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研究黄芩苷对其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5只,分为空白组(F组),阳性对照组(C组),大、中、小剂量黄芩苷防治组(T1组、T2组、T3组),采用反复熏香烟加气管内两次灌注脂多糖的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并于制备模型过程中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处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每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3.5 mg/只,建立清洁级SD大鼠PCP动物模型(PCP模型组,8只);黄芩苷预防组大鼠(7只)于模型诱导第4周起给予黄芩苷10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同时设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组(7只).通过观察各组大鼠肺质量、肺质量/体质量、包囊计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等指标考核疗效.结果 大鼠肺质量,黄芩苷预防组[(1.62±0.15)g]高于对照组[(1.43±0.15)g,P<0.05],低于PCP模型组[(2.70±0.15)g,P<0.01];肺质量/体质量,黄芩苷预防组[(0.79±0.13)%]高于对照组[(0.59±0.10)%,P<0.05],低于PCP模型组[(1.98±0.18)%,P<0.01];每视野包囊数,黄芩苷预防组[(37.00±6.46)个]低于PCP模型组[(56.29±5.82)个,P<0.01];肺组织炎症,黄芩苷预防组较PCP模型组明显减轻;血清TNF-α水平,黄芩苷预防组[(2.14±0.14)μg/L]高于对照组[(0.70±0.21)μg/L,P<0.01],低于PCP模型组[(3.65±0.73)μg/L,P<0.01].结论 黄芩苷对大鼠PCP有明显的预防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晟伟  沈若武  张蓓 《山东医药》2011,51(30):24-25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其环氧合酶(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12只,氨溴索组12只。对照组室内正常喂养,腹腔内注射灭菌生理盐水1次/d。模型组采用香烟熏吸加气管内注射LPS法建立COPD模型。氨溴索组在建立模型的第10天起腹腔注射氨溴索1次/d。40 d后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分别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气道炎症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COX-2。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在光镜下呈现COPD典型病理和形态改变,氨溴索组肺组织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对照组、模型组、氨溴索组大鼠肺组织COX-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7±0.019、0.557±0.042、0.314±0.025,组间相比,P均〈0.01。结论氨溴索可减轻COPD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维A酸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干预,检测其MMP-2的变化并对其机制的探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大鼠用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及酶联免疫试验观察肺组织MMP-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MMP-2的活性和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组MMP-2的活性和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A酸可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为COPD防治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γ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5 w组(B组)和实验10 w组(C组),每组8只。实验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胰蛋白酶和熏香烟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从开始实验起,实验第5周处死实验B组;第10周处死C组。应用病理学及肺功能检查评价COPD动物模型,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PPARγ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组与A组比较,炎症反应明显,已形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于第10周形成明显的肺气肿。PPARγ在正常肺组织与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肺组织均有表达,主要定位在炎性浸润细胞的核和核周围区,比较大鼠肺组织PPARγ在COPD中的表达(吸光度值A值):A组为0.497±0.078,B组PPARγ在肺组织中表达减弱(0.329±0.024),C组PPARγ在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0.216±0.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PARγmRNA表达随着COPD病程的进展逐渐降低,A组光密度比值为(1.06±0.10);B组为(0.50±0.02);C组为(0.27±0.02),与A组比较,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印迹也表明COPD模型B组和C组比A组PPARγ蛋白表达降低,且B组蛋白表达降低的更为明显。结论 PPARγ在COPD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随着病程的发展,蛋白表达降低更为显著,因此该蛋白有望成为未来COPD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厚朴酚对大鼠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厚朴酚(magnolol,Mag)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组织中核因子-kB(NF-kB)、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厚朴酚对ANP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0g/L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大鼠ANP模型,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ANP模型组,及Mag治疗组.以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6,12,24h)肺组织中NF-kB、TNF-a和IL-10的基因表达,同时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Amy)的水平,并观察胰腺和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O组相比,ANP组肺组织中的NF-kB,TNF-a,IL-10mRNA表达量及血清Amy显著增加(P<0.01),其中NF-kB,TNF-amRNA及Amy以12h的升高最明显(P<0.01),IL-10mRNA随ANP时间的进展表达逐渐增加(6,12,24h分别为0.20±0.05,0.27±0.07,0.45±0.20).