PLUS),1例1膝采用进口旋转铰链式假体(RT—PLUS^TM Solution,PLUS)。全部患者术后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出院时均能独立或习步架辅助行走距离平均超过100m。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95.6°(85°~110°)提高到术后平均117.1°(100°-125°)。被动内外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2.6°(9°-15°)提高到术后0°。平均FTA角由术前的27.6°(20°~40°)提高到术后的6.8°(5°~9°)。KSS评分及功能评分由术前22.7分(9~48分)及26.5分(12—55分)分别提高到术后的86.4分(85~95分)及89.1分(80~95分)。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6个月(1个月-51个月),随访期间股胫角无明显变化,关节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外侧入路,关节囊“Z”字成形切开方法能够直接松解外侧韧带及软组织结构,并有效地缓解了腓总神经压力,解决了外侧软组织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海桐皮汤熏洗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骨科6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均行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1支,每周1次,试验组用海桐皮汤熏洗患膝关节1次/日,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1片/次,3次/日;共治疗5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SA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VSA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皮疹、胃痛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痛3例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障碍,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海桐皮汤熏洗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毒副反应低,在临床上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宣明  刘权兴  张时文 《重庆医学》2016,(33):4680-4683
目的 评价髌骨置换与非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髌骨置换与否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以再次手术率、膝关节疼痛分数以及膝关节评分作为测量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5篇文献纳入分析,共1 788例患者,其中髌骨置换组患者共871例,非髌骨置换组患者共917例.髌骨置换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非髌骨置换组患者(RR=0.50,95%CI:0.33~0.76;P=0.001),且膝关节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WMD=3.04,95%CI:0.41~5.67;P=0.02).而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前膝关节疼痛(WMD=0.96,95%CI:-0.85~2.76;P=0.30)、膝关节评分(RR=0.81,95%CI:0.50~1.32;P=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时进行髌骨置换可以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但不能改善术后膝关节疼痛分数及膝关节评分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伸直型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4月,以小切口辅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17例膝关节伸直挛缩患者。术中先在关节镜下彻底松解关节内粘连,通过髌骨内外侧入路实行髌内、外侧支持带减压;再采取髌骨外上方的小切口行股四头肌-股骨纤维松解,解除膝关节内和关节外因素。术后第一天即开始规范的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7例患者中膝关节屈曲由术前的平均27.6°(5°~55°)增加到术后6个月平均屈曲度为103.2°(65°~120°),增加77.1°(35°~11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17,P〈0.01)。手术前后平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5.4分和90.1分,术后相比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0,P〈0.01)。有2例患者屈膝功能改善不理想。结论小切口辅助关节镜下松解术有效改善膝关节伸直型僵直的屈膝角度和功能,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汪宇翔  李俊  高燕 《当代医学》2021,27(1):76-7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加热理疗应用于治疗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加热理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及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膝关节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加热理疗治疗膝关节炎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速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髌骨置换针对严重髌股关节炎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10年11月间行膝关节表面置换的126例(149例膝关节)。术前查X线(负重侧位、45。Rosenberg相、Merchant轴位相),对髌股关节炎分级并测量髌骨厚度和髌股间隙,从而预测出髌骨假体厚度,使重建后的髌股间隙不大于原间隙。均采用统一膝关节假体(smith&nephew),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中行髌骨截骨后假体置换,并在置换前后测量髌骨的运动轨迹。术后随访。膝关节评分(HSS评分),髌骨评分(Feller评分),结果应用SPSSl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股骨和胫骨假体试模安装完成后,行髌骨截骨安装假体,140例均髌骨轨迹良好,可以达到“nothumbtest”,9例采用了外侧支持带松解等操作,后髌骨轨迹良好。术后126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110.5°(90°~125°),出现19髌前疼痛口服非甾体类药物逐渐缓解,无1例出现髌骨脱位、半脱位、髌骨坏死、髌骨坏死、髌骨骨折及皮肤坏死等。结论:对于严重的髌股关节炎行髌骨置换后可以更好的重建髌股关节,改善关节屈伸功能,减少髌骨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