与ANP各组比较,Mag各组NF-kBmRNA,TNF-amRNA及Amy表达量下降,也以12h下降最显著(分别为1.30±0.14vs1.84±0.56,0.41±0.19vs0.72±0.36,P<0.05;104576±24886nkat/Lvs188621±23747nkat/L,P<0.01),IL-10mRNA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Mag治疗组肺组织学改变较ANP组明显减轻,胰腺组织学损害无明显改善.结论:NF-kB和TNF-a是ANP发生急性肺损伤的重要炎症因子,Mag能抑制其在ANP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对ANP合并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低分子肝素(LMWH)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肝素组及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与肝素组采用熏烟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制作COPD模型.造模第4周,肝素组、模型组每天熏烟前半小时分别给予皮下注射LMWH 150 U/kg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常规饲养.造模第4周结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中的HGF、VEGF,HE染色观察三组中肺部病理改变,计算平均内衬间隔(MLI)及平均肺泡数(MAN)以评估肺气肿程度.结果 HGF、VEGF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肝素组>对照组,MLI模型组>肝素组>对照组,MAN模型组<肝素组<对照组(P均<0.01).将三组指标综合分析,HGF、VEGF与MLI呈正相关关系(r=0.797、0.789,P均<0.05);HGF、VEGF与MAN呈负相关关系(r=-0.645、-0.668,P均<0.01).结论 COPD大鼠肺组织中HGF及VEGF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LMWH能够影响二者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泡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COPD模型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组)每组8只.采用熏吸香烟并经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川芎嗪组于COPD模型开始建立后第8天起每天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80 mg/kg,至第28天.观察各组气道炎症病理特点,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数及TNF-α浓度.结果 川芎嗪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MLI较模型组降低,较对照组增高,而MAN与之相反,差异显著(均P<0.05).川芎嗪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PMN数及TNF-α浓度较模型组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较对照组略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川芎嗪可降低COPD大鼠BALF中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介素17(interhukin-17,IL-17)抗体在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C6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PD组(8只)、COPD+IL-17抗体干预组(简称COPD+干预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染色和分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IL-17水平,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病理改变.结果 COPD组与COPD+干预组相比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组、COPD+干预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LF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分别为(19.64±1.89)×104/ml,(15.47±2.99)×104/ml和(5.13±1.00)×104/ml,P<0.01];COPD+干预组较COPD组细胞总数下降(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8.58+6.77)%,(22.98±8.46)%]及绝对值[(1.28±0.96)×104/ml,(4.53±1.73)×104/ml]显著下降(P值均<0.01).肺组织HE染色病理评分COPD+干预组(73.25±18.58)较cOPD组(106.13±36.27)炎症有所减轻(P<0.05).COPD+干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L-17含量(0.084±0.041)pg/mg pro与COPD组(0.221±0.081)pg/mg pro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吸烟所致COPD小鼠模型中IL-17参与了中性粒细胞引起的气道炎症,抑制IL-17的表达,可以减少气道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膈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COPD模型组(B组),COPD模型+rhIGF-1干预组(C组),每组15只.第1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组处死5只,取完整膈肌称重后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各组膈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膈肌细胞Fas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各组膈肌细胞Fa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第28天后B、C组膈肌质量均小于A组,C组大于B组(P<0.05).同一时间点B、C组膈肌细胞凋亡率.Fas蛋白阳性细咆率及Fas基因表达水平均大于A组,C组小于B组(P<0.05).结论 Fas/FasL介导的凋亡途径参与了膈肌凋亡的发生,rhIGF-1可能通过干预Fas/FasL途径减少了膈肌凋亡,对COPD大鼠的膈肌凋亡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OPD患者及烟雾暴露COPD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肺功能和肺气肿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烟雾暴露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分别采集COPD患者(13例)和对照患者(12例)及烟雾暴露80 d大鼠(11只)和对照大鼠(12只)的肺组织标本,用HE染色评估肺部病理改变,用平均内衬间隔(MLI)与平均肺泡数(MAN)评估大鼠肺气肿程度;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分析这两种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其与肺功能和肺气肿指标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患者和大鼠均出现明显肺气肿病理改变.COPD患者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13.2±2.6)%和(28.9±3.1)%]明显高于对照患者[(5.6±1.5)%和(5.8±1.2)%].COP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28.9±3.1)%]明显高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13.2±2.6)%],二者间呈正相关(r=0.60,P<0.05);COPD患者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与FEV.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和-0.69,均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5和-0.71,均P<0.05),与残气容积/肺总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和0.70,均P<0.05).COPD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4.1±0.4)%和(10.0±1.0)%]明显高于对照大鼠[(0.2±0.1)%和(2.1±0.4)%],COPD大鼠肺组织MLI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59,P<0.05),MAN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81,P<0.05).结论 COPD患者和大鼠肺内存在异常的细胞凋亡现象,其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较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更为明显,且二者呈正相关;COPD患者和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与其肺功能及肺气肿的改变明显相关,推测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吸烟大鼠COPD模型,测定大鼠的肺功能及其血清和BALF的细胞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和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评估肺气肿的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TNFRI的表达。结果COPD组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增高。COPD组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和PEF分别为(1.86±0.22)ml、(65.064-8.40)%、(18.84±1.56)ml/s,比正常组(4.20±0.25)ml、(85.56±5.85)%、(47.24±7.28)ml/s下降。COPD组MLI、MAN分别为(77.32±28.73)um/个、(232.00±97.18)个/mm。而正常组为(43.96±7.16)um/个、(392.84±24.41)个/mm^2,COPD组MLI增加而MAN减少;COPD组血清和BALF的TNF—α、TN—FRl表达增高,分别为TNF—α(117.98±33.82)pg/ml、(155.10±27.60)pg/ml而TNFR1为(85.00±16.34)pg/ml、(98.13±11.97)pg/ml而正常组为TNF-α(73.98±16.41)ps/ml、(79.20±27.70)ps/ml,TNFR1为(58.82±24.57)pg/ml、(61.89±26.25)pg/ml。COPD组BALF的TNFR1表达与MLI呈正相关(r=0.79,P=0.004)与MAN呈负相关(r=-0.626,P=0.039)。两组间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TNFR1作为炎症介质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后,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s进行生物治疗。应用细胞膜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BMSCs回输大鼠体内,制作肺组织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是否定位于肺组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和黄嘌呤氧化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细胞总数,并进行分类;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结果:BMSCs能够归巢到COPD大鼠的肺组织并存活;BM-SCs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SOD的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总数及比例均减小(P<0.05);病理有明显的改善,MLI减小,MAN增大(P<0.05)。结论:BMSCs对COPD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ANP大鼠炎症反应及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NP组,低(0.5×10^6个细胞)、中(1×10^6个细胞)、高剂量(2×10^6个细胞)BMSCs治疗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黄胆酸钠1 ml/kg的方法制备ANP模型。BMSCs在制膜后1 h内经大鼠尾静脉注入。取大鼠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阳性的巨噬细胞。取外周血检测淀粉酶、TNF-α、IL-1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通过腹腔灌洗从灌洗液中获取巨噬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iNOS mRNA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1(F4/80+CCR2+)型和M2(F4/80+CD163+)型巨噬细胞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ANP组明显减轻。ANP组大鼠胰腺组织内出现较多的iNOS、Arg1阳性巨噬细胞,而对照组及各治疗组无或仅有少量阳性细胞。3个治疗组中,中剂量BMSCs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ANP组大鼠比较,除血淀粉酶外,中剂量治疗组血TNF-α[(99.5±11.8)ng/L比(185.5±27.5)ng/L]、IL-1β[(24.1±3.7)ng/L比(128.5±66.1)ng/L]、MPO[(643.8±98.4)ng/L比(2131.9±261.4)ng/L]水平,腹腔巨噬细胞TNF-α(2.16±0.98比6.53±3.45)、iNOS(2.32±1.88比7.37±2.98)mRNA表达量,巨噬细胞M1型与M2型比值(1.53±0.10比2.02±0.31)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NP组和3个治疗组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静脉注射同种异体BMSCs可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降低腹腔巨噬细胞M1型与M2型比值,减轻ANP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Abhd2对 COPD 大鼠的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COPD 组,每组10只。采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构建COPD 模型。分别检测2组大鼠的肺功能 FEV0.1、Abhd2 mRNA 的表达、IL-6和 IL-8及气道炎症细胞的变化,并分析 Abhd2与肺功能 FEV0.1及炎症因子 IL-6和 IL-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 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①肺功能指标 FEV0.1[(0.68±0.02)ml,(0.73±0.04)ml]明显降低(t =3.386,P <0.05);②肺组织 Abhd2 mRNA 的表达水平(0.26±0.07 vs 1.0)明显下降(t =5.831, P <0.05)。③气道内炎症细胞明显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 IL-6[(403.68±42.67)μg/L,(16.96±2.50)μg/L]和 IL-8[(1208.80±145.61)μg/L,(43.49±4.92)μg/L]明显增高(t =27.87、24.69,P 值均<0.05);肺组织中二者 mRNA 的表达水平(5.46±0.27,16.35±1.24 vs 1.0)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256、5.470,P 值均<0.05)。④COPD 大鼠肺组织中 Abhd2 mRNA 表达水平与肺功能 FEV0.1、炎症因子 IL-6和 IL-8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 1=0.892,P 1=0.000;r 2=0.697,P 2=0.001;r 3=0.682,P 3=0.001)。结论COPD 大鼠 Abhd2基因表达下降,上调 Abhd2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及治疗COPD 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调节作用。 方法 49只SD大鼠随机均分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免疫抑制对照组(B组)、有效药物对照组(C组)、黄芩苷预防组(D组)、黄芩苷低(E组)、中(F组)和高剂量治疗组(G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各组均于腹股沟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每次3.5 mg/只,每周2次,连续注射6周),诱导其免疫抑制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D组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3周后,灌胃黄芩苷100 mg/(kg?d)连续5周。C、E、F和G组于连续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6周后给药,其中C组灌胃磺胺甲基异恶唑(SMZ)250 mg/(kg?d)和甲氧苄胺嘧啶(TMP) 50 mg/(kg?d),连续2周; E、F和G组分别灌胃黄芩苷100、200和400 mg/(kg?d),均连续2周。B组不给药。各组大鼠均于第8周末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NF-α含量,ELISA法检测sICAM-1含量。同时剖杀大鼠取肺组织制作印片(六胺银染色)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 结果 大鼠血清TNF-α含量,黄芩苷预防组[(2.14±0.14) ng/ml]及低[(2.57±0.15) ng/ml]、 中[(1.46±0.14) ng/ml]和高[(1.12±0.13) ng/ml]剂量治疗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70±0.21) ng/ml](P<0.05), 低于免疫抑制对照组[(3.65±0.73) ng/ml](P<0.01)。有效药物对照组[(1.59±0.14)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低于免疫抑制对照组(P<0.01)。血清sICAM-1含量, 黄芩苷预防组[(618.68±52.42) pg/ml]及低[(814.29±61.11) pg/ml]、 中[(498.08±32.56) pg/ml]、 高[(377.06±56.56) pg/ml]剂量治疗组均低于免疫抑制对照组[(1 247.39±288.57) pg/ml](P<0.05),有效药物对照组[(386.95±44.98) pg/ml]低于免疫抑制对照组(P<0.01)。黄芩苷各治疗组肺组织炎症较免疫抑制对照组明显减轻,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泡腔泡沫样渗出物均明显减少。 结论 黄芩苷能降低PCP大鼠血清TNF-α和sICAM-1含量,减轻肺部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俞绮虹  李月川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7):1281-128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变化以及氨茶碱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3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3组;正常对照组(A组,10只)、COPD模型组(B组,15只)、氨茶碱治疗组(C组,10只)。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每天烟熏法制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 P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72只大鼠分6组:正常对照组,COPD组,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记录各组大鼠精神状态、增长体质量等;测定各组大鼠的肺顺应性(CL)、第0.3秒的用力呼气容积和(FEV 0.3%)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用力呼气流量(MMEF);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2、NF-κB;ELISA法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IL-1、IL-6、IL-8、IL-1β、TNF-α的表达。 结果芍药苷可改善COPD大鼠精神萎靡、饮食量减少等情况;COPD大鼠体质量增长43.22±5.35明显欠佳,芍药苷可改善COPD大鼠体质量增长欠佳的情况,其中以芍药苷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长最为明显68.11±6.72(P<0.05);COPD大鼠CL、FEV 0.3%/FVC、用力呼MMEF均明显下降,芍药苷可升高这3项指标(P<0.05),其中以芍药苷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分别为0.38±0.11、0.77±0.11、3.98±0.38(P<0.05);COPD大鼠TLR2、NF-κB、IL-1、IL-6、IL-8、IL-1β、TNF-α均升高,芍药苷可降低这几项指标,其中以芍药苷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分别为1.28±0.11、1.21±0.13、135±22、290±32、290±17、180±39、590±23(P<0.05)。 结论芍药苷可抑制COPD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COPD大鼠的一般情况,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LR2/NF-κB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